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得从多地征招懂建房子的人,前往塞北协助分到当代的百姓建立城镇房屋。当然,塞北的百姓需要付出劳动力和一些财物来换取居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权,当然,整个塞北的土地归属权是朝廷的。”
“土地归属权归属朝廷的这是什么意思?”有人问。
“若是在某个村子下面挖出来煤炭来,村子挪不挪?煤炭属于谁的?卖了的钱归谁?这就是土地归属权的重要性,要说明白的。”
“其实历来各朝各代就是这么做的,百姓对于土地只有居住权,若是朝廷要征用当地的土地,百姓也得搬家。只是因为塞北是我们初次去动那里的土地,需要跟部族首领说明白这个事情。”楚臻臻说道。
众人瞬间懂了,毕竟塞北在几百年前还是他国的,这样一来,确实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的。
“娘娘,其他三个我们都懂,这矿是什么?”其他人看到他们说完了,插了一句问楚臻臻。
“矿,就是埋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楚臻臻放下茶杯说道。
晏离眼疾手快的给楚臻臻续上茶水。
“塞北虽然很多地方都是一马平川,但塞北整个地界对于我们中原地界来说,是在高原之上的。”
“因为我们一路往北是慢慢上坡的,在那些我们一眼看不到的平地之下,也埋藏着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
前世,全世界地下稀土储存量最大的城市就是我国境内的包头市,其稀土的出产的地方,就是在草原之下,就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
稀土,是十七种稀罕金属矿物质的统称。
可是,以现在的技术,是挖不出那些东西来的,即便挖出来也是提炼不出来,用不到的。
科技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是从蒸汽机和电力发明之后,人类进入工业化机械化时代,才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蒸汽机还没发明,电还没现世,如今的晏国想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需要一步步走下去。
她想影响这个时代,不是想毁灭这个时代,所以,发展是需要一步步进行下去的,总需要一个过程。
“地下埋的比较浅最容易发现的,可能就是煤炭,再就是铁矿,还有一些稀罕矿物质,如今我们挖出来也提炼不了,先不动,我们只找煤炭和铁矿。”
前世,那一片地界上的煤炭出产量和铁的出产量也是全国排前几的。
如今把那些找出来,起码能给塞北的百姓方便生活,冬季保暖有了煤炭就方便多了。
楚臻臻说完,其他几个人对视了一眼,都坐直了身子,点头,“好,知道了。”
“只是,挖煤,得找专业的人去动,不然不能乱动,因为地下挖空了后,上面的地面就会向下塌陷,会葬送很多人的性命。以目前的技术,最好是挖露天煤矿。”
楚臻臻这么一说,王易他们就懂了,他们见过好几个煤矿,也知道那地方的黑暗,很多煤矿下面没人愿意下去挖煤,工钱给的高,才能雇到一些人,毕竟出事率高,没准哪天就没命了。
如今大多煤矿会送死刑犯去挖煤,让他们以苦力赚钱赚吃的,还能多活几年,以此来给他们续命。
晏离点头,“嗯,这个我们懂了,但是得慎重对待,我们慢慢来,臻臻说说其他三种怎么来做吧,我们实在是没头绪!”
楚臻臻点点头,“商就是引导一部分胆大心细,算术不错的人行走经商,往来于中原和塞北,买卖东西,丰富两地的百姓生活,也富裕他们自家的生活。这一类人,应该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
“可是,塞北的人懂行商的人应该不错,若是我们商会这边过去,那边的人会不会听话还两说。”王易说道。
“我知道,所以,我决定把洛金招进商会,正好今年义哥做了会长,他们俩也认识,洛金做副会长,让他回去塞北发展那边适合经商的人,要比我们派人去合适的多。”
众人听了,眼前一亮,凤帧点头:“这倒是,洛金确实是个人才,塞北洛家,虽然是行医世家,但是一直以来就是医、药两条路走下来的,他家的大夫厉害,药材生意也厉害,几乎遍布整个晏国了。”
他们经过楚臻臻也都和洛金是认识的,知道洛家的实力。
“至于农、牧这就好理解了吧,那些塞北的各部族分部在各个郡县村镇里有,就开始给他们划分底片,官兵们协助他们翻荒地为农田,户部这边也组织一批中原懂种田的人去那边三年,教那些人种粮种菜,几年内,他们就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但是,你们也知道,整个塞北地大人少,我们可以鼓励各部族之间通婚,多生孩子,另外,靠近各个村镇肯定还会有很多的草地,我们也要鼓励百姓们多养牲畜,那些草地就划分给各个村子,让村民们能在农忙之余去放牧。”
“当然,他们肯定会担心养羊养牛太多入不敷出,我们官府可以在各个城内建立一个肉制食品厂,奶制食品厂,常年收他们喂养的这些牛奶羊肉等,再制作成各种牛羊肉干,牛奶制品等各种具有塞北风味的吃食,通过商会的商人们转卖到各地。”
“至于这些厂子里要具体怎么做,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别觉得这事情做不到,等到时候就知道了,他们这么多年主要以放牧为主,有很多制奶食品和肉食品的方法,我们到时候都可以请各部族手艺好的人进场指导。”
“再加上我到时候知道一些除菌和延长保质期的方法,这厂子能开起来,但这至少得三年后开始施行,怎么也得等到路修好了后才方便。”
众人认真听着,皇后娘娘总是能想到他们想不到的点上。
之后,他们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细节,三日的时间,他们碰头了三次,最终彻底的把改造塞北的计划确定完整了,也都整理出了书面文件来。
最后,晏离给这个改造塞北的计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塞北造城计划’!
众人听到这名字,都能想象到五年十年之后整个塞北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他们突然有一种冲动,想现在去看一眼塞北,记住它没被改造的样子,等十年后再去看一看。
因此一个个的计划着回去安排自己前往塞北配合丞相和元帅。
散会时,他们一个个都是带着笑容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