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把井陉口之战的情报汇编成报告,快马送回给张村的大佬们,张诚翻开战报,并不意外。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早就是耳熟能详的成语,韩信用兵多么强悍,千年之后早有公论。只有蒙恬,捏着这份战报默然不语。
“有什么问题?”张诚问蒙恬。
教务处几位大佬仍然习惯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日常分享信息交流学术都很方便,看到蒙恬的神色,也望过来。
“如果说在魏国的战功,还是我们长城大学各个学科的积淀取得的战果,像张诚你说的,可以给韩信十个学分,这次井陉口之战却是完全不同了。”蒙恬叹息。
“说说看?”
“这一战,韩信从背水结营,到正面诱敌,到拔旗易帜,到后面预备队追逃,这是纯粹的兵家之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是说你兵家的学问很牛逼是吗?”张诚好奇。
“不是说兵家学问牛逼,是我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年,韩信成长如斯。这一战最重要的还不是奇谋,而是韩信对战场节奏和时机的把握。战前就要对战场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和计划、战场之众瞬息万变,韩信能忍住正面对决的威压,拿自己做诱饵,忍住不动预备队,又能把握稍纵即逝的反扑机会,一击绝杀,这些不是在战场上经验丰富的大将军都做不到……韩信已经这么厉害了!”
“你是想说先生教得好是吗?”
“兵法这东西,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真正能活学活用的,又有几个人?”蒙恬叹息。
“我却觉得这一战的关键并不是韩信有多牛。”公孙尼子接过战报,翻看了片刻,才说。
“公孙先生有何高见?”张诚问。
“这一战,胜负关键其实在陈馀。”
“陈馀是败军之将……”张诚说。
“但是若不是陈馀有意放纵汉军通过井陉关、在井陉口布阵,这一战的结果还未可知。陈馀就是太想赢张耳了,想要正面战胜张耳,才导致后面的溃散。”
“也有道理。”张诚点点头。回头看蒙恬:“如果陈馀使用李左车的方略,能破吗?”
蒙恬默然,半晌摇摇头。
“这个赵国啊……还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明明军略是大将军的专长,但是君王和卿相每每掣肘,最后把好好的战局浪费掉。”扶苏在一旁点评。
想想当初的廉颇、李牧的下场,众人又是一阵唏嘘。赵国身处群山环抱,自恃地利之险,却少了一副气吞天下的格局,君王自以为是,小人横行当朝,对将帅缺少起码的重视和尊重。
这方面秦国却大不相同。秦国敢于用六国客卿做朝中重臣,始皇帝可以把大军交给来自齐国的蒙氏家族长官、把朝政交给来自楚国的李斯,甚至六十万举国之兵交给王翦去灭国,完全不干预战场上的布局,对臣下和将军几乎是无底线的放权信任,却取得一统天下的成就。而赵王歇有李左车这样知兵的部属却不懂任用,最后让陈馀弄出决战井陉口这样的闹剧。
真是无话可说。
“这一战也确实是没法点评了。”蒙恬叹息。
张诚却捡起这份报告,笑道:“没想到我们的张苍教授还这么神勇,追逃两百里、阵斩陈馀,张苍先生这么彪悍的吗?先生,咱们儒家都这么凶狠吗?”
“张苍再是儒家,他首先也是个秦人啊!”公孙尼子摇头。儒家是喜欢搞理论着书立说,但是儒家的那位开山圣人,却也是以勇武着称,只不过他是在有绝对武力的前提下,还喜欢和人讲道理,世人就忘记了孔夫子本人战力是如何惊人。
“张苍师兄下山,实在是可惜了!”公孙尼子说。
“张苍先生这一战也是做个样子给人看的。”张诚笑道。
“怎么说?”公孙尼子不解。
“张苍是前朝重臣,到了汉军中却没有什么功绩,如果只是做一个幕僚,岂不让人轻视?所以张苍先生冒死也要搏一个战场上的功劳。在确定敌军溃逃的情况下,身先士卒,追击两百里,击杀陈馀,这下谁敢小看这位算学第一的大儒?我估计张苍先生也就拿这一次战功就够了,后面的时光,张苍先生大概是不会轻冒矢石身先士卒,而是会老老实实的在后方搞搞地方治理、发挥自己所长,搞搞后勤、统计、物资调度、文件处理之类的事情了。”
众人想想,也都点点头,毕竟这才是张苍所长,而张苍这样的年纪和他的一贯风格,也不是那种喊打喊杀在战场上快意的性格。
“不过张苍私自下山,我还是很不爽啊!”张诚说。
在这个天下混乱的时候,张苍放弃了在长城大学的尊崇地位,下山去搏一个封侯的功名,和张村的同仁们走上不一样的道路,这算不算是一种背弃呢?而且还是和萧何一夜长谈之后就不辞而别。想当初张诚为了骗张苍上山,可是付出了多少心机,结果还不如萧何见一面聊一夜,真是让人有一种挫败感啊!
萧何的口才就那么好吗?
还是萧何的条件让人无法拒绝呢?
“人各有志。张苍师兄本来也是名利场中人……”公孙尼子说。对自己这位师兄,公孙尼子还是很有回护之意的。
“我得教训他一下。不然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张诚笑着说。
“怎么?”众人都疑问。
“让他见识一下我张诚的厉害。”张诚的胜负心起来了。
“张教授,不至于如此吧?不至于吧?”
张诚潜藏了多大的实力,商行和细作已经遍布天下,就算是韩信军前,也有张诚的人,张诚要是想给张苍使坏,在场的人都没什么办法。就不知道张诚要如何动手。毕竟大家有数年同事之谊,不至于报复人家全家老小吧?不至于用反间计破坏张苍在汉国的地位吧?
“嗯,让张苍见识见识我张诚有多凶残。”张诚笑着说。
众人惊愕。
几天后,长城大学新一期学报印行出版。在赵芃的主持下,张村的印刷术有了新的提升,最近发明的一种石板印刷技术,在磨平的石板上,以油墨书写绘图,用酸洗的方法蚀刻图文,然后上墨印刷,印刷出来的内容又清晰又美观,比之前的蜡纸刻印要美观无数倍。这一期学报是第一次正式的石板印刷书籍,每个看过的人都爱不释手——不管这学报上的内容自己能不能看懂,光这字迹就够赏心悦目的。
这期学报的第一篇文章是一个大稿,作者是物理学系主任张诚和现任的数学系主任赵杏儿。论文的题目是《微积分初探》。
几天之后,这份学报通过商行送到了张苍手中,读完头条论文的张苍,面色晦暗。
“张诚这是故意的!我前脚离校,他后脚就发布这个!”张苍把学报排在几案上,笔墨都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