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磨铁读书 >  燕颂 >   第92章 争端初现

往事聊罢,几人的话题就转回了燕国之内。这些天一件燕京城内的喜事也传到了辽东,那就是丞相沈熙之的长孙沈宗道与礼部尚书孟益的孙女孟芷定下了亲事,几个月后便将成亲。

对于沈孟两家联姻这种大事,按理来说定亲之后几个月就成亲实在太过匆忙了些,显得太不庄重。但沈宗道和孟芷二人早就是口口相传的一对金童玉女,孟芷的年岁也着实大了些,不能再耽搁。

在沈家登门求亲之后,听闻消息的燕维疆都在小朝会上过问了此事,笑着说让二人尽快成亲,于是这门亲事自然进展神速。

燕行云对于这二人的事也是略有耳闻,只是他在燕京时与沈宗道无甚交集,对于此事本没什么感觉。只是随着沈宗道亲事消息传来的,还有一些在燕京流传的风言,说是孟家想将孟芷的妹妹送入宫中,成为世子妃。

这下燕行云总算明白了沈熙之突然让人想孟家提亲的缘由,对于孟家的另一个女儿孟清,燕行云自然更没有什么印象,只依稀就得孟芷孟清这两姐妹似乎都随着他们的母亲参加过宫内的宴会,但燕行云连她们的模样长相都没有印象。

对于孟家想将女子送到燕行云身边这事,燕行云身边的两位谋士张恪和范公辅确实抱有完全不同的意见。

在范公辅看来,燕行云已经十八岁了,若不是这两年到了辽东不在燕京,恐怕已经大婚了,作为燕国境内的本土大族目前的领头羊孟家,倒是有这个资格谋求世子妃的位置。

燕行云若是能迎娶孟家的女子,也能将这些本土大族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对于自己日后继位大有帮助,所以范公辅对于此事是乐见其成的。

但作为之前也是河北本土大族的张恪确实抱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位曾经的世家子旗帜鲜明的反对燕行云迎娶孟家女子,甚至说燕行云不应迎娶任何以为世家大族的女子,而是应该挑选一位寒门女子作为自己日后的王妃。

对此,范公辅大为不解,“张兄,就算不去讲迎娶孟家女子的好处,自古以来娶亲也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迎娶一个寒门女子,王上那也不会答应,对于殿下的名誉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范公辅的说法,王公武和王远猷都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对此颇为认同,同时将目光看向张恪,想要知道他心中所想。

张恪面对燕行云说道:“上位,您知道我张家原也是河北的世家大族,所以我也深知世家之害。自秦汉以来,抑制豪强大族就是朝廷必做之事,先王获封不久便崩逝,王上又是一位仁德之主,燕境内的世家从未受过真正的打压。虽然老相在朝廷内一直压制着这些世家大族,但在民间,土地兼并甚行,河北之地有一半以上的农田都在这些世家大族的名下,大多还是良田。”

听到此,燕行云的眉头微微皱起,张恪接着说道:“这些世家大族都有官身爵位,名下田产皆不缴税,这也是如今燕国必须要靠朝廷的接济才能维持军力。这些年有老相的压制,河北虽然没有像齐王的山东一样流民遍地,但无地的流民和那些生活难以为继的佃户依旧不少。上位拿下辽东后,让那些商贾帮忙散播辽东有大量良田待垦的消息,仅仅半年时间跟随那些商贾和自行来到辽东的贫民已有三千之众,这还是辽东刚刚平定,关内并不清楚辽东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我们安顿好这些贫民,让他们真的能在辽东安家,日后奔赴辽东的流民会越来越多,所以抑制打压这些关内的大族,是上位之后必须要做之事。”

范公辅在一旁忍不住打断道:“张兄,你说的这些似乎与殿下迎娶孟氏女子没有太大的冲突吧,殿下去了孟家女子,也可在将来打压其他世家,顶多是在敲打孟家时会受些束缚,但这并不妨碍大局啊!张兄不要介意,你家被秦弛陷害,也不曾有其他大族出面为你祖父作保啊!”

范公辅此言颇为犀利,听得王公武都止不住皱了皱眉头,这两个世子身边的谋士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的和睦,双方之间的火药味道已经初现端倪。

对此,张恪倒是没什么所谓,只是平静的解释道:“范兄有所不知,我家祖父平日为人颇为清高,倒不是我自吹自擂,我张家得势之时也算是河北境内最为安分守己的,并无过多的兼并土地,对于底下的佃户也算公道,加上祖父身为御史大夫,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与其他的世家大族并不和睦。但那些大族对我家蒙冤之事冷眼旁观的关键还是这是秦弛与我祖父之间的互相攻讦,并不是王上要刻意打压世家。上位将来继位之后若是想抑制这些大族,他们平日里虽然互有争斗,但到时候一定会同气连枝一同抗上。”

张恪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而且上位既然选择了来到关外,依靠两辽的军民,那么将来上位登上王位,一定要给这些在关外为殿下效力的将士官员更好的前途,若是上位不向这些大族开刀,拿什么犒劳这些从龙之臣呢?总不能将燕国的另一半土地也全都分出去吧!”

张恪如此直白的话语讲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眼神一凛,范公辅和王氏父子解释眼神闪烁沉默无言。无论是他范公辅还是这么多年一直镇守辽西的王家,如此拼搏当然也想为子孙挣个前程。

就以王公武来说,一样的贫寒出身,在大虞立国之时就获封定远侯,在大虞内也是仅次于当时身为燕国公燕骥的军功勋贵。后来燕骥成了燕王,而军功卓着连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恶王公武却一直在辽西这不毛之地镇守,这些年过的着实清贫。

现如今王家将举族性命都压在了世子燕行云身上,那不成你燕行云将来继位之后,还要把王家扔在这关外的苦寒之地?不光王家,现如今关外这些站在世子身边的将领,哪个不是想着将来能够飞黄腾达。辽东知府方之望为什么愿意平掉去更苦更累的辽东接手那一堆烂摊子,不也是想着将来燕行云顺利继位,他方之望能跟着一飞冲天,将来能够进入中书六部大展宏图。

不把那些站着位置的世家大族们踢开,燕行云这些两辽的班底将来何处安放,你燕行云若是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将来哪个又会为你卖命,指望那些自辽金开始就首鼠两端,整日里待价而沽的世家吗?

燕行云的目光闪烁,只是不久之后就目光一定,心中似乎下了决断。但此时的燕行云毕竟只是在这关外的世子,谈论这些事还有些为时尚早,所以燕行云也没有接话说些什么。

见酒桌上气氛有些沉闷,燕行云略带玩笑的说道:“既然说到了亲事,张恪范公辅,你们二人的年岁都长于我,王远猷依然成了亲,你们二位是不是也要准备安个家了,不能整日住在我这总督府内啊!”

燕行云此话一出,酒桌上的氛围就轻松了起来,范公辅的笑容有些讪讪。范公辅生于天盛五年,那时前宋还没有灭亡,而今已然二十有八,已近而立之年。

按理说范家是江南一等一的大族,范公辅作为范家子嗣不应该至今未婚,只是范公辅的母亲出身不好,竟是一名歌伎,与范公辅的爹有过一段露水情缘,有了范公辅后被范公辅的父亲赎身纳妾。

这件事直接让范公辅的父亲在宗族内受了责罚,对范公辅的母亲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好在对于范公辅这个儿子还算过的去。没过几年,在范公辅年幼之时母亲便郁郁而终。

没了母亲之后,范公辅的父亲反而对这个儿子更好了几分,大概是觉着那个让自己丢脸的女子已经没了,对自己这个亲生儿子便少了几分芥蒂。

范公辅被父亲安排在正房的膝下,让范公辅进了学堂治学。那段日子范公辅过的还算舒心,只是好日子没过几年,在范公辅十七岁的时候,父亲也因病没了,之后便是狗屁倒灶的大族内部倾轧,原本对范公辅还算和气的大娘能保住自己和子女的财产就已不易,哪还顾得上范公辅。

后边这些年范公辅过的十分不易,好在总归是姓范,为了家族颜面也不可能让他去街上讨饭。年纪轻轻就连遭打击的范公辅终于知道这个世上再无人可依靠,默默的缩在家族角落里苦读,想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建立一番功业。

如此境遇,自然没人关心他的亲事,也不会有人想把女儿嫁与他。终于十年寒窗不负苦心,范公辅得中二甲进士。得中进士之后范公辅又犯了难,他的出身注定在朝廷也不会有什么前途,而回到江南吴地,境遇也好不到哪去。

得中之后,范公辅的亲祖父,也是现如今范家的家主吴国行在中书右丞相范理倒是让人给他捎了个口信,让他回到吴国进礼部做个主事。

这到不算是个坏差事,礼部足够清贵,多少人想进都难。但凡事就怕对比,前两年范公辅范家长房的一位族兄,仅仅是中了三甲,就被祖父一手安排进了户部做员外郎,到范公辅考中之时,已经升任郎中。

如此厚此薄彼,早就受尽冷眼的范公辅又怎能服气,所以他宁肯留在洛京厮混也不愿回到吴国,最终随着那个疯疯癫癫的邋遢道人张通到了辽东,成了燕行云身边的幕僚。

范公辅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倒真是要赶快成家了,回头寻一位汉家女子,最好是辽东军伍之中的武将之女,也算自己彻底在这边扎下了根。范公辅知道自己的弱势所在,自己毕竟是在世子拿下辽东之后到的,还是个外人,这这边举目无亲。

而作为自己最主要竞争对手的张恪,虽然现在是罪身,还被人施了黥刑,但显然燕行云并不在意这些,与其的关系十分亲近。而且张恪还和燕行云身边另一位大红人韩熊关系莫逆,加上之前参与了辽东之战,与现如今各军指挥使也混了个脸熟,还早早和辽东知府方之望搭班子,可以说在辽东文武两届皆有人望。

就在范公辅还在思量之际,就听一旁的张恪依然说道:“我就不牢上位费心了,我近日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正要与上位说!”

“哦?”燕行云听到张恪如此说,满心好奇,心想张恪这小子动作倒是快,自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他竟然要成亲了,赶忙满脸笑意的追问道:“是哪家的女子?”

酒桌上其余几人也都好奇的望向张恪,王公武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这麾下哪个家中有适龄的女子,眼光倒是不差,竟这么快就把张恪这个潜在的金龟婿收入网中。

张恪也不掉众人的胃口,笑着说道:“算是辽东左卫指挥使乌达的一个远房侄女,她的父亲曾是乌达手下的亲兵,后来战死了,就剩这么一个女儿,乌达一直带在身边当亲生女儿养着。”

张恪这一番话着实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连见惯风浪的王公武都嘴巴微张。乌达的远房侄女,那岂不是女真人,张恪竟然要迎娶一个女真女子。

要知道现在这些关外的女真可跟建立金朝的女真没什么关系,金朝那些女真大族都迁入了中原,皇室贵族们被蒙古人杀的七七八八,其他的都改了汉姓成了汉人。这些关外的女真人在金朝时就是不受待见的野人,这些年蒙古人也是拿他们当奴隶使唤。

张家曾是河北的大族,虽然现如今败了,但有张恪在燕行云身边,眼看就要复起,而且会气势更盛。而今这个眼前未来张氏一族的族长,竟然要迎娶一个女真人,如何不让众人惊诧。

燕行云也是吃惊的不行,而且很快脸色就沉了下来,问道:“是乌达向你提的亲吗?”

这句话问的有些杀气腾腾,这倒不是燕行云觉得乌达能强逼着张恪娶他家的女子,燕行云明白张恪如此做还是为了进一步拉拢住这些女真人。

之前张恪就建议推动两辽的汉人和女真人通婚,燕行云也同意了,这些时日有不少汉军中的光棍娶了女真女子,这不仅拉近了两族的关系,也解决了军中的一大难题,毕竟关外苦寒,军中的许多汉子底子也不干净,难以找到合适的汉家女子成亲。

但燕行云之所以有此问,是在怀疑乌达的动机。让乌达编练一直女真军是为了安这些女真人的心,但有这么一支全由异族组成,还是由异族指挥的军队本就是冒险之举,所以燕行云才把这支女真军留在身边,也是为了看住他们。

乌达若是主动向张恪提亲,那他的心思未免太活络了些,都想到用女子去拉拢燕行云身边的谋臣,这一下子刺激到了燕行云敏感的神经。

张恪自然明白燕行云的顾虑,笑着解释道:“上位放心,乌达还没这个胆子,过了年,乌达曾请我到他那吃酒,他的原意是想让我们帮忙跟上位说一声,请上位赐他一个汉家姓氏,他想要全族改为汉姓。酒宴之上我见到了他那位远房侄女,看着顺眼,想着自己也该成个家了,就跟乌达提了此事,那女子也不嫌我容貌,所以就定了这门亲事,所以我还要请上位帮个忙,给乌达他们一家赐个汉姓。”

张恪说的轻描淡写,但当时乌达听到张恪想要求娶他侄女的话,惊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瞠目结舌愣在原地,半响才缓过神来。当时乌达的反应可谓手足无措,嘴巴开开合合却发出声声响,不知说些什么,后来竟流出泪来,再后来这个四十多岁久经沙场的女真汉子竟然在张恪面前嚎啕起来。

乌达当时都想起身给张恪下跪,被张恪死命架住。乌达的反应也着实把张恪吓了一跳,他也是那时才感受到乌达他们这些女真人心中的彷徨和畏惧。

乌达这些女真降将这近一年来也是心中惴惴,在蒙古人手下时,蒙古人拿他们当奴隶驱使,投降了汉人,比在蒙古人的手下好了一些,虽然也会受些冷眼,但总归燕行云他们是拿他们当个人来对待的。

只是燕行云对他们自成一军不放心,乌达对于自领一军也是心中惴惴,当初在蒙古人手下时,带军的将领都是蒙古人,少有女真人能获得信任。如今让他们自成一军,他们心中也担心一直被当做异类提防,说不定哪天被算计对付。

所以燕行云说要推动两族通婚的事,乌达也是大力支持,极力推动手下的人与汉人通婚,取汉姓,着汉服。本来他们就背叛了蒙古人,肯定没了退路,而且在汉人手下的日子总归是比在蒙古人手下要强得多。

乌达也曾想自己直接取个汉姓,但又担心自己不去问燕行云的意见擅作主张引得燕行云不快,而直接去找燕行云赐姓,他也担心燕行云觉得自己僭越,左右为难之下,乌达才想着先问问张恪的意见,请他带自己向燕行云求个赐姓。

乌达万没想到张恪竟然提出要去自家的女子,这让乌达真切的感受到燕行云身边这位重要谋士对自己的信任看重,心中的大石落地,感觉自己在这辽东算是找到了扎根之地,这才失态至此。

那日千恩万谢的送走了张恪,乌达兴奋地在院子内久久徘徊,然后召集了族内所有能说的上话的,商量怎么对待这门亲事。乌达族内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激动异常,有人提议乌达直接将他那个侄女萨仁认为女儿,以族内最尊贵的女子的身份嫁过去,已显示对张恪的重视。

但乌达想着,自己认了萨仁当女儿,自己就成了张恪的岳丈,这难免有自己占张恪便宜的嫌疑,所以最终作罢,众人商定,等成亲之时,拿出族内一半的财产和全部的珍宝当做萨仁的嫁妆。

这边,燕行云听完张恪的解释,脸色才放松了许多,随后心中不禁浮现对张恪的惋惜,他明白张恪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拉近乌达等人对燕国的归属感,为日后将女真人彻底汉化,将女真军能够拆散编入各军做准备。

想到此,燕行云拍了怕张恪的肩膀,说道:“也是难为你了!”

张恪对此倒是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上位不必如此,乌达的那个侄女萨仁长的十分漂亮,我当时一眼就喜欢上了,说起来我也算是见色起意,要真是换了是哪个指挥使家的千金,人家不见得会将女儿嫁给我,我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哈哈哈哈!”王公武听得在一旁哈哈大笑,“好小子,真性情,老夫佩服,来老夫敬你一杯!”

说着众人皆是举杯碰在一起,酒桌上调笑声不断,这顿酒最终倒是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燕行云今日兴起,多饮了几杯,最终不胜酒力,嚷着要先去睡了,让这种人随意,自己不陪了。燕行云走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散了。

王家父子住在总督府边王远猷的宅子里,张恪和范公辅都住在总督府内的偏院内,众人告辞各自散去。范公辅走到自己的屋内,脸上的笑意散去,今日他着实算是被张恪压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要不要迎娶孟氏女的争论,燕行云最终没有表态,但范公辅看的出来,燕行云还是被张恪一番话说服了。后来本事一番调笑的说起他和张恪二人的婚事,没想到又被张恪赢了许多,范公辅此刻对于张恪无奈又钦佩,换做他来,他绝做不出娶一个女真女子来应和燕行云的事情,一想到此,这位范氏出身的读书人对于张恪又生出了几分鄙夷,他觉得张恪此等做派,颇有些佞幸之臣的姿态。

而在另一边,张恪走的慢了些,在燕行云所住的后宅门边稍站了片刻。不一会,张恪就见作为燕行云侍女的李妙清端着一盆洗脚水走了出来,显然是伺候燕行云已经睡下。

见到张恪站在院门旁,李妙清端着水盆不便行礼,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只是没想到张恪竟然对她招了招手。李妙清不明所以,但还是把水盆放在一旁,走到了张恪的身边,行了个万福说道:“张先生好!”

李妙清的弟弟李道驰一直跟在张恪身边学习,平日里以弟子礼对张恪,李妙清也随着弟弟喊张先生,此时见张恪招自己说话,李妙清只以为是要与自己说一说弟弟学业的事。

只是张恪低声一开口,便如一道惊雷响在李妙清的耳边,只听张恪轻声说道:“李姑娘想不想成为燕国未来的王后!”

李妙清被这一句话惊的大脑一片空白,呆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张先生,似乎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张恪见此也不意外,只是接着又说了一句,“如果李姑娘愿意,张某愿助李姑娘一臂之力!”

说完张恪撇了眼后方,轻轻一笑,转身离去,只留下李妙清一人呆愣愣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在李妙清身后远处的房门后,燕行云的贴身总管高福,透过门缝看着张恪消失的背影和依旧站立在原地的李妙清,眉头微微皱起,随后缓缓将门关上。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惜芳时不见长安异世之帝王路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人在死牢,我被绝色女帝逼成千古忠臣汉天子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粥天下周天子王朝的腐朽喋血盛唐异世权谋:重生智者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王爷有点懵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云尧长歌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汉末新传:国贼吕奉先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