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三年五月一日,狄咏南征交趾各大世家,大胜而归,赵昕于紫宸殿设宴款待得胜归来的将士,加官进爵,赏赐金银钱财,赵昕也是颇为大方。
狄咏扫荡了盘踞在交趾南部的各大世家,而这些世家们都积累了家财万贯,狄咏攻下城池后,就是下令将这些世家通通给抄了家,所获的钱财物资不计其数,赵昕让人粗略的统计了一下,起码够大宋派五万大军南征用的了。
宴赏完有功的将士们后,赵氏皇族众人则是开始卖掉手里的产业,再拿出一部分钱财来购买田地,然后呈报给赵昕,等着分封城池,去当土皇帝。
赵昕只要两路的土地,一个是两浙路,另一个就是京西北路,京西北路有一半的土地在朝廷手中,剩下的一部分在赵氏皇族手中,一部分在朝廷勋贵手中,主要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那些功臣家族。
在赵昕的带动之下,京西北路的田地已经变成了天价,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早已被收购完毕,剩下的勋贵大臣们,也不见得会把土地出售给赵氏皇族。
所以想要封地的皇族众人不得不前往两浙路进行购买土地。
而此时王安石正在江宁府重新丈量田地,当地的地主和豪族们大都不配合,为此,赵昕动用了锦绣卫搜集了这些地主们违法的证据,毕竟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些地主豪强一步一步积累万贯家财,没有几个手上不沾点肮脏事的。
地主豪强本还想聚众闹事,但当五千禁卫军开赴江宁府的时候,不由得哑然熄火,乖乖地将隐瞒的田地报了出来,报出来还不够,他们还要缴纳一笔惊人的赋税,由于其逃税的行为,赵昕直接开了三倍罚单。
江宁府的地主豪强在王安石强硬的手段下,不得不把往年逃得税给补上,而且还得缴纳罚款,但没想到得是,此时一大批富豪涌入两浙路,开始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大肆收购土地。有的地主交不起罚款,便将手里的土地出售给了这些人。
一来二去,两浙路一半的田地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手中。
两州共计十二座城池,其中自然两座州城是最好的城池,赵昕还是按照谁献上的土地多,谁就可以优先挑选城池,规则依旧是只能选择一座。
历时一旬,十二座城池被赵昕给分封了出去,加上先前的四座城池,赵昕已经在交趾分封了十六位城主,当然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朝廷拥有了京西北路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和两浙路百分之五十的土地。
宣武三年六月十五日,宣政殿大朝会。
户部右侍郎韩降奏道:“官家!今京西北路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落入朝廷手中,是故臣认为应当在京西北路实行和云越路,云南路,流求府相同的田地政策。”
赵昕提前和韩降打了招呼,今儿个韩降上奏也是出自赵昕之意。
云越路和云南路以及流求府实行新的田地政策之后,每年的税收都是惊人的,已经赶超了税收最多的两浙路,朝廷官员们也知道新的田地政策的好处,但没人敢在赵昕面前提及土地的事情,因为他们除了是官员之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地主。
谁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庞籍出言道:“官家!臣认为不若将土地重新分发给京西北路的佃户们!如此一来,佃户们必将感激官家!”
文彦博也出言道:“官家!臣认为趁现在京西北路田地价格高涨之际,朝廷不若出售一部分,等价格低的时候,在买入,一来二去,朝廷是稳赚不赔!”
文彦博最近沉迷于经济学,满脑子都是怎么赚钱。
司马光出言道:“官家!田地是百姓的田地,因为天灾人祸等等,这些土地最终成为了地主豪强的土地,朝廷今将其收回来自然应该再重新分发给百姓!”
翰林学士冯京出言道:“官家!几位大臣所言,臣不敢苟同,太祖立国后,将土地分发给百姓和有功之臣,历经数载,百姓们遇到灾荒之年就将土地卖给世家大族,今朝廷重新得到土地,若将其重新分发给百姓们,那么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谁敢保证这些百信们不会再次将田地卖给地主豪强,要知道既然能卖第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冯京的话落后,赵昕很是欣慰,因为在他的有意栽培之下,朝廷已经有深有远见的大臣了。
赵昕看着群臣出口说道:“朕想问一下众卿,这些田地是怎么来的?”
大臣们都知道这些田地是怎么回到朝廷手中的,毕竟赵昕分封城邦制的动静是那么大,但没有谁会在这种时候戳穿出来。
赵昕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满朝文武大臣,而后说道:“这些田地是朕分封宗室换来的,而封地是怎么来得呢?是我大宋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按理说,这些田地应该分发给立功的将士们,他们才是最应该得到的人,也是容不得任何争议的。
但是立功的将士们呢?朕赏赐了他们大量的钱财,但是有谁见到朕赏赐他们一寸土地呢?面对这群最应该得到的人,朕没有分发田地给他们,更不会把这些土地分发给百姓了。”
赵昕看了一眼在做的大臣又道:“如果朕按照文相公之言做了,那么这些土地最终又会回到地主豪强手中,朕是得了一笔钱财不假,但是这些地主豪强得到土地之后,都会想方设法的逃税漏税,同眼前这点蝇头小利比起来,孰轻孰重?”
文彦博见此也是愣住了,他只是想着赚一笔,却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么多道道,便出言道:“官家!臣鲁莽了!”
能知错就改就是好大臣,赵昕点了点头,很是满意,又道:“如果按照庞相和司马卿家的办法,这些土地最终还是会流落到地主豪强手中,所以,若是这么办的话,那又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关于田地私有制好还是国有制好,后世的众学者也是都有不同的看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在赵昕看来,实行田地私有制或者田地国有制要取决于基本国情,如果这个国家工商业极为发达,不依赖于田地的税收,那么田地私有还是国有都不是太重要。
反而言之,这个国家是小农经济为主,那么土地还是收归国有的好,因为国家要依靠田地的税收来维持国家的运转。
大宋虽然商业繁华,但远没有繁华到不重视田税的地步,当然田税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粮食,古代的田产极为有限,百姓们有饭吃,很少会有人出来造反,如果田地都掌握在地主豪强手中,那么他们就会层层剥削百姓。
所以综上种种考虑,赵昕决定还是将土地收归国有的好,但并非要全部,只要国家掌控过半的土地,那么那些地主豪强们就闹腾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