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九年的春天,伴随着原吴国之地彻底平定,朝廷在此地重新设置郡州,杨宇与严风二人也被召回洛平城。
梁国皇帝逃亡到东部山地,魏亮率军多番进行搜捕追杀,虽没有将梁陆抓获,但从俘虏口中得知,跟随他而来的人是越来越少。
青羊关往南的路上,十几辆马车正朝洛平城疾驰而去,马车内,罗飞看着鼻青脸肿,闯了祸依旧嘴硬的儿子罗烈,气得不打一处来。
自从当年胡人主力被屠灭后,漠北的部落是分崩离析,罗飞被林文任命为镇北将军,统领青羊关军政大权,在高产作物的帮助下,不断向北扩张。
按照林文的命令,罗飞对于胡人部落进行大肆拉拢分化,投降臣服的,青壮一律充入军中,反抗者就地镇压,如今漠北草原,时常可以看到宁军骑兵来去的身影。
去年八月,有几个部落反叛,禁不住儿子罗烈的再三请命,罗飞让他率领精锐前去镇压。
林文给宁军定下的军令是,镇压叛乱的俘虏,妇女留下,男子高于车轮者,就地处决。
结果罗烈玩出了新花样,把车轮平着放,哪怕几个月的男婴也被处决,男子就没有能活下来的。
归来后的罗烈还主动找父亲罗飞邀功,要不是其他将领劝阻,罗飞当场就想把罗烈腿打折。
一方面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如此残暴,更要命的是,这件事是明目张胆违背林文定下的军令。
年初使者前来召两人一同入京时,罗飞就非常担忧,好在属下献计,请林典一同前往,到时候他求情管用些。
林文与戚井的关系,众人皆知,林文几乎把对戚井的感激,全部送到林典与戚雪身上。
几日后,洛平城御书房内,林文亲自接见三人,提到去年杀俘的事情,罗飞是赶忙磕头认错,自己教子无方,甘愿受罚。
林典也赶紧上前劝说,罗飞镇守边关,北部疆域日益扩大,希望林文看在这些功劳上,饶恕二人。
看到虽然面上说认错,但眼神早已出卖他的罗烈,林文倒是瞬间来了兴趣,忍不住问道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陛下,小子没想那么多,就是感觉他们那些男子,非我宁人,又不肯接受我宁国的教化,居然反叛,其心必异,还不如就此杀掉,不留后患。至于您的军令嘛,小子我是执行了的啊,是高于车轮的才杀掉啊,……”
看着罗烈依旧侃侃而谈,还在继续说着他那些对军令的歪理,罗飞的汗水是一颗接一颗往下掉。
“好,你说的有理,这次朕就饶过你违背军令的事情,下不为例。”
听到事情就这么过去,三人脸上都瞬间露出喜悦之色,违抗军令这事,严格起来是可以全家牵连。
林文对罗烈的话,其实就只听了非我宁人,其心必异。但这已足够让他喜悦了。
迟迟不肯与晋国开战,林文最大的担心,就是晋国百姓对自己身份的莫大认同。
宁国立国几年,尽管目前四面出击取得了莫大成就,但对树大根深,立国几百年的晋国来说,根基还是太浅。
罗烈是罗飞的长子,当年林文在漠北屠胡时,其不过才十岁,不过短短几年,就让他将自己的身份定为宁人,这让林文意识到,是时候准备了。
武定九年四月,林文下旨在国都洛平城,设立专门培养将领和技术军士的机构——武军院,并责令各地刺史、郡守在当地设立对应分院,形成三级架构。
这个大陆以前也有兵法兵书,不过由于权贵世家的垄断,普通人别说见过,连听都很少听到。
大部分将领和军士的成长,全靠家族的教导或者在从军中一点又一点的积累,林文此举,彻底打破以往培养的模式,为宁国后世几百年的扩张,埋下军事人才的果子。
武军院的培养方法,除了让学员对兵书了解,更多的还是林文麾下将领亲身讲述。
当然院长无可置疑由皇帝林文来担任,此举也大大提升将领对皇帝的忠诚。
火器的运用,让宁军的兵种发生巨大的变化,不过技术的人才培养,始终落后,远远跟不上战场的需要。
武军院专门开设培养火器等技术军士的课程,采取两个月的快班培养方式,无数军士从各地前来,又将技术带了回去,以最大速度为宁军火器的普及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牛和在原郑国之地,也没有闲着,不仅平息各地的叛乱,更多的是为宁国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
原郑军水师见大势已去,识趣投降,牛和在此基础上,大肆扩张,更是将大炮也放到船上,一跃成为各国最强的水军。
按照此前林文的要求,牛和派人乘船带着少数人到西部茫茫大海开始探索,可惜事与愿违,众人期待的新大陆没有发现,只有一些岛屿和当地的野人。
收到牛和等奏报后,林文失望之余,倒也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这个世界,远远不止这一片大陆。
下令牛和继续扩张水师的同时,林文让牛和继续派人出海探查,探索海外的大陆。
武定九年十二月,在魏亮等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东部山地将逃亡此地的梁陆等人堵上,之后便是两份完全不同的奏报送往洛平城。
魏亮的奏报上写的,他堵住梁陆等人,后者竭力反抗,迫不得已,他只能下令就地镇压。
皇影司给林文的奏报上,则是写梁陆眼看无处可逃,下令跟随而来的人全部投降,等梁军丢下武器和盔甲后,魏亮突然下令屠杀。
立下如此功劳,魏亮的功劳本可以从侯爵升为国公,大概猜到事情真相,考虑到魏亮的深仇大恨和跟随近二十年,林文只是派人前去叱责一番,就此作罢。
武定十年的五月,原梁国南部平原上,宁国与晋国毗邻处,两处村子由于争夺附近的水源,爆发一场村斗。
宁国与晋国的官员与将领,皆是不肯退让,尤其是负责镇守在此的冯士杰,直接给麾下说:“事后有何责任,本帅一人承担,都给本帅狠狠打,别辱没宁人的骨气。”
村斗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直到双方军队直接参与。宁军装备的火炮等火器,给晋军士卒造成重大的伤亡。
一时间两国来使不断,笼罩在洛平城上空的乌云里,埋藏着即将到来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