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一长串话,刚叫完下一个的小小就听见了书房敲门声。
小小赶紧把耳麦挂到脖子上然后喊进,看着门口的家长,问:“怎么了,爸?”
诸葛浩然问:“我还问你怎么了呢,刚在门口都听见你的声音了?”
她指了指脖子上的耳麦:“刚刚和网友聊明朝的殉葬制度呢,现在挂了。”
诸葛浩然来了点兴趣,走进来申请加入讨论。
“你们现在高中生聊天内容还挺深。
虽然明史常被人笑是野史似的,明朝皇帝各个都有很大争议,但是从朱元璋开始的殉葬制度,大家对这点事毫无争议的骂。
甚至有不少人戏言,朱元璋重整衣冠,直接一步到位整回周。‘有株连之大,故称夏;有殉葬之美,谓之华’。”】
“胡说八道!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岂可如此戏言!”
朱元璋出奇的愤怒,先前主播骂的他都还能忍,但是到了主播父亲这里,已经是算得上是对他疯狂辱骂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只是一个殉葬,就让后人如此辱骂。
另一个时空的朱棣也很愤怒,毕竟是自己老爹,他也是认可老爹驱除胡虏,再造衣冠的功绩,老爹的功绩被这么嬉笑他自然是很生气。
而写出这句话的孔颖达,和知道孔颖达这左传注释的人,一时也沉默下来。
长孙无忌迟疑道:“这明……为何后人形容史书和野史似的?”殉葬的事情他们唐也不怎么搞,就不用说了,也不调笑大外甥的老师,但是这个史书,他是真的好奇。
房玄龄猜测:“明后面的就是清,异族朝廷,难不成是过程中丢失太多史料,还是改了太多给后人看出来了?”
而关于这点,看过自家太祖实录的两位堂兄弟大概是能明白的。
【诸葛浩然还没走,继续说道: “一直到大家公认明朝最垃圾的皇帝明英宗上台,这才废除了皇室的殉葬制度。
这个让大明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都能被人夸是人道主义的进步,有可歌可颂的一件大功德,是个明君。”
小小:“那个一辈子做了两次皇帝的?”
虽然做两次皇帝的人也不少,比如武则天的儿子们,但这个的确更有名。
诸葛浩然:“对!明有个做了两次皇帝的,清也有个做两次太子的。你别说,秦汉、明清……”】
他是说着说着笑了起来,但是被迫知道剧透的人可能一点都不好受。
目前为止,清就一个太子,也只有一个废太子。
开始修身养性的胤礽一脸冷漠。
老爷子年纪大了是发什么疯,他最好别是别真的选不出继承人搞这一套,老子现在被废了挺好的,谁要做太子谁自己去做!
总觉得这个两次太子说的就是他们兄弟,康熙的儿子们一个个神色微妙。
都把老二废掉了,老爷子以后居然还会想让他做太子,他到底是对其他儿子多不满意?这个人眼里,只有老二才是他的儿子是吗?
完全知道英总是个什么人物的朱厚照和朱厚熜:虽然是直系祖先,但是主播父亲完全没有说错,皇帝的确做的很差。
一辈子没干什么正经事的英宗,在这件事情上还真的无法指责,原来在你们后世居然还能靠这个,在一部分人里混到个不错的评价吗……
好难评啊……
不知道这个英宗是什么样子,但一听他让大明由盛转衰,朱元璋和朱棣就知道是个不肖子孙。
手痒了,手是真的痒了。
明清以前的王朝是真的纯纯吃瓜了,这又是当两次皇帝,又是当两次太子的,你们后世王朝真是会玩。
【诸葛浩然补充道:“清朝一样啊,从入关前就有殉葬制度,康熙后面给废除的。
明清这方面八斤八两,不过清好歹人家本人就是野蛮文明,朱元璋开倒车恢复殉葬制度……各种说法都有,总之这点上骂他是没错。”】
康熙:就算你证实朕废了这个落后的殉葬制度,朕一点也不想说谢谢,你才野蛮文明!
又被嘲讽的朱元璋:你们也已经骂的够多了!
九号幸运观众应敏学问到:“如果长辈硬要媳妇殉葬,那子孙和旁人又该如何呢?”
他有认识的朋友就和他说过这么个事情,一个镇子上的大户,给爱子取了个童养媳冲喜,结果孩子还是没了,他们也硬要让童养媳殉葬。
【小小把原话翻译一下,直接问她爸。
诸葛浩然嗤笑一声:“你看,这就是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本该是一国之基的法律,都要给地方宗族势力和社会礼法让道。
现在,这种行为是蓄意谋杀,遇上了就是直接报警,三代别想考公;放古代,谋害了一个无辜人,结果是宗族说这是守节,朝廷还会给发贞节牌坊。
至于怎么办,子孙大概率不敢顶撞父母宗族,报官地方衙门也不一定管,人都要没了,建议被害人不如走之前带走几个。
不然怎么贞节牌坊现在听了都人人喊打呢。
寡妇嫁不嫁是她的自由,但从第一个守寡被夸节妇还送了贞节牌坊收到表彰开始,风气就开始让社会给寡妇套上枷锁,多的是被迫守节甚至殉葬。”】
一国之基的法律,都要给地方宗族势力和社会礼法让道?
有地方势力,但没有后世那种礼法的大秦人不能理解,寡妇再嫁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让命贵之人给命格不够厚的丈夫守节殉葬?
而一直到宋都鼓励娶寡妇,不少都有二婚妃嫔的皇帝和官员们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寡妇再嫁?
不该是鼓励寡妇再嫁,多多生育吗,居然不让人再嫁还发什么贞节牌坊。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好好一个人,被婆家逼死,这就是杀人,怎么一国之法就这样成了摆设?
一些人倒是反应过来,这是亲亲相隐的弊端。
搞刑律工作的人对主播父亲说的这个‘受害者’的身份名词十分同意,以律法的角度,她不是哪家的媳妇,谁家的女儿,就是被害人。
虽然是被主播父亲喷了他们朝廷不作为,但真的在朝廷角度考虑的话,的确这种事情应该归律法管,不应该是归地方家族私自处理。
不少窝在院子里,只能抬头看天幕开缓解每天一成不变生活的寡妇们不敢相信,自己和家族视之为荣耀的贞节牌坊,在后人眼中居然人人喊打?
惊讶、愤怒、惶恐,她们不明白, 她们这样的行为,为什么要被后世如此看轻?
清朝的罗单总觉得主播父亲说话语气不太对劲,他们社会没有皇权了,但是怎么对宗族态度好像也不太对?
“主播,你们后世都不在意宗族了吗?”
【小小看到了这个问题,聊天心态问道:“爸,我们现在还有宗族吗?”
“有些地方还有,大部分是有大家也不怎么在意了,不然怎么每年回家我都带你回去上香扫墓。”
蹲下来在书架里随意抽出一本书又塞回去,诸葛浩然说道:“也就是因为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更没有什么基层治理,只能让一群人抱团取暖,有了这种封建糟粕。
你可别以为宗族很好,一群人欺负另一群人而已。皇帝还能有朝臣约束,宗族里头有自己的行事逻辑,但对有权力的人可没什么约束。
搁以前,回家祭祖拜年,我带你去都要被骂,无论祠堂还是祖坟,你可都别想进。
我和你妈没个儿子都要被指指点点,要么我出点事家里被别人分了,要么人家非要给我过继个儿子。”
他站起来,动了动肩膀,“明天早上我和你妈带你去医院,照常起来,我们七点出门去”。
说完他关门就走了,小小摊手:“好的,你们也听到了。”】
被指责为封建糟粕的诸朝宗族们:你们诸葛家是没宗族是吗,这说的是什么大逆不道的混账话?
的确地方宗族势力强势,也的确皇权不下县,没有基层治理能力的明清两朝:你还骂?
从来只能看着家里兄弟跟着父亲去祭祖的女孩们也是疑惑,女孩子,还可以跟着父亲去祠堂烧香祭祖?
主播可以读书,到了年纪还不出嫁,知道那么多的知识……一切在一些人眼中,都不如她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还能带着她回家烧香祭祖来的有冲击。
主播收了卷子,跟着一起继续看动画片,但脑子疯狂转动的人却越来越多。
清朝,广州将军已经在城里找到了好几个孙酉,只是审问后哪一个都不是上过天幕的那个,倒是找人的过程中,有一个父母双亡的孙大庆人失踪了。
不过这年头,平头百姓出个什么事情太正常了,连尸体都没有一个,不是偷偷出海了就是遇上什么意外了,甚至被人暗害或者悄悄卖猪仔了。
天下里汉人那么多,完全不知道真的是自己这里放跑反贼的将军给北京写奏章,广州一切安好,抓到的孙酉都不是反贼。
放在以前,这些人叫了孙酉,管他是不是反贼可能都直接杀了,但是现在有了天幕在,无论是官员还是皇帝都多了点敬畏。
孙酉还好,就怕万一哪天来了个更反贼的,对着天幕哭诉什么,再以汉人的身份问主播也要点不得了的书或者后世的武器。
怎么说她也是汉人,人一看就没经历过什么但就她一个现在在给这么多王朝直播,随手送出去的东西都可能改变很多。
大清现在已经暗流涌动了,只嗯呢该尽力保持面上的彼此和平,如果真干了什么过激的行为让主播偏向了反贼那边,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而在京城,康熙没叫汉人臣子,只把宗室和满族大员叫到乾清宫,一起讨论关于下层八旗子弟的安置和关外老家的事宜。
他们认可的老家是奉天(沈阳)那一片,至于更偏远的黑龙江和吉林,那是哪里?这些京城高层满人都把那边看做征服地,压根不认为那是自己老家。
听到主播说后期反清的都有满人,大家下意识想起的除了下层旗人,就是关外旗人,那些驻防的八旗。
为了防止关外再出现一个努尔哈赤,他们清楚自己都是怎么对那边的,如果后期是他们的话,反清似乎是干得出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蒙古也需要提防。以前的蒙古是什么,几百年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被赶回草原依旧一如既往,但是现在作为大清版图的一部分,蒙古四处都是可以看见天幕的。
也就是说,原本大部分蒙文都不认的小牧民们,也跟着主播看到了百年后汉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会跟着一起学习汉字、学习那些珍贵的知识。
蒙古那边已经给京城来了信说了这些,他们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对天幕那是抬头可见,平时大家日常生产活动都是在外面,不可能避开天幕。
现在大冬天的,听说都有牧民跑到外面跟着天幕学写字。
西北那边同样。就算外地的奏报没有传过来,康熙也已经能猜的到了,凡是大清可以实际控制的地方,不管城市乡间还是那个民族,统统都能看见天幕。
他们连关外的索伦兵种地都不让,更别说是现在看着那些人一夕之间接受这种后世的汉化了,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都让他们恼火。
现在汉人不能强行镇压,蒙古只能拉拢,还得防止关外兵变,自己这边的下层旗人还需要想办法养。
几个宗室王爷和大臣们说了半天,最后一起商量要不让一些旗人学学那些天幕的新学,就让他们学,学好了在朝廷搞一些新的部门,这怎么也算是做官,不是种地、做工、经商,不算违背祖训。
康熙和几个儿子们 也都就觉得这条可以,不会让旗人每天无所事事,给了文武外新的路子,也不愁汉人们闹,毕竟他们学都是满人自己学,那些汉人继续学他们的科举仕途,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而在躺着吹风看动画片的胤礽还能喝着茶,心里想到别人正焦头烂额,他就开心。
不做太子了,这看事情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下层旗人那点份例根本不够在京城和几个大城活的。
禁令在,旗人又不能务农,不能做工,不能经商,还不能随意离开驻地,只做兵或者念书的话,又能有几个人真的天资聪颖,混出头。
别说什么看后世老家那么好,也让一些人回去开荒,首先这些入关后的旗人就没种过地。让他们回去,愿不愿意另说,必然是需要会种地汉人或者汉军旗一起的。
再其次,北边越是能好好种地,他的好阿玛就更不可能让那边在成为别人的龙兴之地。
他大概能想到朝廷不会对关外旗人怎么样,但会严格控制运往关外的物资,顶多管管关内的旗人。
只是没人是傻子,不管什么民族,都不愿意饿肚子。
有天幕在,他们知道了世界到底有多大,脑子正常点的都会想办法跟着主播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