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勇虽然对文家有着怨言,可是,他毕竟也是文家的一份子,所以兢兢业业的做好家族分配来的工作。
说起来这个毛呢还真是神奇。以前,曾经也有人拿羊毛做纺织品,可是,要不做不成,要不做成的是粗糙,油腻的产品。上不了台面。所以,在西北,羊毛一直都是当成是废物扔掉的。
可是,文蕙郡主手下的黑家人真是聪明,居然有秘方可以给羊毛脱脂,然后,经过一些工序,比如筛选,纺织成毛线或者是高纺织毛纱,然后在织成毛呢。
这织成的毛呢也有许多品种,有法兰绒,花呢,格子呢,斜纹呢,团花呢等等。真是琳琅满目。
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纺织品,价格甚至比绸缎还要贵一些,毕竟它的保暖性和抗风性都更加强。不过,没有绸缎那么光滑。可是更加有质感,容易成型,做披风,云肩,罩衫都十分好。甚至还可以做成冬天穿的大摆的裙子。
开始,铁壁关的工坊只有一千多工人,每天的产出也不多。后来,春天来了,可以扩建工坊了,自然也招募更多的工人,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文家占了先机,得到了产出的一半的供给。
不要小看着一半的供给,从去年冬天,毛呢场出产的毛呢,每个月都有一半被文家买去屯了起来,这么月月屯着,一直都拿出来卖,就是要等待一个好时机。听说,这个是文蕙郡主出的主意。她说要大家买了毛呢之后,先不要卖,先屯着。等到她的广告效应一出来,再一起卖。不过,不用等太久,等到今天秋天就可以了。文先勇虽然不太明白,但是他估计,等到秋天来了,特别是到了冬天。这能挡风。保暖,又新鲜好看的毛呢一定能在江南造成轰动的。文家会在这个上面大赚一笔的。
自己这些人虽然都被分家分出来了。可毕竟也都是一家人,主家那边好了。自己这边也能更好。所以,文先勇不但和文氏关系很好,和毛呢厂的管事关系也维持的很好。每次都能拿到最新鲜的花样。
随着秋天的到来,文氏告诉文先勇一个消息。郡主在铁壁关也设置了专利局。这个专利局。已经有了粗纺毛呢的配方,制作工艺。如果花钱买了这个,还可以到黑家的铺子里去定制纺织用的工具。有了这些,再建造一个工坊,就能自己开毛呢纺织厂了。
这个消息可是震撼性的。文先勇虽然现在已经是两家巨大的客栈。酒楼的主人。一家开在铁壁关最靠近官府和市场的位置。一家开在山海城最靠着集贸市场的位置,都是日进斗金的好产业,虽然银行还有一些钱没有还清楚。可是,照着目前这个事态。估计明年就能还完了,到了那个时候,赚的可就是纯利润了。
光是靠着这两个客栈酒楼,都够自己一家子吃喝的了。更不要说,因为领着家族的差事,一年还能分红得到一两千两银子的利润。文先勇早就在盘算着,等到年底,红利一拿到手,是先还银行的钱,还是再入手一些地皮,盖上几间铺面留着出租的好呢?
眼看着铁壁关一天比一天繁华起来,铺面的租金也一天天的高了起来。应该是一项不错的收益。
虽然日子过的红火,可是,作为文家的人,他天生还是对经营纺织品更感兴趣。要知道,文家可是时代经营绸缎几百年了。文先勇从出生起,听的,见的,最多的就是绸缎生意了。后来又多了棉布生意。反正就是纺织业。现在自己从事了和家族不一样的行业,经营酒楼客栈,可是,心里还是对纺织业放不下。
自己还好一些,好歹还提家族管着这边的毛呢买进生意。其余的族人们,虽然经营着酒楼,客栈,可是,心里还惦记着开绸缎铺子。前一段时间,二房的五老爷,还有三房的六老爷都在自己面前说,想在城里开一家绸缎铺子,专门卖江南的绸缎。反正,他们都熟悉这一行,能找到好的货源。
自己也在斟酌这个事情。先,文氏告诉他可是开办毛呢厂,这不是天大的好事,这可是比在这个地方开办绸缎铺子好多了。文先勇赶紧把那几家文家的人召集过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很激动。毛呢的走俏,他们都看在眼里。不但江南需要,京城需要,就是草原上的部落,铁壁关的百姓也都喜欢。
这样的新型事务是最赚钱的。就像第一波做棉花,棉布生意的人一样。文家当初没有赶上棉布的生意,被蓝家轻易的超过了。这一次怎么都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可是,这个技术,能是自己几家人能撑得起来的吗?
大家讨论了一下,还是决定去专利局看看。看完之后,大家商议一下,下了帖子把文氏请了来。
如今的文氏可不是那么好请的。要提前预约才行。文氏夫妻可是陈文蕙的左右手,夫妻两个,一个帮陈文蕙管着山海城的建设,一个和陈文蕙的几个大丫鬟一起管着铁壁关的建设。西北公赵崇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付那些不听话的部落上。捷报经常传来。
所以,文氏现在很是繁忙,要不是看文家这些庶出的叔叔们还算是给自己帮了不少忙,而且,可能是为了毛纺厂的事情来的。这个也是郡主交代的大事,文氏才不会去出面参加他们的会议的。
文先勇等人也明白,文氏现在水涨船高,在铁壁关权势熏天,能请来是天大的面子。而且,文氏时间很紧张。所以,文氏到了之后,他们也没有废话,直奔主题。文先勇说:“大侄女啊,你前一段时间跟我说的那个粗呢的纺织技术在专利局能买。我已经去看了。也不算是贵,一项技术是一万两银子。不过,这个粗呢的纺织技术可不是只限定卖给一个人,而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来买。也不限定一个城市只卖一家。”
“而且,这粗呢的技术还有很多种,有格子纹的技术,有毛线的技术,还有花呢的技术,等等。这样我们要是买了一种,别人也买了,也开了作坊怎么办啊?”
文氏微微一笑说:“我们江南人纺织绸缎,可是人人都会的,怎么没有见织工们饿死?手艺好的,能织出来云锦。手艺差的织出来普通的茧绸。可是,都能卖出去。”
这个比喻一下子让文先勇等人明白过来了,自己等人先前是转了牛角尖了。
文先勇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是我们想差了,多亏了大侄女提醒。这样我们就准备买技术去了。我们几个算了一算,买技术一万两,买机器怎么也得五千两,盖工坊,再加上流动资金也得五千两。这样两万两就成了。我们几个还是凑的齐的。只是不知道,大侄女有没有兴趣入股?”
文先勇这意思是把文氏夫妻傍上,这样,以后有官面上的事情,有文氏出面,好的多。
文氏现在身价可是很丰厚的。本来自己就有五万两银子在手里。后来,文家给了五万两银子。再后来,文家,曾家,席家都给了自己好处,算一算几十万两银子在手里了。
那一阵子房产大战的时候,文氏也买了不少的产业,有铁壁关外面的牧场,有城里的铺面,有城外的田产,有地皮,有山海城的地皮,还在山海关买了不少的铺面都留着出租。
本来,文氏也可以用这些钱经营产业的。可是,文氏夫妻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啊,只能置办一些不动产,铺面之类的,每个月靠收租过日子。好在,她们的产业比较多,收租也能收上来不少,反正,生活过的还是很富有的。更不要说,她们夫妻两个还有差事干,陈文蕙给的俸禄可是很高的。每个月有一千两银子的收入。两个人一年下来也有个两万多两。所以,文氏手里很是活泛。
现在,文先勇提出让文氏入股经营毛纺厂。这个文氏倒是心动了,她立刻来了精神。文氏说:“我可是没有时间管理工坊啊?”
这就是不拒绝的意思了,文先勇等人都是一喜,文先勇说:“这个不要紧,你这些叔叔们还没有老,再说了,你一个女人家,已经管理那么多的事情了,哪里还能兼顾这些。跟你比起来,你的那些堂弟们都懒成精了。该让他们也动弹动弹了。这些事情,就交给叔叔们和你堂弟们来做。我们每个月都把帐目给你过目,分红送过去就完了。你就别操心了。”
文氏一听很是满意。她想了想说:“我建议我们不要只办一个工坊。我们办成十来个工坊。现在我们文家在铁壁关的有几家人家?我们每家都办一个工坊。各自经营,独立算账,但是,又连接一起,互相通气。这样就成为一个郡主说的集团模式。”
文先勇楞了忙说:“我们一共是十一家人家。什么叫集团模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