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笑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有谁不知道皇帝是人间巅峰,四海至尊?
无论是华夏之民,还是蛮夷胡虏,
无论他是为官为宦,还是贩夫走卒,哪个还没做过当皇帝的美梦?”
李晓明心想,的确如此,在上千年帝制的影响下,
中国人向来习惯崇拜领袖,可能也个个都幻想过当皇帝,毕竟自己就曾意淫过。
“平时我在城门口专听脚步声,若是一群人皆拿着东西,
唯独一人空着两手的,必然脚步轻快,
别人干活,只他闲着,此人必是有过人之处,非富即贵。
嘿嘿嘿,就如尊驾一般......
若是骑马乘车者,那就更不用说了。”
李晓明称赞道:“你说的是有几分道理。”
瞎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只需当众大声吆喝一声,你是皇帝命,
那些真有能力的强者,不管平常嘴里如何谦虚,其实心里没有不自负的,往往先信上了三分。
即便他一百个不信,心里也会暗自窃喜,
当着众人的面,有人夸自己有龙凤之姿,也是件极有面子的事。
说不定,有大方的主顾,当时就给了赏钱。
若仍不给钱时,我便死缠烂打,他高兴过后,必然也怕招惹事非。
嘿嘿嘿,也得给些好处,把我打发了。”
李晓明听的脸上发烫:“问道,你天天一嘴一个皇帝,就不怕招惹是非?”
瞎子笑道:“我一个废人,谁会管我?
即便就在皇帝面前吆喝自己要当皇帝,
想来陛下也只能故作大方,一笑了之。
你若不信,咱打个赌,明天你我同去县衙门口吆喝“我要当皇帝”,
保管当兵的只把你这器宇轩昂的抓了去。”
李晓明心中恍然,原来就是这样的雕虫小技呀!
好奇之心既已满足,便打算回去,顺手把那小块银子扔给了瞎子。
谁知那瞎子捡起银子又递了回去,
说道:“既是老乡,我也不要你钱了,还请你帮我个小忙。”
李晓明奇道:“我能帮你什么忙。”
瞎子笑道:“我知你们要去成都贩盐,也顺路把我捎了去吧!
此地有钱富贵人家不多,瞎子在此三天饿上两顿。
若去了成都,那里达官商贾云集,岂不是天堂一般?”
李晓明心想,穿越后第一次遇见的河南老乡,他又如此可怜,就帮他一帮吧!
于是牵起他的竹棍,交待道:“看你是老乡,才帮你这个忙,上了船可不许再胡说八道。”
那瞎子笑道:“我这一套,有真有假,
给别人说的的确是假话,哪会有那么多皇帝命?
可是尊驾你这命格,真是不一样,
日后即便不称帝,也必是个王,你......”
李晓明将他竹棍一丢,转身独自离去。
瞎子慌忙听着脚步声追了上去。
口中急道:“好好好,我不说就是,不说就是了。”
上得船去,李晓明让王祥给他安排个铺位,让每天做饭时也给他端上一碗。
瞎子是个天为被地为床的人,躺在哪里睡的都香,
自此便和贩盐众人同吃同住,一起去往成都。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沐浴着晨光,拔锚起航。
船队出了长江,开进了涪江水道。
没想到,这涪江名为江,其实就是条河。
初开进去时,尚且十分宽阔。
结果没走多远,河道变的时宽时窄,
且弯弯曲曲,一会顺风一会逆风,多有浅水石滩。
船队航向西北,又要躲避浅滩,行进颇有些艰难。
这一日船队行到了一处叫“鱼鹰嘴”的地方,
李晓明正坐在船舱里看风景,忽而感觉船只停住了,于是走出船舱看是怎么回事。
抬头一看,不觉吃了一惊。
只见一条十桨三层大楼船,停在前面的水道里,把条航道堵的死死的。
两岸山坡上各有百十名士兵,扛起粗大的绳索,正在努力拉纤,想把大楼船拖出去。
这船正是那天晚上撞向他们的水师大船,没想到搁浅在这里了。
李晓明急忙把王吉王祥叫来,让他们命令船队后退,与大船保持距离。
一来防止大船上的人再起坏心,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二来防止大船别万一松动了,被冲下来再撞到自己的船队。
于是众人把六条船退后了四、五十丈,停一处靠岸的缓坡处,方便上下船。
众人焦急等待,从早上一直等到午后。
任凭那百十名士兵如何努力拖拽,大船仍然停在那里纹丝不动。
李晓明见大船一时半会动不了,闲着也是闲着。
只好让王祥带一部人守着家,自己和王吉领着众人下船,推着小车去旁边县城里卖盐。
那瞎子也跟着下了船,众人摆摊贩盐,他也蹲在旁边干自己的营生。
守到天黑,盐没有卖出去多少,
瞎子却爆了运气,收获颇丰,身上铜钱叮叮当当的。
还买了米酒咸肉蹲在墙边享用,招呼李晓明过去与他一起吃喝。
李晓明怎会吃他的,在一边看着他吃肉喝酒,很是有些感慨。
心想,瞎子无儿无女,无房无业,倒也逍遥快活。
真是个“芒鞋破钵随缘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人生这一世怎么过不是过?快活最重要。
他穿越前的一些同事,虚荣攀比,比房比车,结果弄得一身债,活的小心翼翼。
其实过的还不如这个瞎子。
天黑收摊,众人回到江边,惊异地发现大船竟还在那搁浅着。
李晓明心中十分焦急,心想这群狗男女若是在前面堵个十天半个月可怎么办?
若是弃船走旱路,川中丘陵区有近千里之遥,道路高低起伏不平。
靠独轮车推到成都,非推死人不可。
晚上躺在榻上,李晓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心想,也不知昝瑞和孙文宇走到哪了,有没有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老朱去了南中,可别跟当地部落起冲突了呀!
朦朦胧胧睡了过去,竟梦见自己黄袍加身,端坐于宝座之上。
丞相带着群臣向自己朝拜,瞎子在旁边拍手大笑道:“老乡,果然正如我言吧?”
李晓明还未及开口......
突然一女子带着两个孩童,一路哭泣着从殿外奔来,
那女子浑身带孝,扑倒在殿上,手指着宝座上的李晓明,
大骂道:“昏君,你如此残暴不仁,快还我父兄和夫君的命来。”
仔细一看,女子正是小菱子。
李晓明面对小菱子的责骂,惶恐的无以复加......
第二天一早,李晓明走出船舱,大船依旧巍然不动。
无奈,下了船在岸边散步解闷。
看见自己的船队后面,又停了一条船,
李晓明往前走走,看见船上有一男一女正在和瞎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