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夜明珠,恩人的夜明珠呢?”有人大声询问道。
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但是没有拆穿。
“还在外面挂着呢。”有人回答道。
是啊,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光球取下来,明明没有固定的物体,就这么凭空挂在天空,可是他们怎么也弄不下来,仿佛漂浮在空中的不是东西,像太阳一般。
方竹从床上爬了起来,她看了看周围围着的人群,脸色红润,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围观自己呢。
“散了吧,大家都好好休息,接下来,我们就要努力重建家园了。”方竹说道。
周围的人群散去,方竹才感觉周围的空气开始流通。方竹起身走出救护站,她看着天空中挂着的光球,手缓缓抬起,光球慢慢的朝她手心飘来,慢慢的变淡变淡,然后消失不见。
方竹继续往小土坡上走去,在这里能看见整个东郊小镇的全貌,她俯视着一片废墟的东郊小镇,看着那被泥土掩埋的房子,被人工挖掘出的大坑,心里泛起一阵难过。
那些鲜活的人命啊,如果自己提前赶来,之前的几十人是不是也不用死了,虽然自己拼命维护住了后面的山体滑坡造成的二次伤害,可是那些人虽然没有死,但是面临着的伤残,也是不可小觑的伤害。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太渺小了。
“恩人,谢谢你。”后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方竹回头,看见身后站着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老人用树枝做着拐杖,依着树枝站在那里,夏天的风总是带着粘腻,老人的衣角被风吹起,苍白的发丝也在风中凌乱。
方竹没有说话,摇了摇头,此刻的她心中充满悲悯,眼角有泪划过。
慢慢的,老人身后站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家都看着小土坡上的方竹,眼里也都充满了泪水。感激,伤心,各种情绪像传染病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方竹像个上位者一样,站在高处,而下面的人群像臣服于她的大臣。
方竹走下小土坡,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
“我儿已经死了,谢谢你还救了我这把老骨头。”老人哽咽着说。
“老人家,好好活着,替你儿活着。”方竹说完手中灵气涌起,朝着老人的腿部打去。
只见老人原本颤颤巍巍的腿瞬间变得有力,站直了身子。众人惊讶不已,纷纷围拢过来。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方竹道谢。
老人登了登腿,走了几步,脸上的惊喜显而易见。
方竹走到了人群末端,只听咚的一声,方竹回眸,就见老人跪在了自己面前。
“恩人,神仙啊,神仙。”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流下眼泪。跪在地上的身体,也因为激动而抖动着。
方竹赶紧回身扶起老人。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
她暴露了自己特殊性的事实,大家都看见了,她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只希望大家能够替她保守秘密。
方竹没有着急离开东郊小镇,她还想看着大家重振家园,还想看看到底哪些家庭需要帮助。
天不如人愿,原本平静下来的东郊小镇却迎来又一次的山体滑坡。好在这次没有伤亡,能救的人都救出来了,而所有人都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方竹看着废墟一样的东郊小镇,陷入一片沉思。
或许东郊小镇要迎来一次大迁徙了。
“大家听我说,这个地方不安全,你们愿不愿意搬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安家?”方竹看着人群说道。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可是姑娘,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
“是啊,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我儿外出打工还没回来呢,我搬走了他咋找我呀。”
“哎呀,你傻啊,手机联系呗。”
大家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方竹也听出来了,这些人有一大部分都不愿意搬走。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这次山体滑坡之后,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方竹思考了片刻,看了看原本山体滑坡下来已经只剩一半了的山体。不愿意搬就不搬吧,古有愚公移山,现在方竹挖山。方竹想着,无非就耗费一点人力而已。
“那,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搬走,为了防止以后再次发生山体滑坡,大家愿意一起把山挖平吗?”方竹说道。
“什么?挖山?”
“天方夜谭吧。”
“我相信恩人。”
……
每个人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人不相信这种大工程举动能成功,而有的人觉得方竹是恩人,应该听她的。
“大家放心,就算挖了山重建家园,也会按照之前你们房屋面积分配,农田也是,有受难人的家属也能按照不同比例拿到补偿。”方竹大声的说着。
大家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那谁挖?每家出几个人?”
“我家就我自己了。”
……
不同的声音传来,饶是经过了生死攸关的大事,一涉及到要大家出力的时候,大家依旧会想着公不公平,这就是人性吧。
方竹看着这些人心中有点郁闷。
“我认识做房地产开发的,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叫人来挖,我不参与你们的谈判,你们愿意就交给他们挖,包括建房之类的,至于多少钱,你们谈。”方竹不想多说什么了,她能做的已经做了。
“好。”
“我觉得可以。”
“房地产开发,一听就很贵呀。”
“肯定得花好多钱吧。”
不同的声音说着不同的话。
“可是,如果不挖,再次发生塌方怎么办?”
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周围安静下来。确实如此。
“那妥,挖吧。”
“我也觉得,就是花点钱嘛,能保命呀。”
方竹听着他们的谈话,脸色异常的难看。
最终,还是决定挖山了。
方竹联系了李庄。
“这边有个大工程啊,可能会让你亏钱。”
“啥大工程还亏钱的?”
“挖山,建房。”
“挖山?师父,你有没有搞错?”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最终李庄应了下来,师父说的话,他肯定还是要听的。
好在华国领导听闻这次山体滑坡给人民带来的伤害,给了一定的补助。而这些补助都用在重建房屋上,这样算下来,李庄不用承担太大的损失。
李庄速度很快,当天下午就让人开来了重型挖掘机还有塔吊车。
接下来,救护站要撤离了,这些人的临时庇护所也在华国领导的帮助下搭建了起来。大家的生活也慢慢平淡下去,每天也就看看山挖多少了,房子建多高了。
在这次的任务中,方竹获得了大量的功德,方竹谈不上开心,毕竟这些都是几十条人命换来的,她宁可不要的。
日子也一天天的过去了。
山一点点的越来越低,废墟也被挖开,露出以前的宅基地,人们都在以前自己的屋里翻找还有没有能用的东西,工程队的人也配合着人民群众,他们也是同情这些遇难者的。
有人找到了还能用的桌子,有人找到了藏在床底的银行卡存折,还有人找到了藏在家中的现金,总之,剩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开心,大家都在因为找到失而复得的东西而欢喜雀跃。
终于,山挖好了。
房子也慢慢的重建起来了。
“以前的茅草屋,变大平层了。”有个婆婆说道,脸上露出笑容。
方竹知道,她是孤寡老人。像这样的老人,东郊小镇还有许多,甚至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年轻人不甘屈于这样的一方天地,全都外出务工了,结了婚的带着自己另一半出去了,有小孩的留下孩子也出去了,就只剩下了老人,小孩。年轻人很少很少。
这段时间方竹也了解到了许多,像这样的家庭很多,可能不仅仅是东郊小镇,其他地方可能也是这种现象,甚至,小孩读书要步行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老人在家又要做农活,还要照看孩子,国家补助这样的家庭每月都有几百块钱,可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经过方竹的思索,她决定在这个地方,捐款盖一座学校。
跟李庄商量后,划分好土地,买下盖学校要占地的地方,李庄就开始了规划学校的一切事宜了。当大家得知事情后,纷纷都红了眼眶,也都为自己之前的自私而感到愧疚不已。
大家找到方竹的时候,方竹正在办公室和李庄对着图纸规划。
“方姑娘,我们…我们……”
大家涌进来,方竹回头看见大家伙都站在门口,嘟囔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方竹疑惑的歪着头。
“这是我们的心意。”带头的人走上前丢下一个信封转头就走了。
有了这个人带头,后面的人也开始照做,纷纷扔下手中的信封转身离开。方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所有人离开后,方竹看了看桌上的堆成小山一样的信封,哦,除了信封还有现金,甚至还有用口袋装着的红色纸张。
方竹瞬间懂了。她觉得可能是自己所做的一切让那些受难者感到了愧疚。方竹笑着看向桌上的红色纸张。这钱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这当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接下来,方竹和李庄干得更有劲儿了,有了乡亲们的反馈,这就是最好的了。
在废墟清理阶段,大型机械轰鸣作响,工人们日夜奋战,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每一寸土地。他们不仅要清理掉那些破碎的砖石和倒塌的房屋残骸,还要确保在清理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的地质结构造成二次破坏。
尽管工作艰难,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早一天清理完废墟,大家伙就能早一天重建家园。经过数周的努力,废墟终于被清理干净,土地重新露出了它原本的面容。
接下来,便是重建房屋的关键时刻了。为了确保新房屋的安全性,工程师们根据地质勘查结果,精心设计了房屋的结构。他们采用了更加坚固的建筑材料,增加了房屋的抗震和抗滑坡能力。房屋的基础被深深打入地下,牢牢地固定在岩石层上,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大自然宣告,我们不会轻易被打败。
重建过程中,除了方竹和李庄每天都来监工,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大家互相帮助,有的帮忙搬运材料,有的协助搭建房屋框架。孩子们在旁边好奇地看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新家的期待。虽然重建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每当看到一座座房屋逐渐从废墟中拔地而起,大家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第一批重建的房屋落成了。站在新房子前,看着那坚固的墙壁、明亮的窗户和整洁的庭院,我们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这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我们对生活的重新定义,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房屋的内部装修也十分用心,简洁而温馨的设计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家的温暖。墙壁上挂着的不再是过去的照片,而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房屋修好了,但重建家园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大家开始在房屋周围种植花草树木,让这片曾经被灾难肆虐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还修建了新的道路,安装了路灯,改善了基础设施。
终于东郊小镇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再次回荡在山谷之间。山体滑坡虽然带走了大家曾经的家园,但却带不走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重建房屋,大家不仅重建了一个个物理空间,更重建了我们的心灵家园。这些建造在废墟之上的房屋,将成为大家新的起点,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方竹和李庄站在建好了的房屋前,看着大家的欢声笑语相视而笑。也许这就是他们努力重建的意义吧。方竹感觉此刻的心情无比的舒畅,她好像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呢。
看着大量功德金光传来,方竹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