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轲大军屯兵在鲁阳。数日下来,他们都没有南下的意思。
这天早上,萧战正站在沙盘前发呆,一名军官匆匆来到,禀报道:“将军,斥候回来了!”
说话间,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快步走进了大帐,朝萧战拜道:“小人拜见将军!”
萧战急忙问道:“南阳什么情况?”
那名斥候对萧战说道:“南阳战况十分惨烈。昨日,刘备大军集中主力从北城防线猛攻,恶战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候才结束。那巨大的杀声,即便身处十几里外,都能听见。敌军虽然被击退,但我军各部都损失不小,只怕已经坚持不了几天了!”
萧战焦急不已,喃喃道:“战况发展,比主公预料的要凶险得多啊!”
说着,他看向那名斥候,问道:“有主公的消息吗?”
那名斥候摇头道:“没有。自打主公率领大军进入汝南地界之后,就再没收到消息了。”
汝南,那不是在南阳郡的东面吗?现在这里属于豫州辖下,目前是曹操的地盘。
萧战紧皱眉头,来回踱着步,然后走到帅案前,拿起罗轲临走时留给他的锦囊妙计,看罗轲是否留下了什么应对策略。
看过之后,萧战脸上流露出了喜色,下令道:“快把大家都叫来!”
刘备大军正集中全力,从北城方向猛攻了整整一天,一直攻到太阳落山,还是没能击败对手,只得暂停了进攻。
月亮缓缓的升了起来。
只见空气中弥漫的浓烈血腥味,让人感觉好像不是在人间,如同身处于地狱之中。
刘备在大帐中与众人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他们以为今日一战,必可破城,却没想到损失惨重,依旧未能如愿。他们在失望之余,都显得有些焦躁。
徐庶对刘备说道:“今日一战,虽然我军未能如愿,但敌军必然已成强弩之末,来日再战当可成功!”
刘备点了点头,决然道:“明日便以白耳兵为前锋进攻吧!”
众人闻言,不禁心头一震,明白主公调白耳兵上一线,显然是决心要在明天拿下南阳。
这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奔进了大帐,抱拳拜道:“启禀主公,鲁阳敌军行动了!”
众人闻言,顿时一惊。
刘备急声问道:“罗轲大军南下了?”
那名斥候点了点头,道:“地方大军分三路南下,旌旗遍野,几乎望不到尽头,速度非常快!”
刘备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不由的看向魏延,问道:“文长,现在该当如何?”
魏延稍作思忖,决然道:“胜利就在眼前,南阳唾手可得,实在没有就此放弃的道理。罗轲大军赶到还需要最少三日时间,我们定能成功!”
刘备紧皱眉头,道:“若三日之内不能成功,岂非要在最不利的时候与罗轲大军交战了?”
众将听了刘备的话,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了。
徐庶对刘备说道:“继续进攻,风险太大,而且战事发展不能尽如心意,接下来的大战可就难了!”
刘备在大帐上来回踱着步,露出十分犹豫的模样。
最后,刘备停下脚步,决然道:“我意已决,继续进攻两日。如果不能成功,那就立刻撤退。”
徐庶听了刘备的话,叹了口气,觉得刘备现在就像是一个输红眼的赌徒,急于扳回一城,好将输掉的全部赢回来,却将迫在眉睫的风险给忽略掉了。
不过,他想到刘备说的话,心头的担忧倒是放下了大半,觉得刘备的决定或许也没有错吧。
刘备大军在刘备的督促下,继续猛攻,但攻势却大不如前了。
原来,刘备各军已经得知罗轲大军正在全速南下的消息,纷纷忧虑起来,并且在攻击的时候,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转眼间,两天时间过去了,刘备大军依旧没能攻破南阳,南阳依旧在对手的手中。
营帐。
徐庶朝刘备抱拳道:“主公,两天时间已到,必须立刻撤退才行。”
刘备听了徐庶的话,有些犹豫。
这时,一名亲兵领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官奔了进来,抱拳道:“启禀主公,诸葛军师派人来了!”
众人纷纷看向那个军官。
那个军官当即上前,解下竹简,呈给刘备,道:“启禀主公,小人奉命送来了军师的紧急书函,请主公过目。”
刘备皱着眉头,嘀咕道:“孔明怎么在这个时候给我发来了书函?难不成荆襄有事?”
说着,他连忙接过那个军官手中的竹简,展开看了一遍,微微皱起眉头来,道:“孔明说,罗轲的行动十分反常,认为罗轲很有可能是以疑兵之计来拖住我军,而其大军正从汝南绕道我军侧后,因此叫我们赶紧撤退!”
众人面面相觑,都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魏延问道:“这怎么可能?汝南是曹操的地盘,罗轲大军进入汝南,就不怕与曹军发生冲突吗?”
众人纷纷附和,都觉得难以置信。
徐庶抱拳道:“主公,不管孔明所言是否料中,如今机会已失,也该撤退了!”
刘备虽然心中不愿,但还是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官气喘吁吁地奔了进来,急声叫道:“主公,不、不好了!罗轲大军攻占了湖阳!”
湖阳在新野以东,比水南岸,南接襄樊,北达南阳,是南阳境内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之一,罗轲大军攻占了这里,等于是切断了刘备大军退回襄樊的退路。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全都脸色大变。
刘备惊声道:“他们、他们来得怎么如此神速?”
徐庶皱眉道:“如此看来,罗轲大军早就已经绕道汝南了,只是我们全都被蒙在了鼓里。罗轲用兵果然狠辣诡谲啊!”
刘备急声道:“传令各军,即刻撤退,同时传令孔明,叫他想办法接应!”
襄阳。
半夜时分,诸葛亮匆匆来到大厅上,见到了刘备派来的使者。
那名使者将一卷竹简呈上,道:“主公有令,请军师尽快想办法接应主公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