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三钢是三个纲领的意思,即核心思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即阐述三个纲领的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接着又说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修身”才是根本。
‘修身以上,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三钢中的‘亲民’,即是讲‘立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利他’。
‘修身以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讲的是三钢中的‘明明德’,即是修炼自己的德行,也就是讲‘立己’。
简而言之,想要家庭和睦、甚至管理企业、治理国家、乃至世界都需要先修身才行。
在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树立着一座无名墓碑,上面刻着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大意是: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雄心勃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当我历经了世事的沧桑后,我发现我根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将目光放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可是当我进入晚年后,我发现我根本不能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和我最亲近的人。
但遗憾的是,他们根本不接受我的改变;
等我到了风烛残年、即将奔赴黄泉之时,我才幡然醒悟,如果当初我先改变自己,也许在我的影响之下,我就能改变我的家人,
然后,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说不定我就能改变我的国家。
然后,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改变了。
而改变自己,其实就是修身,也就是明明德。而修身的关键在‘格物’。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而‘明明德’,‘亲民’都是要‘止于至善’。
即知‘格物’,即知‘至善’,所以才说‘格物’是基础!
但是《大学》中并没有对格物做详细的解读,‘格物致知’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入门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王阳明那里找到答案。
陆澄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先生曰:“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正心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陆澄曾问王阳明什么是‘格物’?
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简而言之就是去除心中不正的恶念,以归于正知正念。
有点类似佛家的观心,觉知心中的欲念,觉即止,也是去除心中的恶念。
王阳明又说到: “工夫的难处全落在格物致知上。也就是说是否‘意诚’。 意如果诚了,心也自然能正,身也自然修养。然而,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有不同的用力处。
‘修身’是在‘已发’上,‘正心’是在‘未发’上。正心则是‘中’,身修则是‘和’。
‘未发’是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情绪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叫‘中’,也就是‘正心’。
‘已发’是指“发而借中节,谓之和”,意思是情绪已经发出来了,但是能用‘未发’时的‘中’来节制,这就是‘和’,也就是‘修身’。
有了‘正心’的‘中’,就有了‘修身’的‘和’,所以才说“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身有了情绪偏颇,可以用‘正心’的‘中’来修正,所以才说“心正而后身修”。
而‘正心’的关键是‘诚意’,‘诚意’的关键是‘致知’,‘致知’的关键是‘格物’。
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亲民’也是‘明德’的事。‘明德’就是自己心中的德,就是仁。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则说明我的仁还有不完善之处。即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没有格物正心,就是仁还不完善。
至善,就是人的本性,性本来就没有丝毫的恶,因此才叫至善。止于至善,就是恢复人性本来的面目而已。
《传习录》:“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
明白‘至善’就是我的本性,而吾性就在我的心中,所以就是要让我的心达到至善的地步。
如此,则不用向外面去纷纷扰扰的世间求至善;然后心志就能安定;
心志安定就不会有烦恼,所以能心静;
心能静下来不妄动,那么就能心安;
心安则能一心一意去‘格物’而‘止于至善’,所以能虑而得也。
这是对《大学》中的这一段做阐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止于至善’,然后才能‘定’,‘定’了才能有后面的‘静’、‘安’、‘虑’、‘得’。
‘至善’就是‘定’,因为本性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不动即为定。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至善’、‘定’为本,才能在万事万物中有所‘得’。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一心只想得到,而不在‘至善、修身、明明德’的本上用功。
常人皆向外求索,忘了自性,外染了恶性,反过来又要追求‘至善’,最终是毫无所得。
圣人专心致志在至善处,外物不染,烦恼不生,意志坚定,最后而有所得!
古之经典何其之多,所讲的道理无非就两个字而已——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