不过江韫玉因撞了皇贵妃的名讳,后更名为江印月,说也巧,那地方官员正是季聿修五岁参加殿试时的获得一甲一名的状元郎杜正伦。
此女之所以会白纱蒙面示人,只因其容貌生的确与顾澜玉有几分神似,季聿修怕与她一起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故每次与该女子约会时,皆令其以薄纱覆面,不料此举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搞得更加麻烦了。
季聿修说完,大气也不敢出。
见武帝仍然心存疑虑,季聿修不得不把那江印月带进宫面圣,让武帝亲眼见见这女子究竟像不像顾澜玉。
事实胜于雄辩,江印月的确很有顾澜玉年轻时那股子刁钻古怪的劲儿,与顾澜玉有几分神似,眉眼说像不像,挺微妙的,总体上看去,又一点儿也不像,简直差顾澜玉远了去了。
武帝一时语塞,那些人怎地会拿这等商贾女子与顾澜玉相较呢。这么看,这事儿,十有八九是被有心之人利用。
武帝正在沉思。
季聿修见误会解开了,索性开门见山,把话说死了。
“皇贵妃纵使再貌美无双世间难得,也只是是,且,仅是儿臣的母妃,母妃自幼教导儿臣忠孝之道,一字一句,言犹在耳,儿臣时时刻刻铭记于心,实践于行,从始至终,母妃是母妃,儿臣是儿臣,母妃教养儿臣,儿臣感恩、敬仰母妃,儿臣何错之有?儿臣一心一意孝顺母妃,不敢有半分怠慢,儿臣何错之有?那江印月,性子与母妃相似,儿臣不自觉感到亲近,与之相识相处的过程,儿臣处处克己守礼,不曾逾越丝毫,儿臣待外人尚且如此,何况对母妃?父皇切莫被谣言蒙蔽,辜负了母妃对父皇的一往情深,寒了母妃的心。”
一通话情真意切,说得怀疑顾澜玉与季聿修私通的武帝无地自容,恨不能狠狠扇自己一巴掌给季聿修赔罪。
以上,是季聿修的官话,措词得当,表意委婉却铿锵有力。但私底下的季聿修可不是这么说的。
坊间有传,宣太子一日吃醉了酒,歪歪斜斜站在街上,指着天破口大骂,骂武帝昏聩胡涂,是非不辨,竟怀疑他堂堂太子,翩翩少年郎,和一大自己十三岁的半老徐娘暗通款曲,简直荒唐,荒天下之大谬,世上美貌无双的女子何其多,谁他娘的稀罕一只破鞋,呕……
武帝听闻此坊间传言后火冒三丈,令禁军将宣太子押进宫,罚跪两个时辰,接着一顿板子打下去,完了劈头盖脸的一通打骂。
等武帝出够了气,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发现宣太子也很无辜,不过是在适合的年纪结交了一个女子罢了,什么事都还没做,便莫名其妙的被世人诟病不守孝道德行有失,也是冤枉。
武帝最终没拿宣太子怎么着,只让人将其抬回府闭门思过去。
至此,皇妃与皇子苟合的事才算彻底翻篇。
之后再有人拿这事儿嚼舌根,聒噪不停的,可以武帝说了,不用上报,直接斩了完事。
宣太子禁足一解,行事低调了许多。
数月后,宣太子娶江印月为太子妃,婚事之声势浩大,震惊了整个王城。
听闻是武帝赐的婚,江氏是前朝落魄贵族,族人中没人在朝为官,本本分分的经商,在商会中也没什么地位,就很普通,经历过后宫干政夺权的武帝对宣太子这桩婚事十分满意。
宣太子成婚后,武帝尽心尽力的栽培宣太子储君之能,退位之心昭然若揭。
武帝只待时机成熟便下一道旨,撂担子让位于宣太子,无事一身轻的带着皇贵妃出去游山玩水过闲散日子。
万事俱备,只差一道圣旨。
然,圣旨差一个字儿没写完,武帝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脾气亦越发狂暴,性子愈发多疑,朝臣的言论稍有不顺其心意的,当即下令株其九族,几次下来,满朝文武皆不敢违背其意,强硬如宣太子亦不敢说个不字。
一时间,擅长揣摩圣意的奸臣当道,搞得朝堂上乌烟瘴气,众官员叫苦不迭,大殿匾额上“建极绥猷”四个大字像是个天大的笑话。
一国朝政迅速走向了下坡路,忧国忧民的官员们走投无路,将希望系在了一介妇人身上。
众官员在宣太子的帮助下见到了回太傅府探望顾太傅的皇贵妃,百余人肩挨着肩腿挤着腿,齐刷刷跪在太傅府大院,请求皇贵妃劝武帝为天下万民着想,撤回增收赋税及同时南征北战的决定。
顾澜玉没说,武帝性情大变,有了新宠,已经不怎么搭理她了。
但她说,可以一试。
院子里跪着一堆大臣,皇贵妃只得匆匆与病重的太傅告别,连夜奔回宫,不知用何方法,成功说服武帝放弃了发兵攻打北国和百濮国的想法。
武帝病入膏肓时,颁布了他帝王生涯中最后一道旨,要皇贵妃为他陪葬。
陪葬制度由来已久,旨意一下,没什么好说的,皇贵妃欣然接旨。
可怜温良俭让的皇贵妃,人生尚未过半,前不久才送走了顾太傅,转眼又要为夫君守灵,接着便要饮下鸩酒,亲手了结自己的性命埋入黄土。
也许是上天怜悯,皇贵妃有了身孕,按祖制,有孕之人应免予陪葬。
皇贵妃捡回一条命,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当是时,宣太子虽有储君之名,也有储君之能,但没有武帝亲笔的传位诏书,按祖制无法奉旨继承大统。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文官们建议宣太子当初冷宫之中的先皇后,由其执笔,完成先帝生前未完成的传位诏书。
先皇后欣然同意,并提出交换条件,恢复其与太子的自由之身,放他们去边关与家人一起生活。
众人沉默了,放皇后与前太子去边关无异于放虎归山。
宣太子沉思片刻,竟同意了。
皇后出了冷宫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按照约定补写了先帝未完成的传位诏书,为防止宣太子食言,皇后扣着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