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山满金、水满银,行人齐称聚宝盆”。

置身于船艏的吴品洪指着湖畔的市镇,向着身旁的经略介绍道。

“这就是往年的利国驿,这利国远在秦汉之际,这里已开始采铜冶铁。并开始采用铜山岛之铜矿设炉冶炼为诸侯王国铸造铜币,后用作制镜。由秦汉至宋时,经过千年的发展,利国的冶铁业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尽管并不是徐州人,但是对于江北的了解,吴品洪却不逊于许多本地人,对这利国自然也是极为了解。

“宋真宗年间,枢密使大将狄青率兵到利国采铁,沿村南由东向西排设铁炉60盘,就地冶炼,制盔造甲,锻铸兵器,且挖掘运铁河以利运输。其倾倒在石龙河边的废渣至今犹存,俗称“炉渣棚”……”

在吴品洪的讲解中,朱明忠只是打量着这座与普通市镇没有太多区别的临河小镇,此时的利国已经不见了千年的繁华,至元明起,由于地表铁矿石减少,加之微山湖逐渐形成,采矿坑口和冶炉也被湖水淹没,再者受开采技术所限,地下深层铁矿石无法开采,使得延续了百千年利国冶炼业日渐式微,到数十年前采矿冶炼业已基本停止。此时的利国只是三千里运河畔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千年的繁华与喧嚣已成为了历史的云烟。

此时,经济地位衰退的利国之所以能引起朱明忠的注意,是因为环湖诸山上仍然有外露的铁矿矿苗,而这是江北治下唯一可供开采的铁矿,也正因如此,才会在徐州克复之后,立即派人来利国勘探。

勘探的结果是喜人的,按负责此事的孙明跃报告称“徐州铜山境煤苗极盛,利国驿所产铁矿尤多且佳,诸山环绕微山湖,磅礴郁积,不尽黝黑,铁质隐然,俯拾之余,皆富融焓”。

也正因如此,在利国开矿炼铁,就摆到了议事日程上。否则毕竟仅凭着清江小铁厂的生产规模,完全不能满足江北的需要,仅仅只是铸炮用铁都不能满足,更何况是制造兵器、船舶。

也正因为利国铁矿关乎江北命脉,所以朱明忠才会亲自来到这里。

在浆手划浆下,船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用于驱动风箱、锻铁的水车这会已经显出了雏形,沿河分布着,足有十余座之多。既便隔着码头,也可以看到岸上正在忙碌着人们,那些正在干活的苦力皆是战俘,在皮鞭甚至刀口下,他们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足有一人高的大石滚在几头牛的挽拉下平整着铁厂的土地,上千个带着脚镣的苦力像是蝼蚁一样,在皮鞭的督促下建设着这座铁厂。尽管这座铁厂的规模甚至不及在三百多年后一座小区,但置身其中,仍然难免感觉有些震撼。

“利国之利全于铁。铁石遍山漫野,可谓是取用无尽,诚能以本地之煤炼本地之铁,其利可至数十倍。”

尽管孙明跃的言语中有些夸张,但是朱明忠很清楚,凭着他设计那座砖砌的炼铁高炉每日30吨的产能,这利国的铁矿确实是取用无尽。

“甲字号炼铁炉这个月能建成吗?”

之所以来利国,正是因为关心炼铁高炉的修建,尽管并不是冶金专业毕业,但是凭着对炼铁技术的一知半解,又借鉴了中式炼铁炉的炉身构造,朱明忠设计出了一个与欧洲十九世纪早期技术水平相当的砖砌炉身的炼铁高炉,尽管其炉身是由砖石砌成,但是它的结构却是20世纪标准的炼铁高炉结构。

或许按二十一世纪的标准来说,这个炼铁高炉连土炉都算不上,但是在这个时代,朱明忠相信,凭着它的先进的炉膛结构以及先进鼓风设备,足以让这座炼铁高炉成为这个时代的黑科技,让它成为这个时代设备最先进的铁厂。

不过即便是颇为自负,但是现在铁厂正在修建的一号铁炉,仍然是一个小型的日产量只有5000斤左右的试验炉,之所以修建试验炉,正是为了验证这一技术是否可行。

“经略,现在甲字炉的地基已经基本完工,虽说这个月甲字炉必定可以出铁……”

孙明跃的语气显得很是自信,他本是清河书院的学生,虽说是个书生,但是出身匠户的他,有明一代家中皆是以冶铁为生,对采矿、炼铁,自然极为了解,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推荐进主持利国铁矿勘探以及铁厂的建设。

“能早一日出铁,就可以早一日解我忠义军所需!”

置身于铁厂的工地上,朱明忠整个人都显得兴致勃勃的,毕竟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创办的第一个“大型企业”,尤其是这个大型企业的许多设备都是由他一手设计,当然是在结合时代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未来的“理念”,说高炉的鼓风系统。

“炼铁最重炉温,使用冷风炼铁,燃料消耗很高,生产率低,若是使用“热鼓风”炼铁,可以显着降低焦炭用量……”

即使学的并不是冶金专业,但是朱明忠也曾书本上了解到“热鼓风”炼铁给炼铁业带来的改变。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高炉使用冷风炼铁,燃料消耗很高,生产率低。1828年英国尼尔森建议在高炉上使用“热鼓风”炼铁,并于次年在苏格兰克拉依特厂首次实现来这一建议,风温虽然只有不到150度,但是它所带来的效果却是惊人,每吨生铁的燃料消耗由8吨骤然降到5.16吨,燃料消耗降低了30%以上,而相应的产量提高46%,而用于加热鼓风消耗的燃料只有不过仅只是0.4吨/吨铁。几年后该厂又将风温提高到300余度,燃料消耗降到来下降了50%以上,而产量比用冷风炼铁时翻了一番。

尽管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做到21世纪一千余度的风温,但是做到一两百度的风温却很容易。而且技术也很简单只不过是在风道中增加加温段,虽说无法测定炉温的温度,但是在清河铁厂的试验中,焦炭消耗降低了25%左右。

“经略所言极是的,过去虽知道炼铁需要鼓风,却不知这鼓风里头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

虽说几乎等于出身炼铁世家,但是孙明跃仍然很难想象这炼铁中会有这么多的学问。且不说其它就说燃料上,从洗煤、配煤直至炼焦,看似简单的炼焦过程之中,从最初的选煤就有许多讲究,用什么样的煤,那里的煤,都需要经过多次试炉才能确实。这煤看似相同,但每个地方的煤皆有其不同之用,若是用错了煤可能会导致炼铁用焦量激增,也有可能导致生铁过脆。所以,现在铁厂的炼焦,仅仅指定少数的几处煤焦。

“正是因为学问多,所以才会让你做好记录,把这些经验整理成册,弄清楚其中的原因,道理,如此这炼铁才能变成一门学问,不要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就像这炉风加温,本官就提有专利金,每产千斤铁提取2斤,以后这就是发明创新的定例,如果有其它人能改进冶铁技术,能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若是被工厂采用,自然也可以提取专利金……”

在拿自己作为例子的同时,朱明忠又伸手指向河边的洗煤厂,与清河焦厂早先使用朱明忠发明的人力洗煤不同,现在却借助水力洗煤,而发明水力洗煤的正是焦厂的一位工匠。

“就像那发明水力洗煤的胡师傅,他的这个发明节省了很多人力,虽说这个技术是被一次性买断,可毕竟也有180两银子,依我看少了一些,原本至少能卖三百两,可毕竟是一个开始,等将来会越来越规范,而这技术自然也是越来越值钱,只有如此,他们才愿意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与人分享,与人交流……”

提及那个卖了180两的水力洗煤专利时,朱明忠显得很是兴奋,毕竟这是江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专利”。甚至他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开始寻思着颁布一个专利保护章程,之所以重视专利,是因为专利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的关键所在。在欧洲建立专利制度之前,中国和欧洲的技术进步都是由技术机密所驱动的,而工匠保护技术诀窍,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原则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技术机密大都采取了与创新者人身依附的使用和传承方式。

“过去,很多工匠的秘方绝活都是“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能够尽量降低技术诀窍泄露的风险,但却阻碍了人们之间的知识共享,并会大大增加技术诀窍的灭失风险,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绝活就这么消失,唯才,你是匠户世家出身,对此,自然比我了解一些。”

如果说对于这种原始的技术传承方式的弊端,朱明忠只是从后人的总结中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对于孙明跃来说,出身于匠户世家的他却是深有感触,

“经略所言甚是,这清河有匠户万余户,这几百年间,不知多少技艺因为后继无人或者天灾人祸而失传,就像甲申天变,天下离乱,不说其它,便就是擅长制钢的孙家就因为其父被乱兵所杀,使得制钢之术失传,还有李老三的铜镜,这清河一地尚如此,更何况是这清河?”

在孙明跃感叹着那些技艺失传的时候,朱明忠点头说道。

“从先秦直至现今,数千年来,但凡技艺皆保留为私人,相互之间难以共享,不能取长补短,于是人们往往是简单重复前人的工作,有时候还没前人做得好,即便是偶有聪明才智,即便是拜师学艺,往往对方唯恐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往往留上一手,往往需要他积蓄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经验之后,方才有所心得,而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累积创新。如此一来,又谈什么进步?”

数千年来的中国对西方的人口优势,直接导致中国对西方的技术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很长时间都在技术总量上遥遥领先于欧洲。但是当15世纪末专利制度首先在欧洲确立之后,欧洲社会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专利制度解决了商业机密保护下市场扩展与技术可占有性之间的内在矛盾,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人们从专利权所获利润大小与市场容量成正比。由此给欧洲的技术变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略,您之前所颁布的《专利令》中所言““在10年期限内,未经发明人同意与许可,禁止其他任何人制造与该发明相同或者相似的装置。若其他人贸然防止,将赔偿专利人银千两,仿制品将立即销毁”,不正是保护匠人之利,令其再不至于像过去一样,将手中的三分绝活藏于家中敝帚自珍,如此,将来我江北匠人自然会受益无穷!”

孙明跃的恭维让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人们根本就不会知道专利保护对于技术的推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专利制度可能是促进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在此期间,公开披露的技术知识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公共知识库,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专利保护的排他性特征,也为技术与市场的结果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从而使得风险投资家愿意投资给技术发明人,从而获得利润,就像蒸汽机,正是由于具有蒸汽机的专利,瓦特才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这又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那些企业家最后为了收回投资,又会积极推广蒸汽机。

或许,他们现在不会理解,但是当专利保护把中国技术的发展送上快车道的时候,到那时,谁又能阻挡它的前进呢?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惜芳时不见长安异世之帝王路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系统再拉也得用着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人在死牢,我被绝色女帝逼成千古忠臣汉天子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粥天下周天子王朝的腐朽喋血盛唐异世权谋:重生智者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王爷有点懵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云尧长歌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汉末新传:国贼吕奉先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