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但刘备清楚,这片土地上的士族势力复杂,人心尚未完全归附。
为了稳固荆州,刘备必须赢得这些士族的支持。一日,刘备与诸葛亮、徐庶在府中议事厅内商讨对策。
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刘备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深邃。诸葛亮轻摇羽扇,坐在一旁,微微一笑,似乎胸有成竹。徐庶则站在诸葛亮身旁,认真倾听,不时点头。
“孔明,荆州虽已初定,但士族之心尚未完全归附,如何是好?”刘备皱眉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荆州的士族势力根深蒂固,若不能妥善处理,未来可能会成为隐患。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从容答道:“主公勿忧。荆州士族重名望以及利益,主公只需以礼相待,必能赢得其心。”
他深知士族的特性,名望和礼遇以及利益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利益,若是动到他们的利益所在,好不好就会直接反了。
徐庶点头附和,补充道:“孔明所言极是。庞德公、黄承彦等人皆是荆州名士,主公若能亲自拜访,必能得其支持。”
他提到的几位名士在荆州颇有影响力,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将大大增强刘备在荆州的根基。
刘备听后,目光一亮,点头道:“好!明日我便亲自前往拜访。”他明白,赢得士族的支持,不仅需要策略,更需要诚意和礼遇。
他起身,站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荆州大地,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第二天,刘备换上整洁的衣袍,带着诸葛亮和徐庶,前往拜访荆州的名士。他们首先来到庞德公的府邸。
庞德公是荆州的德高望重的名士,他的意见对其他士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庞德公坐在书房中,正在翻阅古籍,听到刘备的到来,他微微一笑,起身迎接。
刘备一见到庞德公,便深深一拜:“庞德公,刘备久仰大名,今日特来拜访。”他的语气诚恳,态度谦逊。庞德公微微点头,回礼道:“玄德公,久闻你的仁德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目光中带着赞许,显然对刘备的印象不错。刘备起身,坐在庞德公对面,开门见山地说道:“庞德公,荆州如今虽已初定,但人心未稳。备不忍汉室衰落,荆州之百姓流移失所,若要抵挡曹操赵云这些诸侯来犯,刘备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庞德公沉吟片刻,说道:“玄德公言之有理,荆州数十年未经战火,如今曹操,江东对荆州虎视眈眈,确实需要有德之人来守护。我虽年迈,但愿意为你出谋划策。”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欣慰,显然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刘备心中一喜,连忙道谢:“多谢庞德公!有您相助,荆州必能安定繁荣。”
他起身再次一拜,庞德公也忙起身回礼。随后,刘备又拜访了黄承彦等其他名士。黄承彦倒是容易多了,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岳父,有诸葛亮帮忙做说客,很快便得到黄承彦得支持。
每到一处,刘备都以礼相待,诚恳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也对各大士族承诺了自己的诚意。他的诚意和谦逊赢得了名士们的赞誉和支持。
回到府中,刘备坐在议事厅中,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诸葛亮和徐庶也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
“主公,士族的支持已基本稳固。”诸葛亮说道,“接下来,我们应着重发展经济,安抚百姓,以巩固荆州的根基。”
刘备点头道:“好,孔明,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我们要让荆州的百姓感受到我们的仁政,让他们安居乐业。”
徐庶也补充道:“主公,我们还要加强军事防御,防止曹操和赵云的威胁。荆州的安定,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刘备站起身对二人行礼道:“好,孔明、元直,你们的计划我都同意。备得孔明,元直相助,实在备三生有幸啊!。”
议事厅内,三人相视一笑,信心满满。荆州的局势虽然复杂,但在刘备、诸葛亮和徐庶的共同努力下,这片土地正逐渐走向安定与繁荣。
河北邺城,赵云在府中召集众将谋士,商议下一步战略。郭嘉、田丰、沮授、马超、徐晃、太史慈等人齐聚一堂,气氛凝重。窗外秋风萧瑟,卷起几片枯叶,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赵云展开地图,指着汉中说道:“汉中乃入蜀门户,若能取之,而荆州刘备必定也会想尽办法,进军蜀中蜀中将会是我与刘备的决战之地。眼下对于汉中诸位以为如何?”
嗜酒的郭嘉。依旧晃着酒壶微微一笑道:“主公,张鲁占据汉中多年,五斗米道颇得人心,主公若能将其劝降,可免刀兵之祸。且张鲁素来崇信道教,若能以道教之名劝其归顺,或可事半功倍。”
田丰点头附和:“张鲁虽据汉中,但其志不在天下,若能以利诱之,或可不战而胜。不过,张鲁麾下谋士杨松贪财好利,若能从他入手,或许能事半功倍。”
沮授却皱眉道:“主公,张鲁虽无大志,但其弟张卫却野心勃勃,恐不会轻易归顺。且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贸然劝降不成,反被其察觉我军意图,恐生变数。”
马超闻言冷哼一声,站出来抱拳道:“主公,张鲁不过一介庸主,何必费此周章?末将愿率西凉铁骑,直取汉中!若张鲁不降,便让他见识见识我西凉铁骑的厉害!”
徐晃也不甘示弱,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孟起所言极是。汉中虽有险要,但我军兵精粮足,何惧一战?若拖延时日,恐生变故。”
太史慈却摇头道:“两位将军勇猛,但汉中地势复杂,强攻恐损兵折将。况且还有曹操虎视眈眈,不如先遣使劝降,若其不从,再以武力取之。如此,既能显我军仁义,又能减少损失。”
“正事如此,若是以大军压境,张鲁必定会全力抵抗,战事一起若是不能速战速决。一旁既有有曹操虎视眈眈,而且恐怕蜀中也会被刘备捷足先登,还是已劝降为主,先礼后兵!”田丰对众人说道。
赵云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沉声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孟起、公明勇猛,我心甚慰。然汉中地势险要,强攻恐损兵折将。不如先遣使劝降,若其不从,再以武力取之。”
众将齐声应诺:“主公英明!”
三天后赵云让沮授为使者,出使汉中交涉,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匆匆闯入,单膝跪地禀报道:“主公,刚刚得到消息,刘备亲率大军军五万,正向永安进发,似乎打算进军益州!”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一片哗然。郭嘉眉头紧锁道:“卧龙之名果不其然啊,竟想抢先一步。主公,若让刘备得了益州,我军入蜀之路将被阻断,形势将极为不利。”
田丰也沉声道:“主公,事不宜迟,需立即行动。若让刘备抢先取得益州,我军将陷入被动。”
马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战意,抱拳道:“主公,末将愿率军前往汉中,若张鲁不降,末将愿意为先锋突袭汉中!”
赵云沉思片刻,目光坚定:“也罢!孟起,你率西凉铁骑先行。徐晃、太史慈,你二人率军紧随其后,务必在曹操之前拿下汉中。沮授已经出发两天了,这几日应该便会有消息传回。”
众将齐声应诺:“遵命!”
就在众人准备行动之际,郭嘉忽然开口道:“主公,且慢。但我军若贸然行动,曹操必定会得到消息,难免从中作梗。不如多派细作打探虚实,避免进入被动。”
赵云点头:“奉孝所言极是。传令下去,立即派出细作,务必查明曹操大军的动向。”
郭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主公,曹操必定会有所举动汉中之战,不可能没有他曹操的身影,他必定也知道汉中的重要性,定会借此牵制我军,使我军无法全力入蜀,届时刘备也是有野心的,届时便能在西线战事拖住我军。”
赵云闻言,眉头微皱:“奉孝之意是?”
郭嘉喝了一口酒,缓缓道:“曹操或许早已料到我会取汉中,想必会有所作为。主公,需防其声东击西之策。”
田丰也点头道:“奉孝所言有理。曹操素来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赵云沉思片刻,果断下令:“既如此,孟起、公明、子义,你三人率军先行,务必小心行事。元皓,你负责统筹全局,随时应对曹操的动向。”
众将齐声应诺:“遵命!”
就在众人准备散去之际,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另一名斥候匆匆闯入,神色慌张:“主公,大事不好!刚刚得到消息,张鲁已与曹操暗中结盟,准备联手对抗我军!”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一片寂静。赵云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张鲁竟与曹操结盟?看来,劝降已无可能。”
郭嘉轻叹一声:“主公,事已至此,唯有速战速决。若让张鲁与曹操联手,我军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
马超眼中战意更盛,抱拳道:“主公,末将愿率军直取汉中,绝不让张鲁与曹操得逞!”
赵云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好!孟起,你率西凉铁骑先行,务必在曹操与张鲁会合之前拿下汉中。徐晃、太史慈,你二人率军紧随其后,务必全力支援。元皓,绍文,你负责策应,务必确保我军后路无忧。”
众将齐声应诺:“遵命!”
就在众人准备行动之际,郭嘉忽然开口道:“主公,且慢。张鲁与曹操结盟,或许只是权宜之计。若能离间二人,或可扭转局势。”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微微一笑:“张鲁虽与曹操结盟,但其弟张卫素来与曹操有隙。若能利用此点,或可离间二人。”
田丰也点头道:“奉孝所言极是。主公,不妨派人与张卫接触,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赵云果断下令:“好!恶来,立即快马传令沮授,此事交由他全权负责,务必尽快离间张鲁与曹操。”
典韦立即拱手应诺:“遵命!”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厅内众将纷纷离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赵云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仿佛已看到了未来的战局变幻。
窗外,秋风依旧,卷起漫天黄沙,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赵云命沮授为使者携厚礼前往汉中,临行前特意叮嘱:“务必以礼相待,晓以利害。若张鲁愿降,必以高官厚禄相待。”
沮授领命而去,数日后抵达汉中。张鲁在府中接见沮授,此时沮授不知张鲁已经和曹操联盟,共同敌对赵云,张鲁神色倨傲:“赵云遣先生前来,所为何事?”
沮授对张鲁恭敬行礼,道:“我主闻张天师仁德,特遣在下前来,愿与天师共谋天下。若天师愿降,必以高官厚禄相待,保汉中百姓安宁。”
张鲁冷笑一声,挥袖道:“汉中乃我根基,岂能轻易归降?何况赵云挟天子,杀害忠臣等不臣之举。他赵云虽强,但我有白水、武都,汉水为屏障,何惧之有?”
沮授几次交涉下来,见张鲁适应态度强硬,只得告辞离去。不曾想,刚出汉中便于收到了赵云的信,才得知张鲁已经和曹操联盟,难怪态度如此坚决。
沮授劝降失败离去后,张鲁召集众将商议。谋士阎圃劝道:“主公,赵云不但统一了河北,西凉,如今他兵锋正盛,若能与其结盟,或可保汉中安宁。”
张鲁却摇头道:“赵云并非只想结盟,还想吞并我等。我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云虽强,但我有白水、武都为屏障,何惧之有?传令全军,加固城防,准备迎战!”
大将杨昂抱拳道:“主公英明!末将愿率军死守汉中,必叫赵云有来无回!”
张鲁满意地点头:“好!杨昂、杨任,你二人率军驻守白水、武都,务必严防赵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