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刘裕,心怀壮志,别了家人,一路风尘仆仆,直奔冠军孙无终的军营而去。
那日,军营门前,军旗猎猎作响,兵士们穿梭往来,好不热闹。
刘裕走上前,报名参军。
军吏见他虽衣衫简朴,但气质非凡,不同于常人,便引他去见孙无终。
孙无终一见刘裕,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心中已生了几分好感。
细细打量一番后,孙无终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来投军?”
刘裕拱手答道:“小人名叫刘裕,见天下大乱,百姓受苦,特来投军,欲为朝廷效力,平定叛乱。”
孙无终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可会武艺?”
刘裕道:“小人自幼习武,虽不敢说武艺高强,但也颇有些力气,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孙无终见他说得诚恳,心中更是欢喜,便道:“好,你既有报国之心,又有武艺在身,我便收你为亲信士兵。日后若立有功劳,自有封赏。”
刘裕大喜,连忙叩头谢恩。
自此,他便在军中勤练武艺,与军士们同甘共苦,深得人心。
不久,孙无终见他是个可用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司马。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晋安帝隆安三年,即公元400年的冬天。
寒风凛冽,东晋王朝风雨飘摇。
会稽之地,孙恩揭竿而起,号称“长生人”,誓要推翻东晋朝廷。
晋安帝闻讯大惊,急命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率军征讨。
刘牢之威名远扬,他早闻刘裕之名,知其勇猛智谋,特遣人相邀。
刘裕接信,欣然应允,随即整装前往刘牢之军营。
初至军中,刘牢之即命他率数十精锐,前往侦察敌情。
刘裕领命,带领众将士,悄然而行。
山路崎岖,林木葱郁,刘裕心中警惕,生怕惊动敌兵。行至一处幽深山谷,忽闻山鸣谷应,人声鼎沸。
刘裕心中一凛,知是敌兵埋伏,急忙对身旁将士低声道:“大家小心,敌兵埋伏在此,切勿惊动他们。”
众将士闻言,皆屏气凝神,小心翼翼。
未及多想,只见四周山崖之上,敌兵如潮水般涌来,数千之众,将刘裕等人团团围住。
敌兵见刘裕等人人少,以为手到擒来,纷纷呐喊着冲上前来。
刘裕见状,面无惧色,大喝一声:“尔等叛逆,安敢犯我晋土!”
随即挺起长刀,跃马冲入敌阵。
只见刘裕刀光闪烁,如电如虹,所到之处,敌兵纷纷倒地。
他身手敏捷,左劈右砍,前刺后撩,宛如战神下凡。
一敌兵挥刀砍来,刘裕侧身一闪,顺势一刀劈去,那敌兵应声而倒。
又一敌兵从侧后偷袭,刘裕耳听八方,头也不回,反手一刀,将那敌兵斩于马下。
刘裕身边的士兵们,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也纷纷挺枪挥剑,跟着刘裕一起冲杀。
孙恩军中的小头目见状,大惊失色,喊道:“此人勇猛无比,快退!”
但刘裕已杀红了眼,哪里肯放他们走?
他紧追不舍,刀刀致命,敌兵被杀得溃不成军。
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震天动地,血染红了山石草木。
然而,刘裕虽勇,但毕竟人数悬殊,渐渐体力不支。
他心中明白,若无援兵,今日恐难生还。
正焦急间,忽闻远处马蹄声震天响,原来是刘牢之之子刘敬宣,率领骑兵主力及时赶到。
刘敬宣见父亲麾下勇士刘裕被围,心中焦急万分,大喝一声:“兄弟们,随我冲!”
随即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骑兵们如虎添翼,跟着刘敬宣一起冲杀。
孙恩军见援兵已到,心知不敌,纷纷逃窜。
刘裕与刘敬宣会合,两人并肩作战,杀得敌兵人仰马翻。
经过一番激战,终于斩杀敌军上千人,收复了失地。
刘裕此战英勇无比,一人敌千,威震敌营。
众将士皆对他钦佩不已,刘裕也趁胜追击,平定山阴,孙恩逃回到海上。
隆安四年五月,孙恩攻克了会稽,杀卫将军谢琰。
消息传来,东晋朝廷一片震惊。
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二月,孙恩又率义军自浃口登陆,进攻句章。
刘牢之闻讯,派刘裕守句章城。
句章城小,士兵只有数百人,刘裕面临巨大压力。
他深知此战关乎全局,不敢有丝毫懈怠。
孙恩率义军攻打句章城,刘裕坚守不出。
城内兵力薄弱,难以长时间抵抗。
刘裕心生一计,命人在夜间把军旗扯下,把精锐部队埋伏起来,制造出城中人马已撤的假象。
第二天一早,城门大开,城楼上只看见数个老弱残兵。
孙恩手下喊话询问刘裕的去向,楼上答话说:“刘裕昨天夜里已经偷偷溜走了。”
孙恩的部下信以为真,争先恐后地进城抢夺财物。
就在这时,刘裕埋伏的部队突然杀出,如天降神兵。
孙恩大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
刘裕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敌兵纷纷倒下。
孙恩见状,大惊失色,急忙指挥部队撤退。
但刘裕岂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紧追不舍,一路斩杀敌兵无数。
孙恩大败,只得放弃攻打句章城,转而向沪渎进军。
刘裕紧追不舍,继续跟踪阻击孙恩。
海盐令鲍陋派他的儿子鲍嗣之,率领吴地士卒一千人随同刘裕作战。
鲍嗣之年轻气盛,请求做部队的前锋,刘裕劝阻未果。
两军交战时,鲍嗣之轻敌冒进,被义军杀死。
刘裕见状,心痛不已,但他知道此时不能乱了阵脚。
他一边交战一边撤退,所带领的军卒几乎全部伤亡。
刘裕率残兵退到刚开始接战的地方,心中暗自思量:“此时若让敌兵看出我军已溃不成军,必来追击。我须得想个办法,稳住阵脚。”
于是,他命令兵卒脱下死人的衣服拿走,用来显示自己从容不迫。
义军见了后,满腹狐疑,不敢逼近。
刘裕见敌兵犹豫不前,突然高声呐喊,指挥军队回头再战。
义军以为又中了埋伏,顿时大乱,纷纷掉头撤退。
孙恩攻陷了沪渎,杀死了包括太守袁崧在内的四千多人。
但他也知道,刘裕是个难缠的对手,心中对他颇为忌惮。
六月,孙恩率领十多万部队,乘坐战舰一千多艘,突然进攻丹徒,兵临建康北大门。
东晋朝廷震惊,急忙调兵遣将防卫京师。
刘裕接到命令后,率部星夜兼程驰援京师。
他与孙恩的部队同时到达丹徒,虽然部众不足一千人,但士气高昂。
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刘裕望着敌兵如潮如涌,心中毫无惧色。
他大喝一声:“兄弟们,今日乃我辈报国之时,拼死一战,誓守京师!”
众将士闻言,皆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愿随将军,誓死一战!”
随即,刘裕率领所部奔击,如猛虎下山。
孙恩军虽多,但见刘裕军勇猛无比,心中也生了几分怯意。
两军交战,刘裕身先士卒,刀刀见血。
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敌兵纷纷倒下。
经过一场激战,刘裕大破义军,投崖赴水死者甚众。
孙恩失利,被迫放弃攻打建康的计划,分兵袭取北岸之广陵,杀三千人。
孙恩率主力北取郁洲,晋将高雅之被擒。
八月,刘裕率水军追至郁洲,与孙恩军再次交锋。
两军在水面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刘裕站在船头,手持长刀,指挥若定。
他命令水军将士奋勇杀敌,不得有丝毫退缩。
孙恩军见刘裕军如此勇猛,心中也慌了神。
他们纷纷抵抗,但哪里是刘裕军的对手?
经过一番激战,刘裕再次大败孙恩,斩俘无数。
孙恩败退,心中不甘。
他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进攻。
然而,刘裕岂会给他这个机会?
他趁胜追击,十一月追孙恩至沪渎、海盐等地。
孙恩又从海盐逃到临海。
他的部下被刘裕杀了不少,掳来的三吴地区的男女,有的逃了,有的死了。
临海太守辛景趁机反击,把孙恩打得走投无路,只好跳进海里,去做了那水中的妖孽。
就这样,孙恩彻底覆灭了。
接下来,刘裕还将参与哪些战斗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