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蠢婆娘,嚎什么丧。乔慧那样的女人,是我能碰的吗?”
封天伦吓得赶忙捂住巧儿的嘴。
巧儿并不蠢。
她从封天伦的话里咂摸出味道,立刻惊讶地问:
“你的意思是族长和乔慧……”
“我的姑奶奶,你别那么大声啊,想死也要挑好日子。”
封天伦紧张的一脚踹在巧儿腿上。
巧儿挨了打却气消了。
虽然男人没有亲口承认,但看他害怕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乔慧出国肯定是找族长去了。
只要自己男人没有偷腥就行。
她抿嘴一笑。
“老公啊,乔慧什么时候出国?”
“不该问的别问。”
封天伦白了巧儿一眼,低头给乔慧发短信。
“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在她走之前,送她几样好东西。以前她来咱家串门,对我那一套和田玉首饰爱不释手,这次她离开,我打算送给她。”
“那套首饰是我花上百万元买来送给你的,你咋这么舍得送人?”
封天伦惊诧巧儿刚才还气得骂人,怎么转脸又显得这么亲热。
“傻老公,乔慧是去攀高枝了,这对你是个机会。如果伺候好了乔慧,你就有了内应。以后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不都能提前知道了?而且她还能在关键时刻替你说好话……”
“沃日,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样的心思。不错不错,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封天伦露出笑容。
他的确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巧儿非常及时地替他弥补上了缺失。
“乔慧后天一大早就走,我亲自送她去省城机场,然后我要去龙都一趟。乔慧出国的事是秘密,你可千万不要对外人提及,无论谁问,你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封天伦带着几个下属来到临江市政府。
会议室特意制作了一个背景板,为封寨及封氏集团捐赠抗旱资金,举办简朴的新闻发布会。
封天伦在新闻媒体面前,拿出准备好的稿子,充满激情地演讲。
“……临江市的旱情已经持续了六个月,持续的旱情刺痛着封寨的心,在秦云东书记为核心的市领导正在夜以继日指挥抗旱,封寨责无旁贷,特捐赠一千万元,支持市委市政府打赢抗旱保家乡的战斗!”
两个封氏集团的下属抬着一个硕大的支票背景板走上演讲台。
全场随即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
封天伦微笑着向坐在主位的常务副市长蒋廉点点头,继续念自己的稿子。
“在此,我特别感谢临江政府的快速响应,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抗旱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全民同心。我们呼吁更多企业加入援助行列,用责任筑牢生命防线。请相信,今天播撒的善意种子,终将在明天长成庇荫临江的绿荫!”
封天伦的演讲很精彩,台下的听众也被封寨人的善举而感动。
蒋廉却面无表情,他知道这笔捐款是秦云东上门要来的。
封氏集团本来很有实力,但他们无论对过去的临县,现在的临江市遭遇到的困难,向来都是袖手旁观的态度。
大概是他们的势力很强,对临江市一直瞧不上眼吧。
因此,蒋廉对封氏家族也没什么好感,只是迫不得已出席而已。
等封天伦讲完话,蒋廉上台先是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接着又表示会把这笔捐助资金用于购置应急送水车、铺设临时输水管网、采购耐旱作物种子,并为特困家庭提供生活保障。
最后两人在支票背景板前握手合影,这场简短的发布会就算结束。
蒋廉很客气地和封天伦话别,便直接到何铸的办公室。
何铸正在看一份文件,抬头看是何铸就笑着问:“钱拿到手了?”
“封百川太精明了,捐一千万还要搞新闻发布,一点亏都不吃。”
蒋廉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拿出烟递给何铸。
何铸接过烟,龇牙笑了笑:
“伙计,封百川能捐一千万给临江市,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你只是出席一下就能拿到钱,也不吃亏嘛。”
“我觉得很特么掉价,交通集团、影踪数码、红星电子等十几个企业都是五千万起步,人家啥要求也没有,连新闻报道都不要。你再看看封氏集团这个德行,做人的差距就是大啊。”
蒋廉点上烟后,把打火机摔在办公桌上。
何铸却不生气,反而大度地笑了笑:
“老蒋,别闹情绪嘛,封氏集团主要做进出口贸易,平时也不给我们找麻烦,该交的税也交,总的来说还是个规矩的企业。再说人家捐钱提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一千万也不少了。”
“老何,那一千万是云东上门要来的,不是封百川主动给的。而且封氏集团把总部一直都设在鹰国,在我们这里只是个分公司而已,交那点税还好意思提?封百川把封寨建设得像世外桃源,却对临江市不管不问,他是要做独立王国啊……”
“得了,得了,人家捐钱本来是好事,你怎么还一肚子邪火。换了其他地市,看到一千万还不乐的冒出鼻涕泡。翻篇了,不提封百川了,你看看这个。”
何铸乐呵呵劝着蒋廉,随手把文件递给他。
这是省里下发的文件,明天在省城举办地产项目现场会,要求各地市务必带团参加。
蒋廉看了看文件,便又推给何铸。
“你别让我去啊,我瞧不惯伍东小人得志的脸。”
蒋廉以前在省里工作,没少接触省城市委书记伍东,他对此人逢迎拍马鲍乾清的嘴脸颇为厌恶。
“省里的命令是常务副市长带队,你不去,难道还要我去吗?你去是看人家省城如何靠地产项目拉动地方经济的,又不是专程去看伍东的脸。”
何铸弹了弹烟灰,把文件又推给蒋廉。
“那我也不想去,咱们市是房地产发展落后地区,去了之后肯定要被鲍乾清数落。你还是找别的副市长去吧,就说我生病住院了。”
蒋廉再次把文件推给何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