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瞬间卧倒。
铁轨前方的弯道处,赫然停着一列锈迹斑斑的货运火车——车厢外挂着几十具风干的尸体,车顶却架着崭新的重机枪。
“是清道夫的移动哨站。”赵北脸色阴沉,“他们知道我们要去望京。”
宁珩数了数机枪数量,心沉到谷底——正面强攻等于送死。
林瑶却眯起眼睛:“火车头没蒸汽,是伪装的固定火力点。”她指向铁轨旁的排水涵洞,“从下面钻过去,我能摸上车顶。”
“太冒险。”宁珩断然拒绝。
“要么我上,要么大家一起死。”林瑶已经卸下多余装备,只带匕首和手枪,“六十秒后,准备补枪。”
没等宁珩再开口,她已如猫般窜了出去。
林瑶的鞋底踩在生锈的铁轨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她贴着货运列车的阴影移动,匕首反握,目光锁定车顶的两名哨兵。
宁珩趴在路基旁的排水沟里,步枪准星随着哨兵的移动而微微调整。耳麦里传来三声轻叩——赵北的小组已就位。
“六十秒。”宁珩对着麦克风低语。
车顶的哨兵正在交接。
一人打着哈欠点烟,另一人调整着重机枪的俯仰角。他们完全没注意到,一道黑影已经攀上了列车末端的检修梯。
林瑶像猫一样轻盈地翻上车顶。
喀嚓。
第一个哨兵的脖子被拧断时,香烟还没落地。第二人刚转身,喉间就多了一道血线。
“清除。”她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
宁珩一挥手,李虎带着突击组立刻冲向列车中段。生锈的车门被撬开时,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机油味和弹药特有的金属气息。
“发财了。”程志骏吹了声口哨。
车厢里整整齐齐码着:
- 十二箱7.62mm步枪弹
- 四挺qJY-88通用机枪
- 二十具pF-98火箭筒
- 堆成小山的军用口粮
赵北检查着武器状态,独眼里闪着精光:“全是新货,连枪油都没擦。”
---
秦凯突然在耳机里预警:“东南方向,车队接近!”
宁珩扑向车窗。远处尘土飞扬,三辆武装越野车正疾驰而来,车顶架着的重机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准备迎敌!”宁珩喊道。
所有人瞬间进入战斗位置。李虎把一挺机枪架在车窗口,程志骏快速布置绊雷,刘威虽然腹部缠着渗血的绷带,仍坚持守在弹药箱旁装填火箭筒。
林瑶却盯着车厢地板:“你们听。”
金属地板传来细微的震动——不是来自外面的车队,而是列车本身。
“这破车还能开?”赵北皱眉。
她已经冲向驾驶室:“不是我们的人!”
驾驶台的控制灯突然全部亮起,气压表指针开始颤抖。整列火车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车轮与铁轨摩擦出刺眼的火花。
“清道夫启动了远程控制!”林瑶拼命扳动制动闸,“他们要让我们连人带车撞进基地!”
列车开始加速时,外面的越野车已经进入射程。重机枪的子弹暴雨般打在车厢外壁上,凿出一排排透光的弹孔。
“李虎!压制火力!”宁珩踹开车门,火箭筒扛上肩头。
咻——轰!
火箭弹精准命中领头越野车,爆炸的气浪掀翻了第二辆车。第三辆急转弯想逃,被秦凯一枪打爆了轮胎。
但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时速表指针已经指向60公里。前方两公里就是弯道,按照这个速度...
“会脱轨!”程志骏脸色煞白。
林瑶额头渗出冷汗:“制动系统被锁死了!”
赵北突然抡起消防斧:“都闪开!”
他对着驾驶室地板猛劈三下,露出下面纵横交错的液压管路。斧刃狠狠砍进一根红色管道,黑稠的液压油喷涌而出。
列车发出垂死的尖叫,速度开始下降。
“40公里...30公里...”林瑶盯着时速表,“不够!弯道前停不下来!”
宁珩看向车厢连接处的紧急脱钩装置:“分开列车!”
程志骏和刘威扑向连接处。生锈的销钉在重击下纹丝不动。
“用这个!”李虎扔过来一捆炸药。
倒计时十秒的设置,三人跌跌撞撞跑回车厢。
轰!
爆炸的气浪将所有人掀翻。后三节载满武器的车厢成功分离,在惯性下继续滑行。而前部车厢在弯道前终于减速到20公里,堪堪贴着悬崖边缘停了下来。
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脱轨的后半列车撞上山体,激起数十米高的火焰。
“弹药...”刘威心疼地看着爆炸方向。
宁珩清点剩下的装备:“两挺机枪,六箱子弹,够用了。”
赵北突然指着山下:“看!”
新黎明基地的钢铁大门已经清晰可见,而更让人振奋的是——三辆改装越野车正朝他们驶来,车头焊着的狼牙板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是基地的接应队!”林瑶难得露出笑容。
---
新黎明基地的围墙比传闻中更加震撼。
五米高的混凝土墙体外层镶嵌着碎玻璃和铁丝网,四角哨塔上的狙击镜反光时隐时现。
罗铮亲自在门口迎接。
这个前特警队长比宁珩想象中更高大,战术背心下的肌肉将布料撑得紧绷。
“林瑶说你很能打,”他握住宁珩的手时,掌心的老茧硌得人生疼,“现在看来还很有创意——用敌人的火车运自己的战利品。”
基地内部井然有序:菜圃里的作物长势良好,太阳能电池板在屋顶整齐排列,甚至还有冒着蒸汽的锻造工坊。几个孩子追逐着跑过广场,这场景在末日里简直像幻觉。
“北区给你们安排了住处。”罗铮的副官递来钥匙,“医疗组马上到。”
当刘威被担架抬走时,宁珩让赵北悄悄跟了过去。
“先去军械库。”罗铮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需要谈谈防御计划。”
作战室的沙盘上,代表清道夫的红色小旗已经插到了基地十公里外。
“侦察兵报告,屠夫亲自带队。”罗铮将一枚带锯齿的匕首钉在沙盘边缘,“两百人,配备装甲车和迫击炮。”
宁珩将剩下的两挺机枪放在沙盘上:“我们需要在峡谷设伏。”
他指向地形图上的一处隘口,那里两侧岩壁陡峭,如同天然的杀戮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