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祯眼看着吕夷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觉得有些好笑。

刚才三个人还一脸忧心忡忡,听到自己布下了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后手以后,一个个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三个人如今对真定府外即将要爆发的战事颇有信心,赵祯也放心了不少。

他此去真定府,少则半载,多则经年,朝野上下一应事务几乎都交给了他们三个。

他们三个要是怀着一副忧愁的心思治国,怕是要出乱子。

“王爱卿,跟交趾借兵的差事,就交给你了。”

赵祯缓缓开口吩咐。

王曾躬身一礼,“喏……”

赵祯又对吕夷简和张知白吩咐道:“各地兵马是否已经抵达真定府,所需的粮草是不是也如数运送到了真定府?”

大宋兵制革新以后,大宋兵马的机动性变强了不少。

以前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运送到了地方以后,主帅才会率领兵马抵达战场。

如今不同,在主帅没有到达战场之前,兵马和粮草会率先赶到战场,军中将军会按照朝廷分配的战场,布下抵御敌人的阵型。

主帅到了以后,再根据战场的情况重新排兵布阵。

如此做的好处便是,一旦遭受到了入侵的战事,朝廷的反应快慢,并不影响前方将士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以往,发生了入侵的战事,奏报到了朝廷,朝廷反应过来,调遣兵马赶到战场的时候,敌人已经夺下了数城。

如今不同,一旦发生了入侵的战事,边陲作战的禁军会立马坚壁清野,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随后而来的将士会徐徐加入到其中。

敌人想要趁机攻城掠地,根本不可能。

敌人想要从大宋掠地,只能跟大宋硬碰硬。

断绝了一些奇袭、偷袭的可能。

吕夷简拱手道:“回禀官家,李昭亮来报,四支禁军,八支地方兵,已经尽数抵达真定府战场。真定府附近八府常平仓的粮食,也尽数运送到了雁门关和铜台关两处。

如今李昭亮率兵坐镇铜台关,王凯率兵坐镇在雁门关,其他的兵马陈兵在边陲,严阵以待。”

赵祯缓缓点头,“朕也该准备准备,准备前往真定府了。”

吕夷简三人听到此话,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三人是不赞成赵祯上战场的。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刚要开口。

赵祯就淡淡的道:“有些话,三位爱卿就不要说了。朕意已决,无人可以更改。”

吕夷简三人一脸苦涩。

赵祯继续道:“朕随后会传令天武军和捧日军,明日拔营出征。朕走之前,会留下一道旨意给陈琳。朕走之后,陈琳会代替朕宣了那一道旨意。

朕在真定府期间,谁监国,谁辅政,上面都有写。”

吕夷简三人对视了一眼,苦着脸低下头,齐齐应允了一声。

赵祯在他们应允过后,继续道:“朕此次北上,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郊游,所以一些仪仗能省就省,地方官员也不用兴师动众的来迎朕。

一些不必要的花费,也就一并削减了。

如今我大宋两面开战,正是用钱的时候,朕多省一文,将士们就会多一文抚恤钱。”

不等吕夷简三人开口,赵祯自己先主动将自己前去真定府的开支砍了一大半。

皇帝做到了赵祯这个份上,吕夷简三人还能说啥?

只能恭恭敬敬的一礼,高呼,“官家英明……”

赵祯说完了正事,便打发了吕夷简三个人下去做事,他起身赶往了皇后的寝宫。

赵祯赶到皇后寝宫的时候,皇后正捧着肚子在宫里漫步。

皇后很明显是有了身孕。

不仅是皇后,还有小张氏,以及两个新采选的美人,也都怀了孕。

以前有人暗害皇嗣,所以皇家子嗣难昌。

再加上赵恒和赵祯父子嗑仙丹的缘故,子嗣就更少。

如今赵祯在寇季诊治下,丹毒已经拔除的干干净净,加上他常年习武,身子健壮,夜间又辛勤耕耘,皇家子嗣就如同地里的庄稼一般,一茬茬的冒了出来。

此外,曹皇后诞下赵润,稳稳的占据了嫡长皇子的名头,太子可期,帝位可期。

曹皇后一边护着赵润,一边镇着六宫,六宫里的那些嫔妃们也不敢打皇嗣的注意。

别看曹皇后平日里对着谁都是笑呵呵的,实际上也是一个狠人。

真要是有宫娥和嫔妃坏了宫里的规矩,她毫不手软。

她不像是赵祯那般,有宫娥或者嫔妃犯了错,就悄悄吩咐陈琳将人杖毙,然后拖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埋了。

她在杖毙宫娥和嫔妃的时候,会将宫中所有的宫娥和嫔妃集中在一起,前来观刑。

为了起到震慑效果,每次她都让贴身女官亲自出手,打的受刑的宫娥和嫔妃血刺呼啦的。

宫里如今除了李太后外,其余的人都怕她。

有她坐镇六宫,护着皇嗣,没人敢对皇嗣下手。

赵祯见曹皇后捧着肚子在寝宫里漫步,赶忙迎上前,一边扶向曹皇后,一边埋怨道:“有孕在身,就好好养着,不要乱走动,小心动了胎气。”

曹皇后听到了赵祯的话,是又好气又好笑。

她又不是什么无知的妇人,孕妇有孕在身,还是要多活动活动的。

真要是躺着不动,那才会出问题。

不过她并没有反驳赵祯的话。

因为她听着赵祯的话,心里暖暖的。

曹皇后对赵祯一礼,然后任由赵祯扶着她坐下。

坐定以后,赵祯先陪着曹皇后说了一会儿贴心话。

临了了,赵祯不着痕迹的说了一句,“朕将册封润儿为皇太子的诏书留给了陈琳,朕领兵出征以后,陈琳会宣读。”

曹皇后听到此话,愣愣的盯着赵祯。

赵祯淡然一笑。

曹皇后脸色却十分难看,她缓缓起身,在赵祯愕然的目光中,跪在了赵祯面前,“官家若是觉得臣妾是歹毒的妇人,只管赐死臣妾便是。

官家若是要贬了臣妾,臣妾不答应。

臣妾入宫至今,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官家的事情。

皇后的名头,臣妾当得起。

臣妾不愿意做废后,更不愿意让润儿认她人做大娘娘。”

将门出来的闺女,就是硬气。

换做其他人,可不敢在赵祯面前说这话。

赵祯愣愣的听完了曹皇后的话,哭笑不得的上前扶起了曹皇后,“皇后何出此言?”

曹皇后神情有些黯然的道:“妹妹们都有身孕,官家在这个时候立润儿为皇太子,不就是在告诫臣妾,别起什么歪心思吗?”

赵祯苦笑着摇摇头,“朕不是这个意思。朕此去真定府,少则半载,多则经年。朝堂上总得有个皇家人监国才行。

朕总不能放着自己的皇儿不用,去外面请一个宗室子回来吧?

再说了,润儿是朕的嫡长子。

立他为皇太子,满朝文武都会赞成。

他成为皇太子,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说到此处,赵祯有些感慨的道:“我赵家这江山,一直传的不太平。朕希望从朕这里开始,能太太平平的传下去,不要再起那么多波澜。”

曹皇后沉声道:“臣妾错怪了官家,臣妾向官家赔罪。”

赵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曹皇后继续道:“但官家现在立润儿为皇太子,臣妾不答应。”

赵祯一脸愕然的盯着曹皇后。

曹皇后正色道:“润儿乃是官家的嫡长子,要做太子,也得堂堂正正去做。官家要立太子,更应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宣读诏书。

如此才算得上堂堂正正。

更重要的是,官家在去真定府前,立皇太子,难免有些不吉。

所以臣妾希望官家可以改立润儿为王,等官家从真定府班师回朝以后,再立润儿为皇太子也不迟。”

赵祯一脸惊愕的盯着曹皇后,“别人生怕抢不到,你却往外推辞?”

曹皇后郑重道:“臣妾并不是推辞。臣妾只是觉得,官家既然希望我大宋江山可以太太平平的传下去,那就应该堂堂正正的立太子。

不应该如此仓促。”

赵祯略微思量了一下,苦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朕才发现,确实有些仓促。”

赵祯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朕就改立润儿为王。等朕班师回朝以后,再立其为皇太子。”

说到此处,赵祯有些迟疑,“只是王爵监国,会不会有些太单薄?”

曹皇后没有言语。

赵祯疑问道:“为何不说了?”

曹皇后坦言道:“润儿是臣妾所生,润儿是否被立为太子,臣妾还能说两句。可是监国的事情,臣妾不敢妄言。

臣妾时时刻刻都记着官家那句‘后宫不得干政’的话。”

赵祯听到此话,缓缓点头,没有再去追问曹皇后什么。

他深知后宫干政的危害,所以定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他不可能自己坏自己的规矩。

赵祯思量了一下,笑着道:“镇不住百官,那就找个人帮着镇。”

赵祯说到此处,没有往下说,曹皇后也没有问。

赵祯在曹皇后处待了一夜。

翌日。

起床以后,赵祯又先后去了其他几个怀孕了嫔妃处看了一番。

然后在曹皇后伺候下,披上了一身十分骚包的盔甲,配上了剑,带着八百御龙直、一千御林卫,在曹皇后相送下,出了皇宫。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率领着满朝文武在宫门口等着。

其中一部分官员会留在汴京城,跟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一起治国,还有一部分官员会跟着赵祯北上。

赵祯出了皇宫没有言语,领着满朝文武出了汴京城。

汴京城外。

天武军、捧日军,六万将士汇聚在一处。

赵祯到了以后,他们齐齐躬身施礼,场面十分壮观,围观的百姓们一个个看着振奋不已。

赵祯点了将,宣了出师文。

领着六万将士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汴京城。

六万将士离京,跟以往不同。

身后并没有庞大的辎重队伍跟着。

仅有少量的军备辎重。

朝廷兵制革新以后,各地方兵马不仅有缉拿捕盗的职责,也有看管常平仓的职责,有他们看管常平仓,常平仓出岔子的不多。

朝廷在出兵的时候,会根据各地常平仓里的存粮情况,给各地分派一系列供应粮草的任务。

朝廷兵马过境,每到一处驿站,地方官员都必须将他们所需要的粮草运送到驿站。

耗费了多少粮草,带走了多少粮草,各地户曹和朝堂上的户部、兵部会核查。

此外,为了避免地方上一些腐败分子,倒卖了常平仓的粮草,导致大军没有粮草供应。

在出征之前,朝廷会派遣八批官员,沿途去督粮。

没粮的加紧调粮,有粮的要再三叮嘱。

有不少人觉得朝廷此举太过麻烦,还不如以前直接带辎重上阵轻松。

但赵祯、寇季、吕夷简、王曾、张知白等真正掌控着大宋大权的人,都不觉得麻烦。

因为让地方官员将常平仓粮食运送到驿站,没有多少路程,消耗也没多少。

一路上用到的官员多,但是用到的百姓却很少。

朝廷不用因此征召太多的民夫。

要知道,以前朝廷每次大战,发多少兵,至少要准备相同数量的民夫,有时候要征两倍的民夫。

民夫服徭役不用给钱,可是一日三餐得供着。

朝廷打多久的仗,民夫就得跟多久。

一场战事打下来,民夫耗费的粮草,有可能比兵马多。

事情分摊到了地方以后,朝廷只需要给一个地方的民夫管一天饭就行。

中间节省出的民力、财力,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赵祯带着人潇洒的离开了汴京城。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苦着脸带着文武百官回到了皇宫。

赵祯临走之前可是提醒过他们,他留下了一道重要的旨意。

吕夷简三人带着百官入宫以后,陈琳已经在垂拱殿内等着了,见到了吕夷简三人,也没有客气,“三位,咱家可是恭候三位多时了。

咱家还想尽快宣完了旨意,骑着快马去追官家呢。”

吕夷简三人盯着陈琳。

吕夷简沉声道:“事不可为,立马带着官家跑。此去真定府的五十万兵马没了,老夫三人不会说什么。官家要是掉一根汗毛,老夫三人就是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扒了你的皮。”

两塞两永,二十万兵马,八府地方兵,二十四万左右,赵祯自己率领着六万兵马,合计五十万兵马。

五十万兵马的生死,吕夷简一点儿也不在意。

因为在吕夷简心里,五十万兵马对大宋而言,不及赵祯一个人重要。

陈琳郑重的点头道:“咱家知道轻重……”

虽然赵祯曾经在陈琳面前许下了豪言壮语,但真的遇到了危险,陈琳就敢抗旨不尊,先将他救下来。

吕夷简三人见陈琳点头答应了要保护赵祯的安全,当即脸色也缓和了几分。

“宣旨吧……”

王曾吩咐了一句。

吕夷简三人领着百官分班站好,陈琳拿着旨意,走到了殿中。

“诏曰……晋嫡长皇子赵润,为寿王……自即日起监国理政……”

“诏曰……加太师寇准为总摄国政……”

“制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参知政事王曾、参知政事吕夷简三人,辅政……”

“……”

圣旨一共有三道。

不同意思的圣旨,有不同的规格,加盖的印玺也各不相同。

赵祯册封了赵润为寿王,命其监国,为了加重他监国的分量,再次启用寇准为总摄国政。

只不过在启用寇准的旨意中,并没有提到让寇准入宫参政。

也就是说寇准总摄国政的身份只做震慑只用。

吕夷简三人辅政,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陈琳宣读完了圣旨以后,满朝文武有些浮动。

倒不是他们对赵祯再次启用寇准有什么怨言。

而是他们对赵祯没有册立赵润为皇太子,有些微词。

吕夷简三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陈琳见此,多嘴说了一句,“官家此前有意加封寿王为皇太子,但是经过皇后劝诫,打消了主意。皇后言称,皇太子乃是一国储君,即便是要立,也要堂堂正正。

而不是仓促之间立下。”

“皇后冒失了……”

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声,摇着头,一脸感叹。

似乎曹皇后做了什么蠢事一般。

但吕夷简三人却一脸愕然,彼此对视了一眼,眼中充满了惊愕。

别人觉得曹皇后冒失了,但吕夷简三人却觉得曹皇后是真的厉害。

皇太子好立,却难坐。

特别是官家出征在外的时候,皇太子的位置就更难坐。

官家若是在外遭遇了败仗,有人顺势传一些妖风出来的话,一些人再顺势恶意的推皇太子上位的话,官家班师回朝,皇太子就得凉。

此外,宫里如今有身孕了人一共有四人。

官家若是在汴京城的话,那倒是没什么。

官家若是不在汴京城,除了曹皇后以外,其他三个怀有身孕的嫔妃若是出现了什么意外,不管是不是曹皇后干的,曹皇后都难辞其咎。

她是六宫之主,六宫若是出了问题,她逃脱不了责任。

若是因为她的过错,牵连到了赵润。

赵润被立了皇太子,也会被罢。

皇太子一旦被罢,再复立,比登天还难。

寿王就不同,被罢了就被罢了,根本不影响以后立储。

官家给自己儿子赏王爵,可不就是想给就给,想收就收的,如同闹着玩似的吗?

王爵和皇太子,在朝堂上代表的意义截然不同。

在这个时候晋为寿王,远比晋升为皇太子,对赵润更有力。

只要他不晋升为皇太子,他就不会像是靶子一般被人针对。

反正他的出身已经决定了,只要他不出错,赵祯要立皇太子,首选必须是他。

所以他没必要急于一时。

往长远的想,赵祯如今身强力壮的,现在当皇太子,可不是一件好事。

史书上无数的例子证明了,在皇帝身强力壮的时候立下的皇太子,没有能顺顺利利继承大统的。

总之,赵润现在当皇太子,对他极其不利。

所有吕夷简三人在赵润出声以后,从没有向赵祯提过立储的事情。

并不是他们三人准备等赵祯子嗣多了以后再选,而是他们觉得,赵润占据着绝对的先天优势,没必要急于一时。

太宗年间最早立下的两个皇太子,下场如何,朝野上下人人皆知。

他们三人不喜欢赵润步太宗年间的两位皇太子后尘,他们希望赵润可以平平安安的落实嫡长子继承制,为后世子孙做一个榜样。

如此,大宋以后的皇位继承问题上,就会少起一些波澜。

他们是为了保护赵润,所以从没有向赵祯提及册立皇太子的事情。

如今曹皇后在赵祯要册立赵润为皇太子的时候,拦了一手,可见曹皇后跟他们的想法差不多。

他们自然觉得曹皇后厉害。

太子之位,该争的时候,自然得争。

不该争的时候,万万不能争。

吕夷简三人心中赞叹曹皇后厉害之余,目光放在了满朝文武身上,见他们人心浮动。

吕夷简缓缓开口,“皇后此举,十分明智。只是朝堂上一些蠢货,恐怕看不清楚其中的深意,说不定会生出拥立其他皇子的想法。”

王曾不屑的道:“那也得后宫的嫔妃能生出第二个皇子再说。”

张知白在一旁幽幽的道:“宫里可是有四位贵人怀了龙种,若是没一个皇子,那就是老天无眼。”

王曾脸色一瞬间变得不好看了。

张知白说的没错。

宫里有四位贵人一起怀了龙种,剩下皇子的可能性十分高。

吕夷简沉声道:“无妨,只要寿王不乱来,有老夫三人保驾护航,他一定会稳稳的坐在皇太子之位上。”

王曾郑重的点头,“有曹皇后盯着,他不会乱来。”

说到此处,王曾顿了一下,“说起来,曹皇后和寿王呢?官家册封皇长子为寿王,他应该来此处的才对。”

王曾满脸疑惑的看向了陈琳。

陈琳低声道:“曹皇后和寿王去了文昌学馆……”

王曾一愣,“去文昌学馆?请寇准吗?!”

“不是寇准!”

吕夷简已经失声叫了出来。

王曾也缓缓瞪起了眼,“他们……他们母子去……去请曹玮了?!”

张知白震惊的道:“皇后真是……厉害!!”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我家萌宝超难哄地摊捡漏,开局万倍利润陆云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免费阅读 小说娱乐:进狱顶流,我绝不踩缝纫机盛宠游龙十三针穿成小寡妇后我乘风破浪我的26岁总裁妻子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初见我是纯情男,再见我已是渣男重生之完美投资神豪狱医凶猛邪帝毒宠:爆萌兽妃军旅:全军震惊,我儿边关一战反派的白月光替身我不当了娱乐:你们不带我玩,那我就掀桌子了网游之野望第一位传奇驯兽师麻二娘的锦绣田园龙婿陆凡免费阅读猎尸追毒闪婚成爱:腹黑老公追妻计铠甲勇士大巨作全铠甲回归凡星异化龙神太子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一路上有你(出版)暗恋成欢,女人休想逃开局天降系统,我摸手就能治万病盘龙柱我只是想做个好人啊人在潘家园,开局忽悠老胡去盗墓我有一柄剑,可斩神降妖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富二代?我以红警踩列强开局灌输六大神功,见谁都一招秒女神的逍遥狂医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一介废人如何逆袭成神!我在高武当学神记忆审判:那一刻,全国为他痛哭贫道,来自浮云寺逆袭者之水晶皮王我们在日落后恋爱超级系统,征服女神就变强重生之我成了商业帝国的不朽传奇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说好的E级异能,你能无限进化?天使之吻鸭百香鸭舌城市里的村民
磨铁读书搜藏榜:我有一个异世界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穿成悲催农女后的发家日常上门佳婿大国重器:机师成神之路!开局我怒休渣男逃离异都王牌相公:霸道妻主爱上我身为仙帝的我开局穿越了万亿透视豪医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重生之着魔.操盘手札记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岁月如此多娇相思西游之大圣追爱记觉醒钞能力都市医仙魂穿大汉之未央宫赋都市游侠之青铜短剑农女:星际战将在古代开顺风快递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带着萌宝去结婚于枫于山高雨霜噩梦复苏,我有一只小僵尸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民政局门口签到,奖励美女老婆想躺平,却被娱乐圈女人们套路了特级厨师四合院:这个司机太过嚣张赘婿无双官道红颜四合院:从下乡归来后开始离婚后我成了薄爷的白月光闪婚甜蜜蜜:总裁老公宠爆了黑心娇妻,太放肆!我是真有宝藏农家努力生活乡村野汉:与表姐一起钻进山林白手起家杀嫡重生,反派演员被爆捐款无数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沧桑之情天才高手的妖孽人生从1977开始快穿之跪求愿望成真绝世容颜美女总裁董事长是我老婆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玄门大佬她直播后,全国沸腾了田园弃妇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女友出轨,我亲自上门服务404:世界未找到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全职法师之五行至尊出轨就出轨,我离婚你又发疯?四合院:先抬走易中海,再逼贾家你一个首富,亲自给顾客开车门?华娱之修仙2002重生:从2006年开启九阴九阳合欢功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继母的女儿赖上我!奴役公主:复兴落魄王朝我这是,成大罗了?男人女人的一千个故事天策龙帅之怒:娇妻血仇必报重生77:从打猎开始养活女知青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我:首富他爹,被全网捉奸?社会大哥:从退伍军人开始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说好只包养,校花你越来越过分了双穿清末:能用枪谁跟你拼国术卡牌,没人比我更懂它反派:听到心声后,女主总是撩我逆天命破万难高武:穿越后舔狗变成了杀神!农民小神医没钱御什么兽?山与林黑童话:从融合词条开始成神荒岛求生,获救才是劫难的开始我不仅是我一起拼个婚?他与她恋的契机全球高武:我的系统有点东西赶海捕鱼:别人干一天我一网爆仓高武:我有个自助流异能风流人生从打工开始冰山女总裁的全能保镖这些龙傲天真讨厌呀魅魔男妈妈才不想被强制爱都市之校园异能王我彩票中奖了,你们开始后悔了?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老家诡案密档执法变强,我灭门贵族世家人生半途之重生暴富圆梦李忘昔与往昔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