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孔颖达狼狈而逃
静。
现场鸦雀无声。
没办法,李恪的这些诗,每一首都能流传千古。
这么高质量的诗,人家张口就来。而且一来就给你来一堆。就问你服不服?
孔颖达瞪大眼睛看着李恪。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傻憨憨竟然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
就他说出来的这些诗,质量之高,每一首都不是他孔颖达能写得出来的。
然而,人家却像大白菜一样,张口就来。
孔颖达嘴角抽搐,我就不信了,你这个傻憨憨这么厉害。
孔颖达道:“中秋快到了,你给我写一首关于中秋的诗看看。”
“哈哈……”
李恪忍不住笑了,这家伙是来捧哏的吗?如果是写其他的诗,还真有一点难度。虽然前世什么诗都有,可是也要李恪记住才行呢!
你不是春啊就是秋的,这种诗后世之人,谁不记得几首啊,这不是来送逼的吗?
李恪张口吟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去。
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头皮发麻。
这一首诗对于他们的杀伤力太大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太棒了。就这一句,就足以让李恪成为千古大诗人。
李恪知道,今天如果不给他来一点狠的,这孔颖达不知道要在这里纠缠多久呢!
李恪背着手,45度看天,缓缓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哐当。
这一刻,所有人都呆住了。
头皮阵阵发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天啊!
以后,谁要是敢说蜀王殿下是傻憨憨。我特么的跟他拼命。
服了,真的是服了。
孔颖达身后带来的那些读书人,一个个悄悄的跑到了李恪的身后。
是的,以后他们再也不去国子监了,他们要来东山书院。
有这样的一位大才先生教他们,他们不学。他们跑去跟一个糟老头子学,又不是有病。
突然,孔颖达后知后觉的发现,他身后已经没有人了。
只剩他和房玄龄孤零零的站在那里,面对着对面这千军万马。
嘎……
房玄龄都觉得尴尬了。
孔颖达愤怒了,冲着他带来的那些读书人怒道:“你们干什么?给我回来。”
这一下,那些读书人躲得更后面了。
刚才被抽了一耳光那家伙站出来说道:“对不起了,孔先生,蜀王殿下大才,我们想要跟着他学习。还望孔先生成全。”
一帮胆大的读书人站出来,异口同声的说道:“望孔先生成全。”
“你……”
“你们……”
孔颖达指着他们,差点没被气死。
他今天带他们过来,是为了壮声势的,毕竟他知道李渊在这里。
没想到,打着打着,全都叛变了。
这一下,真的太尴尬了。
孔颖达不敢站在这里了,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转身上了轿子,直接走了。
在这里多停留一分钟,他都觉得难受到死。
这有点像坤哥对上郎哥,说人家的东西没品质,说人家不行。
结果被人家啪啪打脸,太尴尬了。要不是靠着脸皮够厚,以后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孔颖达一路狼狈的逃回了国子监,看着那三三两两的学生,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怎么整?国子监没人了。
最可气的是,李恪根本就不手下留情。
孔颖达带来了那么多读书人,他却是来者不拒。
没办法,他太缺人才了。
既然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那就干脆全部拿下,多多益善。
在这个年代,师徒名分,亲如父子。
李恪相信,以他的手段,他能把这些人全部变成他最忠诚的粉丝。
孔颖达想了又想,一晚上睡不着觉。
第2天,他还是决定要去找李世民解决这件事情。
没办法,国子监没人读书,这实在是不行。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情太丢脸,他没敢在朝会上说。于是,他等下了朝,这才偷偷的跑去找李世民。
而此时,李世民正在亲自接待高句丽使者渊盖苏文和新罗使者金胜曼。
陪同他的,有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有魏征三人。
渊盖苏文是一个非常嚣张残暴的家伙。
历史上,这个家伙最终杀了他们的高句丽王,扶起了一个傀儡。权倾朝野。
而金胜曼,却是只有16岁的一个大美女。历史上,她最终接替了她堂姐姐的位置,当上了新罗王。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也就是今年,她的堂姐姐金德曼刚刚登基。朝堂不稳。邻国高句丽蠢蠢欲动。
新罗一直是大唐的附属国,于是就派她过来大唐请求庇护。
高句丽那边收到了风声。立马做出了反应,于是就派出渊盖苏文过来,目的当然是想搅和她的好事。
于是,两拨人前后脚来到了长安。李世民也就一起接见了他们。
金胜曼想要见一次李世民不容易。不得已之下,只能说出了他的想法。
渊盖苏文立马从中搅和,表示他们高句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是新罗人对他们挑衅,两国的关系才搞得如此紧张的。
更表示,如果大唐不管这件事情,他们高句丽也愿意当大唐的附属国。
这就有些尴尬了。
整得李世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进来,跪下行礼,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国子监祭酒孔先生门外求见。”
李世民顿时大乐。
“好,快宣。”
“陛下,你可要为我做主啊,这件事情你真不能不管了。”
孔颖达一进来,就给李世民跪下了。
没办法,他这个国子监祭酒都快当不下去了。
李世民有耳目,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
李世民无奈的说道:“冲远啊,你身为国子监祭酒,却管不住你国子监的学生,你这样,让朕很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