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翻译
胡孔甲向岐伯请教说:“冬季严寒凛冽的气息,直逼人的肌肤,人按理说应该害怕寒冷,可反而出现了热症,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外界寒冷,体内就会更加燥热。”
胡孔甲又问:“外界寒冷而体内燥热,人应该内外都生病,为什么只是出现热症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肾脏中的水亏虚,无法克制体内的火,又因为外界的寒气刺激,导致体内的火发作。人身上的五脏没有不与火相关的,六腑也没有不与火相关的,并且都需要依靠肾水来滋养。肾水充足,火就会潜藏起来;肾水干涸,火就会躁动不安。体内没有肾水滋养,内热就会达到极点,再加上外界寒气的束缚,火的郁气一旦发作,很多时候就难以救治了。”
胡孔甲接着问:“火必定是得到了某种助力才会旺盛,火在体表发作,体表没有火的助力,按理说火应该稍微减弱才对。然而热症在夏天发作反而轻,在冬天发作却反而重,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正好体现了火的郁气。暑热天气时,人体的气是发散的,火难以留存;而冬天时,人体的气是闭藏的,火难以宣泄出去。火难以宣泄却又要宣泄,那么这种郁积、愤怒的气就难以控制,所以热症在冬天发作反而更严重。”
胡孔甲问:“可以用治疗夏天热症的方法来治疗冬天的热症吗?”
岐伯说:“关键在于辨别火热的真假,而不在于区分是冬天还是夏天。”
胡孔甲说:“说得好。”
陈士铎评价说:“治疗郁症没有其他特别的方法,也就是治疗郁症本身罢了。”
幽默风趣解读
冬天的“热”谜团:外冷内热的奇妙现象
嘿,您瞧,这胡孔甲一脸疑惑地跑来找岐伯,开启了他的求知之旅。胡孔甲挠着头说:“岐伯啊,这大冬天的,寒风呼呼地吹,冻得人直哆嗦,按说咱该怕冷才对,可咋有些人反而还生热症了呢?这不是很奇怪嘛,就像大冬天的穿短袖,不合常理呀。”
岐伯笑了笑,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外界越冷,体内就越容易燥热。就好比一个密封的小盒子,外面越冷,里面的热气就越出不去,就会变得更热啦。”
胡孔甲还是不太明白,继续追问:“可外界冷,体内热,照理说应该内外都生病呀,咋就光生热症了呢?这就像一个人,肚子里热得像火,外面又冷得像冰,咋就只表现出热的症状呢?”
岐伯耐心地说:“这是因为肾脏里的水不够了,就像灭火的水少了,没法控制体内的火。再加上外面的寒气一刺激,火就像被点着的鞭炮,一下子就发作了。咱身上的五脏六腑啊,都和火有点关系,而且都得靠肾水来滋养。肾水充足的时候,火就像个乖宝宝,老老实实待着;肾水一干涸,火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到处捣乱。体内没了肾水滋养,热得不行了,又被外面的寒气一裹,火的郁气一发作,可就麻烦了,有时候都不好治呢。”
这就好比一个房间,肾水是房间里的空调,用来调节温度(控制火)。冬天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房间里的热气散不出去,空调(肾水)又坏了,没法制冷,房间里就热得不行。这时候,再给房间里加把火(外界寒气刺激),房间里就更热了,而且这种热很难控制。
冬夏热症的“跷跷板”:郁气的秘密
胡孔甲又开动他的小脑筋,提出了新问题:“岐伯,火得有帮手才会旺呀,火在体表发作,体表又没有火来帮忙,按说火应该弱一点才对。可为啥热症在夏天发作就轻,在冬天发作反而重呢?这就像跷跷板,咋和我想的不一样呢?”
岐伯笑着说:“这就体现了火的郁气啦。夏天的时候,天气热,人体的气是向外发散的,火就像个不安分的孩子,待不住,很容易就散出去了。而冬天呢,天气冷,人体的气是闭藏起来的,火就像被关在小黑屋里,出不去。火想出又出不去,就会积攒一股郁气,这股郁气一旦爆发,就很难控制,所以冬天的热症就更严重啦。”
这就好比夏天是一个热闹的大广场,火这个孩子可以在广场上自由奔跑,所以它不会太过分。而冬天是一个小房间,火被关在房间里,它想出去却出不去,就会变得很暴躁,一旦有机会发泄,就会比夏天更厉害。
冬夏热症的治疗:真假火热的辨别
胡孔甲接着问:“那能不能用治夏天热症的方法来治冬天的热症呢?毕竟都是热症嘛。”
岐伯摇了摇头说:“这可不行,关键是要分辨清楚火热的真假,不能光看是冬天还是夏天。就像买东西,不能光看外表,得看质量。治疗热症也是一样,得看这热是真热还是假热,再对症下药。”
这就好比生病了去看医生,不能因为都是咳嗽,就都用同一种药。得先弄清楚是感冒引起的咳嗽,还是过敏引起的咳嗽,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
陈士铎在旁边点评说:“治郁症也没啥别的好办法,就是好好治郁症本身就行啦。”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咱们就像拿到了一把解开冬夏热症谜团的钥匙。知道了冬天外冷内热的原因,也明白了冬夏热症轻重不同的奥秘,还了解了治疗热症的关键。以后在生活中,要是遇到类似的情况,咱们就可以多想想这些知识,说不定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啦。大家也可以和我聊聊,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外冷内热的情况呀?