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大家会忘了仲卿舟。
毕竟大家第一次面对这种紧张快节奏的救援场面,除非有师傅指挥,否则个个跟木头一样,懵逼又懵闹,站着不知所措。
“小船儿呢?”李华侨问。
“不知道啊。”杨博转着脖子四处看。
“诶,在那!”陈庆治发现了仲卿舟的身影,她正站在一群男人中间,而她旁边的人正是张煜。
作为京畿卫,这样的重大灾难现场肯定是要到场的。而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出现,现场救援速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仲卿舟手拿银针,边上还站着一个留胡须的男人,不停的给她递纱布,擦酒精。
他们正在对一个小腿流血的伤患进行止血处理。
“老龙,老龙,快点,那边又送上来五个人。”一个男人着急忙慌的跑过来,结果看到仲卿舟在施针,还愣了一下。
仲卿舟回头瞥了他一眼,正是祝凡刚。
“哦,马上!”站在仲卿舟旁边的胡须男人背起药箱,朝着仲卿舟说道:“夫……仲大夫,这里就交给你了。”
胡须男人叫龙先森,正是京畿卫营里的军医。
仲卿舟不是想着去营里混脸熟吗?所以她抽空去了几次京畿卫,和龙先森也算有过几次面缘。
仲卿舟点点头,然后就听到龙先森在问祝凡刚。
“那边咋回事?”
“人手不够,刚才有个人因为失血过多差点没救回来。”
“你们啊,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想起我们前线的大夫。”
看到龙先森嘴上在抱怨,但是脚步却没停,仲卿舟下意识的回头问张煜,“宫里的太医都这么差劲的吗?连止血都办不到。”
张煜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能来找龙老帮忙的都不是普通出血。宫里的大夫平时遇到的顶多是些小伤口,而需要龙老上场的肯定是创伤较大的出血情况,需要进行缝合。”
缝合?
好熟悉但又好陌生的名词。
仲卿舟一怔,“龙老还会手术?”
“啥叫手术?”张煜一脸莫名其妙。
仲卿舟顿了顿,“我的意思是龙老还会缝合?是用针线那种缝合吗?”
话音一落,张煜先生古怪的看了仲卿舟一眼,有点不敢置信:“你们千金堂不教授伤口缝合术的吗?,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这一问,直接把仲卿舟给问自闭了。
一直以来,仲卿舟都想当然的把伤口缝合和现代医学,特别是和西医手段联系在一起。但是经过张煜这一反问,她才想起来,是啊,伤口缝合术明明的华夏老祖宗的手艺,怎么到了现代社会,反而成了一些人崇拜西医的借口之一?
譬如隋朝时已经有文献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因战伤开展了肠吻合术。
“夫金疮肠断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因为外伤导致的肠断裂的急诊肠吻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还记载了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术后的预后判断。
而在隋朝《金创成痈肿候》一书中也有记载:“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想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向望。”
这就是说的伤口缝合术。
而古代用于伤口缝合的线也多种多样,比如麻缕(桑树皮所制)、鱼线、银线等……
“我要去!”仲卿舟喊起来,“我擅长伤口缝合,我要去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