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古老石板,残酷预言
“这些石板从哪里得来的?”
“启禀师祖,蜀川大地动后,一大山里出现了一座道观,名曰:真仙观。
这些石板就是从那道观里得来的。”
齐夫人若有所思,轻轻点点头。
“这‘真仙观’着实不简单啊!”
齐夫人没有再理会跪在地上的徐行之。
这个弟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想来定然是觉得能控制住“蒻景教”,才与其合谋,互相借力,做些腌臜事。
但谁知是驱虎吞狼,与虎谋皮,最后请神容易送神难。
孩子死了,才来奶了。
真是竖子不与谋。
要不是世间有多套运行的规则,单靠所谓的皇权治下。
要是遇到的都是徐行之这种“阴阳人”,那别说天下了,只怕是此方世界都早就毁灭了。
且让这货跪着吧,理应如此。
单单就“让蒻景教做大”这一条,他就万死难辞其咎。
齐夫人仔细打量起来这九块石板。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九块石板是三块三块为一组。
一共为三组。
第一块的内容是:
【天空之上端坐着许多人。
人间的高山之上的阴影里,盘踞着很多奇形怪状的生物。
地上则是零星的人类,那些人类或匍匐,或躲藏。】
画面相对祥和,天上的,和山上的生灵都是闭着眼的。
似乎一切还未苏醒。
地上的人类生活比较盲目,时常惊恐于一些自然现象。
第二幅石板上。
【天上出现了一根柱子,或许是白光,之前端坐的人少了很多,大多数都成了尸体和白骨。
那根柱子还触及高山之上的阴影里。阴影中本就可怖的生物,似乎像是游鱼入水那般,疯狂地舞动起来,变得更加张牙舞爪和欢腾起来。
而地上的人类,则是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块石板好像在讲述,天上似乎出现了什么变故。
一道诡异的光自天外而来,导致天上出现了变故,许多“人”都死了,化作累累白骨。
齐夫人想到这,脸色有些发白,表情有些痛苦,一些不好的记忆漫过来,她浑身发抖。
显然那段记忆十分不好。
喃喃道:“原来,原因竟然是如此”
缓了一会儿,齐夫人再次将目光放到石板上。
不过那道光对于那些藏匿在山中的怪异生物而言,却像是养料那般,让怪物朝着更加诡异方向变化。
而且...
齐夫人凑得更近了一些,发现云端有尸体和骨头坠落。
引起了山中怪物和地上人类的争抢。
“这难道对应的是‘神陨纪元’?”
齐夫人又将目光移向第三块石板。
【天上的在没有任何的生灵,甚至连那些尸体和骨头都没有了。
只剩下一些建筑隐匿在云层之间,那道白光也消失了。
山中的怪物不见了踪迹,只是,人间多出了许多的高山和许多虚幻不清的地方。
那些多出的高山和地方,与周围的环境十分不和谐。
地上的人类,则是没多少变化,依旧是在匍匐,或者躲藏。】
“这莫非是‘神隐纪元’?”
齐夫人看到第三块石板,有些疑惑。
那些阴影里的怪物去哪里了?
难道是变成那些山了?
但当她看到第四块石板时,就明白了。
她猜对了,那些怪物是蛰伏起来了。
不过她没想通,为啥蛰伏起来呢?
第三块石板背后肯定还藏着什么秘密,或许是中间出现了什么变故才导致那些阴影里的怪物蛰伏。
那会是什么变故呢?
神最后的挣扎?还是又冒出了什么了不得东西才让它们选择蛰伏。
第四、五、六块石板上记录的则是——
妖魔从地底,从深渊,从人迹罕至的地方爬出来。
彼时人类族群也迅速发展壮大,建立不同的文明和国度。
而那些从地底爬出来的魔物则是向人类发起了进攻。
战争伊始,人类根本不敌。
魔物得益于自身的力量打得人类姐姐败退。
生存的领地被不断蚕食,最后蜗居到大陆的中央,看起来有点像当下的中土。
后来,一个人从神的尸体上发现了修炼之法,人类世界开启了武道。
于是才慢慢有了对抗魔物的本事。
但依旧是败多胜少,因为魔物的个体素质无比强大,繁殖速度更是惊人。
人类能堪堪守住自己现有的领地已经很不错了。
一切的转机,是从一个人出现开始的。
他于万军之中杀出,以滔天的伟力杀退了魔物的数次大举进攻。
而后又培养了十二个弟子,设下了弥天之局,对魔物发起了决战。
在第六幅图中,描绘了那场大战的惨状。
打得天空灰暗,大地裂开了绵延数千里的口子,高山碎裂,江河倒流。
最后那位英雄连同十二弟子以及带领着无数的人类士兵,将那些魔物赶回了十二个特殊的空间并用一把特殊的钥匙锁上。
而后,那位英雄带着自己的十二弟子前往了一个地方后再也没有出来。
石板上标注了那个地方叫:丹章。
而残存的人类则是像痴傻了一样,逃往了森林里,又过上了茹毛饮血,与野兽为伍的日子。
齐夫人忽然想到,那些关押魔物的空间,会不会就是“不可视之地”?!
越想越觉得可能,那是不是说明,“不可视之地”一共有十二处?
她推衍出的“灰谷”只是其中一处。
那日她根据卦象,跟顾长安说,他夫人没事。
可现在,在得知那地方竟然关着的是魔物时,她不敢确定了。
她心里忽然有些忐忑,不过这些都是因缘际会之事,且看天意吧。
齐夫人先摒除其他心思,继续思考当下的事情。
如果说一到三块石板,记录的是神之纪元。
即对应的是:神灵纪元,神陨纪元,以及神隐纪元。
第三块石板很明显,神灵存在过的痕迹彻底从天地间抹去,也即是神隐纪元。
那四到六块石板,则是魔物纪元。
因为这一段时间,人类都是被压着打的。
最后虽然胜了,但也是惨胜,天地变色,山崩地裂,文明崩塌。
最后余下的一些人类,还回到森林,退化成了野兽。
齐夫人有些震惊。
她本以为,之前人族的断代的,只有神之纪元。
即诸神隐退,而后人族登场。
出现的魔物也随着诸神的远去而退场。
谁知,魔物竟然盘踞了整整一个纪元。
还将人族给彻底打崩溃了。
原来神与人之间,还隔着这么一段沉重的往事。
也是有了这样一段往事,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不过,眼下严峻的是。
这些石板无一不昭示着,魔物并没有被彻底击败。
只是被关了起来。
终有一日,它们会卷土重来。
人类的危险并未解除。
六千年前,人族大圣预言的人族浩劫,应该就是此了。
也就是眼下人类要面临的境地。
可是,人族该如何应对,或者说自救?
如今,人族的修炼肯定是远远比不上魔物纪元的人族的。
单单从石板上记录来看。
别说那位英雄了,就是那位英雄的弟子的修为,只怕都远胜过自己。
而自己的修为,在这方天地,莫说是至高无敌,那也相差无几了。
那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浩劫?
齐夫人心里笼罩着一层阴霾,心里愈发迫切找到她的阿尚。
但她随即冷静下来。
她从过往的经历中就知道,绝望解决不了问题,焦急也是。
于是继续把目光投向剩下的三块石板。
也就是七到九块石板。
第七块石板画面里记录的内容,就能完全看懂了。
【伏羲一画开天,玄鸟生商,文王演易,天秦一统....】
画面里的内容都能对应到历朝历代的史书之中。
第八块石板也是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事件。
其中就有阿尚徒弟顾长安平戎金的“图台之战”。
然后到“蒻景教”迅速崛起,这是石板的倒数第二画面。
最后一个画面,则是一个小女孩得到了一把钥匙,然后她被蒻景教教徒,和深渊里冲出来的魔物追杀。
第八块石板的图案到此为止,还剩下三分之二的篇幅是空白。
至于第九块,则全是空白。
这一刻,齐夫人恍然大悟。
这石板是由天道刻画,非人力所为。
齐夫人迫切想知道接下来的内容,还有这么多篇幅。
人族的结局如何?是挺过这次浩劫,还是化为尘埃,彻底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莫非,萍儿就是画面中的那个小女孩?”
她曾推衍过,萍儿的命数非常,其身上注定要发生非凡的传奇之事。
因此,这也是她收徒的原因之一。
她想把自己的功法传给萍儿,想让她以后再历劫之时,有自保之力。
现在看到第八块石板上的图案时,齐夫人明悟了。
那小女孩应该就是萍儿没跑了。
而那钥匙,想必就是顾长安和谢易安去寻找的“中土之钥”!
看来,萍儿和“中土之钥”之间定然存在某种羁绊。
齐夫人细细思索,萍儿为何会独自一人?她不是有自己,有爹娘吗?
莫非....
齐夫人有些不敢想下去。
“那萍儿要将‘中土之钥’带到何处去呢?”
齐夫人想到,蒻景教和魔物都在抓萍儿。
它们拿“中土之钥”干嘛?
开启十二处“不可视之地”,将魔物放出来?
“会这么简单吗?倘若这么简单,那直接把‘中土之钥’销毁不就好了?”
想来魔物被困了这么多光阴,定然有了脱困之法。
而它们找寻“中土之钥”定然有其他用途。
齐夫人顺着这个推下去,关于“中土之钥”的用途,几乎是跃然而出了。
要不是就是“中土之钥”对魔物来说,有大用处,所以必须得到。
要不就是“中土之钥”对于魔物来说,有很大的坏处,所以必须销毁。
目前来说,齐夫人推断应该倾向于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那些魔物必须得到。
正在齐夫人思索之际,第八块石板上又有图案出现了。
是一座高塔,塔上有一名女子。
女子在塔顶安然打坐,四周是无尽的深渊,深渊之下有一双硕大的眼睛在偷偷窥视着女子。
四周更远处则是无边无际的野草。
女子就这样孤身立于天地之间,看起来孤独无比。
但她目光却看向了砖石砌成的塔尖。
塔尖上似乎有文字!
但画面还很淡,加上室内比较暗和齐夫人还在思考,因此并未看到。
倘若顾长安在此,定然会发现,塔上的女子就是月儿。
虽然画面很简单,但那神韵是改变不了的。
齐夫人叹了口气。
“起来吧!”
“要是你觉得你还算个皇帝,那就赶快着手肃清军队吧。”
“天下将乱,是真的普天之下,并非大楚一国之乱,想必你也仔细看过石板上的内容,也大致能猜到一些。”
“那会是所有生灵的浩劫,胜,那人族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些时日。如果败,那就大家一起死吧。”
“我不知道,你和蒻景教做了什么交易,但眼下看来,你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
徐行之听到师祖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
他自认为自己一生智谋和手段都不差,不然也得不到这把椅子,谁曾想老来竟然大意了。
打雁的让雁啄了眼。
终究是自己贪了。
一想到蒻景教答应他的事,一件都没做到,徐行之就是一肚子的火。
恨不得将蒻景教的人全杀光。
之前局面险些失控,他都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谁曾想有人抬手就把蒻景教的老窝夷为平地。
这可把徐行之开心坏了,他要动蒻景教,就需要这样的力量,需要这样的定海神针。
随即登楼远望,这一看不要紧。
竟然看到了自己师门“乾云道宫”的招式。
而后脑海里便想起了师父粱越视若珍宝的《乾云道宫纪事》,上面便有此人的相貌画像。
顿时被吓得不轻。
八百年前的人,竟然出现在了眼前。
这让他如何不震惊。
但震惊之余,则是狂喜,他想起了师父曾说过的一段秘闻,是乾云道宫的最高机密。
传说他们乾云道宫曾出过一位神仙。
但这是后人推测的。
当时那位前辈正在山顶打坐,中午道童去唤其用膳,却不见其踪迹了。
乾云道宫建在千丈孤山之上,下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路上都是弟子,所以下山的话不可能没人看到。
众人山脚下山上都找了个遍,找了足足一年才停止找寻。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于是大家推测那位前辈羽化登仙,踏云而去了。
徐行之当时看到,激动极了!
八百年不死,这不是神仙是啥?
心中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终于不用当亡国之君了。
“哎,要是顾长安还在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