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苏石治好了赵曦的体疾之后,这对皇族姐弟两的关系就变得紧密了许多。
苏石来了,自然还带来了不少好吃的,没多一会,三人便座在昭仁宫的凉亭之中,吃的是嗨皮不已。
就着吃饭的时间,苏石把自已的目的毫无掩饰的就讲了出来。
苏石没有打算瞒赵曦与赵徽柔的意思,在他看来,与孩子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要心诚。如果你和他们玩弯弯绕,最终吃亏的可能就会是你自已了,因为他们很可能领会不了你的意图,甚至于还会好心办错事。
苏石的真诚与坦白,尤其是讲到了自已的出身,母亲在千奇庄天天以泪洗面的时候,福康公主动容了,她双眼通红的这便向着赵曦说道:“曦哥儿,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你都要帮忙。”
“柔姐姐放心,苏哥哥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一定会去找父王说的。”小头不断的点着,似是很坚定的模样。但跟着就破功了,就见他看向苏石道:“苏哥哥,可是我要怎么向父王提这件事情呢?就算是我说了,他能同意吗?”
“会的。你只要记住一点,有什么说什么,我怎么和你说的,你就怎么和你的父王说。另外还要加上一句,知已知彼。”苏石和蔼般的笑着,一幅胜券在握的模样。
苏石对皇子与公主真诚了,也就没有打算骗仁宗赵祯。怕是他也知晓,有些事情骗是骗不过的,那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好了,这样或许还会得到赵祯的好感。
是的,苏石没有瞒赵祯的意思,是因为他比别人看的更为清楚。
打压其它的赵氏一脉,这的确对于稳固皇权有着不小的作用。但打压也是分一个度,分人的。
如果说其它的赵氏太过强大,不打压就可能会威胁到自已,这种打压自然是需要的。
可是反过来,如果这个赵氏很弱鸡呢?那还有打压的必要吗?
不仅不必要,打压下去也会落一个不能容人的评语。
即然赵祯都给自已这么一个“残废”赐个六品官,显然他这一脉的赵氏在他眼中,至少是不强大的。不然谁又会做加强对手实力的举动来?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苏石这才决定实话实说,他赌的就是赵祯会同意把赵从贽给调回到京城,以彰显他的大度和容人之量。
至于其它的相公不提这件事情,或许是他们不敢,又或许是他们不想找麻烦,还或许是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看明白赵祯的想法。
话再说回来,就算是苏石看错了,赌错了,那又有何妨,大不了就是被官家叫人斥责自已一顿,不给自已升官罢了,总不能把自已这个六品散官也给收回去吧?
若是那样的话,赵祯就真的是没有丁点的胸怀,也就配不上他这个“仁”宗的称号了。
反正苏石也没有升官的打算,也就不怕仁宗所谓的生气了。即然最坏的后果自已都可以接受,那为什么不赌上一把呢?
赢了,自然可以收获赵从贽的感谢,对于以后他们承认母亲的回归是大有好处。而就算是不成,于已也没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
苏石走了,走之前还拍了拍赵曦那有些稚嫩的肩膀,一句“我相信你”,便是不知道给了赵曦多大的鼓励。
孩子被人认同了,那种感觉之美妙,让赵曦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做成这件事情。
“曦哥儿,你先去,如果不行的话,我们一起去磨父王,父王对我们很好的,到时候我们只要天天去,事情就一定会成。”赵徽柔握着粉嫩的小拳高高举起,给赵曦打着气。
“嗯,我们一定可以的,我们不能让苏哥哥失望。”赵曦的小脸上写满了坚定,然后便毅然而然的迈着大步出了昭仁宫向着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院子中留下了一脸期待的赵徽柔,还有一旁站立在那里一脸担心的梁怀吉。
苏石并没有瞒着他与张喜的意思,说事情的时候,也没有斥退他们。发生了什么,自然都被梁怀吉给看在了眼中。
正是因为知道,梁怀吉才心有担忧。他认为这根本就是苏石欺负荆王和公主年少,教他们去犯错误,从而惹怒官家。
只是刚才苏石和赵曦在,他不好说些什么,可是现在,没有了旁人,他也终于开口道:“主子,此事重大,是不是还是先问一问苗贵妃呀?”
“不必,苏哥哥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不用问母妃了。”赵徽柔摇了摇头,很是随意的说着。
或许正是随意,往往说的才是真心话。这一切听在了梁怀吉的耳中,他又一次开始纠结着,是不是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苗贵妃,还有就是公主殿下对苏石的心思要不要也一并告知呢?
如果他这样做了,苏石自然是要倒霉的,怕是以后想要进宫来都会成为很困难的事情。但同样,做为告密者的自已,一定也是留不下来了,如果让赵徽柔知晓事情是他说的,那自已这一生就完了。
告密就是两败俱伤,梁怀吉在心里做了一番的斗争之后,终于还是决定隐忍下来。他现在只是希望,随着公主的年纪越来越长,心智也越发的成熟之后,她就不会那么依赖苏石了吧。
......
紫宸殿。
赵曦来给赵祯请安,随后就把刚才苏石对他的那一套说词全数讲了一遍。
最初赵祯还是一边听一边批着奏书,可是很快笔就停了下来,整个人也变得专注了起来。
没有人打断赵曦的话,任由他一直说了半刻钟的时间之后,赵曦这才说完,最后想了想后又道:“对了,通直郎还说了,知已知彼。”
即便是在说出最后四字的时候,赵曦其实也是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的。
但是赵祯明白。
这四个字分明就是说应该让赵曦早些了解一些赵氏的历史,和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样以后当赵曦开始承载起整个国家的责任时,也就知道要如何对待其它的赵氏族人了。
正是因为赵祯明白,他才没有马上下决定,而是笑看向着儿子赵曦说道:“好,事情爹都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父王,什么时候给儿回信呢?”赵曦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一脸认真的问着。
“哈哈,很快,会很快的。”赵祯被儿子这幅认真的样子给逗笑了,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
父王笑了,落在赵曦眼中,他认为这是好事情,当下也就心满意足的离开。直到他的身影彻底的消失在了紫宸殿后,赵祯这才收起了笑容,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苏石没有猜错,对赵惟能的后人,赵祯早已经看透,尤其是赵从古的无能,他更是一早就看在了眼中。
即是无能,便是没有威胁,赵祯自然不会打压他们,因为没有必要。
还是因为没有威胁,对这一脉赵祯就根本没有在意,以至于他都忘记了赵从贽在外的事情。现在被苏石借赵曦之口给提出来时,他就决定,把此人调回来了。
此举可以为自已博一个好名声,至少一个胸襟广阔是跑不了了,这样的事情赵祯当然愿意去做。
但他不会马上去做。怎么的,你苏石这边一提出来,我就要马上同意,那岂不是要被你看轻了,岂不是会给你一种你很重要的感觉吗?
这就是帝王心思,有些事情即便是有了决定,但也只是会在心中有决定,而不是马上实施,他必须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有时候甚至为了打压臣子,彰显自已的威严,有些皇帝宁可先做一个错误的决定,走一些弯路之后在给纠正回来。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赵祯已然有了决定,只是并不急于下旨而已。他还要等上几天,等到苏石着急了,等到他认为事情可能没有希望的时候他在表示同意,如此一来,这个帝王心思自然就会给人一种你根本猜之不到、猜之不透的想法。
赵祯是有了决定,但赵曦与赵徽柔不知道呀,等到第二天,父王那里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的时候,赵曦便在下了学堂之后又去了一趟紫宸殿。
接着就是第三天、第四天,天天不拉的在请安的时候,赵曦都会问上一次。
赵祯的每一次回答都是要好好考虑考虑,即不说行,也没有说不行。事情就这样一吊就是七天。
七天,每天赵曦都会让张喜出宫通知苏石,说父王还在考虑,还要在等一等。而当七天过去之后,便是连苏石都不得不怀疑,他自已是不是想错了。
按说就算是赵从贽从温州回到了京城,也是不可能给予重任的。说白了,这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小到根本不需要与那些朝堂相公们商量,赵祯就可以一言而决。
可为何还要考虑呢?
他在考虑什么呢?
是不是自已真的想错了,赵祯并没有要放赵从贽回到京城之意,所以一直在敷衍着赵曦呢?
若真是如此的话,一次两次还好,总这样问下去,真惹恼了皇帝,便是赵曦那里多少也要吃点苦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