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善依的身影在浓稠如墨的夜色中渐行渐远,恰似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消失在江湖的茫茫深处。而在她离去之后,整个江湖因苏悯贤的死讯彻底沸腾,像是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掀起了惊涛骇浪。茶馆酒肆、市井街巷,乃至深山里的练武场、隐秘的门派据点,人们皆交头接耳,谈论的全是苏悯贤那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惨结局。一时间,各种传闻甚嚣尘上,真假难辨,犹如漫天飞舞的柳絮,肆意飘散在江湖的每一个角落。
在临江的清风茶馆,茶馆内弥漫着袅袅茶香,木桌长凳上坐满了茶客。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说书人正站在台上,手中折扇挥舞,口若悬河:“各位看官,这苏大侠啊,那可是遭了血月教的奸计!听闻血月教设下美人计,派出教中最魅惑的女子,那女子貌若天仙,身姿婀娜,凭借着倾城之姿,将苏大侠引入一处隐秘山谷。山谷中,血月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伏兵四起,纵是苏大侠武艺高强,剑招凌厉,能以一敌十,也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命丧黄泉呐!”台下众人听得入神,有的瞪大眼睛,满脸惊愕;有的频频摇头,发出惋惜之声;还有人拍案而起,怒目圆睁,痛斥血月教的卑鄙行径。
而在城中心的悦来客栈,大堂里人声鼎沸,酒气弥漫。一位行脚商人眉飞色舞地讲述:“我从远方而来,一路听闻不少奇事。这苏悯贤啊,竟是被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背叛。那兄弟平日里与苏大侠称兄道弟,形影不离,实则觊觎苏大侠的绝世武功秘籍。他暗中勾结血月教,在一场关乎江湖声誉的关键对决中,趁苏大侠全神贯注与敌人厮杀之际,从背后偷袭,苏大侠毫无防备,这才……唉,真是人心难测啊!”此话一出,客栈里一片哗然,有人满脸质疑,摇头不信;有人则信誓旦旦,添油加醋地附和,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还有更为荒诞离奇的传闻,说苏悯贤是被上古邪物诅咒,那邪物隐藏在暗处,操控着血月教的行动,血月教不过是恰逢其会,才捡了个便宜。一时间,江湖上人心惶惶,苏悯贤的故事被添油加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初入江湖的少年们心中的警示,让他们知晓这江湖的水究竟有多深,人性究竟有多复杂。
此时,清风大侠正坐在茶馆的角落,身着一袭素袍,面容冷峻。他听着这些传闻,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些都只是江湖人的臆测,苏悯贤的死远比这些传闻残酷得多。但他也明白,在这流言蜚语中,要想为苏悯贤讨回公道,更是难上加难。血月教说不定正躲在暗处,暗自得意,看着江湖因他们的恶行而混乱不堪,他们却坐收渔翁之利。
清风大侠决定不能任由传闻肆意传播,他要着手调查血月教,将真相公之于众。他起身离开茶馆,脚步匆匆,前往与苏悯贤生前交好的江湖前辈处打听消息。这些前辈们听闻苏悯贤的死讯,亦是悲痛万分,纷纷表示愿意协助清风大侠。他们一同回到苏悯贤生前的居所,那曾经充满侠气的小院如今一片死寂。众人在屋内仔细翻找,梳理苏悯贤生前调查血月教的线索,试图从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找到血月教的破绽。
而在遥远的深山古寺,叶善依在晨钟暮鼓中,也隐隐听闻了江湖上的传闻。这些传闻像一阵风,穿过重重山林,吹进她那紧闭的心门。曾经,她也想为苏悯贤讨回公道,与他并肩的日子里,她也对江湖的正义满怀热忱。可如今,心灰意冷的她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她坐在寺庙的庭院中,望着飘落的树叶,心中默念着苏悯贤的名字,那些关于他的回忆,远比江湖传闻来得真实和深刻。每一个与他相处的瞬间,都如同烙印在心底的印记,无法磨灭。
与此同时,血月教内部却在为这场“胜利”而庆祝。据点内灯火通明,摆满了美酒佳肴。赤影、赵猛和林妙等人举杯畅饮,得意忘形。赤影脸上那道被苏悯贤划伤的疤痕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宛如一条扭曲的蜈蚣。他冷笑着说:“就让那些江湖人去猜吧,他们永远也想不到,这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苏悯贤一死,江湖再无阻碍,我们血月教定能称霸武林!”赵猛和林妙附和着,笑声在血月教的据点中回荡,张狂而又刺耳,却不知,一场正义的反击正在悄然酝酿,复仇的火焰已在暗处熊熊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