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对电子产品大概天生就有悟性,栗睿之只捣鼓了一下,就把表带调短了些,他递给沈若宁:“来试试,看看合适没有。”
“你给我戴,”沈若宁将手递过去。
在这个男女大防的年代,随意碰触异性的身体是很不礼貌的,且容易落人口舌。
栗睿之却不知道怎么地,看着那白嫩如同藕一般的手臂,鬼使神差地将手表给戴上去,等回过神,他倏地把手缩回来,不自在地说了句:“抱歉。”
“嗯?”沈若宁凑到他面前很近的位置,“你为什么要道歉?”
少女香气袭进鼻间,栗睿之蹭地从沙发坐起身,不管小家伙的叫唤,往外快步走出去,刚碰到沈若宁手臂的手好似还残存着触感,让他不自觉捻了捻指尖。
出到天井,赵母正在那里缝补东西,见他急匆匆走出来,问:“咋啦?他三舅,走这么急?”
“有点热,出来洗把脸。”
赵母疑惑,这立秋都过了,哪里会热?
她摇头,继续缝补,看着手里的衣服,也不知道赵青松怎么穿的,为什么肩膀那么容易磨损破烂。
栗睿之打井水,大捧捧起来洗脸。
往复几次,才觉得脸上的热意消退了些,他深吸一口气,心想:肯定是在部队男人见多了,怎么见个女生,就这样失态?
吃饭的时候,沈若宁安静了许多,估计是赵青松和赵母都在,她才收敛。
栗睿之松了口气,真怕沈若宁还来。
“哇!这个排骨,做的真好吃!”
排骨是裹粉炸过,然后放上秘制香料粉做的。
沈若宁是第一次吃到这样做的,她以前只吃过糖醋排骨、酸甜或红烧的排骨,一连吃了好几块儿,惊讶完,她问:“怎么跟我以前吃的不一样?”
“这叫桥头排骨,”栗蓉笑笑,“也是偶然间吃到,厚着脸皮找师傅要了配方。”
其实桥头排骨在后世也会某地方名菜,做法在网上随便能搜到。
“不错,哎,对了,这个蟹好肥啊,昨晚上我爹地还说是到吃螃蟹的季节了呢,还有这个粥,怎么弄得那么鲜甜?”
栗蓉很乐意给她解释:“这是生滚海鲜粥,煮的刚刚好的白粥,加入处理好的海鲜丢进去,很快就烫熟了,加盐撒葱花,就做好了。南方那边很喜欢这样吃。”
“哇!”沈若宁崇拜地看着栗蓉,“没想到你还会做饭,而且手艺还不错,忽然觉得自己好废物啊,什么都不会!”
“啊?”栗蓉挑眉,“想啥呢?你还会谈钢琴,你会打扮,你还考上了清大,怎么废物了?”
沈若宁被栗蓉三两句就哄好了,刚才的失落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舒畅地连喝了三碗粥。
栗蓉笑笑:“你不是说要减肥?”
“吃完再减!”沈若宁满足地舔了舔唇,“栗蓉你做的饭,真的好好吃啊!”
栗睿之不经意间看到了沈若宁俏皮的表情和小动作,心头动了动,又不懂声色地收回视线,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地跟赵青松聊天。
知道赵青松在做生意,栗睿之很感兴趣,两人聊了很久。
栗睿之最后问赵青松能不能带带他,当个打杂的也行。
赵青松哪里会安排他去打杂。
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栗睿之,他相信以栗睿之的机灵,是可以很快上手的。
如果还不行,他提出,可以带栗睿之一起干。
这妹夫果然是亲的,栗睿之很高兴,两人相谈甚欢。
这顿饭真的像是栗蓉请客,栗睿之和沈若宁做客,不像栗蓉特意给他们牵线的饭局。
主要是栗蓉同沈若宁讲话,赵青松跟栗睿之讲,赵母早早吃完就回屋去了,安安吃完了跑去客厅玩自己的玩具。
吃完饭,赵母才走出来帮收碗筷。
栗蓉打了水准备洗,被赵母赶走:“小蓉,你上屋里去跟客人说说话,俺嘴笨,俺来洗就行。反正俺也没事儿做。”
栗蓉点头,回客厅去陪沈若宁他们说话。
栗蓉觉得自己跟赵青松可能是碍着他们接触了,在客厅里,沈若宁跟栗睿之接触或者说话真是少得可怜。
他们也没坐多久,半个多小时消食后,栗睿之就想回去了:“晚上跟战友还有事情,我得先回去了。”
沈若宁跟着告别,也要回家了,还说下次一定要再来栗蓉家吃好吃的。
栗蓉表示欢迎,接着问:“你怎么回去,司机来接你吗?”
沈若宁目光移到栗睿之身上:“你可以送我回去吗?”
栗睿之清了清嗓子,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我骑的自行车过来,送不了你.......”
“没事啊,你可以送我到供销社吗?我得去买点东西,等会儿我家司机回去供销社接我。”
栗睿之在好几双眼睛下,根本说不出来拒绝的话,至于内心深处的小欢喜,他选择不去深思。
赵母突然压低声音道:“那什么,你室友,是不是看上安安他三舅啦?”
栗蓉看过去,嘴角上扬:“娘你也看出来啦?”
赵母满脸骄傲:“那肯定呀,俺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见到的男男女女多了去了,只消一个眼神儿,俺就能看出来那些人怀春的人的心思。”
她顿了顿:“不过安安他三舅好像对人家姑娘还没什么意思,但俺觉得他们还挺配的。如果能成,肯定是桩好姻缘。”
“哈?”栗蓉忍不住笑了,“娘,你还会看相啊?”
“哟,看相那就是破四旧,封建迷信可不兴搞,俺可不会看,就是眼缘,懂吧?”赵母像是想起什么一样,颇为自得地笑了笑,“你当初也是俺给老二相看的,俺觉得你不错,你看,现在过得真不错吧?瞧这小日子,红红火火的!”
红红火火的小日子,让时间过得非常快。
栗蓉开学了。
七八年的高考竞争同样惨烈,因为过了这一年,好像说,已婚的和超过一定年纪的,不再被允许参加下一年的高考。
所以,那些沾了点儿边的学子,还有去年没考上的下乡知青,再加上应届高考生,人数也非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