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兰和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出现在含元殿中,意味着这场特别的大朝会,正式开始了。

说起来,这也是套路了。

没有哪一次朝会是真的兰和说完这话之后就真的退朝了的,更不用说今天这次。

虽然李世民已经准备好了册封太子的诏书,但是兰和还是要先按照流程站出来喊一句。

“陛下,河南道今日出现一拨乱匪,当地希望朝廷派兵前往剿匪!”

“准!”

“陛下,微臣弹劾警察总署执法不严,纵容百姓破坏宵禁!”

……

虽然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是什么,不过在此之前,肯定是要像往常一样讨论一些其他事情的。

李宽找了个角落,直接站在那里打盹。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了打盹的李宽,心中那个气啊。

这家伙,一个月都不来参加几次朝会,好不容易来一次,居然躲到角落里打盹?

这种懒散的性格,啥时候才能改一改?

“陛下,储君之位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江山社稷;前太子已经贬为庶民,发配澳洲,如今太子之位一直悬空,容易造成朝局动荡,微臣提议陛下早做决断!”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不算响亮的声音出现在含元殿中,立马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立太子啊,不就是今天这个大朝会的主题吗?

现在总算是开始了。

原本打盹的李宽,也睁开了眼睛,瞄了一眼后发现原来是吏部侍郎韦挺捅破了这层面纱。

看来,魏王府的人都觉得自己的从龙之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李宽再看了看站在前排的李泰,壮硕的身躯之中套着一件大袍子,整个人就像是一堵肉墙。

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李宽可以想象得到他的脸上肯定是充满了笑容。

那是一种胜利者的微笑!

就是不知道等会诏书公布之后,他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韦挺开了头,其他臣子不管是不是魏王党,都站出来表示赞成。

因为韦挺说的话也算是有道理,太子之位要是一直空在那里,必定会引起众多皇子的争夺,给朝政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众位爱卿忧国忧民,其心实在可敬。储君设立之事,朕已有决断,原本还在考虑要不要过段时间再公布,既然大家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兰和,念诏书!”

李世民一边说,目光一边在含元殿众位皇子之中扫视了一圈。

李恪:“父皇在看我!看来我还有戏啊。”

李泰:“淡定,自己一定要保持淡定,不能让大家觉得自己不够稳重!”

李治:“希望二哥的劝说起到了效果,要不然此命休矣!”

含元殿中,每个人心中都想着事情。

整个大殿里头,安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咳咳!”

兰和的轻咳声,打破了这个宁静。

……“诏日: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晋王、并州都督、教育部长李治……”

兰和的话一出口,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直接把一帮人给炸晕了。

晋王?

怎么会是晋王?

兰和这是年老眼花,这都能够看错吗?

韦挺脸色发白的盯着兰和,后面兰和念了什么,他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了。

连并非当事人的韦挺都反应这么大,可想而知李泰是什么样子了。

“不可能!父皇答应过立我为太子的,为什么变卦了?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李泰脸色发白,整个人站都要站不稳了。

好在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哪怕是撒泼打滚,也是解决不了问题,倒也没有出现让李世民不希望看到的场景出来。

而李泰旁边的李治,则是松了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故意作出一副云淡云清的模样,倒是让不少大臣高看了他一眼。

“气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着,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

听着兰和稍微有点细尖的嗓音发出来的声音,原本李治还觉得有点别扭,今天却是觉得如此悦耳,简直比观狮山书院歌剧院里最好的演奏还要更加悦耳啊。

“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当兰和念完诏书中最后一句话,含元殿中陷入了另外一种宁静之中。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瞅着其他人的反应。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打破了这种宁静。

很快的,立马也有其他人跟着站出来跟风,就连李治也像模像样的站出来谢恩了一番。

虽然殿中不少魏王党心中有所不甘,但是谁都知道一旦李世民把诏书给公布了,这事就已经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了。

一些识时务的人,甚至站出来吹捧了李治一番,倒是让李泰现场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持续了多年的储君之争,最终以李治这个出乎意料的人选胜利落下了帷幕。

……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宣政殿中,李世民屁股刚刚坐下,李治就过来了。

“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正好想跟李治好好聊一聊,这个时候自然不会不见他。

其实,他刚才以为跑过来的会是李泰呢。

说实在的,他现在还真有点不知道怎么面对李泰,毕竟自己当初可是亲口许诺册封他为太子的,如今食言了,自然有点愧对这个心爱的儿子。

好在青雀还算是识大体的,今天不哭不闹,退朝之后也没有跑过来折腾,倒是让自己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怀着这样的想法,静等着李治过来。

“雉奴见过阿耶!”

李治中规中矩的给李世民行礼,并没有因为刚刚被册封为太子就喜形于色。

“嗯,正好朕也有事跟你说。你之前没有怎么接触国事,从明天开始,你下朝后就来宣政殿跟着朕学习处理政事吧。

于志宁是朝中老臣,当初我们李家在晋阳起兵后,就投奔于朕,为朕出谋划策,是当初秦王府十八学士中的干臣,朕准备任命他为太子左庶子;与此同时,高季辅会担任太子右庶子,张行成为太子少詹事,你要好好听从他们的教诲,当一个合格的大唐太子。”

太子左庶子是东宫属官的领头羊,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李世民自然要安排自己信任的人过去。

别看于志宁之前是李承乾的属官,但是在李承乾谋反贬为庶人之后,东宫属官除于志宁之外全都获罪。

当时,李世民还亲自安慰于志宁道:“朕听说你多次劝谏高明,是他不听你的,所以到了这个地步。”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他有多么的信任。

至于高季辅,那可是中书舍人,相当于是李世民的秘书。

自古至今,有哪个领导选择的秘书不是自己的人?

而张行成,曾经是殿中侍御史,现在是刑部侍郎,他执法严明,弹劾官员,不畏权贵,深得李世民的赏识。

“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的信任,兢兢业业,勤劳学习,做一个好储君。”

李治本来是想说点其他的事情,不过看到李世民在跟自己说正事,他便干脆好好的当一个听众。

在李世民面前,现在不需要自己说太多什么,好好的当一名合格的听从就行了。

“昔日刘备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要多看、多听、多问、少说。朕如今年纪慢慢的大了,希望你能尽快成长起来,为朕分忧。”

“谨遵父皇吩咐!”

“这次朕立你为太子,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你有众多兄弟姐妹,朕希望你能善待他们,不要做出骨肉相残的事情出来。特别是青雀,他是你大哥,朕也想过到底是立你为太子还是立青雀为太子,但是最终还是觉得你仁孝,在朕百年之后,能够善待兄弟。”

李世民这话,倒也算是自己的心里话。

不过,他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一个省油灯。

历史上,李治继位之后,借着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谋反案,把李恪等好几名重量级皇族给诛杀了,直接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其他皇族再也生不起别样的心思。

很多人都觉得李治除了仁孝之外,没有其他本事,没有其他手段,心慈手软。

其实,他从一个没有什么人支持的皇子,一直坐稳了江山,并且还反手把独掌朝政的长孙无忌给推倒了。

最关键的是,李治在位期间,其实还是做出了不少政绩的。

那个时候的唐朝,版图是最大的,东起朝鲜半岛,西到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

这样创造了“永徽之治”的人物,哪能真的什么本事也没有呢?

“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孝顺兄长,爱护弟妹。不过……”

李治脸上露出了一股为难的表情,这让李世民很是不悦。

难不成刚刚登上太子之位,就对自己阳奉阴违了?

于是立马拉下脸问道:“不过什么?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一点困难都没有。不过孩儿近日收到了一封信,不知道该不该跟父皇说……”

“什么信?”

李世民疑惑的看着李治。

大唐的驿站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进步很快。

除了传递官方的信件之外,驿站也承担着转送私人信件的任务,跟后世的邮政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

不过,这个时候送信都是需要先收钱的。

按理来说,李治一直在大明宫中长大,不应该有谁会送信给他啊。

“是的,一封大哥派人捎给我的信。”

听到这里,李世民更加好奇了。

李承乾都已经被贬为庶人了,如今应该在前往澳洲的路上,怎么会想到派人给李治送一封信呢?

里面讲的是什么?

“高明都跟你说了些什么内容?”

“大哥说的都是他跟四哥之间的事情,孩儿看了之后一直犹豫要不要跟父皇说明。”

“既然之前你在犹豫,为什么现在又不犹豫了呢?”

李世民有一种预感,这信件里头肯定说了些什么密事。

“因为里面的内容对四哥不是很利。父皇您也知道,前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父皇会立四哥为太子,如果儿臣这个时候把信件拿出来,难免会让人觉得儿臣落井下石,为了太子之位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李治这话说的声情并茂,让李世民心里面舒服了很多。

看来,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啊。

“那你现在为什么有准备跟父皇说了呢?”

“因为今日父皇已经定下了太子人选,孩儿这个时候再说信中的内容,就不存在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故意陷害四哥的嫌疑了。而却,信中的内容,儿臣觉得也应该让父皇知道,这可以让父皇看到大哥谋反背后的真正起因。”

李治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李世民脸色的变化。

“信件你带在身上了吗?”

“带了,因为儿臣一直纠结该什么时候跟父皇说明才合适,所以一直都把信件带在身边。”

李治说完话之后,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低着头,双手呈送着递给了李世民。

之后,宣政殿中就陷入了宁静。

李世民面色不停变幻的看着手中的信件,心中的愤怒是越积越深。

站在他身后的兰和就能看到李世民握着信件的手都在颤抖,显然是在强忍着巨大的情绪,逼着自己把整封信件给看完。

“嘭!”

李世民终究是没有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紫颤木制作的御桌,质量好的很,没有出现武侠剧里头木头四溅的情况。

相反的,李世民的手掌却是立马变得通红,甚至有点红肿,吓得一旁的李治和兰和都不止如何是好。

“青雀!青雀干的好事啊!朕……朕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虽然李世民接过信件之前就猜测到了李承乾在信中不可能夸奖李泰,肯定会说一些李泰的坏话。

但是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承乾居然说自己的腿疾背后,居然有李泰的影子。

至于他会被逼着谋反,更是因为李泰处处谋划太子之位。

如果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李承乾哪怕是跟李世民这样说了,他也不见得听得进去。

但是如今李承乾已经被贬为庶民,发配澳洲,终生不可回大唐;这个时候,他说的话,李世民还是倾向于相信的。

最关键是李承乾还在信中罗列了一些证据,只要安排人稍加查证,就能知道是真是假。

所以李世民才会那么的生气啊。

太子之位,是可以谋划就能得到的吗?

这要是让子孙后代起了这种心思,那以后大唐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自己刚刚还想着怎样安慰李泰,现在看来,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惩罚啊。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