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等待录取通知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高考到大学报到, 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对杨宁馨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挣钱好机会。
“爸爸,妈妈,我想要去一趟广州, 进些货回来卖, 否则闲着也就闲着, 大把的时间都浪费了。”
然而杨树生和廖小梅都不赞成她再南下广州。
“现在你三婶开服装店了, 你再去广州进衣裳回来卖, 那不是在和她抢生意吗?再说现在县城里开服装店的也挺多, 你进了衣裳回来也不一定能很快就卖掉,夏天蚊子多, 每天晚上推着出去, 回来一身疙瘩,多不合算。”
“我不一定要卖服装啊。”
杨宁馨啼笑皆非, 难道她能做的生意就只有卖衣服了吗?
“那你要干什么?”廖小梅很好奇:“广州不是只有衣服卖吗?”
在廖小梅看来, 广州应该是一个到处有衣裳卖的地方, 除了衣裳,她还真想不出来有些什么别的东西还能用来做生意。
“妈妈, 广州卖的东西可多了,您可别把广州想成是咱们这个小县城, 改明儿我带你去瞅瞅就知道了。”
听着杨宁馨这么一说, 廖小梅来了兴致:“那你带妈妈去瞧瞧, 进的货妈妈给你扛回来。”
杨宁馨笑了笑:“好呀好呀,妈妈,咱们一起去吧,不过去之前我得把咱们的小饭店给收拾一下。”
廖小梅有些迷惑不解,不知道杨宁馨说这话的意思。
“收拾一下?咋收拾哩?”
“我得请爷爷过来瞧瞧,他在行。”杨宁馨朝廖小梅眨眨眼:“妈妈,你就只管等着看吧。”
杨国平听到宝贝孙女请他帮忙,非常高兴:“小六,你要爷爷干啥,只管说!”
“爷爷,我想到墙上装几条木板,像书柜那样的,配上玻璃,做个墙上挂着的柜子,您看能不能做出来?”
杨宁馨这次准备倒卖的是磁带。
磁带在这个年代来说真是个金贵玩意,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人会买磁带,除了那些玩流行音乐的小年轻。
然而这一批人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这个跟风的年代,还真有不少的人想要成为标新立异的时髦一族,他们烫着爆炸头,穿着阔脚裤,手里提着双卡录音机,身上背着各种乐器,手拉风气、小号、吉他甚至还有萨克斯风。
每当他们走过街头,双卡录音机里放出的歌声肆无忌惮,好像有什么东西钻进了过路人的心坎。
是的,那些被称作靡靡之音的东西,就如一缕春风,渐渐的融化了人们本来坚硬的心。
上次去广州,杨宁馨看到了服装批发市场的角落里,有几个不起眼的摊位,并没有什么人围着他们问价格,因为他们卖的并不是衣裳,而是另外一种还未在中国兴起的流行物品——那就是磁带。
邓丽君的歌已经开始在中国流行,那些欧美的金曲也渐渐引入了中国,中国自己的一些明星,比如说朱明瑛、程琳和李谷一等等,也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各大城市非常着名。
为什么说是各大城市?主要是物质的局限性。
歌星的歌曲流行,必须要有媒介物,然而像X县这样的十八线小城,没有多少人家能购买录音机,所以没法接触到这些新生代的东西,磁带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
然而时代是变化的,渐渐的,结婚要求的三大件里头,录音机取代了手表,成了电器销售里的明星,在最近两年里,X县买录音机的人越来越多,杨宁馨经常看到年轻男女提着录音机昂首挺胸的走在X县的大街上。
只有录音机秘没有磁带怎么行呢?她要为X县的年轻男女送去精神食粮!
虽然挣钱是她的主要目的,可是传播正能量的精神文化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她要为推动时代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跟杨国平比划了一阵子,他终于明白了孙女的意思,她是想要做个小柜子。
只不过这个小柜子竟然准备钉牢在墙上,而且不用多宽。
“爷爷,最多二十厘米宽,应该墙壁能吃得住这个重量吧?”
杨国平愣了愣:“二十厘米宽?小六,这也太窄了吧?不如做个大柜子,能放很多东西哪,这样实用。”
“不用不用,爷爷,我只是想随便搁点东西放在饭店里头卖,不能占太大的地方,做个大柜子太呆板,放哪里都不好看,不如做个小小的壁挂式柜子,二十厘米宽就够了。”
听着孙女坚持只要这么大,杨国平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思,回家和杨树生说了下,让他去木材公司买几块上好的木料来,自己在家里开始给杨宁馨做壁挂柜子。
王月芽打下手,帮着他弹墨线,两个人拉着锯子锯木料,吭哟吭哟的弄得挺起劲。
木材公司的职工路过,看着两个老人在家门口摆弄木材,热心的不免过来帮着刨木板,刨花一堆堆的落在地上,有一种雨后清新的香味。
没两天,柜子就做好了,杨国平喊了杨土生过来,让他去把这个小巧的柜子给帮忙装到饭店里头。对于学过木工又会泥工的杨土生来说,这是小菜一碟,一只手拎着小柜子,一只手拿了工具袋,跑到饭店里头,叮叮咚咚弄了一阵子,就把柜子给安上去了。
“小六你还真是会想,怎么想出来把柜子安到墙上的?”
装好柜子以后,退了两步看了看,饭店一点没受影响,柜子装到那里还挺美观的,看上去似乎多了个书架,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我就想着不占用饭店的空间,以后我念书去了,不做这买卖了,我妈妈也可以拿着柜子放点杂七杂八的东西,挺实用。”
杨宁馨笑眯眯的看了看那个柜子,虽然没用油漆,可这木料的颜色真是新鲜,看上去比那些油漆过的更好看——这个年代的油漆根本就不是前世的那一种,颜色没几种,调得很厚重,漆到木材上边,就想一个女人搽了厚厚的一层粉,有些地方还高低不平没搽得匀称,还不如这一种luo装的,没有油漆糊在上边,挺小清新的。
柜子装好以后,杨宁馨带着廖小梅去了广州。
廖小梅是第一次出远门,什么都新鲜,一路上不住的问这问那,就如一个四五岁的孩童,杨宁馨耐心的给她详细解释,看上去两个人的身份似乎已经颠倒过来,杨宁馨是母亲,廖小梅是女儿。
到了广州,杨宁馨带着廖小梅四处转了转,廖小梅最关注的就是饭店。
可能是入了这一行,对这些东西就格外关注一些,看着立在街道两旁那种特别高档的大饭店,廖小梅就惊奇得睁大了眼睛:“小六,小六,你看这门面,好宽,起码有咱们家的四五倍宽吧,为啥用玻璃镜子当墙?都能看到里边的人呐。”
“妈妈,现在流行这样装修呀,以后你到X县也开个这样的大饭店,里边的大厅一次能摆上四五十桌酒席,要是都坐满了,场面热闹得很。”
“四五十桌酒席!”廖小梅不敢相信的叫出了声:“不可能,哪会有个那么大的场子?再说我带着小燕和二妮也忙不过来啊!”
杨宁馨捂着嘴笑:“妈妈,要是能开那么大的饭店,你至少得请上四五十个帮手才行。”
厨房里要有厨师和打下手的,择菜洗碗的也会要有好几个,大厅里的服务员,保洁人员,这么算起来,没有几十个,一家大饭店的服务肯定周转不过来。
“四五十个帮手……”廖小梅喃喃自语:“到时候名字都会叫不上来!”
“到了那个时候,您自然就会叫得出名字来了。”杨宁馨拉着廖小梅的手朝饭店里走:“要不要去试试广州的大饭店?”
廖小梅不由自主跟着她走了进去,刚刚坐下,就有服务员笑容满面的走过来,每人倒了一杯茶,然后拿了菜单给她们看:“二位看看要点些什么?”
杨宁馨草草看了一眼,这家饭菜可真是够贵的,好在她们只有两个人,再贵也花不了多少钱,她冲着服务员笑了笑:“你们家的招牌菜有哪些?”
服务员一口气推荐了四五个,特色湘西柴火腊肉赫然其中。
杨宁馨笑了起来,这应该是她取的菜名吧,竟然在广州流行起来了?看了看菜谱,上边的标价是八元。
“好,就来这个吧。”杨宁馨点了点头:“再来个小菜。”
翻看了下,小菜两块钱一份,她点了个香菇菜心,把菜谱交还给了服务员:“这两个菜够了。”
服务员微笑着把菜谱抱在怀里,转身离开。
“小六,咱们快些走吧。”
廖小梅拉了拉杨宁馨:“和老板娘去说一句,就说咱们有急事,不用炒菜了,赶紧走!”
“妈妈,怎么了?”杨宁馨看着廖小梅跟热锅上的蚂蚁,额头上有汗珠子一滴滴落下来,不由得好笑:“咱们能有啥急事啊?”
“你瞧瞧,瞧瞧,这饭菜要十块钱哩!”廖小梅很着急,这不是抢钱吗?腊肉以前在X县卖一块多钱一斤,最近就算涨了点价,最多不过两块吧,可她这一盘子菜就要收八块,能给她们四斤腊肉吃吗?明显不可能啊,能炒半斤都顶天了!
廖小梅觉得肉疼,这也太浪费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杨宁馨笑了起来,看到廖小梅那焦急的神情,她觉得挺有意思。
“妈妈,没事,才十块钱,咱们也不是每餐都吃这么贵的菜,偶尔一次又不是吃不起。”杨宁馨抓住廖小梅的手,试图让她镇定下来:“咱们不是带了三百多块钱在身上吗,够咱们吃的。”
“可这也太贵了。”
廖小梅不满意的嘟囔着,看了看周围,吃饭的人不少,整个大厅里的桌子差不多坐了一大半。
“这么贵的菜,还有这么多人跑过来吃,这是他们钱太多了吗?”
她有些想不通,为啥这家饭店生意竟然还不错,难道那些人都不觉得这里的东西定价太高了吗?
“妈妈,你看看这家饭店,再想想咱们家的饭店,这整体环境来说是不是有差距?”
廖小梅点了点头:“咱们家的店子肯定比不上这家了。”
“妈妈,有些人并不在乎饭菜价格,他们要的就是一种吃饭的感觉,而且还要有身份的体现。大家都知道这家饭店高档,能在这里吃饭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所以不少人喜欢到这里来吃饭,就是想要找一种认同感,会被人捧着虚荣心膨胀。”
“可是……这是实打实的出了钱啊,他不心疼吗?”廖小梅依旧想不通。
“妈妈,你放心吧,能来这里吃饭的,都是不差钱的,他不需要考虑钱。国家政策好,改革开放以来,咱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咱们县城以后肯定也会有一批不差钱,需要到大饭店里吃饭来衬托他身份的人,到时候咱们家把那个小饭店给关了,去找个地段好,场面大的铺面,开一家大饭店,聘请一些厨艺好的师傅,您就只用管着进货收钱就行了。”
“小六,你可真会说。”
杨宁馨给廖小梅构思了一幅宏伟蓝图,廖小梅似乎看到了窗明几净的饭店,里边有穿着整洁的服务员在来回穿梭,厨房里热气腾腾,蒸锅里一笼笼肥白的馒头。
“好,以后咱们开一家大饭店。”
忽然间,廖小梅来了雄心壮志,笃定的点着头:“妈妈一定要给你多挣点钱。”
她没能给杨树生生下一男半女,现在只能指望着小六了。
上门女婿可不容易找,家里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家不一定会想上门,为了小六的幸福,为了杨家的姓氏传承,她一定要好好挣钱,弥补她没有生育的过失。
饭菜很快端了上来,廖小梅用筷子扒了扒上边的配菜,大蒜叶子辣椒被扒开以后,碟子里就剩下最多十来片腊肉。
“啧啧,啧啧……”廖小梅看着那几片腊肉,心疼得不行:“这也就二三两吧,收这么贵,这不是在抢钱吗?”
“妈妈,都已经坐在这里了,就不怕被抢钱。”杨宁馨笑着安慰她:“以后你回X县开一间大饭店,你也去抢钱。”
“我才不这么抢哩,多丢人,别人看了这菜会说我黑心。”廖小梅夹了一块腊肉在嘴里嚼了嚼:“倒是挺香的,可也值不了这么多钱。”
杨宁馨低头扒了一口饭,微微一笑。
廖小梅现在的想法倒是好,等着她真开大饭店了,这菜的价格可不是由她说了算。
房租、装修费用、工商税务、厨师服务员的工资,这些都是在成本里边的,还没有端出一个菜,这些就要预算好,然后菜的成本,油盐调味料煤气这些都还得算好,最后把自己挣的利润也要累加到上边去,这菜的价格最后定下来的时候,肯定会超出廖小梅的想象。
母女俩有滋有味的吃了她们人生里最贵的一顿饭菜,廖小梅把配料都吃掉了:“这么贵,不全吃了可对不住咱们出的那十块钱。”
看着溜光的碟子,杨宁馨无可奈何,要是遇到前世提倡光盘行动的时候,面前这个碟子完全可以拿出做示范了。
打着饱嗝朝饭店门口走去,站在那里的迎宾小姐露出了甜美的笑容:“两位慢走。”
廖小梅嘿嘿的笑:“闺女,甭客气,你就别送了。”
迎宾小姐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杨宁馨站在旁边听着廖小梅说话,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闺女,你倒是挺热情的,要是饭菜能再便宜一点就好了,”廖小梅惋惜的看了那位迎宾小姐一眼:“老板是你爹还是你娘?回头跟他们说上一声啊,菜挺好吃,就是贵了,得降价,降了价吃的人就多了。”
迎宾小姐张大了嘴巴,看着廖小梅施施然的朝外边走了出去。
“这闺女生得俊。”
廖小梅走出了饭店大门,回头看了那个穿着红色旗袍的迎宾小姐,又摇了摇头:“就是粉打得太厚了,脸上那些胭脂红得跟猴子屁股一样。”
杨宁馨拉着廖小梅朝前边走,走出十来步,她才松了手,捧着肚子笑起来:“哎呀呀,妈妈,你可以去学着表演小品了,太好笑了。”
廖小梅有些莫名其妙:“咋的了?”
“门口那个女的,是饭店里的迎宾小姐,接着客人进去,把客人送出来,她平常啥事都不用干,到了饭点就站在门口,这是她的工作。”杨宁馨看了一眼廖小梅,她这会儿脸上全是茫然的表情:“以后要是我们家开这种大饭店,肯定也要请两个长得漂亮的站在门口,欢迎宾客。”
“我们进来的时候,好像没见到唉!”廖小梅站在那里想了想:“也不算很漂亮啊,跟我的小六比,简直是相差太远。”
“妈妈!”杨宁馨抱住了廖小梅的胳膊,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带了滤镜,全是各种各样的好,就没有不好的地方。
两个人在广州街上转了几个小时,这才去了服装批发市场,左拐右拐找到了那几个卖磁带的摊位,三轮车上摆着一盒盒老式的磁带,上边的塑料纸包着,就想烟盒的包装一样,只不过这个包装更粗糙。
杨宁馨走到一辆三轮车旁边,随手拿起一盒磁带,那个摊主就吆喝起来:“小姑娘有眼力,这盒磁带广州没几家摊子上有卖!”
啥磁带,竟然没有卖?杨宁馨举起那盒磁带看了下,里边那张彩色的纸印刷很粗糙,一看就是自己翻录出来的造假产品,纸张是深绿的底色,上头两个大字有些模糊。
乡恋?
纸张上还有一个看上去眼熟的美女头像,仔细看了看,下边有三个小字:李谷一。
李谷一的歌曲都很好听的,《难忘今宵》更是每一年春晚的压轴节目,没想到这时候的李谷一老师竟然是这样漂亮,杨宁馨拿着磁带看了又看,有些好奇:“为什么这磁带没有人卖啊?”
“你不知道?”摊主很惊奇的看着她,压低了声音:“这首歌被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禁播了,我们也只敢偷偷的卖!”
禁播?杨宁馨更惊诧了,这首歌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禁播?她来了兴致,冲着摊主笑了笑:“我这次是来进货的,要拿一批回去。”
“好啊好啊!”摊主开心的笑了起来,露出了一口黄黄的牙齿:“你买十盒以上,我给你三折的折扣。”
“我要拿货可不止十盒,至少二三十盒,你还得给我优惠一点。”
到这边进过几次货,杨宁馨已经明白这里头的水路,不紧不慢的跟这摊主砍价:“两折,不能给再多。”
这磁带的利润空间太大了,塑料制品不值钱,可翻录了一些流行歌曲以后那就能当做热销产品甩卖了。要是一盒磁带开价两块,它的成本有可能只有两毛,要是拿到两折的折扣价格,这摊主还能挣四毛一盒呢。
“啊呀呀,小姑娘你咋这么厉害!你得看看货啊!我这些货都是正版货,进过来很贵的,哪里能给你这么大的折扣?”摊主一个劲的摇着脑袋:“不好意思啊,不能卖啊。”
“正版?”杨宁馨指了指那盒磁带:“这叫正版?印刷这样模糊,包装也不精致,我拿回去都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哩。”
摊主尴尬的笑了笑,没想到这小姑娘鬼精鬼灵的,想蒙她都没辙。
“别看盒子包装不咋样,里头的歌好听!”摊主指着杨宁馨手里拿着的那盒磁带,说得唾沫横飞:“单单就是这一支歌,乡恋,你到广州逛一圈,看看能找到几家有这首歌的?我可不是吹牛,这都是从香港那边过来的水货!”
“大叔,你也别吹,你拿录音机放了给我听听看,要真有这首歌,我至少拿二十盒!”
“放给你听?”摊主看了看周围,摇了摇头:“不成,禁播的哩!”
“你不放出歌来,我怎么知道你这磁带里有没有这首歌?别只是印在上边,骗着我买了磁带,回家放到录音机里就没声音了!”
摊主为难的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咬了咬牙:“成,我放给你听,只不过声音会放低,你把耳朵贴到喇叭上头听吧。”
这样小心翼翼,让杨宁馨更好奇了。
店主把一盒磁带拆封,放到了收录机里,杨宁馨站到他身边,将耳朵贴到了喇叭上。
极细微的歌声在喧嚣的服装市场响起。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然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
音乐的旋律有些熟悉,前世自己应该听到过这歌曲,挺好听的,李谷一老师的歌声也很甜美,听着很舒服。杨宁馨目瞪口呆,这歌曲是禁歌?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为什么被禁播了?很好听啊!”
摊主压低了声音:“听说有专家说这首歌是靡靡之音,资产阶级思想腐化堕落,不能让它流传,否则中国人民的思想会被腐蚀!”
杨宁馨耸了耸肩,不是改革开放了吗?为啥还有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
第二百七十七章
在各个摊位上转了一圈,最后杨宁馨一共进了三百多盒磁带。
钱不多,才花了一百多块钱,东西也不重,不用喊三轮车,和廖小梅每人提了编织袋一个提手,轻而易举就上了火车。
“小六,买这么多,能卖得掉不?”
廖小梅有些担忧,虽然说一百多块钱不算很多——廖小梅生意越做越好,一百多块在她眼里只是小钱,可毕竟那还是钱,一分钱都不能浪费哟。
“能。”杨宁馨点了点头:“咋就卖不掉呢,咱们县里有十来万人口吧,三百盒磁带都卖不掉,那做哪一行生意都没办法挣钱了。”
别说是X县,就是她摆到一零一厂那边去,肯定很快就能售罄,都不用四五天。
一零一厂有差不多一万职工,年轻人居多,要消耗这三百多盒磁带,那可是绰绰有余。
回到X县,杨宁馨先美滋滋的睡了一觉,火车上的硬座实在难熬,虽然十多个小时不算太长时间,可下车的时候腰酸背痛,似乎被人打了一顿。
睡觉是最好的放松休息,从火车站回家,杨宁馨朝床上一趟,睡了个昏天黑地,睁开眼睛一看,外边已经是灯火朦胧。
“小六,干嘛这么拼。”
下楼吃饭的时候,杨国平和王月芽看到杨宁馨有些发红的眼睛,都有些心疼:“咱们家现在不缺钱,你别这样辛苦!”
那个小邱同学不是答应做上门女婿吗,有个现成的人在这里,和小六是青梅竹马长大的,自家条件也不算差,这事情还能不成?小六真没必要这样着急挣钱,有她爹娘在,轮不到她操心。
“爷爷奶奶,我也是没事情做,总不能呆在家里吃闲饭啊。”
杨宁馨已经计划好了,今晚就骑了自行车去一零一厂卖磁带。
吃过晚饭,问了杨树生要了自行车钥匙,用一个袋子装了几十盒磁带,带上家里给她买的小单卡录音机,杨宁馨朝一零一厂出发了。
在十字路口的路灯下,杨宁馨拿快塑料布朝地上一铺,放上单卡录音机,把一盒邓丽君的磁带放了进去,按下按钮,那柔和动听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单卡录音机功率不大,放出的声音也没多大,只有经过她的小小摊位时才能听到。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万一声音太大了,被附近的那些听到了,保不齐有些思想古板的会跑去厂里的治安处反应,这里有个传播资产阶级靡靡之音的,要立刻把她赶走。
这声音不大不小,路过的人,而且必须是对这音乐敏感的人才会听得到,这样就能自动筛选掉一批不属于顾客范围的路人甲乙丙丁。
邓丽君的声音真是甜美,杨宁馨坐在小板凳上,抱着双膝,认真的听着她的歌曲。
静下心来听,才能感受到歌声里边包含的深情。
“你这是在卖磁带?”
坐在那里还没十分钟,就有人上前来询问。
杨宁馨指了指摊位上竖起的那张硬纸板点了点头:“对,卖磁带,从香港过来的货,有好歌。”
问话的是一个时髦的年轻小伙子,斜背着一部吉他,留了长发,一副文艺范儿。
“香港过来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睁大了眼睛蹲了下来:“真的吗?”
“你自己看看这些磁带就知道了。”杨宁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吹嘘着:“这些磁带质量特别好,里边选的歌曲都是当下最流行的,比如说我现在放的这盒磁带就是邓丽君的专辑何日君再来,里边每一首歌都是金曲。”
年轻人拿着那张包装纸看了好半天,确认了一下曲目,这才开始问价格:“多少钱一盒?”
“新华书店三块钱一盒,我这边只卖两块五。”杨宁馨看了看他:“要是大哥你买三盒以上,那就更便宜,两块一盒。”
“只要两块一盒?”那个年轻人在摊子上摆着的那些样品里挑了许久,挑出了三盒:“就拿这三盒。”
这人真是豪爽啊,可能是音乐爱好者吧。
杨宁馨看了一眼他手里拿着的磁带,一盒是邓丽君专辑,一盒是程琳的《小螺号》,还有一盒是欧美经典吉他金曲。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六块钱到手,挣了四块八毛。
这生意开了张,后边就开始顺利起来,跟风过来看磁带的人慢慢的多了,就算不来买磁带,蹲在旁边蹭歌听的人也挺多,没有多长时间,杨宁馨的小摊被人包围起来,水泄不通。
有人来买磁带,都不用杨宁馨开口回答,摊位旁边已经有热心群众帮着她答复:“两块五一盒,买三盒以上只要两块。”
她挑选的这些磁带都是中国目前当红的歌曲,包括那一首禁播的《乡恋》。
有一个人买了那盒《乡恋》走开没多久,来了不少人都在问有没有《乡恋》那盒磁带卖,甚至有人为了最后一盒开始争执,面红耳赤,差点要动手。
“分明是我先看到的!”
“你先看到有啥用?是我先付的账!”
两个人捏着磁带的盒子,谁也不肯松手,杨宁馨有些担心,瞧他们这手劲儿,会不会把那塑料盒子捏碎。
“两位,两位,别激动!”
杨宁馨只好大声吆喝来摆平这事情:“我家里还有呢,要是这位大哥您也想买《乡恋》这盒磁带,明天你去县城民主路的梅梅饭店,那里有卖。”
“梅梅饭店?”那个迟一步付款的人疑惑的看着杨宁馨:“你可别骗我!”
“我咋能骗你呢,那是我们家的饭店,我把磁带放在那里卖哩。今晚上过来就是想来给自己的店子做个小小宣传的!”杨宁馨笑着指了指那张硬纸板:“我上边都写了地址呐,您瞧瞧,民主路梅梅饭店。”
“哦,原来是这样。”那人松开手:“明天我去店子里买,你可得给我留一盒,记住,一定要给我留《乡恋》那一盒啊。”
“保证少不了你的!”杨宁馨甜甜的笑着:“要不是我给您写张纸条吧,免得我不在的时候店里人不知道,不肯卖给你。”
“行行行,这才是做事比较扎实。”那人满意的点了点头:“那你快给我写张条子。”
杨宁馨拿出身边的小本子,飞快的写了两行字,把那张纸撕了下来递给他:“大哥你收好啊,凭着纸条来买磁带。”
“小姑娘的字写得挺好的。”那个年轻人看了看纸条,满意的走了。
没想到磁带竟然也是紧俏物品,还要写条子购买了,杨宁馨看着面前渐渐减少的磁带盒子,开心的笑了起来。
第一个晚上卖磁带,只呆了两个小时不到,就把那几十盒磁带给卖空了,还顺便给自家的饭店做了下宣传,杨宁馨骑着车开开心心的回到了木材公司职工宿舍。
看到她回家,杨国平和王月芽这才放心:“啊呀呀,总算是回来了,我和你爷爷都很担心哩。”
“爷爷,奶奶,我都是大人了!”杨宁馨比划了下自己的身高:“瞧,我都不比奶奶矮了呢!下半年我都要到外地去念大学了,你们还老是把我当小孩子看。”
“在我们面前你就是个小娃娃!”王月芽笑眯眯的摸了下杨宁馨的脑袋:“全部卖掉了?”
“嗯,卖光了,挣了一百来块钱。”
“这么多!”王月芽眼睛都直了:“你娘那饭店,一天也就挣几十块钱吧。”
廖小梅的饭店生意挺不错,虽然这时候县城里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到外边吃饭的习惯,可因为手艺好,还是能吸引一些客人光顾。原先只做早点的时候,一天能挣七八块,好的时候能挣上十来块,可是因为没有店铺,刮风下雨的就不好出摊,一个月能挣两三百就算是好收入了。
而现在有了个门面,又请了人手帮忙,一日三餐都开门做生意,挣的自然就多了,廖小梅算了算,平均每天差不多有三十来块,生意再差,一天也有十五六块,好的时候能上四十多,她是越干越有劲头。
只不过这挣钱的速度,在杨宁馨突击卖磁带面前,又显得有些慢了。
听到杨宁馨说一个晚上就挣了百来块,杨国平和王月芽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才出去多长时间哩,怎么就挣了这么多?
“还是咱们小六聪明能干!大人都比不上你!”杨国平咧着嘴笑,有这么懂事又聪明的孙女,他可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爷爷奶奶,我不过是做了个偏门生意而已。”杨宁馨笑着摇头:“可不会每天都有这生意的,要是县城有人跟风也卖这个,肯定我也只能降价卖,就挣不了这么多了。这个挣钱啊,就是要趁早,等着大家都开始做再跟风,那就晚了。”
“老头子,咱们可不能告诉别人小六卖这个挣了钱,得闭紧嘴巴,知道不?”
王月芽赶紧表态:“小六,你放心,爷爷奶奶不会说出去的。”
“是的是的,我们保证不说,你好好挣钱。”
杨宁馨笑了笑,王月芽和杨国平真是可爱。
目前磁带买卖被新华书店控制,还没有人想到过要做这个买卖,可是等到有人带头卖这个,肯定县城里马上又会出现新的贩卖磁带的摊位。
毕竟这些买卖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朝广州那边找批发市场,自己又能把握住歌曲的流行趋势,那就很容易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