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人对我们真的是太热情了。
一个月内,邀请我们过去做客三次。
每次都是拉着大姐左看右看,夸了又夸。
一会儿说大姐长得好。
一会儿又说大姐娴静端淑又不失活泼。
而且,每次见面都会给大姐见面礼,镯子啦,钗子啦之类的,层出不穷。
大姐若是不收,杜夫人就做出一副这是我的好意,你就这么辜负了,我很伤心的样子。
然后,对我呢?
“意竹,这个是八宝酥,你尝尝。”
“意竹,这个是栗子糕,刚刚做好的,快尝尝。”
……
嗯,反正就都是吃的啦,至于见面礼,也不是没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了一个镯子。
我看过啦,那个镯子虽然成色也不错,但是跟大姐的就根本没法比了。
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
当然,杜夫人在夸大姐的时候也会夸夸我啦,不过怎么看都有些是捎带着,还不怎么走心。
“哎呀,李夫人,你们家意竹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能吃是福,能吃是福,来,尝尝这个。”
合着说我是有福气的孩子就是因为我能吃?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吧,杜夫人就是看上了我大姐。
杜家小姐跟我大姐是同年,每次我们到杜府都是她招待我们姐妹两个。
通过她的口,我也知道了他们家的家庭情况。
一家五口,杜参将,杜夫人,大哥杜铭,二哥杜胤,小妹杜欣然。
上面没有老太君和老太爷。
这绝对是大兴朝难得的家庭。
人口简单,家庭和睦。
杜夫人如此不藏着掖着,自然是逃不过于嬷嬷的法眼的。
没过多久,娘亲就开始跟杜夫人捅破了窗户纸。
果然,杜夫人看上了大姐,想给他们家的二公子杜胤求娶我大姐。
总的来说,我们两家也是郎有情、妾有意了。
在大姐和杜胤见了一面之后,就走流程定了下来。
怎么说呢,就挺快的,在大姐15岁的这一年,她跟杜二公子定亲了。
杜二公子对大姐有种……嗯……一见卿卿误终生的感觉。
我记得那日杜胤见了我大姐之后,就变得有些像跟踪狂。
时不时就在我家周围溜达。
然后,我告诉了他说,我大姐喜欢京城那家有名的烤鸡。
只是,这个烤鸡,不怎么好买,去得晚了便就卖光了。
谁知道,这个傻子,还真就,买了烤鸡上门了。
啧啧啧,想起来我就要笑半天。
不过,我也是真的高兴,大姐,真的找到了一个真心待她的男人。
其实,大姐根本就不怎么吃烤鸡的,爱吃的其实是我。
啊哈哈,也算是我为自己谋的一点小福利吧。
当然,京城里也不单单有愉快的事情,还有不怎么愉快的事情。
在大哥从翰林院出来,转到工部以后,就立了功,皇帝的奖赏如流水一样进了我家。
于是,我家便进入了京城里一些老牌世家的视野之中。
那一日,娘亲收到了武安侯府的请帖。
武安侯,祖上是跟着开国皇帝打过仗的,是京城的老勋贵世家了。
只是据于嬷嬷说,武安侯府近些年越发的败落了。
新一代的子孙,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个个文不成武不就的。
偏偏家里的老夫人又是极为好面子的,侯府上上下下,铺张奢华的很。
因着子孙不争气,堂堂的武安侯府走起了靠姻亲维系家族荣誉的程度。
宫里的穆贵人就是出自武安侯府。
只是这个穆贵人膝下只得了一个公主,在陛下那里也不怎么受宠。
他们家最好的一门姻亲,嫡出的二姑娘嫁给了江南巡漕御史。
原本也是一门极好的姻亲,只可惜,年前这位巡漕御史遇上水匪,就这么死了。
武安侯府的二姑娘一直缠绵病榻,听说了此事,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撒手人寰。
只留下未成年的一对儿女,如今借住在武安侯府家。
听说这对儿姐弟也是不怎么成器的,姐姐一身的小家子气,弟弟在学堂里也是跟些勋贵子弟玩闹,于读书上并不上进。
我听着于嬷嬷的讲述,莫名的有点熟悉感。
这怎么听都有点红楼梦的感觉。
只是这位武安侯府的表小姐的情况能好一点,她有个弟弟,在这个时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明日要去武安侯府,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这位表小姐。
毕竟人家还在孝期之中。
我就是有点好奇,她跟林妹妹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