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硫黄的别名有石流黄、流黄、石留黄、硫磺、昆仑黄、黄牙、黄硇砂、西丁、西土、将军、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白硫黄、天生黄、硫黄花、硫黄粉等。
功效作用
1.解毒杀虫止痒:石硫黄外用有良好的解毒杀虫疗疮作用,能燥湿止痒,可用于治疗疥癣、秃疮、阴疽恶疮、湿疹、湿疮、疥癣、顽癣等皮肤病。
2.补火助阳通便:石硫黄为纯阳之品,入肾经,能大补命门真火而助元阳,内服有补火助阳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衰微、下元虚冷引起的阳痿、腰冷膝弱、失精遗溺,及肾不纳气引起的喘促,还可以治疗虚寒便秘等。
中医药理
1.外用药理:石硫黄外用时,在体温状态下,与皮肤接触可产生硫化氢,或与微生物、上皮细胞作用氧化成五硫黄酸,从而有溶解角质、软化皮肤、杀灭疥虫等皮肤寄生虫及灭菌、杀真菌等作用。
2.内服药理:内服后一部分在肠内可形成硫化氢,刺激肠壁增加蠕动,而起缓泻作用;适当剂量对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治疗作用,能使各级支气管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并使支气管粘膜杯状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减少,还能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对氯丙嗪及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有明显增强作用。
禁忌
1.孕妇禁用:石硫黄有毒,孕妇服用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阴虚火旺者禁用:石硫黄性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3.不宜过量久服:石硫黄有毒,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以免引起砷中毒等不良反应。
4.不宜与某些药物同用:石硫黄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注意事项
1.炮制后使用:内服时需用炮制过的石硫黄,以降低其毒性。
2.遵医嘱用药:若需要使用石硫黄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石硫黄的食用方法》
内服
1.炮制后入丸散剂:石硫黄内服一般需要经过炮制后制成丸剂或散剂使用。临床常用剂量为1.5-3克,但具体用量会因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有所不同,需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
2.直接服用粉末:将石硫黄粉末直接服用,可配以温水或温开水冲泡。一般用量为每次3-9克,一日2-3次。也可使用饮片泡茶服用。
3.饭前嚼服:可在饭前将石硫黄嚼服,服后用饭压之。服用剂量以服后感觉身体微温为宜。
外用
1.研末撒敷:将石硫黄研末后撒在患处,可用于治疗疥癣、秃疮、阴疽恶疮等。
2.制成硫磺膏:与其他药物制成硫磺膏,用于外敷伤口,如烫伤等。
需要注意的是,石硫黄属于有毒中药,可能会对人体的胃肠功能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孕妇服用硫磺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若需要使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以下是一些含有石硫黄的丹方:
石硫黄丹方
1.组成:石硫黄、蒲黄、禹余粮、茯苓。
2.制法:右四味捣筛,密和为丸,丸如小豆。
3.功效:一服二丸召魂,一丸和石硫黄二丸同服,治万病神验。
4.注意事项:疑太热,除石硫黄亦得。其丹不得水银,以水银霜二两代之,甚佳。恐水银贵不办,用之不厌甚多。
来复丹
1.组成:硝石一两(同硫黄并为细末,入定锅内,以微火慢炒,用柳篦子不住手搅,令阴阳气相入,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太阴玄精石(研飞)、舶上硫黄(用透明不夹沙石者),各一两;五灵脂(须择五台山者,用水澄去沙石,日干)、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二两。
2.制法:上用五灵脂、二橘皮为细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二气末,拌匀,以好滴醋打糊为圆,如豌豆大。
3.功效:此药配类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冲和之气,乃水火既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善治荣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上实下虚,气闭痰厥,心腹泠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女老幼,危急之证,但有胃气,无不获安,补损扶虚,救阴助阳,为效殊胜。常服和阴阳,益精神,散腰肾阴湿,止腹胁冷疼,立见神效。应诸疾不辨阴阳证者,并宜服之,灵异不可具纪。
4.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空心,粥饮吞下,甚者五十粒,小儿三、五粒,新生婴儿一粒。小儿慢惊风或吐利不止,变成虚风搐搦者,非风也,胃气欲绝故也,用五粒研碎,米饮送下;老人伏暑迷闷,紫苏汤下;妇人产后血逆,上抢闷绝,并恶露不止,及赤白带下,并用醋汤下。
复亨丹
1.组成:倭硫黄(即石硫黄)10分,鹿茸8分(酒炙),枸杞子6分,人参4分,云茯苓8分,淡苁蓉8分,安南桂4分,萆薢6分,全当归6分(酒浸),小茴香6分(酒浸,与当归同炒黑),川椒炭3分,炙龟版4分。
2.制法:益母膏为丸,如小梧桐子大。
3.功效:燥气久伏下焦,不与血搏,老年八脉空虚。
4.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1日2次。冬日渐加至3钱。
太清石壁记中的其他丹方
1.太一金英神丹方、黄帝九鼎丹方、黄帝九鼎大还丹方、太一金膏丹方、六一泥法、紫游丹方、艮雪丹方、五味丹方、五岳真人小还丹方、太一小还丹方、太一硫黄丹方、八石丹方、龙朱丹方、八神丹方、太一雄黄丹、五灵丹方、五石丹方等丹方中也含有石硫黄,但其具体的制法、功效和用法用量等信息需要进一步查阅《太清石壁记》原文。
《石硫黄的产地分布》
国内产地
1.山西:是石硫黄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产量较大,质量也较为优良。
2.河南:该地区的石硫黄资源丰富,开采和加工历史悠久。
3.山东:山东的石硫黄产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
4.湖北:湖北的石硫黄资源也较为丰富,其开采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5.湖南:湖南的石硫黄主要分布在一些山区,其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
6.江苏:江苏的石硫黄产地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区,其产品主要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
7.四川:四川的石硫黄资源丰富,其产量和质量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8.广东:广东的石硫黄主要分布在一些山区,其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
9.台湾:台湾的石硫黄资源也较为丰富,其开采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国外产地
1.意大利:意大利是欧洲石硫黄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
2.秘鲁:秘鲁的石硫黄资源丰富,其产量和质量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生态环境与资源分布
1.自然硫主要形成于火山喷气作用,火山硫含少量砷、硒、锌和铊。沉积岩或风化带中的自然硫含粘土、有机质、沥青等机械混入物。
2.台湾省的自然硫及山西、新疆、山东、江苏、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的有药用史,以上各省及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广西、广东、西藏等省区都有制品硫产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