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化带着大批人马,去了一趟天津,运回了二百门红夷大炮和四千支鸟嘴铳,全部摆放在京郊的练武场。
常洛闻报大喜,带着阁部大臣前往检阅。
只见这些武器光鲜亮丽,不愧是洋鬼子霍思睿孝敬的好东西。
二百门大炮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炮管油光锃亮,黑洞洞的炮口高高抬起,随时准备将天轰个窟窿。
每门大炮边上站着十名健硕无比的炮兵,面容冷峻,眼带杀气。
其中两名主炮手,四名副炮手,四名辅炮手。
他们是大明最贵的兵,是从九边层层挑选出来的。
三千余名火铳手则人人抱着鸟嘴铳,横成排,竖成列,威风凛凛,森然而立。
当常洛在侍卫们的簇拥下走进练武场时,士兵们发出雷鸣般的巨吼:
\"大明威武!\"
\"殿下威武!\"
\"灭建奴!\"
\"平辽东!\"
声浪滚滚,一浪接兼一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由不得人不血脉贲张。
英国公张惟贤,首辅孙承宗,次辅袁可立,以及六部、都院、大理寺、六科十二道的主官都尾随进入校场,见到火炮营的威武雄壮之资,无不交口称赞。
徐光启最是激动,悄悄对常洛说道:\"殿下的钱可真是没白花啊!眼下炮也有了,铳也有了,再练上三五个月,待到秋高气爽时,开到辽东,火炮兵打头阵,火铳兵跟进,将建奴老巢夷为平地,那才叫一个解恨呢!\"
孙元化练兵,果然有一套。
常洛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徐光启说道:“爱卿此言,深得孤心!元化练兵有方,应当重奖,着提督京军火炮营,挂兵部侍郎衔。\"
殿下用人,如积薪尔,后来者居上。
在场的高官几乎都是常洛破格擢拔的,见孙元化升得如此之快,心里也充满了感慨。
孙元化忙跪地谢恩:\"殿下知遇之恩比山还高,元化当以死相报。\"
起身向常洛介绍起这些武器的性能和威力。
\"此炮性能之优良,为当今世界之最,炮管长一丈,囗径为四寸,重二千一百二十八斤,整体形状从炮囗到炮尾渐次加粗,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并低。
在炮身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用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最大射程十里,有效射程半里到六里……\"
人群中发出一声声惊呼:
\"我的天,打这么远呐!\"
\"这还了得,好威武啊!\"
常洛前世就是搞武器研制的,对武器的发展历程门儿清,听了孙元化这一番既专业准确又简洁流利的介绍,心内大喜。
他亲自操作一门红夷大炮,动作娴熟,令人刮目相看。
只听一声巨响,炮弹飞出老远,三四百米外的一堵石墙轰然倒塌,地上炸出了一个大坑。
一群侍卫前住察看,欢呼着跑过来:
\"殿下神勇,打中了!打中了!\"
常洛兴致大涨,又连发三炮,轰轰轰三声巨响,炮弹落处,摧枯拉朽
众大臣根本想不到太子竟然有这一手,纷纷惊叹不已。
\"太子威武!\"
\"太子威武!\"
常洛哈哈大笑,朗声道:\"这算什么?我朱家本就是马上得天下。\"
\"想我太祖勘定群雄,驱逐鞑虏,每有大战,必定披坚执锐,亲临前线,攻城拔寨,身先士卒,何其雄哉!\"
\"想我成祖,五清漠北,七下西洋,四海宾服,万国来朝,又何其壮哉!\"
\"孤忝为朱家子孙,当效法二祖,恢复祖宗荣光!\"
\"蕞尔建奴,毁我城池,杀我将士,屠我人民,此仇不报,孤有何面目面对先祖?\"
一席话慷慨激昂,三军为之动容,群臣为之垂泪,都瞬间明白太子与建奴议和,不过是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实在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孙元化走到常洛面前,拱手说道:\"殿下,演习开始吧?\"
常洛大手一挥:\"开始!\"
一声令下,二百门红夷大炮,三千六百枝鸟嘴铳一齐开火,炮声如雷,绵绵不绝,大地在颤抖,滚滚硝烟腾空而起,遮天蔽日。
常洛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又猛地不见了。
\"努尔哈赤,你给我等着!\"
\"皇太极,你给我等着!\"
\"多尔衮,你给我等着!\"
\"只要有我活着,你们就全得死!\"
恍恍惚惚间,他骑着战马,踏过白山黑水,走进了一个冰封雪冻的世界……
“报——”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而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启奏殿下,建奴大军已逼近沈阳城,距此不足三十里!”
常洛眼神一冷,沉声道:“来得正好!传我命令,全军出城列阵,准备迎战!”
沈阳城外,旌旗招展,鼓声喧天。
明军严阵以待,士气高昂。
常洛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立于军前。
他望着远处逐渐逼近的建奴大军,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今日,便是我大明与建奴决一死战之时!”常洛高声喊道,“儿郎们,杀敌报国,卫我河山,马革裹尸,不负此生!”
话音未落,一马当先,冲向敌阵。
身后,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廷、卢象昇、郑崇俭、翟式耜、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罗汝才、孙可望、李定国带领数十万明军,如潮水般汹涌而出,与建奴大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漫山遍野杀声震天,枪声、炮声、马蹄声、刀枪撞击声搅在一起………
\"殿下,殿下……\"
孙承宗的两声轻唤,将他从迷梦中惊醒,揉了揉因为过于激动而血红的双眼。
………
严冬已过,暖冬来临,辽东大地冰消雪融万物复苏了。
袁崇焕先后给了皇太极二十万斤粮食,也没能将他引到沈阳来,反倒是先后两次应皇太极之邀,去赫图阿拉会谈。
说得好好的,第三次是皇太极到沈阳来晤面,结果那厮又临时变卦,借口骑马不小心摔了脚,来不了了,请袁崇焕再屈尊莅临赫图阿拉赐教。
皇太极的信写得越谦恭,袁崇焕就越是气恼,用广东粗口骂皇太极:
\"黄台鸡你好叻啊,冚家富贵,食蕉香咗,唔丢你老姆哦!\"
站在一旁的罗一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无一人听得懂这怪腔怪调的岭南鸟语,脸上无不现出鄙夷的表情。
话说你袁崇焕好歹是坐镇一方的辽东巡抚,来了几个月了啥正事也不干,专门和皇太极勾勾搭搭。
今日送人家几万斤粮食,明日给人家送几百斤盐几十斤茶叶,或者酸文假醋写诗相送,你是属趴儿狗的吗?
朝廷的能人是死绝了吗?
为什么派这么个没骨气的东西来?
尤其是罗一贯,皇太极欠着他杀兄的血债。
可他却先后两次护卫着袁崇焕去赫图阿拉见皇太极。
目睹袁崇焕和皇太极推杯换盏,厚颜无耻吹捧皇太极,罗一贯恨不能冲上前去,一手抓住皇太极脑袋,一手抓着袁崇焕脑袋,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一齐撞死!
袁崇焕口吐莲花骂了一个够,摸了摸气得发胀的胸口,说道:\"你们几个,再跟我去一趟赫图阿拉。\"
四个人不约而同冷哼一声,然后撇了撇嘴,嘟嘟囔囔走了出去。
袁崇焕从床底拖出一口箱子,从枕头下摸出一串钥匙,开了锁,取出一把三寸来长亮闪闪的匕首,放在嘴巴前吹了吹,用白布包好,小心翼翼揣入怀中。
他沉思了半刻钟,走了出去,望着院子外初绿的树枝,站在暖暖的阳光之下负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