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府,万跃明一整天没有见到李正光,也懒得去喊他。
他在城头上巡视一圈后便回了府衙。
小妾立刻迎了上来,百般谄媚,投其所好。
万跃明舒服得直呼过瘾……
城外,赵文瑞和九龙九凤带领一百铁甲军精锐,全副武装准备出发。
白天难民们曾经在他的授意下试图入城,不料,万跃明放话,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这也更加重了他除掉万跃明的决心。
罗凤要跟着他赴险,他让罗凤保护好慕容雪即可,不必担心他。
其实,罗凤只想有一个和太子殿下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而已。
不过,她明显听得出来,赵文瑞不肯让她轻易涉险。
午夜时分,李正光借着换班换防的时刻,悄然打开了城门。
“你就是李正光李统领?”赵文瑞问道。
“正是在下,来者可是太子殿下?”
“没错,我就是赵文瑞。”
“末将李正光见过殿下!”李正光急忙下跪拜道。
“快快请起,李将军辛苦了!”
“你指条路,我们去处理,你守好这里。”
“是,殿下。”
李正光让一名亲随带着太子一行人前往万跃明的府邸。
自己扒城门口向外张望,果见不少士兵在暗处潜伏。
如此一来,他就放心了,无惧那老家伙的手下悍勇无敌的捕头了。
可是,太子殿下竟然只带了百多人,能行吗?
他想了想,觉得太子一定有过人之处,且听待会儿结果,便立见分晓。
赵文瑞和九龙九凤带着百多铁甲军精锐很快便到了万跃明的府邸。
两名侍卫双手一搭,九龙九凤踩着人梯跃上了高墙。
兄妹二人在墙头上观察没有异常,便攀着墙头轻轻跳下墙头,迅速向大门走去。
突然,暗处闪出一道黑影,九龙九凤侧身一躲,避开了对方凌厉的攻势。
二人抽出宝剑,和对方在黑暗中对决起来。
刀剑相撞的金铁交鸣声,迅速引起了外面赵文瑞的注意。
赵文瑞一挥手,大家竞相上了墙头,纷纷跳进去接应。
与此同时,府衙灯火迅速亮了起来,借着灯光,赵文瑞果断处决了门口与九龙九凤缠斗的几位高手。
“不要缠斗,立刻击杀!”赵文瑞命令大家,提醒大家。
府邸内冲出不少黑衣人来,向大家围攻而来。
不料,弩箭雨点般弩箭迅速射杀了冲在最前面的一大波捕头。
赵文瑞也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土雷迅速抛出。
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一下子又撂翻一大片人。
站在门口的万跃明,立刻大喊,让他的人也投掷土雷。
赵文瑞这才发现了万跃明的位置,拈弓搭箭,一支飞雷箭迅速向着万跃明奔去。
听着箭矢的鸣叫声,万跃明大惊失色,抓过身边一名衙役挡住了来箭。
然而,随着飞雷箭巨大的爆炸声,那衙役瞬间被炸得七零八落,爆炸的余波让万跃明倒退了数步。
还没等他再次反应过来,赵文瑞的另一支箭也跟着到了,飞雷箭正中万跃明的胸口。
轰!
一声巨响过后,万跃明的一颗头颅滚到院子里。
万跃明至死也没有明白,赵文瑞的雷霆手段才是绝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赵文瑞不允许大家和对方缠斗,一来对方确实很强,他不想让自己的战士们受伤。
二来,火器使用过程中,自己的人必须在现场,以免误伤。
因此,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单方面的屠杀。
土雷连二连三爆炸,许多所谓的高手捕头,死的死,伤的伤,即便有侥幸漏网之鱼,也会被机灵的战士们用弩箭射杀。
大家配合默契,多种武器交替进行,很快便将冲上来的恶徒消灭殆尽。
剩下为数不多的想要从后门溜走,结果被飞雷箭炸得支离破碎。
九龙九凤早就盯着那些企图逃走的恶徒,飞雷箭所到之处,皆是残肢断臂。
此刻,听到城内爆炸声,李正光立刻打开城门,让秦昊率军入城。
至于守备军将士早已得了李正光的密令,原地待命。
有些人害怕,但还是忍住了,结果发现,越是乖乖服从命令的越没有事。
有部分胆小的要逃跑,结果被铁甲军全部射杀!
李正光见状,也是无能为力,更何况,这样的士兵留着也没用,正好借铁甲军之手清除,倒也是幸事一桩。
秦昊率军迅速包围了郡守府邸,射杀了为数不多逃出来的恶徒,与太子迅速会师。
经搜查,从万跃明的地窖中搜出白银数十万两,黄金数万两。
粮草不多,赵文瑞没有动,留给了李正光,至于饷银,他拿出一部分,用于抗旱,保粮食。
天亮时分,数万精锐入城,百姓们夹道欢迎。
大家齐声高呼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然而,领头将帅只有杨滔和苏萌,慕容雪,罗凤,却不见太子赵文瑞。
此刻,赵文瑞正和李正光找来铁匠,抓紧铸造压水井。
天黑时分,首批一百多套压水井全部制造完成,赵文瑞留李正光换另一班人马继续铸造,自己则带领部分工匠,打着松明火把,连夜去农田打井。
直到工匠们掌握了整个打井过程,赵文瑞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返回乾城。
压水井抽水效果极好,百姓们第一次喝到甘甜的地下水,激动得大哭。
万跃明已死,城内一切事务全交由李正光全权处理。
李正光分出数名亲随,带领百姓遍地开花四处打造抗旱井,不到十天,所有麦田,稻田,全部被井水灌溉覆盖。
城中无粮,百姓们依旧在生死线上挣扎。
乾州城南数里有座山,赵文瑞带领部分青壮在林中学习涉猎,利用弓箭,陷阱,机关等猎杀各种动物,有效填补了百姓食材不足的问题。
城北十几里地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湖泊,赵文瑞指导百姓们利用林木打造渔船,织网捕鱼,让百姓餐桌上的食物一下子高档了不少。
赵文瑞又指导百姓们开荒种地,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种植应季瓜果粮食,再次丰富了百姓们的食物来源。
他逗留乾州古城三个月,乾州古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随着粮食的丰收,其他手工业也跟着相继发展起来。
整个乾州地区自给自足,再不受灾荒困扰。
李正光见识了太子殿下的雄才伟略,彻底折服,表示愿意终身追随太子,与朝廷彻底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