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冷白光管在头顶滋滋作响,陆琛摘下防护目镜,镜片上蒙着薄薄的水雾。他面前的全息投影正循环播放着生物识别信息防伪技术的模拟测试:当伪造的3d打印指纹触碰到识别面板,系统在0.3秒内弹出红色警报,同时精准定位到攻击源的虚拟坐标。屏幕右下角的数据流不断跳动,记录着每一次测试的毫秒级反应时间。苏瑶抱着一摞检测报告快步走来,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能量棒包装纸,\"最后一组虹膜识别对抗测试也通过了,误判率稳定在0.001%以下。\"
两人对视一眼,疲惫的眼底泛起笑意。窗外的梧桐树在暮色中舒展枝叶,树影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切割出细长的条纹。这个研发项目他们已经持续了七百多个日夜,实验室的冰箱里还存着无数罐喝空的能量饮料,冰箱门上贴满了便签,记录着每次关键突破的时间点。陆琛伸手关掉投影仪,金属桌面上倒映着他微微发红的眼睛:\"该考虑推广的事了。\"他的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打拍子。桌面上还散落着几支断墨的马克笔,见证着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修改。
苏瑶拉开椅子坐下,笔记本电脑在膝头展开,屏幕亮起的瞬间映得她眼下青黑愈发明显。\"我做了份目标清单,先从金融、医疗、政务这些对信息安全要求最高的行业入手?\"她调出一份电子表格,不同颜色标注着潜在客户的优先级,\"不过,这些机构向来保守,恐怕不会轻易接受新技术。\"说到这里,她想起上个月拜访某企业时吃的闭门羹,当时对方甚至不愿给他们展示技术的机会。那次她在对方公司楼下的咖啡厅枯坐了两小时,反复修改演示方案。
陆琛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信任建立\"四个大字,笔尖在粗糙的板面摩擦出沙沙声响。\"我们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展示,不只是技术参数。\"他的笔尖在空气中划出弧线,\"比如模拟黑客攻击场景,让他们亲眼看到技术的防护能力。\"窗外的晚霞染红了玻璃幕墙,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写满公式的白板上,影子的轮廓随着他们的动作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他转身时,白大褂的下摆带起一阵风,吹得桌上的检测报告微微翻动,其中一张被风吹到地上,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手写批注。
第一站是位于陆家嘴的星耀科技。当陆琛和苏瑶拖着装满设备的行李箱走进大厦时,玻璃旋转门折射出无数个重叠的倒影。电梯上升时,苏瑶看着镜面墙壁上自己略显疲惫的面容,悄悄补了补口红。她从随身包里摸出薄荷糖分给陆琛,冰凉的甜味在口中散开,暂时驱散了些许困意。会议室里,银色的会议桌旁坐着七位西装革履的高管,技术总监李然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他们带来的设备:\"听说你们能破解深度伪造的生物识别信息?\"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怀疑,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示出内心的不耐烦。
\"不仅是破解。\"陆琛打开便携式服务器,全息投影在空中构建出虚拟安全系统,淡蓝色的光影在会议室流转。\"我们的技术采用量子级特征提取算法,即使是最先进的AI生成的伪造数据......\"他示意苏瑶启动演示,当伪造的面部图像靠近识别框,系统瞬间发出尖锐警报,同时弹出攻击方的虚拟身份信息,\"也会在0.2秒内被识别。\"演示过程中,陆琛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专业术语都像子弹般精准地击中听众的注意力。但他的手心却微微出汗,悄悄在白大褂上擦了擦。
\"听起来很厉害。\"李然转动着钢笔,金属笔帽在灯光下折射出冷光,\"但我们现有的安全系统已经投入了数千万,更换成本......\"他的话音未落,会议室的气氛就变得紧张起来。一位财务总监皱起眉头,开始翻阅手中的资料。
苏瑶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与星耀科技现有系统的兼容性测试报告,纸张边缘因为反复翻阅已经起毛。\"我们做过压力测试,在贵公司的服务器集群中运行,响应速度仅下降0.05%。而且,\"她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黑客试图用伪造指纹突破某银行系统,却被瞬间拦截,\"上周某金融机构遭遇的攻击,用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避免。\"视频播放时,她注意到几位高管的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画面吸引。但李然依然保持着警惕的姿势,双臂交叉在胸前。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市场总监突然开口:\"能在我们的云服务平台做三个月试点吗?\"陆琛和苏瑶对视一笑,窗外的黄浦江波光粼粼,映照着他们眼中的期待。走出会议室时,苏瑶轻轻撞了撞陆琛的肩膀:\"开门红!\"但当电梯门关闭的瞬间,两人同时瘫靠在轿厢壁上,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
第二站是仁济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在走廊里,院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医者仁心\"的书法作品。\"患者的基因数据、诊疗记录,任何泄露都是灾难。\"院长摩挲着茶杯,杯沿已经磨出了岁月的痕迹,\"但医疗系统的特殊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窗台上的绿萝垂着蔫黄的叶子,仿佛也在诉说着信息安全的沉重压力。
\"我们专门开发了医疗级加密模块。\"陆琛展开平板电脑,展示着获得FdA认证的安全协议,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在院长眼中显得陌生而复杂。\"所有生物识别数据采用同态加密处理,即使数据库被入侵,黑客看到的也只是乱码。\"他调出医院信息系统的模拟界面,当伪造的虹膜信息试图登录,系统不仅阻断访问,还自动触发了三级防护机制。演示过程中,他特意放慢语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被理解。但院长依然不时打断,提出尖锐的问题。
苏瑶补充道:\"我们可以先从VIp病房的门禁系统开始试点,既降低风险,又能直观看到效果。\"窗外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尖锐的声响穿透玻璃,让会议室的气氛更加紧张。院长凝视着演示画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裂纹,最终点了点头。离开医院时,天色已晚,苏瑶看着医院大楼外闪烁的霓虹,突然说:\"想象一下,以后这些数据都能被安全保护,感觉很有意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想起在研发过程中,他们曾收到过患者家属关于信息泄露的求助邮件。
随着推广的深入,质疑声从未间断。在政务大厅的演示现场,一位老工程师皱着眉头:\"传统密码学用了几十年都没问题,新技术反而可能带来未知风险。\"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人群中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投来不信任的目光。
陆琛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播放了一段暗网交易视频:\"上个月,某城市政务系统因生物识别漏洞,导致数十万居民信息被贩卖。\"视频中,闪烁的屏幕上滚动着大量个人信息,背景音是黑客得意的笑声。他调出技术的防御日志,\"我们的系统能实时监测异常行为模式,比如同一指纹在不同地点高频使用,就会自动启动二次验证。\"视频中,暗网交易的画面触目惊心,现场一片哗然。但仍有几人抱着双臂,脸上写满怀疑。
深夜的办公室里,陆琛和苏瑶的电脑屏幕始终亮着。他们整理着客户反馈,优化技术细节。有次苏瑶发烧39度,仍坚持视频会议解答客户疑问,声音沙哑却依然保持着专业和耐心。陆琛连续三天驻扎在某银行机房,确保系统平稳过渡,困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啃两口便利店的三明治。他们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城市名和会议时间,行李箱里永远备着正装和技术手册。有一次,陆琛在赶飞机的路上接到客户紧急电话,他只能在机场嘈杂的环境中,一边拖着行李,一边耐心解答问题,周围旅客匆匆而过,没有人注意到他额头上的汗水和疲惫却专注的眼神。
半年后,技术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重点机构。在某次网络安全峰会上,当主持人宣布\"生物识别伪造犯罪率下降78%\"时,陆琛和苏瑶坐在观众席相视而笑。苏瑶悄悄擦拭了一下眼角,陆琛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散场时,苏瑶望着展厅里播放的技术宣传片,突然说:\"你看,我们的技术就像给数字世界筑起了一道城墙。\"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
陆琛看着宣传片里那些因技术受益的机构画面,想起研发初期无数次失败的实验,那些在实验室度过的日夜。有一次实验爆炸,玻璃碎片划破了他的手臂,现在还留着淡淡的疤痕。他轻轻说:\"是大家一起筑的城墙。\"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他们知道,新的挑战还在前方,但此刻,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一家便利店,陆琛进去买了两瓶能量饮料,就像研发初期那样。两人碰了碰瓶子,相视一笑,在路灯的照耀下,继续走向未来的挑战。饮料的气泡在口中炸开,甜味中带着熟悉的苦涩,正如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