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袁绍之死的消息如一阵疾风,瞬间传遍了京师的每一个角落。

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神情各异,掀起了轩然大波。

“又死了一个大官呐!”一位老者摇头叹息。

其目光中既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畅快。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平日里威风凛凛,享受着荣华富贵。

可如今看来,他们的命竟也和平头百姓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西凉兵在京师肆意横行,司隶校尉又能怎样?”

“汝南袁氏,可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不也落得如此下场?”

“说到底,都是一条命罢了!”

众人纷纷点头,对老者的话深以为然。

身处乱世之中,生命变得如此脆弱,权贵与平民,在死亡面前,似乎并无二致。

书生们围坐在一起,同样热烈地讨论着。

“温侯吕布一介武夫,为我等寒门子弟斩出了一条血路!”

一位年轻的书生满脸激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袁绍代表的是世家高门,他们长期垄断着官场,打压寒门子弟。

如今袁绍一死,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所谓高门,在乱世之下,终究会腐朽。”

“而我等寒门子弟,定有机会成长为高门大族!”

寒门书生们纷纷附和,心中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

在大汉王朝,世家公卿长期垄断着“察举制”。

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

他们连学习经学,都要看世家高门的脸色。

那些世家大族,拥有丰富的藏书,延请着最有名望的大儒讲学。

而寒门子弟,只能在简陋的私塾中,对着几本破旧的典籍苦苦钻研。

即使学问通达,因出身贫寒,也难以获得举荐。

这世道,实在是不公!

寒门学子们无比地怀念起鸿都门学,那是大汉王朝最特殊的一段时期。

士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势力庞大,疯狂兼并土地,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桓帝为了制衡士族,利用宦官、外戚发动了党锢之祸。

然而士族根基深厚,在皇权和宦官的扫荡下,仍旧屹立不倒。

汉灵帝刘宏即位后,也意识到了士族的威胁。

他效仿汉桓帝,扶持宦官,闹腾出“十常侍”之乱,可同样未能有效遏制士族的发展。

后来,汉灵帝刘宏痛定思痛,悟出一个道理。

欲掌朝政,不可囿于扶掖内朝之旧念,必须匡扶新的政治势力。

于是,鸿都门学应运而生。

鸿都门生以尺牍、辞赋及鸟篆为主要研究对象,与传统的“儒家经学”截然不同。

曾经,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有可能踏入仕途为官。

而在鸿都门学时期,尺牍优秀者,可以为官。

辞赋优秀者,可以为官。

鸟篆优秀者,同样可以为官。

鸿都门学培养出来的这批学生,是股新冒头的势力。

腐朽的豪门大族把控着朝廷和地方,权力大得很,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刘宏就想借鸿都门生的力量,给这些豪族官僚点颜色瞧瞧。

打破他们一手遮天的局面,把权力重新攥回自己手里。

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豪族官僚阶层的强烈抵制。

以汝南袁氏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人脉。

他们在朝堂上极力反对,使得鸿都门学最终以失败告终。

寒门子弟的处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艰难。

他们空有一腔抱负,却有志难伸,壮志难酬。

只能在喧嚣如潮的市井中,稍稍议论。

此刻一众寒门书生围坐一处,神情激昂。

他们甚至认为,袁绍之死,必是新时代的开端!

仿佛袁绍的离世,能为他们这些久困于寒门的学子,开启一扇通往光明的大门。

而在热闹的酒肆一隅,有一人遗世独立,静静地坐在那里,自斟自饮。

此人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着旁人难以捉摸的睿智。

正是贾诩。

他身着一袭素袍,身姿挺拔,仿若与喧嚣的世界格格不入。

贾诩曾在牛辅军中担任辅军,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在军中崭露头角。

后来,张济赶往陕县驻扎,因二人皆为武威郡人,贾诩奉命前去辅佐,不日将启程。

对于辅佐同乡张济,贾诩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他必将尽心尽力,为张济出谋划策。

张济临行前,曾对贾诩称赞过吕布,言语中满是钦佩:

“温侯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乃当世豪雄。”

当时,贾诩不屑地回了一句:“莽夫罢了,不及董公一根汗毛。”

在贾诩心中,吕布不过是一介武夫,空有一身蛮力,行事莽撞,难成大器。

但如今,袁绍之死,却让贾诩对吕布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默默地饮下一杯酒,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吕布斩杀袁绍,看似简单粗暴。

实则蕴含着非比寻常的手段,绝非想象中那般简单。

古往今来的世道,舆论向来掌控在读书人口中。

读书人舞文弄墨,能写能编,一支笔便能搅动风云。

汝南袁氏,作为士族的领袖,更是读书人的领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按常理,汝南袁氏子弟死于非命,舆论必然会一边倒地冲着“凶手”吕布而去。

市井之间也定会充斥着批判吕布、为袁绍打抱不平的声音。

可如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西凉军在百姓心中风评极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对其恨之入骨。

反观并州的温侯吕布,虽与董卓“同流合污”,却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近墨者黑。

更为诡异的是,吕布身边,竟没有士族支持。

大汉士族势力庞大,就连董卓都以拉拢士族为要务。

有了士族的支持,便有了钱粮、人才与舆论的支撑。

可吕布独树一帜,在没有士族支持的情况下,不仅在军中站稳脚跟。

如今更是一举斩杀袁绍,声名大噪,掌控舆论的走向!

贾诩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

“到底是谁,在为温侯出谋划策?”

寒门子弟对吕布的支持,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贾诩隐隐觉得,吕布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这股力量在暗中推动着一切,让吕布在乱世的漩涡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贾诩又斟了一杯酒,缓缓饮下,思绪翻涌。

京师之中,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与权谋争斗。

温侯的异军突起,只是乱世风云的一个开端。

贾诩决定翌日启程陕县,远离一切是非。

……

洛阳城,李肃府邸内,一片寂静。

李肃卧病在榻,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愁闷与不甘。

他无缘无故遭受董卓之打,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在心间。

心中的怨气,如野草般疯长。

“董卓,何等蛮横!”

“我李肃一心为他效力,却只因一点小事,便遭此毒打,实在是欺人太甚!”

李肃在心中暗自咒骂,每念及此,他的拳头便不自觉地握紧,关节泛白。

可他又深知,董卓权势滔天,自己在他面前,不过是蝼蚁一般。

满腔的怨气,竟无处发泄,只能在心中不断积压,让他愈发烦闷。

“家主,家主!”管家匆匆走进卧房,神色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李肃缓缓转过头,看着管家,眼中满是疲惫:

“何事如此慌张?”

管家满脸兴奋,脱口而出:

“袁绍畏惧董公,弃官出城。温侯狂追,将其斩杀了!”

“什么?”李肃闻言,猛地坐起身来,眼中满是震惊,“你再说一遍!”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袁绍,那个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竟被吕布斩杀了?

“城内都传开了,家主。”

“温侯吕布一路追杀袁绍,在小平津关将其斩杀。”

“如今,整个洛阳城都在议论此事呢!”

管家再次重复,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李肃呆坐在床上,一时间,脑海中一片空白。

过了许久,他的泪水夺眶而出,涕泗纵横:

“奉先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李肃本以为,吕布那日为他出气的话,不过是一句戏言。

乱世之中,谁又会真的为了一个小小的校尉,去斩杀袁绍这样的大人物呢?

可如今,吕布竟真的做到了,不愧是大丈夫!

李肃回想起自己在西凉军中的境遇,心中愈发觉得憋屈。

自从跟随董卓以来,他虽尽心尽力,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董卓生性多疑,且残暴不仁,稍有不顺心,便对下属动辄打骂。

在西凉军中,他每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依旧时常遭受董卓的无端指责与惩罚。

“或许跟着奉先,能有相当不错的出路。”

“奉先是车骑将军,又掌控着并州,如今更是斩杀了袁绍,声名大噪。”

“他完全有能力与董公分庭抗礼。”

李肃的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精芒。

吕布重情重义,一言九鼎,跟着他,或许能摆脱在西凉军中的憋屈日子,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最不济,也能退回并州,做封疆大吏!”

李肃越想越觉得可行,心中的天平渐渐向吕布倾斜。

他出身微末,唯有找到一个强大且可靠的主公,才能安身立命,实现自己的抱负。

脚步声响起,来人轻声禀报:

“启禀家主,士孙瑞来访。”

李肃微微一怔,颇感意外:

“快,请贵客进来。”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伤痛而微微皱眉。

不多时,士孙瑞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卧房。

他面容和善,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李将军,许久不见,听闻将军染恙,特来探望。”

李肃看着士孙瑞,眼中满是感激:“足下真是太客气了。”

士孙瑞走上前,将手中的木盒轻轻放在床边的案几上。

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一盒药膏:

“此乃上等的伤药,对将军的伤势定有帮助。”

“是司徒公,特意命我送来的。”

李肃心中一暖,王允的关心让他颇感意外:

“代我谢过司徒公!”

士孙瑞微微点头,应道:

“定不负将军所托。”

随后,他在榻边的软垫上坐下,与李肃畅谈起来。

二人谈古论今,从朝堂局势到城内趣闻,话题不断。

一时间,卧房内的气氛轻松愉悦,仿佛忘却了外面的乱世纷争。

士孙瑞微微叹息,观察李肃的表情道:

“近日城内,最轰动之事,莫过于温侯斩杀袁绍。”

“只是温侯此举,太过冲动。”

“万一董公怪罪下来,将军与温侯交情匪浅,可要帮忙说好话呀。”

李肃苦笑一声,感慨道:

“我自身难保,又有什么资格帮奉先说话呢?”

李肃想起自己遭受董卓毒打的经历,心中满是无奈。

士孙瑞笑着道:“将军在军中多年,战功赫赫,且与温侯情谊深厚。若将军出面,董公想必会卖几分薄面。”

李肃听着士孙瑞的恭维,心中却有些羞愧。

他清楚自己在军中的真实地位,士孙瑞的话,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足下莫要再打趣我了,如今我这副模样,实在是无颜谈及此事。”

李肃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自己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士孙瑞见状,也不再勉强。他微微点头,道:

“既然如此,此事便作罢。只望将军早日康复,为朝廷再立战功。”

随后,二人又闲聊了几句,士孙瑞便起身告辞。

李肃躺在榻上,望着士孙瑞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自己,真有资格为奉先说话吗?

……

陈留郡,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微风拂过,麦浪层层翻涌,似一片金色的海洋。

曹操弃官之后,踏上了回乡之路,途经此地,被眼前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

不禁驻马而立,望着那片麦田出神。

此刻正值夏末时节,阳光明媚而不炽热,柔和地洒在大地上。

田间,百姓们正辛勤劳作。

他们头戴斗笠,弯着腰,熟练地在麦田间穿梭,或除草,或施肥。

远处,几头耕牛在田间慢悠悠地踱步。

不时发出低沉的哞叫声,为宁静的田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田埂上,一群孩童正在嬉戏玩耍。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衫,小脸被阳光晒得通红,却丝毫不觉疲惫。

孩子们捡起地上的小石子,比赛着谁扔得更远。

快乐简单纯粹,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曹操望着这一幕,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春夏读书,秋冬弋猎,吾之所愿也!”

曹操不禁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一丝向往。

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他身心俱疲。

眼前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

曹洪跟在曹操身后,见曹操如此陶醉,赶忙上前奉承道:

“兄长,此处风光旖旎,实在是人间仙境。”

“若能追随兄长在此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麦田上,缓缓道:

“子廉,你看田间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生活艰苦,却也自在逍遥。”

“晴日里,你我在田间耕种,挥洒汗水,期盼着收获的喜悦。

“雨天时,便躲在家中,或读书识字,或与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

“晴耕雨读的日子,何等惬意。”

曹洪目光炯炯,感慨道:

“只是如今世道大乱,百姓又怎能真正安居乐业?”

“兄长素有大志,又怎能忍心看着苍生受苦?”

曹操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收回目光,沉默片刻后,长叹一声:

“子廉,你说得对,天下如今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董卓祸乱朝纲,残害百姓。”

“我曹操身为汉室臣子,又怎能袖手旁观?”

曹洪满脸振奋,慷慨道:

“兄长,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应在此久留。”

“我们应速速回乡,招募义士,讨伐董卓,为天下苍生讨回公道。”

曹操转过身,眼中满是豪迈:

“子廉,说得好!此次回乡,我们定要厉兵秣马,积蓄力量。”

“待时机成熟,便挥师西进,与董卓决一死战!”

然而,曹操的心中也清楚,这一路必将充满艰辛与挑战。

讨伐董卓,谈何容易?

曹操再次望向麦田,望着田间劳作的百姓和嬉戏的孩童,心中默默许下誓言:

“终有一日,我要让天下重归太平,让百姓都能过上这般安宁祥和的生活。”

突然,一阵急切的呼喊声从后方传来:“孟德,孟德!”

曹操闻声,猛地勒住缰绳,回头望去。

只见一人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赶来,正是他的好友许攸。

许攸发丝凌乱,衣衫不整,脸上满是悲戚之色,仿佛遭逢了天大的变故。

许攸的马还未停稳,便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马。

他踉跄着朝曹操奔来,那模样好似丢了魂魄,几近鬼哭狼嚎。

曹操见状,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忙迎上前去:

“子远,怎么了?究竟发生何事,让你如此惊慌失措?”

许攸跑到曹操面前,双腿一软,差点跪地。

他喘着粗气,声音颤抖地道:“本初他……他死了!”

仿若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在曹操耳边炸响。

他只觉脑袋“嗡”地一下,整个人都懵了:

“你说什么?本初死了?这怎么可能?”

许攸悲痛地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遗书,双手颤抖着递给曹操:

“这……这是本初临终前,托我交给你的。”

曹操伸出双手接过遗书,身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孟德如晤。

今汉室蒙尘,董贼肆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本欲与君并肩,共诛国贼。奈何天不遂人愿,吾将先去。

君有超世之能,望君勿负初心,率义师,破董贼,迎天子。

汉室之存续,苍生之安危,皆系于君。

呜呼,言尽于此,唯盼君成大业。

绍绝笔。

曹操呆立当场,脸上满是震惊与悲恸,嘴唇颤抖着,许久才吐出几个字:

“本初……本初……他……”

许攸泪流满面,他咬着牙,恨恨地道:

“吕布受董卓驱使,率铁骑一路追杀,本初终究寡不敌众……”

曹操双眼瞬间瞪得通红,周身气息陡然变得凌厉起来,仿若一头被激怒的猛兽。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指向苍穹,大声吼道:

“吾以日月山河为誓,定要斩除吕布此贼,为本初报仇雪恨!”

“若违此誓,天地共诛!”

誓言响彻云霄,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透着无比的坚定与决绝。

曹操心中的悲痛化作熊熊怒火,燃烧着他的胸膛,复仇的信念如钢铁般不可动摇。

许攸拱手施礼,高声道:

“孟德,攸愿誓死追随于你。从今往后,鞍前马后,绝无二心,助你成就大业,斩除奸佞!”

曹操收起佩剑,伸手扶起许攸,眼中泪光闪烁,却又透着一股坚毅:

“子远,有你相助,大事可期。吾等定要携手共进,挽将倾之天,还天下一个太平!”

两人的目光交汇,彼此心意相通。

曹操转身,望向那片广袤的麦田,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似是在召唤着远方的故人。

“本初一生磊落,虽与吾等道路不同,但情谊从未更改。”

“吾当为他立一衣冠冢,让他魂归宁静之地。”

于是,曹操与许攸、曹洪等人一同在麦田之中,寻得一处风水俱佳之地。

他们亲自动手,挖土坑,垒坟冢。

曹操将袁绍生前的衣物郑重地放入坑中,随后众人填土掩埋,一座衣冠冢渐渐成型。

他又命人找来一块石碑,亲手刻下“故友袁绍之墓”几个大字,立于坟前。

一切完毕,曹操肃立墓前,神色凝重,深深鞠躬。

“本初,安息吧。吾定不负你所托,定要让乱世重归太平。”

微风拂过,麦浪轻轻拍打着衣冠冢,似是袁绍在回应曹操的誓言。

陈留郡的官道上,曹操一袭玄袍猎猎作响。

他翻身上马,扬鞭策马,意气风发。

许攸紧随其后,神色决然,二人身影在日光下渐行渐远。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李治你别怂汉道天下明朝伪君子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奖励装甲师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帝国霸主东晋北府一丘八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三嫁夫君超宠的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抗战之烽火燃血神探张天海三路牧唐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