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磁带里的资料整理好了。”
中式装修的办公室内,留着左偏分发型的年轻人,把手里的三盘磁带和一份打印出来的资料放在曹泽睿面前。
曹泽睿点点头,并不急着去看资料,而是不疾不徐的问道:“有什么重要发现么?”
年轻人点点头:“他在内陆的电话,大部分是谈工作或者安排工作的。不过,这五天时间里,他给香港一个称为宋哥的人,打了两次电话,内容主要是围绕恒指相关股票,而且资金量非常大,动辄几十上百亿。”
“还有给呆弯的电话,称对方为张伯或者张总,具体内容大致是关于电阻、电容和存储芯片,以及挖人的。他们之间两次提到了‘世大’,好像还涉及到什么持股人。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了解,但都记录下来了,老板您可以安排人调查一下。”
曹泽睿眉毛轻挑,淡淡的说道:“好!他的邮箱你们黑进去了吗?”
年轻人轻轻摇头:“还没有。他的邮箱似乎使用了多重加密机制,我们用了好几种方法都没能黑进去,不过我们还在尝试。”
曹泽睿点点头:“嗯,辛苦了。你先回去吧,有事我再找你。”
等年轻人走出办公室,曹泽睿才拿起那份打印出来的资料,快速浏览起来。
办公桌上的这三盘磁带,是曹泽睿通过关系,让人监听陈元生近五天的电话,用磁带进行的录音。
刚才的年轻人叫林书全,是曹泽睿重金挖来的黑客,也是他手下负责信息搜集的主管,
这些录音拿到之后,曹泽睿便让林书全带人将其中的内容全部整理出来,不放过任何蛀蛛丝马迹。
高端的商战,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手段。
陈元生虽然在商场上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但他再牛逼也只是个普通人。
普通人就有普通人的思维局限,他能动用的手段也都是普通人的手段。
曹泽睿的人脉关系和他能动用的能量,远远不是陈元生所能比拟和想象的,只要他想,别说陈元生的固定电话,他的手机通话照样也能一字不落的进行监听。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曹泽睿的想法就是抓住陈元生的把柄,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将其玩弄于掌骨之间,轻松拿捏,让他乖乖听命于自己。
有些手段,我能用,你不能用,这就叫降维打击。
翻看着手里的资料,有几次通话记录,引起了曹泽睿的兴趣。
比如在一次通话里,陈元生称对方为“菲姐”,菲姐告诉他:公司已经注册好,郝汶浠等人下周从香港过来,公司就可以正式运营。超女的两轮海选8月底结束,9月份进行第三轮选拔,我们可以提前发现一些好苗子,进行签约。
有一次是跟香港那边的通话,陈元生称对方为宋叔,聊的是数字动力城计划,陈元生的意思是9月初跟港府对接,主动提出方案,先炒作起来。
还有一次是跟呆弯一个称为“洪老板或者老爷子”的人通话,两人的聊天内容多次提到世大、股票,持股人等等,洪老板声称接触了几个持股人,要股票溢价三倍才肯出手。
除此之外,便是林书全提到的恒指、股票、百亿资金等等。
曹泽睿用了十分钟时间,简单的浏览一遍林书全等人整理出来的资料,努力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
“恒指股票;世大、洪老爷子;宋家--数字动力城;菲姐--公司,超女海选;”
当然,想靠这些没头没脑的信息一下子找出陈元生的把柄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逐步验证和推断他下一步的行动。
“要搞清楚这个菲姐是谁,应该很简单。”
曹泽睿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菲姐在电话里提到超女海选,提到公司注册,很显然是省台负责这档节目的人,稍微打听一下就能锁定具体人。
不用问,这个菲姐应该就是陈元生的人。
“呵呵,看不出来,陈老板人脉还挺广,已经把手伸到了电视台。”
“越来越有意思了。”
曹泽睿嘴角轻挑,露出自信满满,胜券在握、王之蔑视的冷笑。
敌明我暗,恐怕玩到最后,陈元生都不知道谁在算计他。
…………
已经进入8月下旬,再过几天就是开学季。
李庆良这些天都是在忐忑中度过,原因无他,就是前些日子被捧的太高了。
自从参与了陈老板的U盘和音频解码器两个项目之后,李庆良在校内教授和领导圈里名声大噪,以前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都想跟他套个近乎:大哥,有项目一定要带带我,打个下手,挂个名也行。
结果,曙光电子厂审计风波之后进行了结构大调整,整个厂子按照五部一室的方向进行改革。
并且引进了数百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占了三分之一,其中不少是参与过U盘和音频解码器项目的。
李庆良还听说陈老板从外面弄来一批人才,进厂就是主管级别的待遇。
“曙光电子这样改革下去,陈老板大概率是不需我们这些人立项了。”
“而且就算你想立项,都不知道该去找那个事业部。”
前些日子,李庆良花了大量时间,认真筹备了四个项目策划书发到陈老板的邮箱,他甚至让史春雷和女儿李云溪想办法给陈老板打个招呼,结果还是石沉大海,再没半点动静。
李庆良觉得自己在老婆和女儿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谁让他那次酒后吹的太大,号称如果陈老板给自己砸5个亿,他也能弄个院士当。
以后别说五个亿,恐怕连五万的项目都没了。
以后老婆孩子怎么看我,学校里的老师、领导们怎么看我,学生们怎么看我,这下丢人丢大发了。
万幸,陈老板在8月22日这天上午,给李庆良打了个电话,约他联系几个教授,这两天有时间了,见面座谈。
李庆良悬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庆良赶紧给陈元生提到的那几个教授联系,大家纷纷表示:择日不如撞日,因为面临开学,时间尽量提前,今天下午或者晚上就行。
于是,座谈会的时间就定在了晚上8点。
晚上7点45分,李庆良带着李云溪和另外四名教授赶到了远盛实业。
公司有个长相甜美,非常漂亮的美女在楼下接待大家来到会议室,第一时间沏茶,还贴心的给李云溪准备了一杯柠檬水,敬业态度尽显大公司风范。
真是每次来,都能感受到远盛实业的变化。
连李云溪都忍不住感慨,上次参加座谈会的时候,美女接待们虽然也很优秀,但明显不如今天这个服务到位,整体格调都提升了几个档次,真不知道这位女接待是陈老板从哪儿找来的,调教的如此出色。
陈元生也很守时,没有让大家久等,7点50分便来到会议室。
简单的寒暄之后,大家迅速进入正题。
陈元生很客气的表达了歉意:最近工作忙,而且曙光电子正在进行企业构架变革,忽略了很多事情,诸位教授发送到邮箱的邮件,没及时去查看。
不过,曙光电子与诸位教授的合作,会持续的进行下去,欢迎大家提供智慧和头脑风暴。
接下来,陈元生把自己从电子邮件里遴选出的几个项目,挨个跟教授们探讨:包括市场前景、研发时间、所需设备、团队规模、投入资金等等。
几位教授这些日子的状态其实和李庆良差不多,也都很忐忑,但同时也准备的很充分,陈老板问的问题,他们信手拈来,唯一不敢保证的就是投入资金,只能有个大致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