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退出了聊天群,温体仁看看放在自己案几上的分门别类的奏章,抬头看看自己的同僚,忽然感慨道:“你们看看,现在的奏章多是南方来的。这南方的事儿,可真多啊!”

听到这话,新进辅臣朱燮元便也不办公了,放下毛笔,笑着说道:“北方蒙古、建虏什么的都已经被我大明平定,自然就少了很多事情!而南方那边,南洋诸多藩国,光是贸易一项,事情就多得不得了,这就根本不能比啊!”

薛国观听了,也是跟着凑热闹道:“北方这边,地广人稀,只要能保证有粮食,都很安份。南方就不同了,人多就事多,而且飓风、海啸、暴雨什么的灾害也多。”

另外一名辅臣张至发没有怀疑什么,就这事说道:“如今我大明出海贸易的多,自然是南方事多了。”

温体仁听了,脸上笑眯眯地,点点头道:“就连国库的收入,一大半都是和那边有关,和海贸有关,好处多了,事儿也确实少不了。要是能就近办公的话,我们大明的办事效率还能增加不少!”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内阁一片安静!

他们都不是傻子,一下就明白了温体仁话里的意思。难怪首辅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感慨,感情是因为这!但是,大明朝几百年了,都定都在京师,这要是迁都的话,事情是不是太大了?

一三六八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集庆,并改名应天府,也就是南京。

一四二一年,也就是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顺天府,成就如今的京师。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就是胖子朱高炽,他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平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并且北平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平作为京师的地位。

但明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可他儿子并没有照办,因为他儿子也就是明宣宗多生活在北京,和他爷爷朱棣的关系非常好,不想回去南京。

等到明英宗时期,这事就确定,不再迁都了。

可谁也没想到,几百年之后,首辅竟然又挑起了这个事情。一时之间,内阁内都非常地安静。

静默片刻之后,来自山东的辅臣张至发立刻谏言道:“几百年都未有变动过,安能再提此事?且迁都事关重大,劳民伤财,而我大明国事刚有好转,切不可中断啊!”

然而,内阁的其他几个辅臣却多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并不认为,首辅会无缘无故地提及这事。联想起最近一年的人事变动,再加上首辅一向来以皇上马首是瞻,他们中的不少人顿时明悟,该不会是皇上动了迁都的念头!

他们正这么想着,温体仁却两手一摊,笑眯眯地对张至发说道:“老夫可没说过迁都的事情啊,宪松这么一说,仔细想想,好像我大明如果迁都还南京的话,确实是个好主意啊!”

“……”张至发一听,哑口无言,难道这锅要自己来背了?可你刚才所说,难道就不是迁都的意思么?

温体仁也不管他,依旧笑眯眯地看向其他同僚,继续说道:“说实话,如今大明国土早非开国之初了,而蒸汽船的出现,让水运,海运等可以作为以后主要的出行途径。南京有长江之便利,不管是联系我大明东南西北,又或者是联系诸多藩国,都会很方便!从种种因果来看,南京作为如今我们大明的都城,宪松这个提议非常好,老夫是很赞成的。诸位同僚以为如何?”

其实,也就是大明朝才把北平当作自己的都城,其他中原王朝,一般都是选择关中或者中原地带的城池为都城。当初的北平,还是靠着朱棣强行迁移江南、山西等地的富商才让京师慢慢繁华起来。

如果说之前说北平“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若迁都于此,即可以抵御蒙古的威胁,又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南方各地,那么这种形势在如今的大明朝,其实已经不适用了。

辅臣中的朱燮元等人一听,便立刻赞成,南方人么,自然喜欢还都南京的了。

但辅臣之中,薛国观也是北方人,而且他还是陕西人,看到张至发被温体仁阴了一把,稍微有点犹豫,但不出声也不行,便还是开口反对道:“如今北方对沙俄的战事将起,事情繁多,迁都南京,下官以为不妥当!”

朱燮元一听,便立刻反驳道:“沙俄有什么好顾虑的,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带八百骑,就能大胜而归。更不用说,我们大明在天省那边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道:“再者说了,北方有战事,南方难道没有么?不管如何,如今的莫卧儿王朝还是很强大的,一直蓄势待发,还有,西夷也多半从海上过来,如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未来大明的战事,还得多赖海战。而诸多之事,我大明迁都南京的话,便会有利地多。再者……”

要从军事角度来说,朱燮元长期在外带兵,比起薛国观更是能说。他就在那侃侃而谈,说得薛国观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

朱燮元的长篇大论好不容易说完,薛国观还没来得及反驳,温体仁就抢先一步说道:“好了好了,既然宪松提出了迁都,大家又讨论的这么热烈,那不妨上书皇上,公开此事。到底迁都与否,最终还是要皇上定夺的。”

张至发一直没有发言的机会,此时听到温体仁又把锅丢到他身上来,真要发话时,朱燮元却是哈哈大笑,又把他的话给抢了:“好,首辅这提议好,不管怎么样,我们终归是臣子,定都那里,还是得由皇上说了算!”

他这话一说,张至发就憋住了,人家都已经点明了臣子无权决定,难道还要再反对,逾越臣子本份?

温体仁自然明白张至发心中的憋屈,就听他笑呵呵地说道:“恒岳说得在理!这样吧,我们把迁都不迁都的理由都写下来,全都呈送皇上,由皇上决定便是!”

其实,最好的是这事就当没发生过。可要是提出来,朝中本来就是南方官员为多,都不用说,迁都这事,就算皇上不同意,肯定也会闹得比较大。到时候要是迁都成功,温体仁硬戴给张至发的首倡之功,怕是跑不了了。

不管如何,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皇上不愿意折腾了。

然而,张至发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一看到送过去的奏章,他就知道温体仁办得不错!

实际上,迁都这个事情,就是崇祯皇帝的主意。以如今大明的形势,在他看来,迁都南京,对于掌控大明,对于大明扩张全球,要更为有利。京师交通,没有水利之便,太不方便了。

大明以后的国策,既然是要全球化,那海路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了。长江通海,不管是去哪里,有了不用担心风向的蒸汽轮船,那就会方便太多!

另外还有一点,江南这边,一直是大明的风尚所在,也是大明的经济重心,如果自己在那边坐镇,定然能更容易地推广科学技术学识。

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军事、政治还是文化,南京都会比京师更合适!

因此,奏章一上来之后,崇祯皇帝便让底下臣子公开讨论,这又让南方官员很是大喜,纷纷在说,这是皇上的新年大礼啊!

当然了,北方的官员极力反对,可他们在八部九卿,内阁辅臣等高官上面,人数少得可怜。哪怕回家去养老的孙承宗也上书表达反对的意愿,可终归是挡不住大部分官员的赞成。最关键的是,皇帝的意志也是南下。

因此,在过年前最后几天,崇祯皇帝拍板决定,来年还都南京。

这个消息出来,对于京师百姓来说,也是非常不好的消息。可是,他们也影响不到朝廷的决策,唯有骂那些提出迁都的人,由此一来,张至发就惨了!

还都南京的旨意下来后,张至发就连续上书,要辞职。不过崇祯皇帝不同意,反而把他派去了南京为还都做准备工作。

于京师这边相比,应天府就欢庆了,鞭炮都比以往过年要畅销了几倍,甚至有很多人纷纷赶往应天府去买房。那房价,是蹭蹭蹭地往上噌。还都的具体计划还没出来,应天府的房价就已经翻了一番了。

过了年,就是崇祯十一年,开年以来,讨论最大的话题,就是这还都南京的事情。

当然了,都城的搬迁,虽然有陪都的存在,可相应要做的事情,却是极多,涉及方方面面,一时半会,还搬不了。与此同时,其他地方,该干什么还是在干什么。

比如,倭国那边,又有大批战船开往美洲的驻地。而果阿已经打下来,除了按民之外,还要有相当地驻军,防止莫卧儿王朝趁乱打劫。就藩果阿的藩王,也都在竞拍中。

有一点,让崇祯皇帝比较郁闷的是,那施维拉又跑了,听抓到的葡萄牙人说,他似乎是跑回葡萄牙去了。对此,崇祯皇帝还是有点遗憾的。

不过再仔细回过头来想想,崇祯又无所谓了。这样也有好处,回头打到葡萄牙去,也是师出有名不是!

想着这些,另外一个同样很滑溜的逃犯,这次可不能再被跑了。要是再跑了,指不定又去祸害不少的海外明人!

这么想着,他便通过聊天群,下了旨意给已经到达美洲的吴三桂。等到攻打墨西哥的战事打响,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刘香再跑了。

与此同时,在欧洲游说了一圈的英国使者,也已经先后回到了英国,把情况给查理一世做了禀告。

对查理一世来说,情况并没有预计的好。和东方大国的贸易,不管是和他们友好合作也好,还是迫使他们低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东方的商品,能在欧洲这边垄断,如此才有暴利。

因此,各国都有各自的打算,并没有如查理一世所想,一去游说就答应了。

比如葡萄牙人,他们打得算盘,就是占据狮子国,卡住前往东方的道路,因此对于结盟对付东方大国的事情,并不热心。特别是攻占整个狮子国的计划顺利,科伦坡总督施维拉还运回了一船船的财富,更是让葡萄牙人觉得此举最为合适。

而西班牙人,此时已经知道吕宋被东方大国抢去,但他们如今更关注于美洲那边,你们其他国家还抢他的宝船,能合作就怪了!

法国目前在东方没有殖民地,对于结盟和东方大国对抗的意愿也不强。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在北非开拓殖民地。

倒是荷兰,答复了查理一世的结盟要求,实在是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损失太大,不但巴达维亚基地被抢,甚至连派往远东地区的庞大舰队都被消灭,让荷兰人意识到,东方大国在海上的崛起,对荷兰人的海上霸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欧洲大陆来说,查理一世只得到了荷兰人的回应,其他国家,多半只是在推托,或者敷衍,或者干脆是想做渔翁,想着鹬蚌相争的好事。

查理一世对此,很是愤怒道:“都是一群鼠目寸光的无能之辈,那明国之大,物产之丰,一旦开始关注外面,就是一头雄狮睡醒,谁能与之相敌?趁着明国才开始关注大海,一下把他们打回去,这样才能有利可图,他们这些人,难道就不懂么?”

当他听说明国那庞大的舰队之后,他就知道,欧洲各国必须联合起来,才可能对抗那个东方大国的!

查理一世正在生气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说威德尔上尉回来了,说是带回来了好消息。这让他有点意外,赶紧下旨召见。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