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宫中,李世民这几天都在不断的和房玄龄等人商讨着和吐蕃国相关的事情,而禄东赞也如愿以偿的见到了两次李世民。

眼看着自己的目的似乎很快就要达到了,禄东赞原本忐忑的心,开始慢慢安定下来。

不过,李宽注定不会让他如愿的了。

“宽儿,你今天怎么突然来找朕了?”

李世民听到李宽求见的时候,虽然还在跟房玄龄和温彦博说着事,不过还是让人把李宽带到了宣政殿。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李宽没事都是躲李世民躲的远远的,绝对不会主动找上门。

如今既然主动求见,十有八九是有什么情况。

“陛下,微臣是为吐蕃国使臣的事情而来。”

李宽倒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就说出了这个目的。

由于禄东赞、桑布扎和塞汝贡几个正副使的优秀表现,吐蕃国的这一次出使,在长安城里引起了比较大的动静。

这三个人,虽然是番邦蛮子,但是却是精通汉学,那桑布扎甚至还在国子监和孔颖达等一帮人好好的讨教了一番四书五经的内容,不免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这也跟吐蕃国与大唐紧密接壤,大家对它的理解比海外其他国家要多一些有关系。

“吐蕃国?”

李世民脑子快速的转动,想到了前两天李治曾经提出的观点,立马猜到了李宽大概的来意,不由脸色一沉,“怎么,你也反对和亲?”

“陛下,要说和亲,大汉时期的和亲应该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结合当时大汉面临的局面,属下是支持和亲的。”

李宽的话让李世民稍微感到意外,他还以为李宽是反对和亲的。

“哦,大汉当时面临的什么局面啊?”

人都让进来了,李世民干脆就升起了一丝考教的心思。

“大汉初建的时候,由于连年征战,人口锐减,民生调蔽,物价高涨,整个社会动荡不已,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易子而食的局面。再加上汉高祖当年分封异姓王,导致中央权威逐渐不足,甚至还出现七王之乱的局面,整个大汉内部不管是朝政还是民生,都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李宽现在说话已经越来越讲究技巧,不跟魏征一样头铁的硬来。

“而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南征北战,一统草原,不仅将大秦攻击匈奴而占领的土地全部收服,还把周边其他的部落全部击败,成为大汉最大的威胁,甚至还一度攻下晋阳,在汉高祖率领大军出征的时候,将其围在了白登山,险些酿成大祸。”

房玄龄和温彦博在一旁看到李宽侃侃而谈,倒也来了几分兴趣。

这几天,他们也都跟李世民讨论了许久和亲的意义和优劣。

但是,大家似乎都没有从李宽分析的这个视野来解读和亲这个做法的前世今生。

“到了这个时候,汉高祖也好,朝中大臣也要,都已经充分的意识到匈奴对大汉的威胁之大,可不是仅仅来边境掠夺一番而已,稍有不慎,是有可能导致大汉灭亡的。这个时候,短期内先稳住匈奴人,暗暗发展大汉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说的不错,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也是类似的做法。”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了赞同的声音,觉得李宽今天的表现倒是不错。

“所以,为了缓解大汉跟匈奴的矛盾,就有了和亲之事。通过和亲,双方初步明确了边界、停止了战争、扩大了贸易交流,避免了大汉百姓再次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事之中,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匈奴人也通过和亲和贸易得到了大量的物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掠夺边疆汉人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李宽看李世民认真的听着,便继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初的和亲,虽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却是一件正确无比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什么意思?”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忍不住反问了一下。

“外交政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对外发展策略,自己的利益和实力,以及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制定的为了保证自己利益的各种对外方针和措施。”

虽然远在战国时期就有张仪和苏秦这样有名的使臣,不过准确讲一个国家的外交情况用一句话给表达出来,李世民也好,房玄龄也好,都是第一次听到。

李世民:“按照你这么说,和亲也算是当时大汉的外交政策了?”

“没错,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了几代帝王的努力,经济民生全面恢复,诸侯之害已经基本消除,同时在外交上通过联合月氏等国共抗匈奴,大汉已经没有必要再对匈奴忍气吞声了。”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李世民的一番话,倒是很好的总结了汉武帝当时面临的局面,不贵都是名垂千古的帝王。

“大汉朝的和亲,可以说汉武帝以前和之后,是完全两种局面。早期是汉朝求着匈奴,可以说是一种屈辱,而到了后面,却是匈奴求着汉朝了。微臣是赞同汉朝前期的和亲的。”

说了这么久,李宽总算是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你赞同汉朝前期的和亲,言外之意就是不赞同后期的和亲咯?”

李世民聪明的很,自然听出了李宽话里话外的意思。

刚刚自己问他是不是反对和亲,他倒是冠冕堂皇的说的很好,还支持和亲!

“没错!国家实力不济,在强敌面前,忍辱偷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明明实力强大,还同意和亲,智者不为也!”  李宽倒也不惧李世民的不善眼神,直接将自己意思表达出来了。

话说到了这里,在场的其实都知道李宽是反对跟土藩国和亲了。

因为很明显,如今的大唐,实力远胜于吐蕃,并没有汉初面临的那些窘境。

“楚王殿下,这吐蕃国远离长安,地处高原,物产贫瘠,我大唐如果和吐蕃陷入连年的战事之中,不仅突然耗费国力,还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才是这些天来,大家倾向于同于吐蕃使臣求亲的要求。”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和李宽的对话已经开始碰出火花,连忙站出来解释、缓和了一下气氛。

而他说的话,基本上也代表了长安城里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七八中文最快^手机端:

除了那些武将,没有几个人是真的希望战争不断的。

特别是这种在大家眼中看起来得不到什么好处,完全有机会避免的战争。

“房相,我还是以大汉时期的情况来举例。如果你是匈奴的单于……”

“咳咳!”

房玄龄连忙打断了李宽的话,“楚王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房玄龄还是很谨慎的,但是李宽的这个比喻,还是有点犯忌讳的;虽然他拿得是匈奴来举例,没说如果你是汉高祖之类的,要不然他脸色估计都要变了。

“玄龄,你让他说,朕倒是想要看看他能说出个什么一二三出来。”

李世民觉得李宽欺骗了自己的感情,刚开始他还以为李宽是支持和亲的,没想到绕了一圈,原来是反对的。

“房相,假如你是匈奴单于,重新回到汉初的时候,你还会同意大汉的和亲吗?”

李宽的这个比喻很是特别,之前大家从来没有想过要站在外族人的立场上思考和亲的利弊得失。

“这个……”

房玄龄有点纠结了。

李宽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结合刚才的分析,很明显汉初的和亲对大汉是有好处的,反而给匈奴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要是匈奴在汉初就不接受和亲,继续骚扰、入侵大汉,说不准大汉朝就没了,或者早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房玄龄现在反而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了。

毕竟,回答反对的话,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要反对大唐和吐蕃国的和亲?

因为大唐和吐蕃国之前的局面,和当初匈奴和大汉之间的是毕竟相识的。

但是,如果回答支持的话,那又显得有点……

“房相,如果我是匈奴的单于,我也会同意和亲的。”

房玄龄:???

李世民:???

温彦博:???

“楚王殿下,你说你会同意?我没有听错吧?”

宣政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后,房玄龄有点不大自信的问道。

“没错,匈奴当初虽然兵峰强盛,但是物资其实比较紧缺,境内也没有什么手工业,所以我要是匈奴单于,我会同意和亲,让大汉送一堆各种物资和匠人作为和亲的陪嫁之物。”

李宽这话一说完,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的脸色立马不好了。

送各种物资和匠人作为和亲的陪嫁之物,这基本上也是这几天大家决定同意吐蕃国和亲的关联措施。

如今看来,岂不是……

“楚王殿下,当初的大汉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最终匈奴不还是吃亏了吗?为何你会继续同意这么做?”温彦博忍不住问道。

“温相,我会继续同意这么做,是因为我准备物资、匠人和公主照收,但是掠夺和战事却是继续。”

“啊?”

温彦博和房玄龄面面相觑,最终温彦博还是忍不住问:“楚王殿下这样,岂不是言而无信?和亲之时,双方可是有契约的?”

“契约?温相,国与国之间,要是单靠契约就管用,哪来的那么多战事啊,早就天下太平了啊!”

温彦博和房玄龄接受起李宽的这个观点似乎有点困难。

但是作为帝王,李世民却是一下就听懂了。

是啊,国与国之间,要是契约管用,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当初自己也是和东突厥有过盟约的,如今东突厥都哪去了?

李世民:“宽儿,按照你的意思,认为大唐和吐蕃国和亲,对吐蕃是有利的,但是对我大唐却是有害的?”

“陛下,对吐蕃国有利,这是毋庸置疑的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多次派出使臣要求迎娶我大唐公主。但是对于大唐来说,短时间却是看不到害处,毕竟确实让边疆更加安稳了,战事变少了,可长期来看,一个地域辽阔,君臣相得益彰,国力不断增加的吐蕃国,一定会给大唐带来无穷的危害。”

李宽的这话说完,宣政殿中再次陷入了沉寂。

要是李宽一上来就在那里为了反对而反对,自然是谁也不会重视他的意见。

这就跟李治那天的表现一样,大家都没有当回事。

可是,如今这么有理有据的一番分析,再同意和亲就……

“其实,这吐蕃国也不是只对大唐使用和亲之策,在此之间,他们的国主松赞干布迎娶了泥婆罗的公主,解决了自己南边的威胁。”

看到李世民他们还在犹豫,李宽再一次的加了一把火。

虽然李世民本来只是想找一个宗室女册封为公主下嫁给吐蕃的,但是如果吐蕃在此之前就已经跟泥婆罗和亲了,自己再同意,似乎就确实好像是中了他的计谋一样。

“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内心的想法已经松动,但是他的心智坚定,一时之间,哪怕是知道自己错了,也不大愿意立马改变。

“陛下,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蛮诸夷,根本就无汉之和亲的必要。微臣提议陛下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作为大唐最根本的外交对策。”

说了这么久还没有达成目的,李宽自然不甘心,干脆把最后的杀手锏给扔了出来。

大明为何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是仍然是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朝代?

就因为人家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啊。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李世民重复了一遍李宽口中之词,面色慢慢的变得激动起来。

自己贵为天子,追求的不就是百姓富足,名传千古吗?

如今国势之尊,超迈前古,要是真能做到宽儿说的这一点……

“好!就依你之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此乃大唐国策,子孙后代,如有违背此策,人人得而诛之!”

李世民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在宣政殿之中。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