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早就把事情盘算好了,就等着高峰一步步掉进自己设置好的陷阱里。
见自己老公不吭声,何文姗又加了一句:
“老公,妈也很想天天看到涛涛,对不对?涛涛也整天说很想奶奶呢。”
想到每天念叨着自己孙子的老母亲,高峰点了点头。
见高峰同意了,何文姗和自己母亲对看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
另外一边,处理完了赵子彤的事情,卓振风就带着轩轩离开了。
律师事务所催的急,刚才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
虽然他很想留下来陪她,但是看子彤那眼神,暂时应该不会再跟自己提“分手”的事情了。
加上人家都忙着事业呢,自己又怎么能能有一点紧迫感?
等他们走了以后,赵子彤就在心想:高婆婆的那95万,看来是逃不掉了。
不过这个可能,其实她也有心理准备。
所以她快速地在盘算着自己的全副身家。
得出的结论是:负债!
之前自己做水客赚了15万,买大哥大和送礼、和日常开销什么的用了2万。
之前给了卓律师10万,现在又还给自己了,所以自己就有13万。
李宁浩给了自己115万的支票。
自己先拿10万给了李国强,说服他入股,所以这10万算没花出去。
后来又给了高峰20万,兜兜转转花出去又入股,又拿回去了。
所以自己其实是花掉了20万。
给了高婆婆20万首付。
加上自己原本的13万,其实自己手里根本就不够95万来付给高婆婆。
还差7万块钱呢!
不仅要想办法填补这7万块钱的缺口,还要防着李国强也跟高峰一样退股。
没钱真是头大啊!
这个时候真的不能再和TVB打官司了,违约金真的付不起!
也不能和卓振风闹翻,不然律师费自己都给不起!
空有一身本领,却在90年代的香港寸步难行!
得尽快拿着店铺的转让合同和注册公司,去问问丹丹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批复贷款才行。
她是真的不想借钱,但是眼下是真的不能不借钱了。
总不能把自己好容易盘下的店铺又转让出去吧?
这么好的位置,转让走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店铺可不容易。
店铺地址选得好不好,基本决定了一间店铺的生死。
该和谁借钱好呢?
赵子彤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文茵和马丹丹。
于文茵是真没钱借给她,因为她正带着自己的妈妈在九龙区看房子。
一大早她们就来到了汇景花园的售楼部。
“哇,售楼部不是说九点开门吗?现在八点都还没到呢,就那么多人来排队?”
于文茵望着售楼部长龙一样的队伍目瞪口呆。
不是说香港最近的房价飙升了不少吗?
怎么越涨越多人买?
于文茵有疑惑,就听到排队的人在窃窃私语:
“你不知道吧?汇景花园是地铁沿线的最后一期大型私人屋苑,肯定热门啦,过了这条村就没有这个店啦!”
“是啊,听说昨天一开盘,就卖掉了九成啊,报纸和杂志都说了,说好多人没买到自己喜欢的户型,到此没打起来,唉……我好后悔昨天没有买啊。”
“肯定啦,这里离地铁蓝田站那么近,大把人抢啊。
“我听说昨天有个人买了一套,一转手就转了8万块钱。”
“不会吧……那么抢手?”
“是啊,等下售楼处一开门,我要第一个冲进去抢购!”
“听说香港要筹建新机场了,楼价肯定还会升!”
“是吗?你听谁说的,快详细说说……”
……
于文茵听着这几个人的话,嗤之以鼻。
有没有那么夸张!
这几个人估计是开发商请的托吧。
但是等九点钟售楼处一开门,于文茵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那几个被她称作是“托儿”的人,正在冲进去售楼处疯狂地扫货。
买房子的人就跟去超市抢打折鸡蛋的大妈一样疯狂,连样板间都没看,就直接付款了。
有好几个还是给的全款!
等轮到于文茵他们的时候,房子已经只剩下几套了。
一套是4楼的,一套是顶楼的,还有一套是18楼的。
香港人不喜欢4,也不喜欢18。
因为他们信风水,总觉得18就是18层地狱。
所以很多香港的楼层是没有4楼和18楼的。
4楼就有5A来代替,而18楼则变成17A。
但是于文茵的妈妈周清秋是北京人。
她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她就觉得18楼挺好的。
看来看去,最后只有一套18楼的,40平方的,单价3.5万一平方,总价140万。
周清秋那套房子只拿到拆迁款120万,还差20万。
于文茵今年才大四,现在还在建筑事务所实习,工资少得可怜。
而自己妈妈这些年靠给报社写点文章供自己吃穿、读书,本来就很吃力,哪里还有存款?
“小姐,不好意思,你妈妈的年纪太大了,我们没办法给她办理购房贷款哦。”
售楼部驻点的银行经理表示无能为力。
“小姐,因为最近行情紧俏,40平方的小户型我们只接受一次性全款付清哦,是不接受贷款和分期付款的。”
售楼处小姐指着后面排着的长龙解释道。
这是饥饿营销?
还真不是。
在凤凰卫视7月1日播出的《腾飞中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1991年2月底,海湾战争结束,油价开始恢复正常。”
“受到国际环境好转等因素的影响,缓和了一年多的香港楼市蓄势待发,热度再次迅速升温。”
“短短一个月内,黄埔花园和太古城的楼价就从每平方米2.47万港元升值了3.55万港元。”
“在这样的地产热潮中,香港的炒楼之风是愈演愈烈。”
“事实上,香港炒楼风潮,从1985年起就重新兴盛,并出现了职业炒家和集团式的炒家等现象。”
“排队买楼的人群屡屡发生冲突,甚至曾经酿成了命案。”
从凤凰卫视《腾飞中国》的这段文字就可以看到,当时香港的炒房市场有多么疯狂。
“茵儿,怎么办?”
周清秋也没想到香港人那么喜欢买房,买个房子不仅要排队,还跟抢购大白菜一样夸张。
她们这次就带了120万的支票,原本想着可能还用不了那么多呢。
原来是自己太天真了……
“你们到底买不买的?不买这套就让给我吧!”排在于文茵后面的一位购房者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