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一位身形清瘦、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微微皱眉,低声道:“这般做法,怕是不太地道。
那许毅虽说初涉这行,可向来本分,咱们无端抬高价格,还故意刁难,日后传出去,咱们在这行里的名声……”
话未说完,胖男人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冷哼一声:“名声?在这世上,银子才是实打实的。那人可是京城来的,权势滔天,咱们若不听他的,日后还能有生意做?”
老者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年轻商户犹豫着开口:“可咱们也得想想,万一许毅另寻他法,绕过咱们,那咱们岂不是得罪了京城那位,又丢了一桩生意?”
胖男人眼睛一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他指着青年,“你自己瞧瞧,咱们十里八村供材料的都在这,只要咱们一口咬死了材料上涨,他不买也得买。”
“我就不信他放着省事的不买,真上更远的地方去。”
男人抬起腿,掸了掸袍子上沾的土笑道:“等着吧,这波银子,咱挣定了。”
“咱大伙可说好了,多挣出的银子,可得拿出来让大伙上京城爽一爽去。”
而此时,许家的马车正朝着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去。
山村偏僻,只有一条蜿蜒小路从山中穿过,小路紧窄,只堪堪能过一辆马车。
许毅静坐车上,闭目养神,悠闲自在。
未时言倒是紧张地捏着衣角,“许少爷,这么个小山村里真的有原料供货商吗?”
许毅说带他找原料供货商,没成想是这么个偏僻的小村。
若真是村里做着供货的生意,那村里早就住上了青砖瓦房,再不济也是土房,可马车这一路过来。
沿途房屋越来越穷,眼前都成了茅草房,这村里分明就没有做生意的迹象。
即便信任许毅,心里也打了鼓,“不如咱去外县找呢,虽然成本高了些,但也能解一时之需。”
许毅连眼睛都没睁,随意地摇摇头,“别急,没到呢。”
村落贫瘠,正是因为村民守着宝山而不自知罢了。
许毅不免想起,前世初入这个村落时,此处也是一样荒凉,百姓更惨,连田地都没有几分,只能挑着山间的石缝里艰难地种下些种子,靠着山间野菜和河中的几尾鱼度日。
这好像是被朝廷遗忘的地方,年轻人走出去,剩些不舍得离开故土的人在贫瘠的土地上挣扎。
他那时已经开起了作坊,听人说有人在附近见到痴傻疯癫的男娃,便匆匆赶了过来。
没见到许旺,却发现了这座未开发的宝山。
贫瘠的村落也因为他的提点,而大变模样,村民富庶,闲来拈花弄草,世外桃源一般。
“啪 -” 车夫扬鞭。
许毅回神,问未时言,“未大哥可准备了材料单子?”
未时言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宣纸本,“按照你说的,一味材料一张图。”
“一共 86 种原材料,一味不差。”
许毅点头,打开帘子,瞧着马车已经进了村中,指引道:“往前走,门前有棵老榆树的人家站住。”
头发半白的里正坐在马扎上侍弄园子里的白菜,“你今年争点气,老头子我就靠你过冬咯。”
正说着,一辆马车停在门外,红马鲜亮的毛发和华贵的马车让里正起身,有些局促地往外走。
他急忙恭敬道:“是哪位贵人来啊?”
许毅跳下马车,见到熟悉的人影,忍不住激动。
上一世,他来到这未找到许旺,却和老爷子相识,每逢心中压抑便过来探望一番,缓解他思念爹娘之情。
可惜上一世,老爷子六十有八,刚住上青砖房便去世了,让许毅难受了好久。
知道对方不认识他,许毅也不唐突,委婉地说明来意。
里正越听眼睛越亮,扔下手中的小锄头,急忙问:“我村里山上有您需要的材料,还能换银子?”
许毅笑道:“自然是真的。” 他接过未时言的册子,翻开,“老先生瞧瞧山上可有这些东西?”
里正接过那本册子,双手微微颤抖着,逐页翻看。
看着看着,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有!有啊!咱这山上,这些东西可都有!”
他抬起头,望向许毅,眼中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贵人呐,您说的这些,咱一直都当寻常草木最多都拔了生火,没想到还能换银子!”
许毅微笑着点头:“老人家,这些可都是宝贝。如今我开了个染布作坊,正缺这些原材料。”
里正哪还坐得住,立刻扯着嗓子朝村里喊道:“大伙都出来!都出来!有大好事!”
他天天怪贼老天不给人活路,没成想老天爷开眼啦。
这村里平日连个生人都不来,没成想直接来了个财神爷。
里正激动的声音在村子上空回荡,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门纷纷打开,村民们陆陆续续围拢过来,脸上带着疑惑与好奇。
里正顾不得别的,急忙爬上柴火垛,挥着手中的册子,大声说道:“乡亲们呐,这位贵人说了,咱山上那些平常的草木,都是他作坊要用的宝贝,能换银子嘞!”
“呀,真假啊,我都拿来烧火了。”
“能换银子我现在就去拔。”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村民们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许毅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说道:“各位乡亲,只要是这册子上有的东西,你们采来我都收。咱们现在就定个价。”
说着,他与未时言低声商量了一番,随后将各类原材料的价格综合考量后一一报出。
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挠挠头,问道:“贵人,这山上东西多,可要是采完了咋办?”
许毅笑着解释:“这你们不用担心。我先给你们采购一些种子,像这红花、栀子,你们可以找地方种,以后年年都能有收成。而且,咱们这次合作只是个开始,往后还可以长期合作。”
村民们听了,欢呼雀跃,纷纷跟许毅道谢。
最后里正牵头,村民们主动提出降低价格,将差价作为购买种子的费用。
低于市场价两成。
比如红花花瓣市场价四十文。
村民只要三十二文。
最终双方立下字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按照定价,许毅每隔三天便安排小厮来收。
敲定细节后,许毅带着未时言离开时,村民的欢呼和嘹亮的山歌声被风送了过来。
让两人都忍不住跟着眼尾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