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细数陈健罪过的誓词得到了各个城邑亲贵祭司和首领们的大力支持,夏国内部的种种政策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了恐慌,日渐强大的军队更是让他们的恐慌抵达了最高点。
在夏国内部的一些在他们看来会把他们的根挖断的政策更是让他们大为不安,尤其是在四十一年东夷的事件之后,众城邑更是看出了夏国的可怕。
夏国没有善待那些被征服的首领,也没有将那些人沦为奴隶,而是直接用了夏国的一套方法管辖,竟然成功了。
这让他们感到身后一阵发凉,生怕有一天这种事也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于是,曾经有过矛盾的大河亲族、北狄人、东夷人在粟岳的感召下走到了一起,决定集合所有人的力量铲除掉夏国。
他们在这一刻不是敌人,而都是奴隶主和希冀血脉相承有着共同追求的人。
这几年的时间,不止是夏国和其同盟城邑在进步,粟城以及其附庸城邑也在发展。
修筑了新的城墙、开垦了大量农田、开辟了一些通往其余城邑的小路,搜捕逃走的奴隶、完善了奴隶制度也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广结姻亲,利用血缘让一些同盟城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在粟汤等这一批在榆城学完归来的孩子的帮助下开始创建更为正式的统治秩序,编练了士兵。
在那些祭司和学成归来的年轻贵族的帮助下,粟岳制定了自己的建国计划,而这个计划对于那些氏族首领们充满了诱惑,这是一个安安稳稳阶层永固的体系,受到了大部分首领和祭司们的欢迎。
前来盟誓的不仅有粟岳的盟友,还有穹夕等东夷氏族的使者,并且带来了两千东夷弓手,许诺一旦开战穹夕将会率领大军攻下新华城,日后双方不再攻伐。
这几年时间,穹夕也没闲着,自陈健从东夷退兵后,穹夕的实力日渐扩充。
双方交换俘虏后,穹夕手中有了两万失去了那些亲贵阶层的族人,他的实力迅速扩充。
先是积极和新华城贸易,然后修筑了新的城邑,改变耕种技术,开冶铜矿,选拔猛士授予土地奴隶。
和亲近氏族盟誓联姻,不再寻求对外战争获得威望的方式,而是选择更为直接的内部统一。
为了这种统一不触动大河诸部的神经也不至于导致战争,他选择了先向东向北征伐,将西边与大河诸部相邻的城邑作为缓冲。
穹夕以防备夏国为借口,现实要求附近各个氏族城邑按照人口提供一定数量的士兵,平时种植、狩猎、放牧,一旦开战立刻自备武器出征。
这种高压的态度引起了很多氏族的反感,穹夕指挥着大军迅速平定了几个氏族,将全族贬为奴隶,将首领的头砍下来送给了各个城邑以作警示。
除了高压的态度外,又积极笼络一些大的氏族城邑。
先用联姻的办法保持上层的血缘关系,采用贵族议政的方式将他们成为名义上的统治者一部分,同时保持自己的实力优势,挑拨那些氏族之间的内斗。
将征服的氏族一部分沦为奴隶,另一部分强壮的编入自己的氏族中,变革氏族的土地制度。
从城邑向东沿着大河修筑了几个小城邑,以此作为联络诸部和保持统治的手段,建造一些小型的树皮船和木船,沿河往来。
这是一种对内部族群的分化,穹夕成为了武装抢劫奴隶集团的首领,将原本东夷诸部的一部人作为奴隶以此作为战利品,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整体来看东夷整个族群的实力是削减了,但是集权之后穹夕集团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增强,逐渐有了国家雏形的影子。
而大河诸部这边,因为有夏国这么一根搅屎棍在,不断地说什么亲族一体之类的话,以至于粟城这样的大城无法去劫掠同属亲族的城邑,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和城邦联合体。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夏国的忽然崛起密不可分:因为在东夷大胜,交换俘虏后帮着穹夕扫除了集权的障碍,让穹夕的实力可以超出其余城邑一截;而因为夏国的崛起,让粟岳没有办法拉下脸来去攻打附近的亲族城邑,一旦攻打夏国立刻就能取而代之占据大义从而联合诸多城邑灭掉粟城。
如果不是夏国的出现,穹夕还在为内部争斗而头疼无法集权,可能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确定自己至高的权利;如果不是夏国出现,粟岳反而可以用小盟的形式不断攻伐那些不认同他当首领的城邑逐渐统一。
只能说穹夕从夏国这里学到了集权,并尝试着使用;而粟岳虽然学到了也明白集权的好处,但却因为夏国横在那以致有心无力。
而现在,陈健已经将粟岳逼到了绝路,只有用当初惧怕的意识形态和贵族利益为旗帜,将各个城邑的人集合在一起;穹夕也明白一旦大河诸部被夏国统一,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最好的选择就是支持粟岳和陈健争斗。
粟岳所许诺的是一个个小城自治的名义统一,各个城邑的上层都是亲戚,联合起来维护上层的利益。
他也清楚,这种联合就算击败了夏国,维护的也是各个城邑单独行驶权利的体系,自己不过仍旧是诸城共主,甚至还要维护血统传承因为这是反对夏国的最大理由。
但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夏国每一天都在壮大,在他看来拖得越久越危险。
于是从这篇细数了夏国种种罪恶的誓文出炉后,各个城邑的士兵开始在粟城集结,做好了与夏国作战的准备。
穹夕承诺一旦开战就会攻下新华城,而北狄人则盟誓自己会袭扰草河一带。
粟城附近的城邑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在之前的备战中修好了坚固的城墙,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城邑间也有了简单的道路,对于挖地道之类的攻城方法也做过防御的演练。
在粟城周边的城邑还留有大量的族人,作为城邑的防御力量。
粟岳手中拥有两千穹夕支援的弓手、一千背后东夷城邑的步兵、粟城本身的五千人,加上附近城邑的三千多人,一共一万一千人的大军作为野战主力。
北边诸多城邑组成的联军则负责攻打那些草河与榆城之间的夏国体系内的城邑,逼迫他们投降,切断草河与榆城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