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沮授返回邺城,将张鲁的态度禀报赵云。赵云听后,眉头微皱,沉声道:“张鲁不识时务,既然如此,唯有以武力取之。”
郭嘉点头道:“主公,张鲁虽据汉中,但其内部矛盾重重。我们可先派马超率军袭扰汉水、武都,同时让贾诩由西凉进攻武都,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待其疲惫,再一举攻破汉中。”
赵云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好!传令马超为先锋,徐晃、太史慈率军策应,务必速战速决!”
数日后,马超率领西凉铁骑,如狂风般席卷汉水,同时贾诩、马岱等人也从天水率军进攻武都。张鲁闻讯大惊,不曾想赵云来得如此之快,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张鲁帐下大将杨任抱拳道:“主公,马超骁勇善战,若不及时应对,恐汉中危矣。末将愿率军迎击,誓死保卫汉中!”
张鲁点头:“杨任,你速速率军前往汉水,务必挡住马超!”
杨任领命而去,率军直奔汉水。两军在汉水城外相遇,马超见杨任率军前来,冷笑一声,提枪策马而出,高声喝道:“杨任,你不过一介庸将,何不早降?免得白白送死!”
杨任大怒,拍马迎战:“马超休得猖狂,看我取你首级!”
两人战马交错,枪影如龙,战至三十回合,杨任渐渐力不从心,被马超一枪挑落马下。张鲁军见状,士气大挫,纷纷溃退。
马超乘胜追击,杀敌无数,顺势占领了汉水。张鲁闻讯,急忙派其弟张卫率军迎战。张卫素来勇猛,见马超如此嚣张,心中不服,率军前去迎战。
两军阵前,张卫提刀而出,高声喝道:“马超,休得猖狂,看我张卫来会你!”
马超冷笑一声,提枪迎战:“张卫,你不过一介莽夫,也敢与我争锋?”
两人战马交错,刀光枪影,战至五十回合,张卫渐渐不支,被马超一枪刺中肩头,负伤而退。张鲁军再次溃败,退守汉中城内。
张鲁见连折两将,心中焦急,急忙召集众将商议。谋士阎圃建议道:“主公,马超勇猛,不可力敌。不如坚守城池,请曹操支援,待其粮尽自退。”
张鲁点头:“也只能如此了,立即派出使者向曹操求援。”
然而,赵云早已料到张鲁会坚守不出,遂命徐晃、太史慈率军绕道偷袭汉中后方。徐晃、太史慈率军悄然渡过汉水,直逼汉中城南。
张鲁闻讯大惊,急忙派大将杨昂率军迎战。杨昂率军出城,与徐晃、太史慈相遇。徐晃提斧而出,高声喝道:“杨昂,速速投降,免你一死!”
杨昂大怒,手持长拍马迎战:“徐晃休得猖狂,看我取你首级!”
两人战马交错,斧影如风,战至二十回合,杨昂体力不如徐晃,最终不敌,慌忙逃窜。太史慈见状,率玄甲骑对杨昂大军冲杀,杨昂此时顾不上其他小命要紧,士气大跌全军溃败。
张鲁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退守汉中城内,紧闭城门不出。赵云率大军围城,连续几日。张鲁城中人心惶惶,军心开始涣散。
就在此时,许昌的曹操得知赵云攻打汉中的消息,收到了张鲁的求援信息,急忙召集众将商议。荀攸建议道:“主公,赵云若得汉中,必定会南下益州。届时赵云没有了西线的压力,对我军十分之不利。不如派夏侯渊率军支援张鲁,或可牵制赵云。”
曹操点头:“好!传令夏侯渊率军五万,速速前往汉中支援张鲁!”
夏侯渊领命,率军直奔汉中。赵云得知曹操派兵支援,急忙召集众将商议。郭嘉建议道:“主公,夏侯渊来势汹汹,不如分兵迎击。马超、高顺率军继续攻城,太史慈和徐晃率军阻击夏侯渊。”
赵云点头:“好!传令太史慈,徐晃二人率军阻击夏侯渊,务必挡住曹军!”
太史慈与徐晃二人领命,率军前往阻击夏侯渊。两军在汉水畔相遇,战鼓震天,旌旗蔽日,双方将士皆严阵以待,气氛凝重如铁。
太史慈提枪策马而出,高声喝道:“夏侯渊!你竟敢孤军深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今日便让你有来无回!”
夏侯渊冷笑一声,提刀迎上,声音如雷:“太史慈,休得猖狂!某奉命讨贼,识趣的话,就乖乖下马投降,免得白白送死!”
太史慈闻言,不禁大笑,枪尖直指夏侯渊:“真是狂妄!不知你是奉了陛下之命,还是曹贼之命?若是曹贼之命,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我太史慈手中长枪的厉害!”
夏侯渊眼中寒光一闪,怒喝道:“太史慈,你不过一介匹夫,也敢与我争锋?吃某一刀!”话音未落,他已催马冲上,手中长刀如闪电般劈向太史慈。
太史慈毫不畏惧,长枪一抖,枪影如龙,直刺夏侯渊咽喉。两人战马交错,刀光枪影交织,战至五十回合,依旧难分高下。
夏侯渊刀法凌厉,每一刀都带着雷霆之势,逼得太史慈连连后退。然而,太史慈枪法精妙,每每在险境中以巧破力,化解夏侯渊的攻势。
战至酣处,太史慈忽然佯装力竭,枪势一缓,拔马便走,口中高喊:“夏侯渊,今日算你厉害,改日再战!”
夏侯渊见状,以为太史慈不敌,心中大喜,立即挥刀高呼:“全军听令,追击敌军,务必全歼!”曹军将士闻言,纷纷催马追击,阵型逐渐散乱。
然而,夏侯渊不知这是太史慈的诱敌之计。就在曹军追击之际,徐晃率大军从侧翼杀出,如猛虎下山,直插曹军中部。
徐晃手持大斧,冲锋在前,斧光所至,曹军士兵纷纷倒地。曹军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阵型大乱。
太史慈见徐晃已截断曹军去路,立即率军回马反击。他长枪一挥,高呼:“全军听令,包围曹军,一个不留!”赵云军将士闻言,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曹军。
夏侯渊大惊失色,没想到太史慈还有后手。他急忙高呼:“全军集结,不可分散!”然而,曹军已被徐晃大军分割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指挥混乱。
夏侯渊奋力挥刀,试图突围,但太史慈与徐晃两军合围,攻势如潮,曹军士兵纷纷倒下,惨叫声不绝于耳。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太史慈与夏侯渊再次交锋,两人战马交错,枪刀相击,火花四溅。太史慈枪法如神,一枪刺中夏侯渊肩头,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战甲。夏侯渊咬牙忍痛,挥刀逼退太史慈,高呼:“撤!全军撤退!”
曹军将士闻言,纷纷向后方溃退。然而,赵云军紧追不舍,箭矢如雨,射向溃逃的曹军。夏侯渊奋力突围,身上多处受伤,最终率领残部狼狈退去。
战后,汉水畔双方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河水。太史慈与徐晃站在战场上,望着远去的曹军,心中既感胜利的喜悦,又为战争的惨烈而叹息。
太史慈收起长枪,沉声道:“夏侯渊虽败,但曹操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尽快回禀主公,早作准备。”
徐晃点头:“正是。此战虽胜,但曹军实力犹存,不可轻敌。”
两人率军返回,向赵云禀报战果。赵云听后,眉头微皱,沉声道:“曹操果然不甘寂寞。传令全军,加强戒备,务必防备曹军再次来袭。”
众将齐声应诺,汉中城内外,战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赵云亲自率大军抵达汉中城下,旌旗蔽日,战鼓震天。他命高顺、夏侯博分别率军攻打东南门和北门,自己则亲自与典韦、太史慈在东门指挥攻城。张鲁虽早已命人加固城防,但在赵云大军的猛攻下,汉中城岌岌可危。
“放箭!放箭!”张鲁站在东门城楼上,声嘶力竭地指挥守军。城墙上,弓箭手们纷纷拉满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射向城下的赵云军。然而,赵云军的盾牌手迅速组成盾墙,挡住了大部分箭矢,攻城部队依旧稳步推进。
“攻城车,上!”赵云一声令下,数辆高大的攻城车被推向前线。攻城车上,士兵们手持长梯,冒着箭雨冲向城墙。城上的守军见状,急忙投下滚木礌石,砸向攻城车。一声声巨响中,攻城车被砸得支离破碎,士兵们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下的土地。
“云梯,架!”太史慈挥刀高呼,数十架云梯被迅速架起,士兵们如蚂蚁般攀爬而上。城上的守军拼命推倒云梯,或用长矛刺向攀爬的士兵。惨叫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典韦手持双戟,亲自率队冲锋。他如猛虎般冲上云梯,城上的守军见状,纷纷将滚烫的热油泼下。典韦虽勇猛,但也被热油烫伤,但他咬紧牙关,怒吼一声,继续向上攀爬。终于,他跃上城墙,双戟挥舞,如入无人之境,瞬间斩杀数名守军。
“挡住他!快挡住他!”张鲁见状,急忙调集精锐士兵围攻典韦。典韦虽勇,但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就在此时,太史慈率军冲上城墙,与典韦并肩作战。两人合力,终于在东门城墙上撕开了一道缺口。
与此同时,高顺和夏侯博在东南门和北门的攻势也异常激烈。高顺率军猛攻东南门,城上的守军拼死抵抗,箭矢、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高顺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冲在最前方。他的战马被箭矢射中,倒地不起,但他毫不退缩,徒步冲上云梯,与守军展开肉搏。
夏侯博在北门的攻势同样惨烈。他命士兵用冲车撞击城门,城上的守军则不断投下火油,试图烧毁冲车。夏侯博见状,亲自率队冲锋,冒着烈火和箭矢,终于将城门撞开一道裂缝。士兵们蜂拥而入,与守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城内的战斗更加残酷。街道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成小溪,流淌在石板路上。张鲁的守军节节败退,但仍有一些死士拼死抵抗。赵云率军冲入城内,亲自指挥战斗。他手持长枪,如战神般冲锋在前,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张鲁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退守内城。内城城墙高耸,守军拼死抵抗,赵云军的攻势一时受阻。赵云见状,下令暂停进攻,命士兵休整片刻,同时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内城城墙坚固,强攻恐损兵折将。”郭嘉皱眉道,“不如用火攻,逼其出城。”
赵云点头:“好!传令下去,准备火攻!”
片刻后,赵云军在内城四周点燃火把,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内城守军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纷纷咳嗽不止。张鲁见内城已无法坚守,只得率残部开城投降。
赵云入城,安抚百姓,整顿军务。汉中一战,虽最终取胜,但赵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城墙上、街道上,到处都是阵亡将士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整座城池。赵云站在城楼上,望着满目疮痍的汉中城,心中感慨万千。
“此战虽胜,但代价太大。”赵云低声叹道,“愿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此日赵云亲自前往张鲁府邸,见张鲁跪伏于地,神情惶恐。赵云快步上前,扶起张鲁,温声道:“张公不必多礼。今日之事,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违。张公若能真心归顺,我必定以礼相待,保你一族平安。”
张鲁闻言,感激涕零,拱手道:“赵将军宽宏大量,张鲁感激不尽。愿率全家归顺,效忠汉室,绝无二心。”
赵云点头:“张公深明大义,吾心甚慰。汉中百姓久受战乱之苦,望张公能协助安抚民心,早日恢复秩序。”
张鲁郑重应诺:“赵将军放心,张鲁定当竭尽全力,安抚百姓,助将军治理汉中。”
随后赵云随即下令,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免除汉中百姓一年的赋税,并开仓放粮,救济贫苦。他还亲自巡视城内,慰问受伤的百姓,承诺尽快修复城墙和房屋,恢复生产生活。
百姓见赵云如此仁德,纷纷感激涕零,高呼:“赵将军仁德,汉中百姓有福矣!”
赵云召集众将,商议对张鲁部将的安排。他深知张鲁麾下不乏能人,若能妥善安置,必能为己所用。
赵云听取沮授的联系上表刘协,继续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沮授协助治理汉中。张鲁虽无大志,但在汉中素有威望,由其继续治理,可迅速稳定民心。
对于几个降将也决定委以重任,杨任虽曾与马超交战,但其勇猛忠诚,封其为偏将军,统领原部兵马,协助防守汉中。
张卫虽曾负伤,但其勇猛善战,封其为校尉,统领一部兵马,协助训练新军。
阎圃乃张鲁谋士,素有智谋,赵云建议封其为参军,协助制定汉中治理策略。
杨昂虽曾败于徐晃,但其忠诚可嘉,赵云封其为都尉,协助维护城内治安。
对于原班人马,也重新进行了封赏,武将们各司其职,谋臣们运筹帷幄,河北的统治逐渐稳固,为赵云进一步扩展势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云命马超、徐晃、太史慈等将领整顿兵马,清点战损,补充粮草。他还下令在汉中城外设立军营,加强防御,防备曹操再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