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工作
两天后,孙少杰去了县城。
在汽车站送别归乡的阿尼尔和白萌萌,孙少杰带着金富,两人直接去了贸易经理部。
一年多时间,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在马德贵的唠叨中走进去,刚上二楼就碰上送人出来的李建国。
他送的客人就是徐治功。
“哈呀,少杰?!”
“徐叔,您也在呀。”
“来化缘哩,这不,让撵出来了。”
“您那里可是个旱涝保收的衙门,全县都仰仗着您供水供电哩,哪里还用得着您化缘,直接送上门,怕是您还要挑着收哩。”
“可有钱也买不来好东西呀,还是你们供销社厉害。”
“少杰别听这老东西胡扯,总限咱们的电,还想要吃的,没门。”
徐治功诉苦。
“你们上马的项目太多了,咱原西总共才分多少电,难道都给你们?”
孙少杰明白了。
基础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
供电供水都有指标,限水限电,错峰用电,都是常事。
而且,这还仅仅是开始。
情况彻底改善,要到千禧年了。
九八年三千六百亿国债投下去,修路、拉电网、建粮仓,全国掀起基础建设高潮,才最终改善了这种局面。
“徐叔,你发了呀。”
“咋说的。”
“电老虎呀,谁能惹得起啊,领导,以后咱要把徐叔供起来才行哩。”
“俄还没死呢!”徐治功气急。
“夸你都不知道,赶紧走。
先说好了,再敢突然拉我的闸,别说苹果,啥果子都没有。”
李建国开始撵人了。
“酒啊,有酒好商量,没酒没得谈。”徐治功摇摇手里的酒瓶。
孙少杰发现,是兑好的胭脂醉。
战利品?换不得。
“少杰,这是……”李建国问。
“金富,村里的兄弟,打算让他去飞鸽骑队上锻炼一下。”
“这好办啊。”李建国说着,敲了敲旁边一间办公室的门。
“李主任……呀,少杰哥!”
竟然是郝红梅。
“你怎在这里?”孙少杰问。
“俄……”
“是我安排的。”李建国说道。“你走以后,我成立了一个科室,专一负责飞鸽骑队的事,这一年多,立大功了。”
孙少杰瞬间明白了。
“领导,真是太谢谢你了。”
“你关心的事,怎么也要给你照顾好不是?红梅,给这位……”
“金富,领导,俄叫金富。”
“呵呵,不错。你给金富办下手续,就去飞鸽骑队,安排一下。”
郝红梅当然认识金富。
“金富哥,你跟俄来。”
金富再次感谢后,跟郝红梅离开。
李建国拉着孙少杰回办公室,边走边问:“打算怎么安排他。”
“不进供销社,俄打算自己用,王满银到底胆小了些,让他打个配合。”
“噢……自己用?你……”
“关于飞鸽骑队的未来,一些个小想法,供销社不太合适参与。”
“我关心的是这个吗?我说的是你!”李建国不满,“竟然想单干?”
孙少杰解释,“领导,我受不了约束的,不会一直上班。”
“我约束你了吗?”
“那个……您别激动啊,又不是说现在,以后慢慢的您就会明白了。
对了,还有俄的位置吗?”
“没有!”李建国气呼呼的说道。
“哪凉快去哪里。”
“唉,您还没老呢……”
见孙少杰影射自己是老小孩,李建国把刚送出来的茶又端了回去。
“不给你喝了……”
“别啊……”孙少杰忙起身抢过,“怎么说俄也算是个客人吧。”
“客人?”
“娘家人!您是娘家人……”
“算你会说话……老领导不是想让你去黄原帮他吗?缠着我做甚?”
“你知道的啊,俄就是个动嘴的……”
“这回怕是由不得你了……”
接着,李建国说了原因。
原来,树欲静而风不止,竟然有人吹风,第三次合并怕是又要开始了。
“咱们必须在两三年内做个样板出来,原西做得虽好,但太小了。
有人说‘不具有普遍意义’。
而且,原西模式推行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不如直接分地简单明快,那个更受欢迎。
只是那样以来,各自为政,制约了咱们计划的推进,必须要想辙破局。”
孙少杰皱眉,“这么说,福军叔接手黄原,是确定的事了?”
“对!这是老领导他们极力推动的,只有如此,才能快速打造有足够影响力的黄原示范区,这是最后机会。”
孙少杰明白了。
怪不得。
在省城时,乔伯年问原西模式跟分田到户的区别,用意大约也在这里。
因为联产承包是大势,要求生产队自决,不允许行政干预。
必须找到一个出路,既使在全面分田的情况下,也能推行产业链建设。
唯有如此,供销社才能立住脚。
然而,原西有限分田模式跟包产到户比起来,最大的区别在于未来。
前者保留了农民积极参与经济改革的资格与能力,后者则最大限度抹掉了这种可能。农民失去了组织化,成为一盘散沙,农村势必会成为城市附庸。
那样,历史将会重演。
在城市经济主导的规则里,供销社与城市商业的第三次合并,也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如何把化整为零的农民再组织起来,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样,既能保证黄原示范区的成功,也能为未来全国推广铺路,因为,那时面临的将会有更多分了地的农村。
只是,用什么办法呢?
孙少杰想起南方的一些模式,村里出了能人,用某种项目聚拢人气……
只是,那样以来,若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无论来自于项目,还是来自于组织者本人,风险都是极大。
一不小心就是恶性集资了,酿成无法估量的后果,问题极其严重。
看来,有必要找田福军谈谈了。
“那个暂时不急,正好你来了,咱们用几天时间,捋捋原西的事,做个总结出来,老领导正好要用。”
李建国说着,喊内务去档案室,拿了很多资料过来。
只第一份,孙少杰就看出了问题。
“怎这么多羊?”
“咋了,有问题?”李建国问。
“把粮食产量数据给俄看。”孙少杰没有回答,反而吩咐内务找文件。
两方面数据一对照,孙少杰越发的确认了,他对内务说道:“把飞鸽骑队上报的信息汇总找来,拿给俄看。”
果然!
牛羊出栏数量剧增的原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