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毁青
牛羊每年的饲草量是个定数。
牛约需六吨,羊约需一吨。
时下普通玉米产草每亩两吨半到三吨半,若是只用玉米梢,不超过一吨。
到后世,有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全株亩产饲草也只是七吨左右。
目前,原西的青贮饲草来源主要是玉米秸秆,辅助以红薯藤、花生秧、青草等,如此以来,玉米种植亩数和牛羊存、出栏数量之间,就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牛羊存、出栏数量大量增加,势必是跟饲草数量大量增加有关。
对比玉米、红薯、花生产量变化,以及飞鸽骑队走村过镇收集来的信息,孙少杰就能相对确定,原西县青贮饲草来源出了问题。
他们直接把全株玉米做成了青料。
有人毁青了!
而且,既然已经能够从统计数字上看出问题,那么,所谓问题必然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这就是个大事了。
真实原因只有一个。
其一,玉米全株卖比卖粮食挣钱。
其二,眼下的原西,粮食,至少秋粮已经出现了剩余,能自由买得到。
这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在粮食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时下,有粮不收去喂牲口,这无意是个大问题——容易被人攻击的大问题。
青贮育肥羊,还在推广期。
同时,青贮羊产业跟原西分田模式直接挂钩,原西分田模式跟供销社的农村产业链布局密切相关。
没有敌人时尚可应付。
问题是无论原西县分田模式,还是供销社产业链布局,都在最容易被挑战的敏感时期。
“怎么办?”李建国问。
此时的李主任,浑身汗津津的。
“要说,这是正常现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就是依赖价格驱动,只要粮食还够吃,就不是大问题。”
“可这时间不对呀。”
“所以,要进行人为调控。”
“怎么入手?”
“抬高粮价……肯定不行,这好像不归咱们管,也超出能力范围了。”
“说点有用的。”
“两个办法。”
“直接说啊你!”李建国不满他卖关子,埋怨着催促。
“就是行政约束。通过公社来进行,在如今这个时期,这事不难办。”
为甚是“如今这个时期”不难办,李建国选择性忽略了,他直接说道:“这事容易,我现在就向张主任汇报。”
“先别急,俗话说‘堵不如疏’,行政手段有弊端,能不用就不用。”
“怎么疏?你别逞强,现在情况是‘管住’比放任好,两害之间取其轻,有时候就需要这样,我懂这个。”
“明白,或许还有其它办法。
咱们想一下,经济发展依赖市场,但市场有自我调节能力,那就是通过价格控制利润,以利润调节资源配置。
粮价是上面定的,咱们没办法。
但牛羊是统一收购的,或许这里面可以做一些文章。”
孙少杰边说边琢磨。
目前,青贮羊的饲养主体是生产队,那么,全株做青贮就是集体行为,相对于个体农家,集体要好管得多。
原则上讲,压缩养殖环节的利润空间,就能控制饲料价格。
但这势必会挫伤养殖积极性,也影响饲草需求对种草行为的促进作用。
降低肉价?也不行,超出能力。
压低饲草价格?好像也不行。
目前青贮养羊方兴未艾,无论羊肉还是羊皮,需求极旺,出栏多少羊都是不够的,所以,市场对饲草需求极大。
那么,增加饲草供应呢?
只要有更优质、更便宜的饲草,性价比超过玉米秸秆,就能压低价格。
这好像也不容易。
因为玉米秸秆做青贮,本身就是边际贡献,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所以,很难找到比它更便宜。
不对,之所以有边际贡献,是因为有粮食超出做替补,只要新饲草的价格低于全株玉米和玉米之间的价差即可。
“有办法了!”
“甚?”
“打组合拳!”孙少杰说道。
“其一,合同控制。
现今还是统购统销,咱们供销社是唯一买家,如此,可以通过合同来控制牛羊收购价格,超出合同数量的降价收购,如此,就能在保护养殖环节利润的前提下,抑制饲草需求。”
李建国明白了。
这样,实际还是控制对牛羊的需求,只多了个利润保障,让养殖户收益在一个合理区间。
但如此,就影响了牛羊产业链整体收益,于大局不利。
只是,这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
“其二,推广生猪、鸡禽饲养,堤内损失堤外补,建立新产业链。
如今粮食多了,饲养鸡猪的条件已经具备,他们的产出能增加收益。
而且,这样能抬高玉米价格。”
“其三,增加牧草供应。
询问周围省份牧草价格,合适的话,购买饲草,增加本地饲草供应,把全株玉米价格给压下来。
“其四,建立饲料厂。
配方饲料加速育肥,可以降低饲草用量,而且,这也是一门大生意。”
李建国听完,觉得有些麻烦。
既然行政手段能有效,他就算立于不败之地,其它就是锦上添花。
最起码,能说明供销社有能力解决毁青做饲料的问题,这就足够了。
心里有了底,他也就不担心了。
养猪养鸡的事,他明白,但这饲料是啥?听这意思好像还很能挣钱?
这不能放过呀。
“说说饲料厂的事,你的意思是说吃了饲料长得快?说说!说说……”
孙少杰心里直卧槽。
咋放出这玩意儿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他不搞别人也会搞啊,与其别人搞,不如自己搞。
“这个先不忙,咱先汇总下,找县里把全株玉米做青贮的问题处理下,事后,咱专门找时间唠唠这个事。”
下午,两人找了张有智。
他正好跟田福军在一起,四个人坐一起,稍一商量,就定下了章程。
行政手段该用还得用,禁止毁青的通知要发下去;合同管理是个好办法,可以配合着用;青贮羊之外,启动生猪和鸡的饲养,增加新的产业链,这很好,可以马上拿出计划推广下去。
饲料厂似乎是个好生意啊。
必须不能放过,所以,“说说饲料的事吧,还没听人说过。”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