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汐气的不想和何述景说话。
昨天确实是他太过于孟浪了。林雨汐生气也是应该的。他以前没觉得自己自控力差,但是昨天的确没忍住。
因为身体不方便,所以他们两个在酒店待到晚上才离开。
晚上回到公寓,林雨汐换了平时的家居服,然后在沙发上坐下。低头摆弄着手机,并不想搭理何述景。
何述景在厨房里洗了盘草莓,然后端出来放到林雨汐的面前,“吃草莓吧,很甜的。”他拿了一颗递到林雨汐的唇边。
林雨汐愤愤然咬了一口,就是真打算去咬何述景的手。幸亏何述景松手松的快,不然肯定被她咬到。
林雨汐嚼着草莓,“我以后再也不信你的话。”
“……我错了,真错了,大错特错。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呗。”何述景用特别无辜的眼神看着她,可怜巴巴的样子。
林雨汐瞥了他一眼,冷哼:“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何述景:“……”哎呦他的小祖宗啊,这得怎么哄嘛。
何述景又递了一个草莓过去,“平时说话还是很靠谱的。就只是在床上的时候……”
何述景的话戛然而止。
林雨汐的眼神凝视着他,特别有压迫感。
何述景立刻认怂:“我错了,你让我跪搓衣板?跪遥控器?跪键盘?还是跪榴莲?”
林雨汐伸手把他手上的草莓盘子抢过来,“懒得理你。”
她吃着草莓,心里的气散了不少。
林雨汐突然想到一件事,“你接下来很忙吗?十一月底的时候。”
何述景想了想,“没什么事,我的工作都定在明年了。”
“我想十一月底回老家,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去?”林雨汐看着他。
何述景丝毫不犹豫,点头:“当然。”
“十一月底的时候我家那边超级冷的。可能已经下雪了。”林雨汐拿了颗草莓塞进嘴里,“你记得带厚衣服。”
“好。”无论林雨汐说什么,他都答应。
林雨汐见他这么顺着自己,也不想太任性,“我这次不和你计较,你最好别有下一次。”
何述景笑起来,眸中星光乍现,“嗯。”谁知道下次是什么情况,下次再说下次的事吧。
林雨汐把盘子塞进他手里,“不吃了。”她又拿起手机,回复姜可乐的消息。她上次答应了有空去找姜可乐玩,反正这几天也没事,她去优文编辑部一趟也好。顺便看看张之凡和蒋莉莉是个什么情况。
林雨汐打算后天过去,她今天身体挺不方便的,估计明天也不太方便,还是后天再出门吧。
要怪就怪何述景,非得故意折腾她。
——
一只社畜的日常就是,早起上班打卡,经常熬夜加班。
姜可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之前工作是充满活力的,不过从蒋莉莉和张之凡关系不对劲开始,工作就变得有些“坎坷”了。
蒋莉莉穿着风衣踩着高跟鞋,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今天的妆容特别好看。
姜可乐默默转开目光,预测今个儿蒋莉莉又要和帅弟弟出去。
最近这阵子,蒋莉莉换了差不多三个帅弟弟,各个都告吹了。也不晓得是个啥子情况。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张之凡最近也黄了三场相亲。
两个人就像是互相攀比着似的,结果现在还都单着,谁也没有对象。
“早啊,可乐。”蒋莉莉拉开椅子,和姜可乐打招呼。
姜可乐笑着回应:“早,莉莉姐。”
没几分钟,张之凡就像一阵风似的来了,嘴里还叼着面包,急匆匆进了办公室。招呼也没打一声。
姜可乐听见蒋莉莉冷笑的一声。她伸手搓了搓自己的胳膊,然后默默打开电脑准备开工。
中午的时候,林雨汐来了。
姜可乐激动地都快要跳起来,“林子!”
林雨汐抬起手,手上拎着不少吃的,都是她特地给姜可乐买的。
“哇塞!”姜可乐把袋子拎过来,然后凑近林雨汐身边,用自己的肩膀轻轻撞了林雨汐一下,“爱死你了!”袋子里面装的全都是零食。
林雨汐看了眼蒋莉莉的位置,“蒋莉莉呢?”
“刚接了个电话,应该在茶水间打电话呢。”姜可乐回答。
“噢。”林雨汐随手扯了蒋莉莉的椅子坐下,她瞟了一眼张之凡的办公室,“张之凡呢?”
“办公室里上班呢呗。”姜可乐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把零食袋子放在脚下。然后随手从一边拿了一本月刊递给林雨汐,“这是十月的月刊,你看看。”
林雨汐伸手接过来,翻了翻。秉持优文一向的风格,封面设计绝对要有艺术感,不能太过于花哨,要突出主题。优文的月刊并不是只针对少年人,也不是完全倾向言情类的内容。
这是顾紫漪创立优文的初衷。她不是想要一种速食文化,她要有内涵、有高度、有风格。销量可以一步一步递增,要求绝对不能越来越低。
所以优文的作品都是特别有质量的。而且成为优文的作家也不是随便投个稿就可以签约的。一旦你过稿,看得到你身上的闪光点,看得到你的潜力,那么优文会先给你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内的一切花销由优文报销。
林雨汐跟三批之后的作家不怎么认识。但是作为优文的老作家,林雨汐还是知道优文的作家们是什么情况的。
三批之后的作家也很出色,热销榜很多都是他们的作品。
因为优文不抓数量抓质量,所以每一批的作家人数虽然逐次递增,但是并没有突然扩成特别大的规模。优文的常驻作家约莫有百位。
顾紫漪是特别有想法的人。她一步一步把优文建成,走到今天,特别不容易。她把她的梦圆满成真。
优文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了。
这是顾紫漪大的成就了。
林雨汐微微翘起唇角,打心底为顾紫漪高兴。优文一直都在茁壮成长,从最初那个窄小的出租屋,到现在一个庞大的文化公司。从当初那一个人,成为现在千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