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季节总是烟水迷离,雨水似乎从来都没有停过,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水汽。
一身便装的朱棣亲手把老公爷徐增寿搀扶起来,黝黑的脸上全都是和善的笑意:“记得上一次朕到魏国公府上的时候,还是去年的十月,转眼之间又过了半年,魏国公的身子骨还好吧?”
魏国公徐增寿本就是皇亲国戚,皇帝陛下亲临府邸绝对是莫大的荣耀,但对于徐家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早在朱元璋时代,皇帝就来过几次,自从朱棣登基改元之后,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魏国公府上了。
“微臣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魏国公徐增寿始终躬着身体,这让他那原本就有些佝偻的腰身显得更加苍老:“春夏季节还好一点,一旦到了秋冬就喘不过气来……”
“上一次朕让太医院送来的药物,管用吗?”
皇帝给患病的大臣赐药,这本身就是一种恩宠,无论药物管用还是不管用,徐增寿都只能说“管用”:“皇恩浩荡,所赐之药物自然是灵验无比……”
毕竟是一奶同胞,旁边的徐皇后很清晰的知道徐增寿自幼就病恹恹的,他这个病恐怕是这辈子都好不起来了。作为一母同胞的徐家人,徐皇后更关心徐家的子嗣和将来,所以主动岔开了话题:“听说静昌这孩子在工部干的还算不错,万岁曾有提拔之意,魏国公以为如何呀?”
徐静昌是徐皇后的亲侄子,而且徐静昌这个家伙嘴巴又很甜,非常会讨好他这个皇后姑妈,有事没事就往宫里送东西表示孝心,自然能讨得徐皇后的欢心。
作为徐静昌的亲爹,听说万岁要提拔自己的独生子,按说徐增寿就应该赶紧表示感谢,再说一些“皇恩浩荡”之类的话语。
但徐增寿却立刻表示出了相反的意见:“静昌这孩子太过于年轻,以微臣之见,还是应该多多历练几年才堪大用啊。”
所谓知子莫若父,没有谁比徐增寿更清楚的知道自己那个儿子到底有多少本事,他就是个祖先荫庇之下的公子哥而已。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影响在官场上混日子还勉勉强强可以凑合一下,真要是把他放到重要的岗位上或者是交给他重要的使命,肯定会弄的一团糟。
徐增寿知道万岁爷要提拔儿子,并不是因为儿子真的有能力,而是看在徐家的面子上,仅此而已。
虽然徐增寿说的很委婉,其实就是在说儿子还不行,至少现在还不行,所以才说要他“多一些历练”。
低调内敛而不争功,不象其他的勋贵那样想方设法的给家里人捞官职谋好处,时时事事为朝廷的大局考虑,这恰恰就是徐增寿圣眷不衰的根本原因。
“那就多历练几年吧。”朱棣从来就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几乎没有任何铺垫,他就说起了那件最关心的事情:“关于北伐,朝廷里头颇有……颇有些不同意见,魏国公是怎么看的呀?”
“老臣愚钝冥顽,朝廷大事不敢胡乱置喙。”稍微客套了两句之后,徐增寿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是说的比较委婉而已:“北伐乃是朝廷大计,自然要由圣上乾纲独断圣意天裁。然还需要因时而导因势而变……”
对于这次北伐,朱棣确实寄予厚望,光是前期的筹备工作就经历了差不多一年,发动的军队和民夫数以十万计。朱棣原本想着一战而竞全功,彻底击败北方草原的强大对手,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要像当年的蓝玉那样重创对手。
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美好。
这次北伐从大军开拔至今,已经差不多经历了一年的时光,虽然明军始终牢牢的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甚至一度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但却没有取得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更加谈不上决定性的胜利。
十几万大军,千里远征,且不说前线的两军厮杀,光是后勤军需就让朱棣疲于应付。
朱棣本就是带兵出身的北地藩王,他早就看出这次北伐收获寥寥,基本上就是在白费力气。如果他还是当年的那个燕王还不是皇帝的话,肯定早就建议朝廷撤军了。
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他早就不是燕王了,而是大明朝的九五至尊真龙天子。
他急于用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来抵消皇位“来路不正”的影响,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所以,虽然早就已经意识到北伐的效果不佳,还在咬着牙坚持。
在经历了朱元璋时代好几次北伐之后,北边的蒙古人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极力避免大规模的决战,尽可能的避而不战。
只要不和你打,光的规模庞大的后勤和漫长的补给线,就能把你托的筋疲力竭,到时候也就只能灰头土脸的退兵了。
但若是就这么退兵的话,岂不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所以朝廷里边也分成了两派:以汉王朱高煦为首的激进派极力赞成继续增兵扩大战事,以太子为首的保守派则坚持先结束这次北伐,等到何时的时机再次发动。
“微臣愚见。”徐增寿既不是激进派也不是保守派,他既不赞同草草收兵,也不同意继续北伐,而是拿出了一个相对比较折中的观点:“天气转暖,蒙古人完全可以撤退更加靠北的夏季牧场,进一步拉扯我军,这于王师万般不利,所以不能再冒险北进。若是就这么收兵,则漠东、漠南一带则必然再次落入敌手,导致前功尽弃……”
虽说明军的北伐占据了大量的地盘,甚至已经卡住了大漠的出入口,看起来是一个极大的战略机会,其实局面根本就没那么乐观。
蒙古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风俗,他们本就没有固定的地盘,也就没有固地而守的习惯。北伐的根本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据一大片作用不大的地盘。
留下一部分兵力,卡住几个关键的位置,这才是切实可行的方略。
但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了:留下的军队太少根本就不管用,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卷土重来的对手吞没,要是留下大量军队长期驻扎,大明朝的财政也支撑不起,必然耗兵糜饷得不偿失。
毕竟北伐也是要讲究成本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持续数年的靖难大战之后,国力损耗严重……
“孙成岩也是这么说的……”朱棣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章,顺手就交给了徐增寿。
孙成岩的这份奏章,写的条理分明言之有物,基本上和徐增寿刚刚说的那些大同小异,但是却更具细节也更具操作性:按照孙成岩的说法,光是留下一部分精锐兵力,恐怕还是不够的,需要尽可能的拉拢当地的蒙古部族,最好和他们建立比较亲近的关系,然后充分利用他们的人力和地利优势进行长期驻守。
考虑到千里补给不易,孙成岩再次提起了内地和蒙古各部的通商事宜。
通过贸易建立经济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拉拢当地的蒙古部落,还能极大的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
“孙成岩曾是朕的亲卫,虽说是个能做事情的,终究没有这份眼光,还是魏国公识人呀……”
孙成岩不可能弄出这么具备现实意义的“战略规划”,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出自赵深的手笔然后署了孙成岩的名字,因为奏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赵深。
想当初,就是魏国公徐增寿极力举荐了这个赵深,让他和陈长生一起陪伴着徐静昌“刷了一回履历”,最终的结果却是陈长生和徐静昌回到了京城,赵深却留在了荒僻偏远的阿巴哈尔。
自从徐静昌和陈长生离开以后,赵深连一刻都没有闲下来,在这半年的时光当中,赵深用尽了怀柔、打压等等手段,终于将大漠边缘地带的几个蒙古部落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亲近大明朝的“漠东联盟”。
若是没有赵深组建的这个联盟,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空谈而已。
“这个赵深确实是有本事的。”说起这个自己举荐的年轻俊彦,徐增寿就忍不住的面带微笑:“三月的时候,赵深曾经给微臣通过书信,他希望微臣能向朝廷提议,一来是让朝廷和他实际掌控的漠东联盟通商,而来是希望朝廷厚加赏赐,给那些部落首领一个名号,也好方便他做事……”
“微臣以为,作为首附我大明的蒙古部落,万岁应不吝赏赐,就算是封公封侯又有何妨?”
公、侯是非常高的爵位,即便是开国元勋能够封侯的也不多。
大明朝对于蒙古各部的态度,从来就是赏罚分明,尤其是那些“主动接近”大明的蒙古部族,总是给出很高的封号。
“封赏公侯不算什么,就算是封王封汗亦有先例可循……”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不仅封过五个“蒙古王”,还封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汗”。
当然,那仅仅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性质的封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