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芩澜与郑鼎廉,仅孕育了郑云萱这一颗掌上明珠。
两人心底其实渴望能多有几个孩子,然而,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尽管他们身体健康,但喜讯却始终未曾再次降临。
顾芩澜心态豁达,她猜想自己和郑鼎廉或许命中注定无儿无女。
上辈子,她惨遭谋算而身亡,临终之际,郑鼎廉已年逾不惑,不仅无儿无女,甚至妻子也未得一见。
因此,他们如今拥有了这个女儿,她视为上苍额外的恩赐。
人生本不应过于偏颇。
顾芩澜已历经奇遇,生活如此顺遂且成就斐然,夫复何求。
郑云萱杰出非凡,从小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摒弃了传统闺阁女子的柔弱,展现出了飒爽大气的行事作风,性格坚定沉毅,既通文墨,又擅武艺。
她拜三位硕儒为师,博采众长,通晓策论经史,又随父亲郑鼎廉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音律女工,她皆技艺精湛。年纪轻轻,便已名扬京都。
皇帝夫妇屡次三番与郑鼎廉和顾芩澜商议,希望郑云萱能成为太子妃,因为他们深知,唯有如此出色的女子,方能胜任未来的皇后之位。
然而,每一次都被婉言拒绝。
有一次,皇帝甚至有些动怒,质问郑鼎廉:“朕的儿子难道就这么不堪,以至于你郑鼎廉如此看不上眼?我堂堂一国之君,难道还不足以与你郑家结为秦晋之好?”
郑鼎廉诚恳地回应道:“我和芩澜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然不忍心让她未来的生活过于操劳。当然,我们不答应的主要原因并非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愿替云萱决定她的人生。她想要过怎样的生活,选择怎样的伴侣,都应由她自主决定。”
“如果她真心倾慕太子,我们作为父母,自然不会阻挠她进宫为妃。”
因此,皇帝毅然决然地派遣太子亲自去与云萱接近,内心盘算着通过增多两位青年间的交往,相信那位小女子定会对太子产生情感。
毕竟,哪个女子不向往站在太子身边!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云萱竟将太子视作莫逆之交。
太子对云萱赞许有加,断言她若踏入仕途,定能成为国家之栋梁。
至于迎娶她为太子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谁会娶自己的兄弟为妻!
终于,皇帝夫妇在这件事上彻底死了心。
至于云萱与赵青虞之子杜锦逸,他们的关系则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他们同年降生,云萱较杜锦逸不过小两月。
自幼,杜锦逸便紧随云萱身后,形影不离。
云萱性格沉静,头脑聪慧,学什么都能迅速掌握。
相较之下,杜锦逸则顽皮捣蛋,学什么都不能专注,吃什么都剩不下,家中常常因他而鸡飞狗跳,让赵青虞夫妇二人痛苦不已,犹如经历了生死轮回。可以说,他在京都的顽劣之名早已传遍。
但这个混世魔王一旦遇到云萱,便会变得温顺听话,云萱指向东方,他绝不会偏向西方。
从那时起,赵青虞便下定决心,要让云萱成为自家儿媳,以此来约束这个顽劣的儿子一生!
然而,她也深知云萱的父母对女儿的重视,因此聪明地没有表露出这个打算,只在心中默默盘算。
后来,随着云萱的日益出色,她已将杜锦逸远远甩在身后,赵青虞也逐渐放下了这个念头。
并非她不愿儿子迎娶过于优秀的女子,而是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根本配不上云萱,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儿子不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个年轻人竟然彼此倾心,陷入了爱河。
当杜锦逸满怀期待地回到家中,打算让赵青虞去提亲之时,她却对他破口大骂,讥讽他应当去家中的荷花池畔好好反省一番,看看他那副令人不齿的模样,究竟有何资格萌生此等妄念!
杜锦逸诚恳地发誓赌咒,但赵青虞仍对此半信半疑,无法相信云萱会对他青睐有加。
直到云萱亲自执笔,给赵青虞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赵青虞方才真正相信这美好的事实。
虽然云萱是采取招赘上门的方式,但赵青虞夫妇毫不犹豫,甚至为杜锦逸精心准备了异常丰厚的“嫁妆”,让他风光无限地迎娶入门。
婚后,杜锦逸留在家中,悉心打理王府的各项产业,而云萱则步入朝堂,担任官职。他们男主内女主外,相处得异常和谐,恩爱有加。
杜锦逸机智过人,在商业经营上极具天赋,不仅让郑家和顾芩澜的生意更上一层楼,甚至达到了新的高峰。
婚后第三年,云萱喜得贵子,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随着孩子们的逐一成家立业,郑鼎廉便辞去官职,携手顾芩澜踏上了游山玩水的悠闲之旅。
这些年来,两人一直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事务中,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如今,有了可靠的继承者,他们终于可以放下重任,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他们的首站,自然是回到了熟悉的金都。
金都的将军府虽然岁月流转,但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这些年来,他们偶尔回来小住几日,却从未真正安顿下来。
这一次,他们决定安心居住。
金都在这些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蜕变为一座繁华的府城,面积更是扩大了数倍。
两人回到金都的那一天,百姓们夹道欢迎,许多人带着家人前来,向这对功成名就的夫妻磕头致谢。
这些年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郑鼎廉和顾芩澜的扶持与贡献,金都因此得以绽放今日的辉煌。
在金都,他们夫妇俩积极游说,成功争取了无数朝堂上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金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创办了一所独具特色的学堂。
这所学堂,并非传授传统学问,而是专注于技能的培养。
学堂内开设了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班,教授者皆为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人才和巧匠。
在这片土地上,追求知识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而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才是大多数人的迫切需求。
毕业于这所学堂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够凭借所学技艺找到一份优渥的职业,使得他们的家庭生活得以蒸蒸日上。
因此,金都的居民无不怀着感激之情,对这对夫妇的恩德念念不忘。
他们在金都逗留了半年之久,之后才踏上旅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金刀门。
随着郑鼎廉师父那一辈的长老们纷纷离世,如今执掌金刀门的,已是落凤他们这一代的精英。他们各自负责不同的部门,不再需要四处奔波接任务。
重逢顾芩澜时,众人彼此间的熟悉程度可见一斑。
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心性依旧保持着当年的热情。
得知郑鼎廉夫妇计划周游各国,众人纷纷精心准备了礼物相赠。
这对夫妇并不客气,欣然接受每一份礼物。
这些年来,他们为金刀门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许多金刀门的弟子都被他们引荐进入朝廷任职。金刀门也因此从纯粹的江湖组织,转变为朝廷的长期友好合作伙伴。
单是每年朝廷拨付的银两,就足以让金刀门盆满钵满。
离开金刀门后,他们的旅程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郑鼎廉询问道:“你打算前往何方?”
顾芩澜笑着回答:“我渴望一睹大海的壮丽。”
在往昔岁月里,她曾跟随商队踏足过诸多异国他乡,然而那些国度皆无海洋的波涛。
她渴望亲眼目睹大海的无垠辽阔,更怀着好奇之心,想要探寻海天相接之处的未知世界。
于是,这对夫妇携手踏上了通往岭南的旅程。
经过两个月的漫长跋涉,他们终于登上了即将启航的船舶。两人在船头相依相偎,耐心等待着日轮的升起。
顾芩澜转头望向身旁的他:“在某些时刻,我真心担忧,这一生的美好,不过是我的一场幻梦。它的美丽让我感到既惊喜又惶恐。”
郑鼎廉温柔地俯身,轻轻在她的额上印下一吻:“即便这是一场梦,那也是一个美轮美奂的梦。”
顾芩澜不禁娇笑出声:“确实,这是一场美梦。”
郑鼎廉深情款款地将她拥入怀抱:“无论这梦如何,我都会陪伴在你身边,共同将其编织至终结。”
顾芩澜轻轻抬起头,在他唇边印上一个温馨的吻,柔声细语道:“那么,我们就让这场梦,至死方休,永不离弃。”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