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吴氏觉着,大姑姐谢王妃完全不似传闻中的那般人品。

当然,吴氏听过许多大姑姐的传说。她年岁小些,她懂事时,谢莫如已是帝都知名人物。她定亲时,谢莫如在她太子妃的姐姐嘴里也是“不好惹”的人物之一了。

吴氏来闽地时,姐姐还特意叫她去宫里说了许多私房话,无外乎就是说谢莫如性子不好,让她小心着些。倒是母亲与她说,“闽王就藩,姑父就跟了去,可见王妃待姑父的情分了。王妃为人,外头传言颇多,要我说,自己处一处就知道了。那是你正经大姑姐,姑嫂之间,也是一门学问。我也没多余的话嘱咐你,就一句,一家人,得心往一处使,日子才能过好。要是一人一个心,日子是过不齐整的。既嫁了人,出嫁从夫,别惦记娘家,你把日子过好,我跟你父亲就高兴。”

太婆婆也有一番嘱咐,而且,太婆婆的话想当简洁明了,“你们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只管问你大姐姐。”

待吴氏真来了闽地,与谢莫如相处了些日子,当真觉着假言不真,怎么看,大姑姐都是个极周到的好人。周到自不必说,好也是真的好,颇是指点她来往交际。

万事开头难。

吴氏出身好,自身素质也不差,就是初来闽地,人头儿不熟,有谢莫如指点着,她适应的格外快。眼瞅五月节,谢莫如就同吴氏说了,“靖江王的寿辰就在五月,王爷要打发人去靖江送寿礼。我想着,吴巡抚可不正是在靖江当差么,平日里各有各的差使,咱们虽离得近,却是一个在闽地,一个在靖江,都各有差使,来往不便。这回也巧,你既来了,端午可有给吴巡抚的东西,正好让张长史一并捎带去。”

吴氏也是个机伶人,笑,“还是大姐姐想着我,我正有东西想捎给二叔呢。”就是没东西捎带,谢莫如这话都说了,也得准备些东西呢,何况是自己亲叔叔家,吴氏也乐意多走动来往。说到叔叔在靖江王的地盘当差,吴氏还有些担心呢,自从叔叔当了这差,家里无时不刻不在担心叔叔的安危。

吴氏回家准备给叔叔的端午礼,谢莫如又命人请了江行云来说话。

江行云对于去靖江之事颇为向往,“听说靖江王年轻时也是难得的美男子。”

谢莫如道,“现在估计老的掉渣了。”

江行云直笑。

说到正经事,谢莫如道,“让吴巡抚量力而为吧。”

江行云道,“我看吴家下注可是分着下的。”家族里有个太子妃,有个驸马,这里又搭上谢家。

谢莫如并不在意,道,“以吴国公府的身份,家族结亲自然得门当户对,帝都就是这么丁点儿大的地方,权贵也是有数的,无非是东家嫁西家娶,到时候不管怎么着一算,曲曲折折的,原来都是亲戚。”

江行云一想,自来联姻可不就是如此了,不由一乐。

江行云与张长史去靖江王府是在端午前了,因两地离得近,四月底出发也不迟,却在张长史的提议下四月中出发。说到这事儿,五皇子都有点儿面部神经失调,他私下同妻子嘀咕,“张长史特意同我说,江姑娘是姑娘家,不好赶急路,要早些出发。”

谢莫如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张长史有年岁的人了,也并不是轻挑的性子,这些年家里只有一老妻,并无妾室,儿女皆是老妻所出。只是,不论男女,见到漂亮的人,总是会心生好感的。看来,张长史也不例外。

“当时他说这话,可把我酸了一把。”五皇子想想也好笑。

“行云其实不大喜欢坐车,她更爱骑马,倒是张长史的年岁,又是文官,坐车比较好。”

夫妻俩说笑一回,往帝都送端午礼的队伍也已出发,当然,帝都亲戚们给他们送的端午礼也相继到了。这次非常罕见的,戚国公府也令家仆带了端午礼来,礼单非常合适。戚三郎在军前效力,虽不比柳扶风光芒万丈,如今也是正五品实权军职。他又是谢莫如的妹夫,谢莫如对亲戚一向低调的照应,五皇子对戚三郎的感观也不错,觉着是个实心任事的人。

戚三郎来了军前,戚家这是头一次主动打发人过来送东西。

谢莫如收了端午礼,对戚家管事道,“三郎在军前,今天儿也晚了,你们在府里安置一夜,明天我派人带你们过去。”

那管事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谢莫如唤来紫藤问,“戚家这次来的都是什么人?”

紫藤一向得力,这会儿也得了信儿,低声禀道,“除了这位大管事,还有就是一位姨奶奶,说是送来服侍戚将军的。”

谢莫如听了将礼单往手边儿的花梨几上一按,没有再说什么。

谢莫如对此事只作不知,她也不想发表什么意见。

只是,如今藩王府除了谢莫如要拜见,谢芝也在藩王府任职呢。谢家与戚家,可是正经姻亲。戚家人既然到了闽王府,没有不拜见谢芝的道理。

谢芝一向和气,问了几句路上的事情,又同管事说了几句二姐夫的事,就让管事下去休息了。

谢芝还同妻子说呢,“以前也不见戚家给姐夫送东西,这回怎么突然送了端午礼来。”

这原是一句随意的话,吴氏的面色却有些为难,谢芝见吴氏如此神色,问,“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吴氏这才与谢芝说,“我听说,戚家管事带了一位姨奶奶过来。”说完,就看着丈夫不说话了。其实,她也不乐意说这事,可既知道了,也不能装不知道。

谢芝脸色一沉,顿生不悦,“这是怎么说的,二姐姐在戚家又不是长媳,怕二姐夫在军中无人照料,让二姐姐带着外甥们过来,正好一家子团聚。”把嫡妻搁家里,倒派个什么姨奶奶过来,谢芝又觉着不对,道,“二姐同二姐夫成亲这几年,没听说二姐夫有姨奶奶啊?”通房丫头不算,这种没名分,连妾室也算不上。姨奶奶,必是正经二房,妾室,才能叫姨奶奶。而且,二姐夫在闽地这一年多了,同二姐姐分隔两人地,俩人也不能闹什么矛盾。谢芝心下思量,觉着,怕是二姐姐在婆家出了什么事。

吴氏欲言又止,“我来前,倒是听说一事,只是不知真假。”

“快说。”

“就是戚国公夫人好几回同我母亲打听我过来与大爷团聚的事儿,当时看戚国公夫人的样子,似是不放心二姐夫一人在这里似的。我母亲还说呢,要是二姐姐过来,正好一道。后来就没听戚国公府提过了。”吴氏一五一十道。

谢芝头疼。

谢芝道,“还是给家里写封信吧。二姐姐过来多好,大姐姐也在这里,正好团聚。弄这么个妾室来,算是怎么一回事。”

吴氏劝他,“大爷先别急,戚家人正好来了,大爷先想法子打听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缘故,再写信不迟。”

“看我,都糊涂了。”谢芝召来贴身小厮去打听这位姨奶奶的来路。

小厮能被派出来在谢芝身边贴身服侍,实在是忠心又机伶,也很得用,很快就打听明白了。谢芝听的都无语,戚国公府的确是不放心儿子,儿子出来不是享福的,那是谋前程来的。戚三郎又是在军前,且有机会,官职升得快,戚家惦记儿子,就寻思着让谢莫忧过来,小夫妻团聚,这样儿子身边也有个服侍的人。

戚家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完全不干姨奶奶的事。

那时还没姨奶奶呢。

而且,戚家都想好了,让媳妇跟着吴氏一道走,安全上也有保证。谁晓得,这要走了,谢莫忧就病了。戚家也没说啥,等她病好,派家下人送她过来也是一样的,谁晓得还没走,晋宁侯死了,谢莫忧就去吊唁晋宁侯了,这算起来是谢莫忧血缘上的曾外祖父。这吊唁晋宁侯倒也没事,晋宁侯也是侯爵,他死了,戚家也会命人送奠仪。谢莫忧的错处在,她是同宁太太一道去的,话里话外这是她曾外祖父。

戚家立刻就重金聘了位良家出身的姨奶奶给儿子送来了。

谢芝听了,险没背过气去,吴氏忙递凉茶给他,帮他抚胸,“大爷消消气!”

谢芝挥手打发了小厮下去,气的脸都白了,怒道,“二姐好生糊涂!就是去,不同婆家女眷一道,就是同娘家女眷一道,怎么就——”

吴氏也无语了,丈夫是庶出,她早有心理准备,论血亲,却是二姑姐更近些,可这位二姑姐实在是……你去认生母的娘家,私下认也就是了,这样大庭广众,将嫡母置于何地呢?何况,你嫡母可不是能无视的人哪。就算无视嫡母,你也想想你嫡姐呢……有这样的二姑姐,吴氏都跟着头疼。

谢芝再怎么生气,还是给家里写了封信,婚姻不比别的,成亲就是一辈子,二姐还年轻,总是盼着她能过好日子的。

其实谢芝不知道的是,他家小厮去打听,人家戚家人也不傻,故意说出来就是给谢芝知道的。戚家人说的还算客气的,事实上,戚夫人听到这事,当下就问了谢莫忧,谢莫忧自己也晓得不大妥当,便道,“外祖母和舅妈那样说,我也不好当面辩驳。”

戚夫人给谢莫忧这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直接翻脸了,戚夫人冷冷道,“谁是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是当今嫡亲的姑妈辅圣公主!”一句话就把谢莫忧说的脸都白了。

谢芝这里给家里写信,想让二姐脑袋放明白些。

第二日戚家人去了军前给自家三爷送东西,吴氏想丈夫烦恼,就去谢莫如那里说话,想着不晓得大姑姐知不知戚家的事,吴氏并不是想挑拨什么,就是想着察颜观色的看能不能瞧出些什么。

吴氏去了,正陪着谢莫如说话,紫藤就将拟好的端午赏赐单子捧了上来,谢莫如笑,“阿汐过来,帮我看看,这单子可还使得。”

吴氏跟在谢莫如身边参加宴会、茶会、花会以及各种建藏书楼啥的公益活动,但让她看颁赏单子还是头一遭。吴氏有些诧异,面儿上也不显,笑道,“紫藤姐姐拟的单子,再妥当不过的。”一面说着话,吴氏笑着过去,见是给亲戚的端午礼赏赐,谢莫如一向公允,如谢芝谢云谢远,谢云谢远都是端午节的粽子、香料、雄黄酒以及文具,这些,谢芝与他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谢芝多了四匹时兴宫缎。吴氏知道这是因自己在这里,所以多四匹宫缎。戚三郎是妹夫,所以只有粽子、香料、雄黄酒,没有文具,只是,戚三郎这里也有两匹细纱,显然,料子是给女人的。

吴氏心下一沉,笑道,“我又跟着大姐姐长了见识,节下又得这许多东西,倒是没什么可孝敬大姐姐的。”

“你们好生过日子,就是孝敬我了。”谢莫如笑着合上礼单,递给紫藤,吩咐道,“按这个预备吧,备好了,待王爷赏赐诸臣时,一并给他们带去。”

紫藤福身应下。

吴氏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小院,她寻思着,大姑姐肯定是知道戚家的事的,只是没想到,大姑姐出手这样快,直接就赏了戚家那位姨奶奶东西。

吴氏悄将事同丈夫说了,谢芝寻思片刻,道,“这事咱们已经尽力了,你也不要在大姐姐面前漏了口风,大姐姐最重规矩,她不提,最好。”要是让谢莫如提起来,那谢莫忧就完了。

吴氏连忙应了,想到谢莫如让她看颁赏单子时的云淡风轻,不由心惊胆战。

紫藤倒是劝过谢莫如,她跟谢莫如时久,有些话,倒是能说上一二,紫藤道,“这样,二姑娘面子上未免难看了。”

谢莫如淡淡,“面子?”谢莫忧的面子很要紧么?不,谢莫忧的价值不在于她的面子,而在于她的联姻。她为什么要看谢莫忧的面子,她自始至终看的都是戚国公府。戚国公府让儿子过来示好,她怎么会因一个谢莫忧影响戚国公府与五皇子府的关系。

从谢莫忧嫁入戚国公府那一日起,她的价值便已实现。从戚三郎随他们到闽地的时候起,就已经是戚国公府同五皇子府的利益共同体了。

至于,谢莫忧。

谢莫如真没太在意她,自然也没太在意她的面子。

相较于谢莫忧,谢莫如更看重戚三郎,她要给,也是给戚家面子。

紫藤不敢多言,谢莫如的眼睛望向北方,那是靖江王府的方向。

此时,江行云一行也到了靖江王府,靖江王亲自召见。江行云说靖江王昔日有美男子之名,这绝不是虚传,靖江王这等年岁,发若霜雪,仍是长眉笑眼,风度翩翩。靖江王声音清郎,笑道,“我在靖江也听闻过帝都第一美人的名声,江姑娘如雷贯耳,本王今日得以亲见,幸哉幸哉。”

江行云一笑,抱拳一礼道,“早听家父说过王爷年轻时的风仪,如今一见,也知传言不虚。”

二人不禁相视大笑,仿佛神交已久。

二人说起话来,那更是熟络非常,仿佛渊源已久,江行云道,“昔年听家父笑言,先帝时,家祖父为军中有名美男子,到家父时,我原以为以家父相貌,也算有一无二了。不想家父同我说,皆因我未曾见过王爷您呢。”

“如今见了如何?”

“盛名之下无虚士。”

靖江王哈哈大笑。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由凡到仙故事集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一梦越万年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代嫁之绝宠魔妃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三路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执手春江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王爷有点懵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惜芳时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异世之帝王路红楼琏二爷修罗武神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器焰嚣张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唐逗系统再拉也得用着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东汉末年烽火路北宋之天生反贼龙腾美洲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