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吴起:战国时代的改革先锋与军事奇才
楚悼王一直听说吴起的贤能,一见面就任命他为楚国相国。吴起整顿法纪,减轻税赋,精简机构,不设立那么多官吏,废除疏远的王族亲戚的俸禄,用来抚养能征善战的士兵。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强楚国的军力。他打击那些游说之士,他们四处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在吴起的治理下,楚国南边平定了百越;北边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赵、魏、韩等国的联合进攻。诸侯各国开始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因此,楚国的一些贵族大臣都打算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就发动叛乱袭击吴起,吴起逃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叛乱的人射中了吴起,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悼王葬礼完毕后,太子继位,命令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杀了。因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太史公说:世人所说的军事理论,多数都讲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着作虽然广为流传,但实际内容却未必得到认可和施行。人们常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孙子所筹划的打败庞涓的计策是很明白的,但是他被处以宫刑却无法及早拯救。吴起劝说魏武侯以形势比德重要,然而他在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和少施恩惠而丧命。真可悲啊!
孙子兵法十三篇问世后,处死了美人的齐国将领田忌得以保全,良将孙膑因此扬名。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在魏国任职,曾有西河之贤的佳话。而吴起到了魏国任职西河太守,使魏国边境固若金汤而名震天下。后来他去了楚国,使楚国变得强大。庞涓和吴起相继离世后,他们曾任职过的西河和楚国都发生了变故。
在历史的长河中,吴起无疑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楚悼王对吴起的信任与重用,无疑为楚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吴起整顿法纪、精简机构、强化军队,其目的清晰明确:增强楚国的实力。他打击那些搬弄是非的游说之士,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在他的治理下,楚国不仅平定了南方,还成功北扩,显示了吴起出色的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
太史公的评论中透露出对孙子与吴起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孙子虽有清晰的战略计策,却无法拯救自己;而吴起尽管在魏国西河有过辉煌,但他在楚国的遭遇却令人唏嘘。这种“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的哲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历史人物的全新视角。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吴起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精简机构、废除冗余官职,将资源集中于军事,这种改革精神与胆识令人赞叹。在楚国,他不仅强化了军事力量,也使得国家更为强大。
然而,权力的斗争是残酷的。吴起的改革触动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利益,最终导致他的悲剧结局。他的离世,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意味着楚国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
回顾吴起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勇于改革的政治家。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才华与能力,更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在历史的长河中,吴起将永远被铭记为一位伟大的改革者与军事奇才。
430、伍子胥:楚国的命运与忠诚的试金石
伍子胥,楚国人,名员。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他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举,因为直言进谏侍奉楚庄王,有明显功绩,因此后代在楚国有名气。
楚平王有太子名叫建,他派伍奢做太子太傅,费无忌做少傅。无忌对太子建不忠心。平王让无忌为太子建到秦国去取妻,秦国的女子很美,无忌就骑着快马返回来报告平王说:“秦国的女子特别美,您自己娶她算了,再给太子娶个妻子。”平王就自己娶了秦女,非常宠爱她,生了个儿子叫轸。又给太子建娶了妻子。
无忌既然用秦女讨好平王,因此就离开了太子去侍奉平王。又怕有一天平王死了太子继位,会杀了自己,于是就诽谤太子建。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女子,不受平王宠爱。平王对太子建也逐渐疏远起来,派他守卫城父,防备边疆的军队。
过了不久,无忌又整天对平王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因为秦女的缘故,不能没有怨恨您,希望您自己稍微防备着点。自从太子在城父驻军,私下里会结交诸侯,准备进宫来作乱。”平王于是召他的太傅伍奢来责问。伍奢知道无忌在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因此说:“大王为什么因听信谗贼小人的坏话而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呢?”无忌说:“如果现在大王不制止,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于是平王大怒,囚禁了伍奢,并派城父的司马奋扬前去杀太子。奋扬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就先派人通知太子赶紧逃走。奋扬的部下追赶太子建。追到边境时奋扬让人先回来报告说:“追赶的人马很多,逃跑是跑不掉了。”太子于是逃到了宋国。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忠诚与背叛、权力与亲情交织成一出出悲壮的戏剧。伍子胥,这位楚国的名将,他的故事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楚庄王的英明决策,使得伍家在楚国享有崇高的地位。然而,权力的诱惑和嫉妒的火焰,使得原本稳固的家族关系变得脆弱不堪。平王对太子建的猜疑,以及费无忌的背叛,犹如一把锐利的刀,无情地割裂了这份亲情。无忌为了讨好平王,不惜背叛太子,其行径令人发指。他不仅背叛了太子,更是背叛了那份君臣之间的信任和道义。
更令人震惊的是,无忌的诽谤和谗言,使得平王对太子建的信任彻底崩塌。他听信谗言,囚禁了伍奢,并派兵追杀太子建。这一系列的决策,无疑是对忠诚和亲情的极大背叛。奋扬虽然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但他仍然选择了执行命令,这无疑是对忠诚的极大讽刺。
这个故事教会我们,权力的腐蚀和利益的诱惑,往往会使人忘记初心和道义。忠诚和亲情在权力面前显得如此脆弱,这不禁让人深思:在权力的漩涡中,我们究竟能坚守多少原则和道义?
伍子胥的故事是一个警钟长鸣的故事,它告诫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人性和纷繁的权力斗争中保持自我,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