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封建国家的君主,其实并不能强求你文武双全、智力超群,建立什么丰功伟绩,但至少能让子民吃上饭。

可这些都奢望不上,你也不能带着国家和民族奔向灭亡,让国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吧!

吊诡的是,崇祯就是这么一位自以为英明,能够中兴大明的帝王。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性格缺陷,把大明推进了灭亡的深渊却不自知。

华夏的幸运,却在于郭大靖的穿越附身。他竭尽所能,终于挽救了东江军,挽救了毛文龙,也挽救了华夏沦于腥膻的悲剧。

但崇祯却不这样想,眼瞅着平辽便要大功告成,他在皇宫内兴奋激动,把这天大的功劳,都归在了自己的英明神武。

这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有明君,才有贤臣名将,国家的兴衰,都与皇帝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攻破辽阳,斩首豪格,歼敌数万……”崇祯此时喝着香茶,再次看过方正化的奏疏,依然是掩不住的欢畅笑容。

方正化的奏疏写得详细,可不象外面的风传和猜测。辽阳能够一举攻破,那就是郭大靖的功劳,毛文龙不过是去白拣一样。

“郭大靖倒是知恩图报,也识得进退。”崇祯赞赏道:“若是他的功劳太大,还真是一件令朝廷难作的事情。”

王承恩在旁躬身道:“万岁英明,郭大靖让功,确实很明智。”

毛文龙的功劳再大,年龄在那摆着,平辽之后便可以安心养老了。不管是退休回乡,还是在京师恩养,朝廷是不太可能继续让他有晋升的机会了。

相反,郭大靖则还有发展的空间。毕竟,年龄摆在那儿,东江镇摆在那儿,朝廷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领导者。

在崇祯看来,郭大靖让出功劳,省得将来有封无可封的烦恼,是在为朝廷着想,也是在报答毛文龙的栽培之恩。

“今年能够平辽,朕心甚慰。对有功将士,封赏不能吝啬。”崇祯觉得这解决了自己最大的心病,尽管民乱还是令他头痛,但还不至于危及到大明的根基。

王承恩恭维道:“万岁赏罚分明,三军将士用命效忠,外敌内乱的平定,指日可待。”

对崇祯的了解,让王承恩知道,他对国内明军是深为不满的。连拿着锄头造反的饥民都剿灭不了,真是无能。

但崇祯不会深入思考,国内明军的战力为何孱弱,乱民造反为何屡灭屡起,彼起此伏。

或者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但他无力解决,只能自欺欺人,只能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下面的文官武将身上。

甚至,他会责怪那些为了口饭吃而造反的饥民,为什么不能顾全大局。征辽饷,那是为了平辽灭虏,使国家安定,战乱不致蔓延到国内。

但老百姓的最低要求呢,他们只是想活着而已。而让他们能活下去很难吗,一天几两粮食,能吃上粥,也不致饿死啊!

封赏啊?!崇祯吹完大话,又头痛起来,轻揉太阳穴,喃喃地说道:“从目前的统计看,东江军斩首已过四万。平定全辽,首级怕是要超过十万了吧?”

赏功银,每颗人头五十两;现在就欠了两百多万,按十万算的话,岂不是要五百多万两?

王承恩暗自咧嘴,知道按照这个数目,的确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可要细算的话,东江军能够平定辽东,甚至是提前完成,朝廷还是赚了。

只不过是一下子投入,相比于每年的零揪,确实显得数额巨大,让人肉痛。

王承恩知道皇爷的难处,可这赏功银却是不能赖账的。那可是实打实的功劳,不同于纸面上的吹嘘和谎报。

每颗人头,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夺来的。

这不同于占城夺地,可以灵活地赏赐加封。这也不同于饷银,你拖欠克扣,也可以慢慢地补。

特别是平辽这般的大事,胜利之时必然要大肆庆祝,犒赏三军。连赏功银都拿不出,朝廷是想让其他军镇认为是过河拆桥,是言而无信?

“万岁,奴婢以为,这赏功银或许可以缓发,只要毛文龙和郭大靖体谅朝廷的难处。”王承恩试探着说道:“在辽东,他们不是一直用辽钞吗?”

崇祯眨巴眨巴眼睛,若有所悟,缓缓说道:“王伴的意思,是让他们先替朝廷垫上?”

王承恩笑着说道:“只要他们忠心报效,岂能不为君父分忧?”

崇祯脸上现出几分尴尬之色,这话说得好听,可他信誓旦旦地说不吝封赏,可连赏功银都拿不出,到底还是言而无信。

“万岁可让方正化去与毛文龙和郭大靖来商洽,辽东重建,想必他们也少不了朝廷的支持和援助。赏功银分期发放,也能接受吧?”

崇祯想了想,微微颌首,算是接受了这个建议。通过方正化来说此事,免了他这个皇帝的尴尬。

再者,王承恩说得也有道理。辽东重建,不仅需要钱财,还需要人力,以及其它的资源。到时候,朝廷多给予方便也就是了。

“东江镇能用辽钞,我大明却再难用宝钞了。”崇祯心中叹息,很是无奈。

本来,如果政府信用仍在,发行纸钞也不失为缓解财政危机的一个手段。

但现在的大明朝廷,既无足够的金银准备金,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和粮食,来保证纸钞的币值稳定。

再加上宝钞已经败尽了明廷的信誉,从上到下,大明的社会阶层哪还对纸钞有信心?

东江镇所发行的辽钞,因为只在辽东一地使用,又与粮食的价格挂钩,几年来已经取得了军民们的信任。

何况,还有辽东广袤肥沃的土地押底,就是再多发行一些,也不会对币值造成影响。

其实,崇祯不是没研究过东江镇的治理和经营模式,但大明现在的状况,却难以实施。

宗藩、勋贵、官僚、士绅,已经占据了大明大部分的耕地,却享受着不纳赋税的待遇。

朝廷的赋税和加征的辽饷,全都压在升斗小民的头上。再加上灾害频仍,农民颗粒无收,可依然不免赋税,只能逃荒弃地。

要兴利除弊,就要向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下手。可崇祯根本没有那个魄力,只能是一边穷得尿血,一边继续压榨无权无势的农民。

难道他不知道乱民造反是吃不上饭,难道他不知道只要钱粮充裕、赈济得力,蜂起的民乱就会不平自息?

他什么都知道,可却什么都改变不了,只能是自欺欺人,把责任都推给下面的官员,推给不顾大局、不能忍耐等死的百姓。

“既然在赏功银上要拖欠,在官爵等的封赏上就不能太小气了。”崇祯沉吟着,琢磨着给毛文龙和郭大靖再加个什么虚衔合适。

穷得也只剩下圣旨,剩下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财的名头虚衔了。可就算是爵位,崇祯还不舍得呢!

…………………

辽阳。

上万民兵忙碌了两天,终于把这座战争后的城池收拾得象个样子,开始了修建房屋的工作。

街道上的碎砖乱石都打扫干净,损毁不太严重的房屋也修葺得能住人,但离重复这座辽东重镇的旧貌,却还差得远呢!

“继盛,辽阳作为政务中心已经确定,你日后就要在这里长期办公居住了。”毛文龙和陈继盛的陪同下,在辽东都司府内随意地走着。

陈继盛带领一批政务官员赶到辽阳,便要开始紧张的工作。

大量的军民在明年春耕前便要迁徙而来,耕地的勘察分配,房屋的修建,各村镇的设立,都要在此之前完成。

“大帅,您要坐镇沉阳?”陈继盛开口询问道:“虽然有河运支撑,沉阳离辽南基地还是远了些,迁徙的百姓在明年是不会多的。”

不管是本地的产出,还是从外面的采购,辽南现在都是整个辽东的物资基地。新占领的地区,至少需要一年的生产耕种,才能够自给自足。

为了缓解运输压力和减少损耗,在第一年,越往北,安置的百姓越少。等到第二年,再逐渐增加。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百姓少点就少点吧,还是以军屯为主,并尽量把军属安置在沉阳。从地理位置上看,沉阳必然是军事中心,本帅岂能不坐镇沉阳?”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辽东虽然平定,可重建工作甚是繁重。不知道朝廷能给多少支持,会不会撒手不管了?”

毛文龙笑了笑,说道:“还是先不要管朝廷那边,咱们立足于自力更生,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吧!”

对于朝廷,毛文龙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不瞎干涉,让东江镇按照现有的政策办法来治理,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西北的民乱已经蔓延,没有数年之功,难以平定。”毛文龙摇着头,说道:“反贼虽屡遭打击,损失很大,但他们也越学越聪明了。如今,反贼各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官军穷于追剿,战线过长,很是被动啊!”

陈继盛苦笑了一下,说道:“事权不一,官军相互观望,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钱粮赈济,乱民平而复叛,恶性循环,难以从根源上改变。”

“朝堂上有些官员还想等平辽之后,调东江军入关平叛呢!”毛文龙现出几分讥诮的笑容,说道:“本帅和大靖谈过此事,都认为暂时不可。”

陈继盛说道:“如果建虏残余尚有威胁,我军在辽东的防线拉长,确实不宜调动太多人马。”

毛文龙摇了摇头,说道:“倒不全是因为建虏,还有插部,大靖的意思,平辽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先把北方的敌人打垮。”

“两三年嘛?”陈继盛思索了半晌,说道:“是不是有些仓促了?”

毛文龙笑了笑,说道:“只是计划,还是要看辽东重建恢复的具体情况。只要兵精粮足,就不用担心别的。”

陈继盛也不再多说,和毛文龙进入厅堂,坐下来喝茶歇息,继续闲聊。

“五年并不长,朝廷那边,不知道会不会给东江镇更多的时间,让军民们多享几年福。”陈继盛慨叹道:“十几年的战乱,辽人受了太多的苦。”

毛文龙喝着茶水,说道:“到时候再做工作,理由嘛,还是能够找到的。”

对此,毛文龙并不是如何担心,他相信郭大靖会有办法阻止朝廷插手。何况,把辽东经营得铁桶一般,朝廷就算想插手,到时候也插不进来。

正说着,亲兵匆匆赶来报告,呈上了郭大靖的书信。

毛文龙急忙打开观瞧,随后把书信又递给了陈继盛,微笑着说道:“建虏已经全面撤退,本帅看,沉阳指日可下,且不会有激烈的战斗。”

陈继盛看过书信,也露出畅快的笑容,说道:“建虏倒还知机,若是继续死战,怕是匹马也难逃出辽东。”

毛文龙深以为然,说道:“算下来,建虏顶多还有三万人马,已经难以与我军抗衡。想守偌大的地盘,更是捉襟见肘,处处受制。此时撤退,还算是明智。”

“可惜不能歼灭建虏,日后或有寇边之患。”陈继盛有些惋惜,说道:“不过,这样也好,可以此借口来防朝廷调兵入关。”

毛文龙微微颌首,却没有纠正陈继盛的设想。

在他和郭大靖的谈论和计划中,收复辽东后,对北面的用兵绝不会停,哪怕是辽东重建恢复,也不会中断。

说白了,在辽东的战略已经不是原先的边境防御,更不是象以前那样修筑什么辽东长城的被动防守。

进攻,进攻,进攻!东江军还是要保持主动的作战态势,把战场不断地向北推移。

既是逼迫建虏残余不断北窜,并消耗其力量,恶化其生存环境;又能为辽东打出足够的缓冲地带,使辽东军民不再有边患之苦。

“看来,本帅又不得清闲,很快要启程去沉阳啦!”毛文龙象是在抱怨,但脸上却是畅快的神情。

陈继盛说道:“大帅也不必着急,等大靖再传来消息,再北上不迟。”

毛文龙虽然高兴,可心里还是有了猜测:估计沉阳城会被破坏得很严重,建虏可不会把城池完好地留下来。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路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