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在正面第5步兵军配合第二装甲集群发动攻势后,侧面盘踞在鲁扎方向的德军也紧接着发动进攻。
由帝国师打头,第5与第11装甲师紧随其后。
德军先派出三支装甲师,分别朝着第18步兵师,第167步兵师的整条防区发起进攻。
所幸鲁扎方向的积雪并不算多,下的暴雪并未将苏军挖掘的反坦克堑壕给掩埋,反坦克堑壕还可以阻挡德军前进的脚步。
第5装甲师,第11装甲师的前进遇到困难。
雪地将铺设的大量地雷全给掩盖起来,虽然德军在进攻前用过重炮清理过苏军防线周围,可依旧有不少地雷残留在防线前。
这给德军造成不少麻烦。
以及苏军防线上持续不断的火力,让德军更为头疼。
虽然苏军防线上火力硬要说算不上太强,可胜在持久,德军前线指挥官根本没见到过这条防线枪声不停的时候。
苏军人手铺开在整条防线上算不上太多,所以瓦列里就命令所有苏军士兵尽量施行交替射击,保持长线的火力压制。
这个办法奏效了。
德军坦克难以跨越没被填满的反坦克堑壕与‘捷克刺猬’所建立的反坦克防线。
面对苏军又臭又硬的防守战术,德军变换了打法。
想要解决反坦克堑壕很简单,说到底,坦克想要跨越堑壕也只有两种方法,填平或者架桥。
架桥被德军陆军总指挥部给放弃了。
那德军就只剩一个选择,填平堑壕。
填平战壕德军也早已有了具体的想法,先用工兵实施多点爆破,然后快速用沙袋填平反坦克堑壕,让坦克通过。
但这计划说起来简单,只是在战场上工兵可是需要面对敌军的机枪火力点埋设炸药,这并不是个轻松活。
德军为此专门在前线部队中成立数个反堑壕工兵小组。
同时也制定了标准的行动步骤。
首先德军步兵会试图将战线向前推进,尝试给苏军防线压力。
之后用大量的迫击炮压制苏军火力点,争取让其不对反堑壕工兵小组有任何影响。
德军坦克趁机接近苏军防线,掩护步兵进攻,工兵填堑壕,以此重复。
在之后,德军证明在没有大型掘土机与重火力的情况下,这套办法确实是最管用的。
……
瓦列里将总指挥部迁到距离前线不算太远的斯洛博达,这里距离前线满打满算还不到10公里。
当然,瓦列里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支学员团与一支民兵团驻扎在指挥部附近,充当预备队,也兼职防守部队。
“少校同志,来自第18师的前线报告。”一名通讯兵迅速起身来到瓦列里身前,将电报递给正在看沙盘的瓦列里。
“感谢,斯马科夫同志。”说着,瓦列里抬头接过电报。
是第18师求援的报告。
德军凭借着这个办法打了个防守苏军措手不及。
德军更是搬出十数门榴弹炮不间断压制苏军一处防线。
现在反坦克火炮不足的第18步兵师的防线靠着‘没良心炮’与数支迫击炮小组强撑着。
数个固定的‘没良心炮’阵地不断轰击着尝试接近防线的德军部队。
迫击炮小组则负责精准打击试图填平战壕德军工兵小组。
可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弹药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
虽然前线苏军也趁着这20多天的时间囤积一大批补给,可这批补给分散到各支部队又能够苏军消耗多长时间还都是未知数。
“通知在附近充当预备队的第152民兵团,第465步兵团支援第18步兵师。”
“电令让第18步兵师,第167步兵师务必坚持到明天下午。”
能在目前的防线上多拖延德军一天就是一天,等到11约末至12月初,面对极端严寒天气的德军可就笑不出来了。
“是!\"通讯兵斯马科夫在记好命令后,迅速坐回电台前开始联系各支部队。
11月15号上午11时,收到命令的第152民兵团与第465步兵团迅速前去支援第18步兵师。
……与此同时…第18步兵师前线……
子弹飕飕的带着呼啸声从战场上飞过,时不时有倒霉的德军士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摔’倒在地。
“该死,该死!”
科茨曼上尉躲在一辆已经报废的三号坦克身后,子弹不时撞击在坦克身上,发出一连串火花与清脆的响声。
“上尉!整个三连都上不来,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德军士兵冒着弹雨跑过来,近乎是‘摔’在他身边问道。
科茨曼上尉赶紧挪挪身子,给这名士兵再腾出一点空间用于掩护。
“我…”
科茨曼上尉才刚刚抬头,只感觉耳朵嗡的一声满是嗡嗡之声。
顺着德军士兵的目光看去,身后不远处的一辆三号突击炮原先矗立的地方被剧烈的爆炸所吞噬,明亮的爆炸火光顿时升腾而起,一个膨胀的小型‘蘑菇云’出现在所有德军士兵目光中。
“那他妈是什么武器?!”科茨曼上尉吃惊的回过神来,由于耳朵暂时听不见的原因他大声喊道
一旁的德军士兵虽然听不见,但通过口型看出了他的问题,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苏军的这个新型武器实在是太神秘了,威力难以预测,有时威力大,有时候威力中等。
科茨曼上尉见到几辆德军坦克就是刚刚靠近德军防线不久,刚停下来准备开火,就被浓烈的爆炸火光所吞噬。
等爆炸结束后,不论多么坚硬的坦克,都成了一块已经燃烧的废铁。
科茨木心里其实有些惧怕这未曾见过的苏军新式武器。
威力实在太大,虽然有人推测苏联新式武器的射程并不远,因为超过五百米以上后德军并没有被这种武器打击过
但现在自苏军新式武器亮相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谁能真一口咬定呐…
不过现在德军中的大部分军官都一致的认为苏军这种新式武器的射程并不远。
等耳鸣状态稍微好上一些后,科茨曼上尉对着身边的德军士兵命令道:“通知三连大部队,让他们用迫击炮掩护,借着坦克掩护直接冲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