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孙玉亭的工作
自分地以后,村集体的事,就剩公田、饲养场、枣树、学校这四块。
公田推行机械化,拖拉机配合微耕机、播种机等,工作就被几个老庄稼把式带着一队精干劳力承包了。
于是,饲养队里原来的牲口也就都分了,折价后抓阄,归于有需求家户。
比如,孙家就“幸运的”抓到了队里的那头大青牛,谁让少安喜欢呢?
当然,村里也只有不多的几家能拿得出,也愿意拿出那么多钱买大青牛。
那几家是不愿意跟孙家争的。
没有需求、看不上,或者运气不好没分到牲口的家户,都分到了钱。
饲养场、枣树、学校等也是如此。
几个模块把事情一分,加上县里又要求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公社也没更多具体事务分配下来,队里不用天天摇铃上工,没那么多人要管,自然也没那么多工作,村领导班子就闲下来了。
孙玉亭身兼治保主任、农田基建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等三职,除治保主任一职还暂时挂在身上,其它基本上算是名存实亡,威势再也不复从前。
他还不如自己婆姨贺凤英。
妇女工作嘛,家长里短,直接关乎村里风气,到任何时候都有事可做。
更何况,如今又有了方兴未艾的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哩。
闲下来的孙主任甚是失落。
若不是孙玉厚上门骂着他去自留地做活,孙玉亭基本上就算是躺平了,
他一闲下来,就琢磨起了自家闺女,想给自家大女子卫红找个婆家。
卫红今年十七岁了。
她自上初中就跟着兰香住,基本上就算是孙少杰养着了,毕业后,因实在没有学习天赋不愿继续上学,就去石圪节供销社门市部当了营业员。
分田后经济红火,年轻人就像花儿一样活泛起来,崇尚自由恋爱。
卫红正做梦的年龄,哪里肯买他爸的账,被催得狠了,卫红索性呆在公社嫂子家里跟润叶做了伴儿,不回家了。
孙玉厚是个伏地魔。
自家几个孩子虽不说什么,但除过孙少杰还稍微讲点道理,包括孙少安在内,基本都不太尊敬孙玉亭这个二爸。
孙玉亭也知道这点。
几个侄儿侄女,当官的当官,上学的上学,有钱的有钱,他也有些怯火。
闺女躲在少安家里不回来,孙玉亭自然不敢登公社主任的门去要人。
再说,那田润叶他也惹不起。
这不,孙少杰一回来,他觉得有了主心骨,忍了两天后,终于找上门来。
孙玉亭觉得,孙少杰多少能给自己做点主,贺秀莲还是他保的大媒哩。
怎么都算立过功了。
孙少杰一听,他给卫红找的,居然是个王满银那样的逛鬼生意人。
当时他就不愿了。
“二爸,咱家还缺钱?”
孙玉亭一听觉得味儿不对,忙说道:“这不是都在发展经济嘛,做生意如今是正事哩,也不委屈卫红。”
“这跟做不做生意有关系吗?关键是人要对,你这个别说卫红看不上,只一听俄都看不上,既然她不愿,你就再找呗,卫红如今有工作,谁不抢着要,怎么也要让她满意才行。”
孙玉亭心说她闺女满意了,他就无法享福了,他之所以找个做生意的,就是想狠要一笔彩礼,他好躺平。
反正,地里的活儿他干不来。
“哪有那么好找……”孙玉亭嘀咕着。
“二爸,你是不是闲得狠了?”
孙玉亭闻言,顿时支棱了起来。
还真是有些闲。
孙少杰一看就明白了。
“那好,你先让俄想想,过些时间给你找个事儿做,只是卫红那事,她既然不愿,您就别逼他了呗。”
“其实,俄也有事的……”
“明白,俄去找福堂叔一趟,先问问情况再说。”
孙少杰原本不想多事,但他想起一件事,分田后诸事放松,人人都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如今村里人手头都有一些活钱,外来事物一冲击,难免会有些自控不住。
所以,村风村貌还是要抓抓的。
还有,就是孩子上学的事。
有些人家为了多挣钱,会让孩子休学下地或做生意,这也不能置之不理。
农民不读书,只能当牛做马。
这些事孙玉亭最擅长,也愿意做,自己也算给他找个长期饭辙。
那天喝酒时,其实已经说过不少话,但那毕竟是场面上,无法交心。
跟田福堂见一面,他也该进城了。
到田家的时候,田福堂正坐在炕上,对着一叠子图纸比来划去。
孙少杰凑过去。
“叔,您这是忙甚哩?”
“是你呀,家里的事完结了?”
“也没啥事,您这……双水村规划图?好东西呀!哪来的?”
这一下子就挠到了田支书的痒处。
“俄特意让福军找了市里专家,专门测量后画的,怎,还过得去吧。”
“太过得去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简单!不简单……这是……你还真打算淤平哭咽河川道啊。”
“专家意见,咱改了个办法,分段筑坝,分段淤地,厉害吧!”
田福堂洋洋得意。
“上回让你给唬住了,这次咱一段段来,没那么多水,就不怕它垮了。”
“厉害!叫人刮目相看。”
农民,对土地的向往和需求,果然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啊!
连田福堂这样大字不识的老顽固,居然都开始搞起了高科技。
欲望就是动力,果然真理。
“沟岔里面的小堰坝,还做吗?”
“做!”田福堂斩钉截铁。
“俄算是弄明白了,上回你说那一套下来,就是治土治水,要把荒山变绿山哩,这是个大事。过几天你抽个空儿,咱们去一个地方看看……”
“啥事?”
“福军说,临县有个高西沟,那里的人一直在治山,搞出一个‘三三制’办法,听说光林地就有一千多亩哩。”
“啥三三制?”
“俄也不甚清楚,听说是三分土地种树,三分土地种草,三分土地种粮。
反正看看就知道了。”
“叔,俄得去城里几天。”
“没事,这事又不急,你闲下来找俄,咱一起去,没你跟着,俄也不放心,旁人也看不出东西。”
孙少杰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当下又说了村风村貌和孩子上学的事。
“这事简单。”田福堂满口答应。
田支书明显是打算大搞建设。
如此以来,有的是用得着“孙助理”的地方,孙玉亭不愁没活干,加上这村风村貌,够他忙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